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为什么可以排行影史第一?

家乡二少


这是一部关于救赎之道的电影,豆瓣评分高达9.5分,单从如此高的评分就知道这是一部巨大成功的电影,笔者在写这篇文章之前,又看了一遍这部电影,于是激发了我写这篇文章的动力。

与我同感的是,很多影迷都会说这是一部看完让你还想再看一遍的电影,结尾的震撼,剧情的几乎完美,台词更是让你回味无穷。

我还记得高三快毕业时,一位学长对我很认真的对我讲:“这部电影你一定要看啊。”他用尽了他所有赞美的词来形容这部电影,第二天我就抽时间将这部电影看我完了,第一次看《肖申克的救赎》,还是碟片时代,那时候还没有手机,只有对着PC或VCD,不过那时我只是单纯的觉得这是一部好片,一部不会令人失望的电影,说有多大的震撼都是假的。

不过现在继续看了一遍,所产生的震撼远比第一次看时强烈。我不知道这部电影是不是因为压力而觉得更有味道,还有因为年龄的成长而读懂 了里面想表达的东西。

回到电影本身,这部电影无论是演员的演技还是拍摄的方式都非常的不错,画面感期待感还是很强的。

主人公安迪经历了19年,终于完成了伟大的越狱,我至今都记得,他爬出黑暗、漫长、肮脏的坑道,迎接自由之雨的那一刻。没错,那是我最爱的镜头,因为他呼吸的是自由的空气。而在这之前的忍辱负重,经受炼狱,也是在体验另外一种人生。就像瑞德说的,你会说他做这些是为了讨好看守。或者也许是为了同我们搞好关系。而我则认为他只是为了再度体验一下正常人的感觉,哪怕只是为了短短的片刻。

自从1994年弗兰克-德拉特将它搬上荧幕之后,这部电影就和《教父》一直争夺IMDB第一的位置,而近些年来,这部电影更是蝉联影史第一。有时候,很多人都会问,为什么本片能够被这么多人认可?它究竟向我们传达了什么?而在我看来,传达的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两个个要素:希望与自由,也可以诠释为:梦想与救赎。

当然这样一个主题并不是生拉硬拽的放进观众的意识里,而是像电影中的那句台词:“肖申克监狱中的犯人人人无罪”一般,讽刺性地让我们记住了自由。当我们回头看这部电影中有关自由的阐述时,我开始觉得,所谓的自由即是希望的土地,而一个没有自由的土壤,就不会有希望的种子,Andy也在片尾给Red的信中说到:“希望是好事,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逝。”而这一段话正好适用于本片为何被众人认可为“影史第一”。


巴适影视


很遗憾,《肖申克的救赎》并不是影史第一的电影,并且,在权威的电影排行榜里,《肖申克的救赎》不但不是第一,连前10都不一定能排的上。



会误以为《肖申克的救赎》是影史第一,实际上是一种说法上的错误。

《肖申克的救赎》的第一,是在美国的电影网站IMDB上评分第一,在咱们中国的豆瓣上综合评价也排第一,尽管如此,和影史第一还是不一样的。


《肖申克的救赎》成为IMDB的第一也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当初《肖申克的救赎》只是IMDB的前三,还不是第一,当时第一的是《教父》。2008年诺兰导演的《黑暗骑士》上映,许多影迷疯狂地给它刷分,把《黑暗骑士》送上了第一的位置。



这引起了《教父》影迷的不满,于是他们一边给《黑暗骑士》刷差评、一边给排在后面的电影刷好评,结果《教父》没能重回第一,反倒是排在后面的《肖申克的救赎》成为了第一,这一当上第一,就一直当了下去。


事实上,会觉得《肖申克的救赎》是心中第一电影的一般是普通的观众,因为《肖申克的救赎》比较偏主流,看的人多。

但是如果去翻看各大权威的电影杂志评选出来的影史第一,无论是影评人、导演还是演员,你会发现他们选出来的基本上也就是《公民凯恩》、《教父》、《迷魂记》、《八部半》、《东京物语》、《游戏的规则》、《日出》 、《2001太空漫游》《日落狂沙》、《持摄影机的人》这些,其中除了《教父》看的人多,其他的作品又有多少人看过呢,也许有,但是肯定不能和当年在奥斯卡上和天之骄子《阿甘正传》竞争的《肖申克的救赎》多,因此《肖申克的救赎》才会成为很多人心中的影史第一。


当然,虽然《肖申克的救赎》并非影史第一,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绝对的佳作,这部电影由著名作家斯蒂芬·金的作品,在《四季奇谭》中收录的小说改编而成。


片中展示了剥夺人自由、使人变成其中的麻木一员的监狱作为电影的场所,以主角安迪的经历宣扬了“自由”和“希望”两大主题,受到了观众们的疯狂喜爱,在IMDB上,有超过160万人为它投票,将它选为第一名。


所以,就算《肖申克的救赎》不是影史第一,也阻止不了它成为大量观众心中的第一呀。



陈亦飘


《肖申克的救赎》最多只是IMDB和豆瓣评分第一,翻遍各类电影榜单,从没见过将《肖申克的救赎》排在影史第一的,所以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

认为《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这些电影可以排进前十的,大多是入门级别的影迷,如果你看过1000部电影了再回头想想,一定会觉得自己很可笑。



在这里无意引发战争,但在各大权威排行榜上,《肖申克的救赎》甚至进入不了前100,这不是因为《肖申克的救赎》不够优秀,而是因为伟大的电影实在太多了。

经常进入各类影史榜单的导演是斯坦利·库布里克、奥逊·威尔斯、费德里科·费里尼、马丁·斯科塞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维托里奥·德·西卡、安东尼奥尼、杨德昌等等伟大导演。

经常进入影史榜单前列的是《公民凯恩》《迷魂记》《日出》《东京物语》《八部半》《偷自行车的人》《教父》《2001太空漫游》《教父》《晚春》《精疲力尽》等等伟大的电影。



可能会有人反驳我了,说我装,但你反驳之前想想,电影自发明以来已经有100多年,这期间有过多少次电影运动,产生过多少伟大的导演和作品,而自己又知道多少。

知乎上前段时间有个收费很高的live,主讲人是一个我很尊敬的影评人,讲的标题赫然写着《肖申克的救赎》为什么是影史第一,我是非常失望。

他这是明摆着迎合观众,推销自己的课程,《肖申克的救赎》影史地位难道他不知道?说白了是在利用大家的情绪做营销。

我承认《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辛德勒的名单》都是好电影,我自己也喜欢看,但这些电影并不能排在影史前列。

同样的,我也认为《活着》《鬼子来了》这些电影是华语电影中的经典,但华语电影的前几名,永远是《神女》《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和《一一》。



小编不是为了吸引眼球才特立独行,只是看不惯互联网上的无脑吹和无脑黑。

如果对我的观点不赞同,咱们大可以认认真真的讨论交流。

记得一位前辈说过,作为影迷,千万不可骄傲,不能装,因为分分钟可能被别人打脸,这个世界好电影太多了,在没达到一定阅片量之前一定得谨慎。


迷影生活


《肖申克的救赎》于1994年在美国上映,既没有华丽的造型,也没有酷炫的特技,但2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被广大观众所喜欢,充分说明了这部影片的地位。

第一,这部影片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影片对美国司法制度和监狱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影片中男主人公被冤枉入狱,但却无处申冤。

第二,这部影片展现了人性的本真。肖恩克监狱本是鱼龙混杂的地方,人类的阴暗面在此聚集,但是男主人公有幸结识了几名心地还算善良的狱友,他们在迷茫、挣扎与痛苦中享受着简单的快乐。

第三,这部影片诠释了对自我的救赎。影片中的《圣经》很好的诠释了救赎之道,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唯有放过自己才能得到救赎。影片最后越狱成功的那一刻,男主人公也完成了自我救赎。





娱乐观万象


在我反复多次观看这部影片之后,我觉得这部影片略微有点被高估。

这部影片,从大学时就开始看,到现在,至少看了十几遍了,平均每年要看两遍。

多次看,重复看,觉得这部电影的确可以称得上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电影,但是把它排在第一位,真的略微高估。

起码在我心里,《教父》《七武士》《蝙蝠侠黑暗骑士》《飞越疯人院》这些电影,都不比它差,更不用说还有一些欧洲导演的佳作没算在内。



根据这几年,我在各大电影论坛和平台的了解,这部电影之所以一直排在第一位,有下面三个原因。

一,错失奥斯卡带来的反面效应。这部电影跟《阿甘正传》正面对决落了下风,当年无论票房还是奖项都不如后者。导致后来很多人重看以后觉得它是最大的遗珠。所以很多人反过来,给它打分的时候,毫不吝啬,有些人为了给它正名,毫不犹豫就打最高分。


二,这部电影在思想上的表达,在后来更多人观看以后,获得了大范围的认同,特别是进入网络时代以后,很多人有一种网络上过于自由,而现实又慢慢收紧的矛盾中,这部电影很容易就引起了大部分人的共鸣,特别是前几年,鸡汤泛滥,励志主题的东西很容易获得好感,导致很多人从这部影片里解读出非常多的影射现实的东西,自然而然打高分,不在话下。三,励志,不得不说,励志片在国内国外都很有市场,去豆瓣网看一看,大部分励志片评分都很高,特别是国内观众,简直天然的多愁善感,容易被煽动。这部影片在后半段,有一种假大空的倾向,把主人公的能力无限夸大,对很多生活不如意的观众,就像灵药一样。其实同题材的《飞越疯人院》才是现实中极有可能发生的事。
但是观众就是信它那一套,没办法。别无他法,只能通过这种东西,不断激励自己。


西堤君


这部电影上映至今已有24年之久,它就像是一坛深埋在地窖的老酒,随着时光的流逝,越发醇香。国内的豆瓣和国外IMDB无一例外给出非常高的好评和排名,近年来排名一度超过《教父》稳居排行榜第一。

其实《肖申克的救赎》在上映之初并不尽人意,票房一般,虽然得到7项奥斯卡最佳提名,可依旧无法遮掩它没有得到一个奖项的尴尬,其原因就是这部电影属于慢热型,压抑的监狱题材不符合那时代人的精神追求,那个浮躁的年代大家都在摇滚和呐喊,所以当它遇到以右派价值观为主题的《阿甘正传》时,注定要失败。美国是个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国家,《阿甘正传》这部影片正好满足他们这种偏好和情感诉求。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你去看两部电影,我觉得《肖申克的救赎》给我带来的思考会更多。《阿甘正传》只是一个励志故事,但《肖申克的救赎》则不一样,它带给你的是对自由与希望的思考,是自我的救赎。所以我认为它败的不是作品本身,而是当时的人和国情。

下面我来浅析一下为什么它可以排行影史第一?影片剧情循序渐进,不断重建和假设,有内涵有深度,有寓言性的伏笔和较强的鉴赏空间,依靠肖申克监狱这个小载体,把监狱里的人的不同遭遇以及监狱当权者的黑暗,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的淋漓尽致。

上世纪40年代,美国正处于战后的恢复与高速发展期,随之而来社会的矛盾也越来严重,法律的不健全,制度的僵化和掌权者的贪婪及政府的无作为,都在腐蚀着这个国家,使人感到绝望和无助。

《肖申克的救赎》用贯穿电影的两大主题“自由”与“希望”救赎了被“制度化”的肖申克监狱所有人,安迪则是上帝的化身,他的到来给瑞德和肖申克监狱所有的人带来希望和自由,即使身陷监狱依然不忘自救与帮助他人。当安迪从淤泥里爬出来仰天长啸的那一刻,安迪完成对自己的救赎。

我认为这部影片久经不衰和排名影史第一的原因是它引发我们对人性最基本的思考和认知,还有就是故事的结尾符合大众的预期。


影士禾木兄


这个问题可以说非常标题党了。

目前来看,《肖申克的救赎》位列豆瓣评分第一,

IMDB第一,

有这么强大的排名,当然可喜可贺。

那么问题来了。豆瓣第一和IMDb第一能否就能等同于影史第一。

在我看我,当然不可以。

这两个电影类的评分网站是目前比较权威的网站。

我们可以认为IMDb就是美国人的豆瓣,从很多电影评分来看,中美影迷的口味还是不同的。这不是本帖探讨的问题。

言归正传,对于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各个榜单都有不同的评价。

比如说,2015年,BBC邀请来自全球的62位知名影评人投票选出史上最伟大的100部美国电影,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不出意料拿下第一,

科波拉的《教父》与希区柯克的《迷魂记》分列二三。

这个榜单中,《肖申克的救赎》并没有笑傲江湖。

值得一提的是在1952年,世界上颇具影响力的英国电影评论期刊《视与听》(Sight & \nSound)招集了当时全球最顶尖的几百位影评人,让他们评选自己心目中“电影史上最伟大的10部电影”,此后这项传统一直延续了下来,每10年重新评选一次,每次都成为电影界的盛世。

这五六十年出现的8张榜当中,上榜2次以上的电影共有21部,按着上榜次数、名次等多方面考虑,上榜次数最多的电影是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

让·雷诺的《游戏规则》。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面并没有《肖申克的救赎》。

我不否认在豆瓣和IMDb中,《肖申克的救赎》评分轻松秒杀上面两部。

这说明在普通观众影迷和专业影评人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毕竟很多人都看过《肖申克的救赎》,却很少看《公民凯恩》或者《游戏规则》。

流行度让《肖申克的救赎》成为太多人眼中的第一。

以上。


尘飞扬916


一部电影的成功,不止在于美女环绕、特技音效、富商大佬;而是不管多少年重温,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这部电影究竟要表达什么?我认为是在讲诉灵魂的救赎。

有一种对事物坚定不移的观念。“把信仰寄托神,把贱命交给我”,典狱长诺顿说的这句话把大多犯人的思想禁锢在这高墙内。正如瑞德说的,”当你进笼,门闸锁上,你才明白这是认真的,眨眼间一生就毁了,只留下无穷的悔恨。“监狱里面的人就开始等死。初入监狱的安迪平静而沉稳,并没有瑞德他们想象的脆弱;他不断观察着肖申克的一切,”不闷不响的,他的步伐和谈吐简直是异类,他像在公园散步一样无忧无虑,仿佛身披隐形衣“这是瑞德对他的描述,也能对比看出安迪他的与众不同,这都是对于无罪的他不属于这里的信念。

作为人类生存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它不仅仅是指躯体的自由,更是指精神上的自由。然而对于监狱中大多数人来说这两者都已丧失。在修缮屋顶时,安迪无一中听到监狱长抱怨交税的事情,便知道这可能是改变狱中地位的关键点。利用他的大银行家本行,为他的朋友获得了冰凉的啤酒。“修缮屋顶,坐在屋顶,阳光洒在肩头,仿佛是自由人,像是在修缮自家屋顶,我们像是造物之主般自在。“犯人第一次有这样的待遇,也许安迪是想拍监狱长马屁,或许是想获得狱友的友谊。在那一瞬间,只有瑞德知道安迪是想要自由。

进入肖申克就会有很多不平等。监狱中的人知道安迪有能耐逃脱各种政府税收,都蜂拥而至想要帮助。一个狱官想要给孩子办一个教育基金,安迪说:“坐下谈吧,两个人平等的进行交谈。逐渐有求的人越来越多,瑞德也能够过来当助手,在图书馆开始办公,好像是在自己办公室一样,一样的平等。

瑞德说:“希望是个可怕的东西,能把人弄疯,希望无用,你最好认命。”在两次的假释申请失败后,瑞德已经无所谓了。他从老布身上看到制度化的自己,更加失去对外面世界的向往。然而此刻的安迪积极的帮助汤米考证书,满心希望狱中的人都能有希望可追逐。

坚持也是一种可贵的东西。安迪入狱的前两年不断受到三姐妹的性骚扰,“毕生都没有像这两年那么惨”,瑞德说。安迪这些年坚持每周写信,最后扩大了图书馆,使得更多狱人能享受到一丝的自由。安迪用七尺小锤子凿通了瑞德600年的梦,20年来的坚持,谁能不佩服?

最后,“人一生或忙着活,或忙着死,反正二选一。“给了瑞德困惑,也给了希望。穿过罪恶的高墙,爬过肮脏的污水,涤尽污秽,让安迪在彼岸重生。世界上,有些东西是石墙关不住的,在人的内心,他们管不到你的东西,是属于你自己的。这才是真正的救赎!这部电影句句台词都是经典,能震撼到心灵,影史无愧的第一。


电影味道馆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1994年上映的美国电影,由法兰克·戴伦邦特执导,改编自畅销作家斯蒂芬·金的原著作品《四季奇谭》中收录的《丽塔海华丝与肖申克监狱的救赎》。电影中的男主角安迪由蒂姆·罗宾斯饰演,男配角瑞德由摩根·弗里曼饰演,剧情主要围绕着一个因冤案入狱的银行家安迪,在肖申克监狱狱中的生活,阐述希望、自由、体制化等概念。


尽管电影在发行后的票房令人失望,但是却获得许多评论家和影迷的好评。在1994年的奥斯卡金像奖上,本片获得七项提名,包含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配乐、最佳混音(但最终未能获得任何奖项)。这成为奥斯卡最打脸的一次提名。


在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的史上最佳250部电影影迷评选中,一直以来都和《教父》形成第一名与第二名之间的拉锯战,也是至今最多影迷参与评分的电影。本片在家庭影院市场和出租市场获得的巨大成功,至今已经成了著名案例,甚至是广为人知的影史最佳电影之一。

一般情况下,坐上第一的宝座,多少有点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了,也很难从神坛下被请下来,因为好电影有时候如同一瓶陈酿好酒,越久越香,所以即使每年不断出好电影,也很难把神坛第一电影拉下马。



这部电影好在哪?

影片中涵盖全片的主题是“希望”,海报宣传语更是直接标以“恐惧能牢牢束缚你,希望却能松绑你”。片中也有句台词:希望是个美好的东西。

在剧情上,电影描绘了一个有些受压迫的救世主形象,即安迪,他为肖申克监狱这个沉沦的世界中的罪人带来了希望与救赎,尤其是对瑞德。


布鲁克斯是个与瑞德形成对比的角色,因为他已经被“体制化”了。瑞德在布鲁克斯死后与狱友们交谈时说道“监狱的这些墙很有趣。一开始你恨它,后来你适应它了。过了足够久之后,你就开始依赖它。这就是体制化。他们把你终生关在这里,把你的生命都拿走了。至少是有用的那部分,不管怎么说。”布鲁克斯失去了所有的希望而把肖申克监狱的日子当作了正常生活,在被释放之后没法融入社会,而因此自杀。


事实上,直到安迪为他带来希望之前,瑞德走的是和布鲁克斯相同的道路。安迪因此是瑞德的救赎者,因为他拯救了瑞德,使他免遭与布鲁克斯相同的悲哀结局。

在一次与瑞德的交谈中,安迪把音乐和对美好生活的希望联系在一起:“音乐使你不会忘记……世界上有些地方不是用石头建造的。有些东西是你所拥有的,他们无法触及。”瑞德一开始对安迪充满希望的劝告和陈述有所抵触,但在影片的最后他终于信服了。

最后一句对白是瑞德的忏悔和告白,“我希望”,影片展示他的希望是有所依据的,因为他最终得以重新和他的救赎者在乐园相聚。


在2004年与2006年的《帝国杂志》影史最伟大电影票选当中分别获得第五与第一名。2002年Channel 4的百大伟大电影票选中,《肖申克的救赎》也获得了第三名。而在全球电影网站IMDb当中,更是被超过120万以上的会员选为250佳片中第一名。至今,《肖申克的救赎》已经是被公认为影史最伟大电影之一。


大聪看电影


“第一条规矩:不准渎神,不准滥呼上帝之名!”

“把信仰寄托神,把贱命交给我。”

这是电影《肖生克救赎》中典狱长的两句话,而当Andy走进监狱,听到典狱长的训言后,就像Red所说:“当你进笼,门闸锁上,你才明白这是玩真的,眨眼间,一生就毁了,只留下无穷的悔恨。”

自从1994年弗兰克-德拉特将它搬上荧幕之后,这部电影就和《教父》一直争夺IMDB第一的位置,而近些年来,这部电影更是蝉联影史第一。有时候,很多人都会问,为什么本片能够被这么多人认可?它究竟向我们传达了什么?而在我看来,传达的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一个要素:自由。

当然这样一个主题并不是生拉硬拽的放进观众的意识里,而是像电影中的那句台词:“肖申克监狱中的犯人人人无罪”一般,讽刺性地让我们记住了自由。

Andy的自由

由蒂姆-罗宾斯饰演的Andy作为本片的主角,是自由的化身,在Red对于Andy的一次描述中,这样说道:“他的步伐和谈吐简直是异类,他像是在公园散步,无忧无虑,仿佛身披隐形衣。”

确然,在电影中,罗宾斯像是一个隐忍的绅士,或是自有小天地的上层精英,和Red相比,和老布相比,和三姐妹相比,和他的那帮朋友相比,他总是用讳莫如深的眼睛打量着肖申克的一切,他貌似不属于那里,尽管事实如此,不过由于他自身的魅力,让他很快有着肖申克监狱所有犯人都没有的能力和才华。

Andy的第一次好运来自于一次修缮屋顶,当他听到监狱长抱怨交税的事情,便知道这是个转变在监狱中地位的关键点。自然,凭借他大银行家的学识,这点税收上的事情难不倒他,而他的要求也仅仅是给他的朋友们每人三瓶啤酒。

“修缮屋顶之后,阳光洒在肩头,仿佛是自由人,像在修缮自家屋顶,我们像是造物之主般自在。你可以说,他想拍狱方马屁,或想博取狱友的友谊,但我呢?认为他只是想重温自由,即使只有一刹那。”Red如是说道。

可能是因为Andy的确没有犯罪的缘故,也可能是由于他自身对于自由从不放弃。他凭借学识为监狱每个狱警报税,甚至到后来成为了典狱长的御用“洗钱手”;凭借每周一封信,后来每周两封信的频率,终于在肖申克办起了更大的图书馆;而他本人也帮助众多狱友考取证书。这些貌似与他毫不相干的事情,为什么他如此坚持去做,我想那是一直隐藏在他内心不放弃的人的生存,他觉得人就该是怀有希望的,就该是存有自由之心的。

不过他并不是一味的乐观,他知道他生存的地方是何地,当Andy与典狱长第一次正面交锋时,关于《圣经》的讨论,他们各自喜欢的是这样两句:

“所以你们要惊醒,因为不知道家主何时来。”——《马可福音-13章55节》

“我是世界之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时得跟着生命之光”——《约翰福音-8章12节》

第一句是Andy所说,象征着Andy的隐忍和警觉,他之所以能够潜伏二十多年,最终越狱成功,不只是在于他的聪明绝顶,更在于他能察觉周围发生的一切。而典狱长最后想不懂为什么会被一个犯人搞垮,也在于他喜欢的第二句圣经名言,因为他自高自大,把自己当做肖申克的主宰。

Andy虽然早就在准备越狱,但是由于汤米的出现,让他延迟了计划,一是为了教授汤米,让他可以拿到证书;更重要的是汤米告诉了Andy真正的杀妻凶手,这让本来打算用越狱完成的自由旅途,改成了公正的法律重启。不过之后典狱长为了自己的私利,不仅没有为Andy找寻真正的杀人凶手,还狠心地将汤米枪杀,这样的一个结局彻底终结了Andy的自由希望,自然,他最终选择了越狱并将典狱长的罪行大告天下。

Red的自由

和Andy相比,Red的自由显得苍白无望,他虽然是本片的第一叙述者,但是在他经过两次假释申请失败后,他踏上了和之前老布一样的路途,患上了“体制化的病”。

记得老布害怕出狱,拿刀威胁赫伍之后,Red曾经这样说过:“老布没有疯,他只是体制化了,他坐了五十年牢,成了井底之蛙,他念过书,在狱中有地位,出狱就成了废人,双手犯关节炎的囚徒,想向图书馆借书都会被拒绝。”

自由对于Red来说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彼岸,他渴望过,但是他也快被“体制化”了。因为自由不是天生的,“自由”这个词的含义和实际状态是人赋予的。就像一个奴隶,如果他一出生即被人奴役,没有过自由,那么他就不曾知道“自由”的感觉,同样,一个虽然享受过自由,但是却跌入失去自由深渊近30年的人来说,他也渐渐地忘却自由为何物了。

不仅如此,甚至可以说Red是恐惧“自由”世界的一份子,就像他说老布在监狱中有地位一样,他在监狱中也拥有同样的地位,他有自己的“销售渠道”,他可以让狱中的犯人“有求必应”,但是一旦出了肖申克坚固的铁门,他成为了什么都不是的犯人,这种状态竟有点像中国的一句古话:“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虽然含义不同,但状态却一致。

作为恐惧自由的成员,Red甚至告诫过Andy:“朋友,我告诉你,有希望才危险,希望能把人弄疯,希望无用,你最好认命。”

换句话说,Red是个命运论者,他的三十多年都沦陷在失去自由的环境中,连上个厕所都得打报告,以至于出狱后,不打报告,上厕所都挤不出一滴尿,自然不能做到和Andy一般的自由追求者。毕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Andy就是那种“有些鸟儿是无法被困住的,因为他们的羽毛太耀眼。”

肖申克的自由

肖申克没有自由,就像电影中出现的第一次升降镜头。

肖申克存在过自由,就像电影中出现的第二次升降镜头。

当第一次俯视视角出现的时候,Andy走入肖申克,开始了他近二十年失去自由的荆棘之途,大广角鸟瞰视野的画面象征着自由的沦陷,而配乐的低沉伤感更代表着此处是自由的绝缘体。

当第二次俯视视角出现时,那是Andy播放唱片的时候,此时自由对于肖申克的犯人来说,就像Red的那一段话:“我未搞懂她们唱什么,其实我也不想弄懂,此时无言胜有言,她们唱出了难以言传的美,美的令你心碎,歌声直窜云端,超越失意囚徒的梦想,宛如小鸟飞入牢房,使岩墙消失无踪,就在这一瞬间,肖申克众囚徒仿佛重获自由。”

可是阴暗始终属于肖申克的本色,这一点未曾改变过,典狱长枪杀汤米的那一段尤其经典。当汤米被枪杀后,镜头切换到了俯视视角,像是上帝查看人间的罪恶一般,审视着典狱长阴冷地走过汤米的尸体旁,但是上帝并没有做什么,而是任由这一事情在肖申克肆无忌惮地发生,其讽刺性如同典狱长办公室的那一幅字:“主的审判迅速降临”,上帝视角是在讽刺正义,而那句话则是在讽刺罪恶。

当我们回头看这部电影中有关自由的阐述时,我开始觉得,所谓的自由即是希望的土地,而一个没有自由的土壤,就不会有希望的种子,Andy也在片尾给Red的信中说到:“希望是好事,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逝。”而这一段话正好适用于本片为何被众人认可为“影史第一”。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DXZDYTJ ,每日推荐好电影,免费在线观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