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弑母少年无罪返校,家长们站不住了……律师大呼不公!

12月5日傍晚,12岁的吴林(化名)在杀死自己母亲3天后获得了“自由”。因为

没有达到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派出所民警将他交由监护人看管。

当天上午,亲属们为吴林母亲举行了简单的葬礼。他们处在悲痛中,还无法面对吴林。


12岁弑母少年无罪返校,家长们站不住了……律师大呼不公!


▲目前,吴林(图中打码者)和家属暂住在宾馆。


家回不去了,亲属将吴林搁置在镇上的宾馆,寻找解决双方“创伤”的方法。

12岁弑母少年无罪返校,家长们站不住了……律师大呼不公!

吴林的大伯吴建刚(化名)表示,他们家属还来不及悲伤,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处境:

小孩如果回家,家人和周围的邻居如何接受他,他去上学同学和老师如何看待他?即使家人接受了他,小孩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能健康成长吗?

12岁弑母少年无罪返校,家长们站不住了……律师大呼不公!

12岁少年亲手弑母


12月3日沅江市委宣传部发布消息称,当日12时24分,沅江市公安局接到群众报警称:泗湖山镇东安垸村发生一起命案。

接警后,市公安局迅速启动命案侦破机制,市刑警大队、派出所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开展侦查和勘验工作。经查,受害人陈某(女,34岁,沅江市泗湖山镇人)被人杀死在自家卧室内,身上多处刀伤,嫌疑对象已锁定为其子吴林(男,沅江市泗湖山镇人,六年级在校学生)。

目前,嫌疑对象吴林已被警方控制。经初步审讯,吴林因不满母亲管教太严、被母亲打后心生怨恨,于12月2日晚9时许持刀将母亲杀死。3日上午,邻居发现情况后向公安机关报警。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一位邻居描述称,事发当晚,他们听到吴林家传来惨叫,是陈某的声音,于是邻居去敲门询问,“他(吴林)说是母亲打了弟弟,惨叫是弟弟的声音。”因为吴林没有开门,也没再听到陈某的声音,邻居怀疑陈某出事了,就给吴林的姥爷打了电话。

12岁弑母少年无罪返校,家长们站不住了……律师大呼不公!


▲吴林(化名)家,二楼为案发现场。

第二天11时许,姥爷来到吴林家从外面打不开门,只好从邻家翻入。当时,吴林带着2岁的弟弟待在一旁,二楼其中一间房屋门反锁,姥爷把门撬开后,发现陈某倒在地上,地面全是血迹,邻居于是赶紧报警。

吴林的姑姑表示,当时她也去了案发现场,警察带着吴林指认现场时,“我问他想不想母亲,他摇头说不想,问他怕不怕,他就看着我笑了。问他恨不恨母亲,他点头了。”

▲亲戚讲述12岁男孩弑母经过:他现在不能流入社会。

12岁弑母少年无罪返校,家长们站不住了……律师大呼不公!

父母常年外出打工


吴父说,吴林刚出生几个月,妻子外出打工。孩子5岁时,自己也出去务工,一年只能回家一两次,对吴林管教很少,他一直跟着爷爷奶奶长大,老人对他比较宽松,平时喜欢借别人手机玩游戏,零花钱都被他买零食吃了。

两年前,妻子生了二胎,便回到老家专门看管两个孩子。和以往爷爷奶奶的宽松管教完全不同,妻子陈某对吴林管教比较严,“他说过他恨母亲。”吴父说。

12岁弑母少年无罪返校,家长们站不住了……律师大呼不公!


▲爷爷奶奶家中墙壁上还贴着吴林(化名)在幼儿园上学时拍摄的画报照片。

吴林的姑爷爷周克辉说:“他母亲外面打工一个月才两千块钱,后来借了七八万块钱买了新房,没钱装修,又出去打工,再借一点,才把房子装修完,去年搬进新房。”

周克辉说,吴林有抽烟行为,学校老师曾给家里打电话,母亲陈某问他,他承认了。“这么点小孩抽烟,母亲就教育他,他和母亲对着干,关了房门就去睡觉。”

吴林的二爷爷吴德湘说,吴林家经济条件不好,没有闲钱,但吴林总是要钱,说要买东西吃,母亲不同意,他就破口大骂。

周围邻居表示多次看到吴林和母亲吵架甚至动手。泗湖山镇东安垸村一位居民表示,在他们眼里,吴林不爱学习,抽烟吃槟榔,常自己一个人在楼上不出来。

12岁弑母少年无罪返校,家长们站不住了……律师大呼不公!

4天后被释放无处可去


不久前,一名知情人称,吴林因未达到法定年龄,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已于12月6日被释放。吴林的一位亲属亦确认,男孩已经被释放,目前和父亲、爷爷奶奶待在一起。

12岁弑母少年无罪返校,家长们站不住了……律师大呼不公!


▲吴林之前和爷爷奶奶住的老房子

12日上午,有媒体在一家宾馆找到了吴林一家人。爷爷、奶奶、爸爸、吴林还有2岁的弟弟待在一间标间里,一家人显得很平静,吴林和2岁的弟弟在一旁嬉闹。家人说,这几天,吴林和平常一样,性格有些内向,和家人沟通不多,很少讲话。

奶奶说,自从吴林被释放后,他们就一直住在这,“现在民愤太大了,孩子也回不去家里,周边人都怕。”

吴父透露,吴林的伯伯本来已经要结婚了,出了这个事后,女方家属表态,“只要孩子回去,就不结婚了,心里害怕。”无奈,为了亲戚一家,父亲也只能带着一家人窝在宾馆。

一位看到事发现场的邻居表示,事后看到吴林不知后悔,周边邻居都不再欢迎他回来,“我们这里都不要他(回来)”。

吴林的父亲说,被释放的第二天,他就带着孩子去过学校,在门外等校长,“校长说了他的担忧,很多家长都很抗拒他回学校,我还是希望他能够读书,现在我们也没办法了,希望政府能帮忙管教,也解决下他吃住的问题”。

吴林的姑爷爷周克辉提到,吴林曾经说过几句话让他们很心寒,“他说我没有杀别人,我杀了我自己的母亲,他说为什么不给我读书了。”

而对于吴林之后的生活,亲戚们都表示担忧,不知道孩子的未来该怎么办。

12日下午,泗湖山镇中心小学校长表示,对于吴林的返校问题,他不发表任何意见,“一切听上级的安排。”


12岁弑母少年无罪返校,家长们站不住了……律师大呼不公!

弑母少年返校引众怒


吴林被释放后,亲属们想把他重新送回校园,进行教育指导,但是遭到了学生家长们的强烈反对。

在网上,网友们也纷纷发表观点,不少网友认为:为保证其他学生的安全,强烈反对男孩回学校读书!

12岁弑母少年无罪返校,家长们站不住了……律师大呼不公!




12岁弑母少年无罪返校,家长们站不住了……律师大呼不公!




12岁弑母少年无罪返校,家长们站不住了……律师大呼不公!




12岁弑母少年无罪返校,家长们站不住了……律师大呼不公!



不少网友建议:弑母男孩应该受到法律制裁,或由相关部门进行强制管理。

12岁弑母少年无罪返校,家长们站不住了……律师大呼不公!




12岁弑母少年无罪返校,家长们站不住了……律师大呼不公!


那么,律师认为:弑母少年重返校园,合理吗?


12岁弑母少年无罪返校,家长们站不住了……律师大呼不公!


是不合理的。根据刑法规定,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负刑事责任,因此现行法律对于该类未成年人犯罪往往只是一放了之,实际上并没有包括评估风险、心理干预、行为矫正以及必要的特殊教育等法律制度安排。这些孩子会不会重犯、是否成为“定时炸弹”,缺乏一个评估和监管的机制,对他们、对不特定的其他公民,都是不公平的。


长沙市心理危机援助中心主任刘立京也表示,让男孩回到原学校读书有些不太可取,一方面会给他自身增加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会令其他学生家长感到担心。

刘立京认为,作为留守儿童,吴某康显露的问题包括无法合理控制自身情绪、缺乏安全感等,建议家属承担陪伴作用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告诉他如何排解情绪、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适当进行批评教育。为了再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学校可以增强儿童的法制教育,开设心理辅导课程。


12日15时许,泗湖山镇政府一名主要负责人表示,已经将吴林相关问题上报至沅江市政府,经过市政府会议研究,针对吴林的后续安置已商讨出一套完整的方案,包括今后学习、生活和他的家庭,都已有安排,但细节不方便透露。“我们更多是站在保护这个小孩的角度,有一些举措,很多东西需要一步步落实。”

12日晚间,学校已派来两位教过吴林的老师来宾馆为其补习功课。


12岁弑母少年无罪返校,家长们站不住了……律师大呼不公!

青少年犯罪如何监管


本案的另一个争议焦点为:是否应降低刑事责任年龄?

12岁弑母少年无罪返校,家长们站不住了……律师大呼不公!




12岁弑母少年无罪返校,家长们站不住了……律师大呼不公!




12岁弑母少年无罪返校,家长们站不住了……律师大呼不公!


2017年6月,北京市一中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发布了《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白皮书》数据显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犯罪,占14.96%,且犯罪手段残忍后果严重。

2015年6月,广西北海公布一起11岁小学女生遭暴力殴打事件,参与殴打的是7名在校生中有6个是13周岁,未满14周岁。事发后,涉事的七名学生被传唤到当地派出所,处理结果也仅仅是对被害者道歉


针对未成年人暴力事件的涌现和犯罪年龄低龄化的趋势,一些专家学者建议将刑事责任年龄起点进行下调,“从14周岁降低至12周岁”,认为如此更有利于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刑法学副教授侯斌认为,

刑法可以适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如从14周岁调整到13周岁或12周岁,以实现对相关犯罪的有效惩治和威吓,刑事责任年龄的设置是考虑了人的身心发育情况、受教育情况等。1980年刑法实施到现在,未成年人的身心发育都有所提前,受教育状况也有很大提高,他们对行为违法性的认识能力也有很大提升,本案中吴林就展现出了这样的成熟度,所以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有其合理性基础


还有专家认为,下调起刑点的提法,需要对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成熟状况,例如青春期提前、脑部发育成熟等方面进行大量、严谨的实证统计。

中国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律师佟丽华则指出,下调起刑点只是一种相对简单且草率的选择,要从根本上有效控制犯罪,应当建立更为完备的教育矫正体系。佟丽华建议,在各省份建立集中的未成年人教育矫治中心,由司法机关通过一定的司法程序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进行收容、教育,可能会部分限制人身自由。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宋英辉也曾感叹,“一个国家的司法体系中没有少年法庭、未成年人检察机构、少年警务,就像一个国家的医院没有儿科一样。”

青少年犯罪问题频发,究竟该如何监管?

12岁弑母少年无罪返校,家长们站不住了……律师大呼不公!


①有严重不良行为但并未达到违法犯罪程度的13至17周岁未成年人,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可以进入工读学校。送工读学校需要经过“家长或当事人同意”。②依照现行法律,未成年人管教所管教依法被判处徒刑或拘役的14至18周岁的犯罪未成年人。③从现在的法律制度上说,对于未满十四周岁、涉嫌刑事犯罪的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正,确实是存在法律上的空白,应该加快修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进一步明确对于此类未成年犯罪人的处理方式,配套的机制和负责的部门等等。


对此,你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