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田关乡成功“撤乡建镇”!

喜讯!田关乡成功“撤乡建镇”!

嘟嘟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河南省民政厅通过了关于西峡县田关乡撤乡建镇的批复,田关乡成功撤乡建镇,成为田关镇!

喜讯!田关乡成功“撤乡建镇”!

田关乡基本概况

一、历史沿革与基本情况

田关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明成华年间属丹水保;明弘治年间属霄山保。中华民国初年(1920)属西一区;民国20年(1931)属第四区;1946年属丹水镇。1949年始建田关乡,属丹水区;1956年建田关中心乡,辖靳沟、曹沟二乡;1958年属丹水公社,设管理区;1961年属丹水区,置田关、靳沟公社;1969年撤区并社,把原田关、靳沟公社的全部及袁店公社的五里村合并设田关公社;1983年改为田关乡。

田关乡位于西峡县东南部,距县城32公里,地处内乡、淅川、西峡三县交汇处,东南与内乡县赵店乡、桃溪镇接壤,西南接淅川县上集镇,北与西峡县丹水镇搭界。距312国道5公里,距沪陕高速丹水站2公里,沪陕高速、宁西铁路、西淅快速通道和袁淅公路及正在建设中的蒙华铁路穿境而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全乡总面积90.79平方公里,境内有汉、蒙、回、满4个民族,辖19个行政村175个村民小组,共计6419户26069人,乡政府所在地常住人口8236人。

田关乡处于温带与亚热带两个气候带交错地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生态环境良好。林地覆盖率达72.1%,年平均气温15.3℃,平均海拔高222m,年平均降雨量742mm,全年无霜期230天左右。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已知野生动物200多种、植物2000多种、昆虫1000多种。

乡境属浅山丘陵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倾斜阶梯型结构,大面积为倾斜平地,土层较厚,是县境内主要种植区之一。田关乡耕地面积3.2万亩,占总面积的21%;人均1.3亩,居全县第一位。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红薯、烟叶、豆类、花生、芝麻、小杂果等。

境内资源比较丰富,有小一类水库1座,小二类水库5座,大小水塘16个,黄水河自西北向东南流入内乡县境;有日本柴胡、黄姜、桔梗、血参、二花等名贵药材20余种;香菇、红香菌享誉省内外;铁、沸石等矿产资源储量大,极具开发价值。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近年来,田关乡立足本地实际,明晰工作思路,按照“农业产业化、产城一体化、集镇扩大化”的发展思路,绘制了田关乡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提出了“工业立乡、农特富乡、生态优乡、和谐兴乡”的战略目标。依据这一目标,培育了以冶金辅料、汽车配件为主的工业企业和以菌、果、药、烟为主的农业主导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2016年全乡完成工农业总产值4亿元,同比增长2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76万元,同比增长42%;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完成8.12亿元,同比增长180%;农民人均收入11241元,同比增长18%。

工业经济呈现新发展。借助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丹淅快速通道开通、“丹田一体化产业园”规划启动优势,牢固树立“工业立乡,工业富乡,工业强乡”理念,坚持不懈抓项目,千方百计抓招商,实现了工业经济发展的新突破。“丹田一体化产业园”是西峡县全力打造的新型产业园区,规划面积约20平方公里,目前,引进入园工业项目42个,总投资23.08亿元,限额以上企业6家,2016年,全乡工业总产值完成2.4亿元,同比增长21%,国地税完成3100万元,同比增长19%。

特色农业凸显新成效。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持续引导下,田关乡逐步形成了“东烟西菌南果北药”的特色农业大格局。烟叶:2016年东部植烟村完成烟叶收购88.5万斤,实现产值1160万元,利税256万元,位居全县第一名,2017年落实烟叶面积5000亩,建成了涉及5个村的3000亩连片大方;食用菌:2016年西部几个村发展袋料香菇750户共350万袋,实现净收入1765万元,种植户人均增收5800余元;林果业:南部以孙沟村为主的小杂果共种植3万余亩,以河上、王营两村为主的猕猴桃共种植1500余亩,2016年果业实现产值6200余万元,种植户人均增收110000余元;中药材:北部以刘岭村为主的黄姜、柴胡等中药材共种植约10000亩,2016年实现产值3000余万元,种植户人均增收约5200元。截至2016年年底,建成了小峪、王营、谢庄、曹沟四座冷库,完善了产业体系,拉长了产业链条。

城镇建设跨上新台阶。经过近几年的持续努力,田关乡集镇框架不断拉大,目前集镇面积已达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00余人,流动人口1500余人。根据省社科院地理所现场勘察为田关乡集镇量身打造的《田关乡集镇整体规划(2012-2020)》,到2020年田关集镇框架将拉大到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5万人,流动人口4000人,集镇整体容量可达近2万人。集镇与丹田一体化产业园相距不足500米,为集镇提供了近2000人的就业岗位;集镇内农资、日杂、百货、五金、家电、餐饮等门店齐全,共计有个体户436家,综合性超市7家。自2014年起,田关集镇面貌得以持续改善,止2016年底,集镇的“三纵四横”主街道已修建完成,道路硬化率达100%,人均公共绿化面积30平方米。修建公厕5座,摆放垃圾箱45个,配备垃圾转运车4辆,洒水车3辆,污水管网铺设到位,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场正在规划建设中,并组建了专业的清洁保洁队伍。对黄水河集镇段5.5公里进行清淤治理,修建了滨河路,硬化了护堤,即将动工建设五道拦河坝。统一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规范了集镇广告横幅悬挂,统一对临街商铺店面进行改造提升,按徽派风格进行了立面改造,并建成了占地40亩的同心广场,使群众有了休闲娱乐去处;同时对集镇入市口进行打造,建成游园一处,迎宾门一 座,集镇面貌及功能得到提升,被南阳市评为“市级卫生集镇”,并有望晋升为南阳市“三星级集镇”。

美丽乡村建设展现新面貌。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对乡域范围内的环境进行了统一整治,并配备垃圾箱、人力三轮车等,做到了垃圾日产日清,形成了“组收集、村转运、乡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建成了王营、谢庄、田关、曹楼、曹沟、河上、孙沟等7个村的文化大院、老年娱乐中心、文化书屋、戏楼、游园、垃圾处理池等40余处,配备健身器材80余套,砌花墙5000余米,制作文化长廊40余处。乡域内建沼气池800余个,“三改”率达100%;完成“平改坡”10000余平方米,墙体粉刷10万平方米,徽派立面改造307户。高速通道沿线、西淅快速通道沿线两侧50米范围内全部绿化完成,全乡森林覆盖率达72.1%;村村通道路硬化率100%,组组通道路硬化率达到90%以上,户户通道路硬化率60%。建成了曹楼、田关两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王营、河上、孙沟、曹沟四个市级“美丽乡村达标村”。成功创建了省级“卫生乡镇”,正在冲刺省级“生态乡镇”。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现有中学2所,小学19所,中心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2600余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并顺利通过市“普九”验收。近几年的教育事业一直在西峡县名列前茅,田关乡的教育名片已逐渐打响。拥有卫生院1所,内设门诊楼、住院楼、宿舍楼4幢楼,有专业技术人员38人,专业主治医师8人,院内医疗器械齐全,另有济仁堂医药超市3家。有敬老院1所,住宿楼3幢,供养五保老人110人,供养率达100%,孤儿11人全部得到救助。组建了专业治安巡逻队,安装视频监控器80余个,确保了全乡和谐稳定。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全部达到100%。

三、田关乡“十三五”发展预期目标

田关乡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全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城乡面貌明显改善,群众幸福感提升,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力争使乡镇综合实力在全市继续前移。

工业上,倾力打造丹田一体化产业园,大力招商引资,争取到2020年入园企业达到150家以上,限额以上企业达20家,逐步实现工业产业上台阶。特色农业上,继续规模化、精细化发展,努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逐步拉长产业链条。集镇建设上,不断拉大集镇框架,完善集镇服务功能,提升集镇品味,逐步建成集工贸加工、休闲观光、批发运输、生态赏花、赏果为一体的区域性特色集镇中心。改善农村环境上,不断加强环卫力量,配套环卫设施,加快垃圾处理场与污水处理场两场建设进度,做好重点部位绿化,持续加大改善农村环境力度,至2020年所有村达到市级“美丽乡村达标村”标准,6个村达到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标准。社会事业上,继续打响田关教育名片,形成教育品牌;完善、配套医疗设施,净化医疗环境;对五保户、低保户做到应保尽保;强化治安管理,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喜讯!田关乡成功“撤乡建镇”!喜讯!田关乡成功“撤乡建镇”!
喜讯!田关乡成功“撤乡建镇”!

田关乡再见,

田关镇您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