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又被坑了?砸18亿只买24架直升机 谈判一年后价格涨一倍

在美国的对外军售产品中,历来都有不少的“翻新货”,尤其是在军机领域表现得最为明显。别看都是从飞机坟场里启封淘换来的,可哪怕是给自己的“小兄弟”,那价钱也一点都不便宜。盟友尚且如此,就更不用提那些自带“金主”光环的家伙。不翻一翻地坑你一把,那可真是白在军售圈里混了。

相信不用猜你也知道,这期节目想必又是“南亚大国”家的日常。11月初,印度自2017年就开始与美方谈判的舰载直升机采购计划,终于有了下文。据美方的报道称,这次印度海军订购的24架SH-60R“海鹰”直升机,单价已经飙升到了7500万美元,总额高达18亿。这几乎比美国人以往卖海鹰的价钱翻了一倍!

印度又被坑了?砸18亿只买24架直升机 谈判一年后价格涨一倍

虽然SH-60海军版“黑鹰”的名号叫得是实至名归,可这翻上一倍价钱也的确是太贵。对此,美方的解释还是一如既往地“很有说服力”。既然印度要用我的直升机,为了给机载设备进行全面地改装升级,那还不得多掏点银子么?尽管花冤枉钱的糗事,早已是印度军购的家常便饭,可是像这种坐地涨价的“美式花招”,对于习惯了“俄式玩法”的印度海军来说,仍然也还是相当陌生的。

我们都知道,这几年印度从来不缺大额的军事采购,而且大多是奔着当今世界最新锐战机去的。可只要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在军机领域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印度空军的订单,和印度海军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而在近些年来,除了从俄罗斯采购了数十架米格-29K,并一口回绝了自产的“光辉”外,印度海军似乎便再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军机采购。

可是,现实的状况也却越来越令人担忧。随着机龄超过30年的“海王”等直升机日渐达到服役期限,印度海军的几十艘驱护舰,将很快面临着无舰载直升机可用的尴尬局面。如此一来,也难怪这么急于引进“海鹰”前来救场。

印度又被坑了?砸18亿只买24架直升机 谈判一年后价格涨一倍

通常,海军军舰对于舰载直升机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反潜反舰、中继预警及运输搜救等几个层面。无论是执行哪一种任务,类似于SH-60“海鹰”这样的中型及以上规格的直升机,无疑是最为合适的平台。然而,这也恰恰是印度航空工业的软肋。连通用型的直升机尚且不能自产,更何况,舰载直升机极为苛刻的技术要求,对于他们而言也是难上加难。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舰载直升机对于环境适应性的要求,几乎与航母上的舰载战斗机是同样的级别。首先,舰载直升机的机体必须具备在高温、高湿、高盐雾环境下的耐腐蚀和抗老化的能力。而相比于陆地环境而言,直升机在海上不但要考虑更强的风力影响,而且在高海况条件的舰船远动和摇摆,也会给起降带来不小的难度。这就要求了舰载直升机不但要有强劲的动力和功率储备作为基础,而且机身设计上也会要求尽可能坚固,将重心尽可能放低。这样不仅为了获得更好的抗冲击和抗过载能力,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侧滑和倾覆的危险。此外,配备水密舱、气囊等应急漂浮系统,对于海上环境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这些还只是对舰载直升机本身的要求,其实来自于海上起降条件的限制则更加苛刻。如果说航母在空中看都只是一片树叶的话,那么一般舰艇上的起降平台则狭小得更加恐怖。有限的甲板空间及承载能力、机库及升降机平台大小都直接限制了舰载直升机的吨位和外形尺寸。而机库等上层建筑所成的紊流场,如果不在舰船设计之初就考虑到,那对直升机的安全起降也会形成不小的影响。

印度又被坑了?砸18亿只买24架直升机 谈判一年后价格涨一倍

可以说,印度海军挑选舰载直升机的眼光还是相当不错的。面对这些如此苛刻的要求,不管从哪个方面看,SH-60“海鹰”都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可是印度这么多轮的军购看过来,就连我们也发现了他们一个非常致命的短板。那就是纸面上的硬件条件的确非常好看,可真正装备部队时却发现,效果远没有预想的那么美满。

要知道,印度海军的绝大部分舰艇采用的都是俄罗斯的制式和布局风格。且不说为卡-28、卡-31设计的机库能否塞得下“海鹰”,飞惯了俄制直升机的印度飞行员能否尽快适应美国货,就连舰上的助降和指示引导系统也是完全地不兼容!这对他们来说可是非常要命的缺陷。而更为棘手的一点是,我实在是想象不出,印度人该怎么解决美俄装备间的电磁干扰问题。指望任何一方来帮忙解决,这恐怕都不太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