“神意設計的地球”——反思人在自然中的位置

美國地理學家克拉倫斯·格拉肯披瀝十餘載撰寫的《羅得島海岸的痕跡》,創作於20世紀中期,是一部思考人與自然關係的思想史名作,介紹了從古代到18世紀末西方思想中的自然與文化。其中文版根據加利福尼亞大學出版社1976年平裝本譯出,由商務印書館2017年12月出版。該書書名源於古羅馬維特魯威在《建築十書》中講述的故事:蘇格拉底派哲學家亞里士提普斯船隻失事,落難羅得島海岸,他在海灘上突然看到幾個幾何圖形,於是向同伴們說,“讓我們高喊吧,因為我看到了人類的痕跡!”

“神意設計的地球”——反思人在自然中的位置

希臘化時期的思考模式盛行久遠

書的前言部分開宗明義提出西方思想史上人對地球之關係的三個問題:地球是一個有意做出來的造物嗎?地球上的氣候、地形、各大陸的構造是否影響個人的道德和社會本性,是否在塑造人類文化的特徵和性質方面施加了影響力?在人類居住於地球的漫長歲月中,人們以何種方式將地球從它假設的原始狀態做出改變?圍繞這些問題的探討大致有三種觀念:神意設計的地球觀念、環境影響觀念、人作為地球施動者的觀念。以這三種觀念為主題,該書梳理了始自古代,貫穿於希臘化時期、基督教中世紀、地理大發現以來的兩三個世紀,以及18世紀的人類思想和實踐。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並未像20世紀大多地理史家那樣,選擇環境決定論或文化決定論作為中心,而是以神意設計的地球觀作為核心觀念。

書中“古代”部分的敘述從希臘、羅馬時期,尤其是希臘化時期開始。這是因為“有大量理由相信,近現代對自然態度的根源存在於希臘化時期而不是更早”。城市生活的擴大化,導致希臘化時期有可能成為“西方文化中自然與人文景觀之間差異最大化的時期之一”。那一時期的哲學、詩歌與藝術,充滿了批評城市生活,讚美自然、謳歌人與自然和諧的聲音。希臘化時期奠定的人與自然關係的思考模式,直到18世紀末都未被徹底超越或放棄。比如柏拉圖的工匠神目的論和亞里士多德的自然目的論,主要通過斯多葛學派和伊壁鳩魯學派的思想家表現出來。西塞羅《論神性》和盧克萊修《物性論》成為承載這兩個學派自然思想的最重要文獻。在持神創論思想的斯多葛學派那裡,地球是一個神意設計出來、有目的、和諧有序、統一而完滿的世界;人類作為地球的照管者,能夠通過卓越的理性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在《物性論》中,伊壁鳩魯派學者通過對自然地理及其運動過程的觀察、歸納和邏輯思考,引發自然法則和由此而來的自然秩序觀念。不同於斯多葛學派的樂觀主義,伊壁鳩魯學派將自然比喻為有生命週期的有機體,並順理成章得出地球環境的不完善性、不能滿足所有生物需求的“自然吝嗇”觀點,以及自然必然衰老、機能退化的悲觀主義思想,進而得出改造自然以改善人類命運的結論。

設計論和終極因活力不減

在基督教盛行的中世紀,世界“完滿”來自於上帝的智慧和慈悲,“自然吝嗇”是由於人類墮落導致萬物均受詛咒。托馬斯·阿奎那繼承兩種目的論思想,為自然神學和啟示神學劃分界限,同時,在基督教信仰下將兩種目的論進行結合。近代早期,儘管物理神學代替啟示神學成為主要的哲學思想,但是設計論和終極因的觀念依然活力不減。這一時期的諸多思想家對環境問題的回應,大多帶有“自然完滿”或“自然吝嗇”觀念的印跡。在馬修·黑爾爵士那裡,自然為防止生命超載實施多種“修剪辦法”, 如地方性的與世界性的傳染病、水火災害以及戰爭。

隨著科學的發展和認識的深化,人們對人與自然關係的認識終於到了可以和“設計論的腳手架拆開”的時候,但是直到18世紀,物理神學依舊作為主導思想被應用於對活態大自然的研究。這體現在林奈對自然組織法則中“設計出來的秩序”的贊成,洪堡論文對自然中均一與平衡原則的遵守,馬爾薩斯學說中關於生命的多產與自然的吝嗇間的強烈衝突,布豐雖然在自然史中熱情讚美人類文明對地球的改造,但認為人的力量有著神聖起源……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說,“神意設計的地球”或稱目的論自然觀,是嘗試創造一個整體自然觀的廣闊深邃的思想體系的重要部分。

反思人類對地球的過度干預

18世紀,關於環境與文化的討論空前熱烈,環境決定論與各種政治傾向產生了微妙的連接。氣候與宗教的關係在宗教改革運動中十分重要,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中對氣候和土壤的影響有大段表述,其目的與對教會壟斷的批評有關;而伏爾泰、休謨等人則擔心環境決定論導致人們對於習俗、法律、道德起因的忽視。其後,對於環境導致的人種差異的強調更是愈演愈烈,最終在20世紀造成災難性後果。至今,氣候問題仍是國際問題談判桌上的重要籌碼。

儘管近代早期培根哲學提出“控制自然”的主張,但自然的統一性與人對自然的“協助”角色仍然從哲學和知識的傳統中繼承下來。其實,西方思想史上的智者對於過分功利地利用自然早有警覺,柏拉圖曾在《克里特雅斯》一書中流露過對於水土流失累積後果的憂慮,普林尼《自然史》、科魯梅拉《論農事》均提出,要預防人為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奧古斯丁更是直言不諱地揭露人類功利主義自然觀的狹隘性,認為萬物各有其自己的目的。

《羅得島海岸的痕跡》在誕生後的幾十年裡,曾因“神意設計的地球”視角引發爭議。基於康德的觀點審視,康德雖然不承認各種終極因和目的論(他認為地球表面狀況是歷史事件的結果),但他同時聲稱目的論可以作為一個嚮導、一個規範性概念,“作為我們反思最高來源的基礎”。馬克思在強調人化自然的過程中始終承認自在自然的優先性,既承認人類的主體性,也主張人與自然的和諧。如今,人類對地球的超速度干預充滿了無法預知的不確定性,重讀這部經典著作,反思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作者單位:商務印書館)

原標題:“神意設計的地球”—— 格拉肯著作中的人與自然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