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李治给人的印象通常是“懦弱”,但为什么偏偏唐高宗时期的唐朝版图是最大的?

历史爱好用户


软弱是相对的。

事实上唐高宗李治并不是影视剧中那般总是围着武则天转的皇帝。毕竟一般的影视剧都是要强调武则天有多厉害,她的手段有多高明,于是乎,李治便被用作突出的效果,有比较才有闪亮嘛。



我们可以来看一看唐高宗李治的履历表。

李治登基之初,就把唐太宗时的三日一朝改为一日一朝,勤勉执政。

永徽四年(653年),江浙一带就爆发了陈硕真领导的农民起义,唐高宗令扬州刺史房仁裕平乱,陈硕真失败被诛。

永徽六年(655),李治遂先后派兵出击高句丽和百济。至总章元年(668),唐军攻占平壤,灭亡高句丽。

显庆二年(657),唐大将苏定方等大破西突厥。



一系列的征战,这才有了唐高宗时期版图最大之说。不得不承认,这其中最主要的功绩还是属于那些征战名将们,可是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帅,李治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另外,唐高宗李治重新建立了科举制度,并在他统治时期更多地通过科举制起用官员。这一点使得阶层间的流动更加频繁,不再是一直保持着寒门无贵子的局面。

如今随着影视作品的娱乐化,越来越多的历史人物形象都被编剧的主观意念所影响,而变的“神剧化”。使得大众对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也趋于模糊化,我个人觉得这是不可取的一种社会现象。对于历史人物,我们还是得保持客观的态度,冷眼看待历史,而不是一味的以电视剧的标准为某个人物定论。


妙龄老翁


影视作品为什么说李治软弱,很多人认为是他的软弱成就了武则天,所以才说李治软弱,女人一旦成功,那他老公肯定软弱,这就是民间野史传说。老百姓都是这么想的。那么李治真的软弱吗?我们先来看看他的个人简历。


李治628—683,天皇大帝,后改谥天皇大弘孝皇帝。太宗子。初封晋王,贞观十七年(643)立为皇太子,二十三年即位。在位初期继续唐太宗的政策,并命长孙无忌等修撰《唐律疏议》,史称有贞观遗风,号“永徽之治”。显庆中击破西突厥,又命李勣率六总管兵攻高丽。655年立武则天为皇后,委以政事。其后政权全归武则天。(参见《新唐书》)


看人别看缺点,每个人都有缺点,看他对社会贡献,李治在位期间手里的一副好牌,他怎么可能就这样放弃的呢,之前我也回答过类似问题,想了解他的个人功绩,还是去好好读读历史,三言两语解答不了的,其中破突厥和战高,百济都是李治在位期间的功劳,武则天只是坐享其成,不要被结果迷惑了双眼,


明天你会回来


创业难,守业更难,唐高宗李治算得上是一个称职的守成君主。太宗李世民创业成功,打下江山,并且定好了各项治国政策,留下大批忠心人才,李治只要不犯错,维持发展趋势,稍微使点劲就成就了唐朝最大版图。

早在太子时期,太宗李世民为他选定了一个包括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刘泊、马周、褚遂良等人在内的、阵容强大的“辅佐”班子。这批人之中,既有元勋硕望,又有时政中坚;既有武将,又有文士,对于政权的巩固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李治在位期间多次下诏求贤,虚心纳谏、勤于政事,虽然政治能力一般,但这个态度是好的。

他多次对外用兵,开疆拓土,高宗时代也成为唐代疆域最广阔的时代。他老子唐太宗英武君主一生对外征伐无数,但唐王朝最大版图却是在“柔弱天子”李治的手中变为现实。


青年史学家


唐朝是中国古代朝代中版图最大的,而在唐高宗李治期间,唐朝的版图是最大的。
唐高宗李治到底是怎样办到的呢?

一、唐高宗李治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并且非常勤奋

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的时候,手下的儿子们争皇位争得厉害,为了在自己身上的悲剧不在自己的儿子身上重演。他着重考察了李治,发现李治非常有孝心,并且很有才能,才决心立李治为太子。

李治成为太子之后,唐太宗每次上朝处理朝政,都让李治在身边教授他各种处理政务的方法,参加朝廷大事,并多次称赞李治的才能。李世民去世之后,李治可以平稳登基,大臣们也能臣服他,说明李治确实是一个有才能的皇帝。

二、李世民留给李治的政治遗产很多,国家制度完善

在李治即位的时候,唐朝就已经很强大了。李世民被尊为“天可汗”,大唐是四夷宾服,万邦来朝。所以说李世民留给李治的家产很厚。李世民在位期间,唐朝的各种制度也比较完善,李治即位之后,沿用唐太宗时期的法令执行,所以延续了贞观之治的辉煌。

在这一基础上,唐朝的军事实力得以爆发,对外战争节节胜利,反应到版图上肯定是步步攀升。

三、唐高宗李治即位后,乾纲独断独掌大权

部分电视剧上,李治是一个懦弱的人,这是虚构的。

首先,唐高宗李治不是一个懦弱的人。只是后来唐高宗李治经常头晕目眩,无法处理政务,渐渐的被武则天掌握军政大权。在立武则天为皇后的时候,也是受到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大臣们的反对,但是都坚持下来,立武则天为皇后。

后来更是冒着“违先帝之命”的风险,打破士族势力的威胁,直接掌握政权,正是他不愿任人摆布,敢作敢为的具体表现。昏懦的皇帝是不可能有这种胆量和作为的。

所以唐高宗时期唐朝版图最大,既有李世民遗产丰厚的原因,也有唐高宗李治自身的努力。

我是春秋百晓生,与大家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敬请期待!


春秋百晓生


唐朝版图有三个时期,分别代表着唐朝前期,唐朝中期,唐朝晚期。而唐朝版图最大的时期是公元的669年,也就是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幅员面积达到1237万平方公里,空前辽阔。


可能我们看电视剧,唐高宗李治给我们的感觉很“懦弱”,天天围着武媚娘转。其实,历史上的唐高宗,是一位年轻有为,英明神武的皇帝。他在位期间,不仅唐朝版图最大,也是唐朝最安定、最强大的时期。

唐高宗时期,大唐的军事非常强大,打仗是百战百胜,虽然成就不及唐太宗时期,但也超过了武则天、唐玄宗时期。先是在永徽元年平定漠北,再扶持朝鲜半岛的新罗,以一敌三,灭掉百济,高句丽,将来范的日本打的落花流水,奠定了唐朝的东亚霸主地位。
高宗还屡次对西域用兵,控制西域领土,同时大破强敌突厥,设立都护府,使版图达到最大,并维持了23年,这实属不容易,要是没能力的话,是不可能做到的。高宗李治只是身体不好,只活了55岁,才让自己的媳妇接手了江山,如果他在的话,武则天也不会当上皇帝。



宅宅史记


唐高宗李治,前面是创造“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后面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父亲和老婆的光环太盛,盖住了李治。

初唐时期,周边的游牧民族基本被李世民和他手下的大将打趴下了,就剩个高句丽也被李世民多次亲征给打得国力大衰。等李世民去世以后,继位的李治接手的是一个国力强盛的大唐和周边敌人衰弱的国际环境,其版图自然会大大扩大。并且在这个时候,以后能跟唐王朝打得不上不下的吐蕃王朝还缩在青藏高原上,不敢捋唐王朝胡须。

李治去世后,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帝位,一方面是武则天对李唐皇族和关陇贵族的大肆杀伐,削弱了内部的力量,另一方面是唐朝的扩张到了极限,盛极而衰,势力开始全面收缩。

同一时期,北方的契丹、奚人也开始崛起,高原上的吐蕃也积蓄起力量,西南的南诏也成为了小霸。此一时彼一时,唐王朝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也起来了。


流年排队


李治在的时候,武则天还要争宠,送上自己的姐妹不说,还要送上自己的侄女。

李治时期,开疆辟土,国力强盛,还打趴下了高句丽,那是几代人都没做到的功勋。隋朝因此而灭国。

武则天时期,呵呵,文治武功样样不行,不说割地赔款,也是损兵折将,丢了大片领土。

从李治和武则天来看,那就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李治身体太差了。

结果,武则天以皇后的名义葬在乾陵。


唬哥05


李治为守成之主,大唐刚刚建立不久,文臣武将尚未老去,新旧交替继往开来。在外边关大将层出不穷,在内辅政老臣尚在。软弱只是对待亲人和家人等。作为皇帝是实实在在的孤家寡人,所以性格尚有缺陷。在当时那个政治环境里怀柔未必不好,国家不需要一个太强势的皇帝,只需要为帝国的长治久安作好平稳的过渡即可。只是在传承立太子上实在是不能恭维。其实这也是李唐皇室的劫数。龙颈凤瞳岂是凡人!


玄策山人


唐高宗儒弱不代表他没有谋略。


Eve200


李世民在世打下天下,他初唐时期是国强民富,他爱戴他的臣子,他走留下了聪慧文武大臣,李治并不懦弱他有一位聪明的武则天,辅佐治国策略当时唐朝图版空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