夥騰訊拿下“始祖鳥”,安踏體育這回要向資本市場講個什麼故事?

夥騰訊拿下“始祖鳥”,安踏體育這回要向資本市場講個什麼故事?

46億歐元!12月7日,安踏體育(HK:02020)發佈公告,聯合方源資本、露露檸檬(Lululemon)創始人Chip-Wilson和騰訊(HK:00700),對芬蘭體育用品集團、始祖鳥母公司Amer Sports發出要約收購。

Amer和安踏體育,無論在全球市場分佈的互補性(Amer的強勢市場是中東和美洲地區,而安踏正好是亞洲區域),還是產品品類的互補性(Amer擁有始祖鳥、薩洛蒙等一系列戶外登山強勢品牌),都預示著這一併購是安踏走向全球化的第一步。

踏出走向全球化這一步之前,安踏股價六年漲了6倍。一方面是經歷了2008年-2014年的體育行業的全面寒冬,市場全面反彈;另一方面安踏迎接消費升級的產品線網絡。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與安踏同時期一起並行多年的李寧(HK:02331),361度(HK:01361)都沒有實現這驚人一躍,基本還維持在原來的週期鞋服狀態。

那麼,安踏有什麼特別之處?


股價6年6倍的核心動力

安踏的策略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商業正向循環來解釋:

高效率運營搭建直營門店渠道等基礎設施和網絡(批發轉零售);

收購海外精品品牌(Kolon FILA 和最近的始祖鳥);

依託極強的管理能力變現(每個產品線運營都非常成功);

用變現後的資本和更強團隊進一步收購品牌和修建基礎設施,來承接更強的品牌變現。


夥騰訊拿下“始祖鳥”,安踏體育這回要向資本市場講個什麼故事?



強力循環帶來高速增長的自由現金流,這使得無論是對未來的預期,還是已經實現的效率,安踏給資本市場傳達的故事非常清楚。資本市場也給出了回應:分析師始終給出增持和買入評級,股價也在6年間不斷提升。


夥騰訊拿下“始祖鳥”,安踏體育這回要向資本市場講個什麼故事?


夥騰訊拿下“始祖鳥”,安踏體育這回要向資本市場講個什麼故事?


安踏的產品價格是耐克阿迪等的1/2,因此主要滲透網絡是三四線城市和鄉鎮市場。


夥騰訊拿下“始祖鳥”,安踏體育這回要向資本市場講個什麼故事?



安踏門店數量在過去5年中始終保持了個位數增長,通過低成本運營,門店投資回報率控制較為穩定,資本開支也沒有大幅增加;而高端品牌如fila(斐樂)和kolon(可隆)的門店數量增速更快。

穩步增長的原生品牌門店數量,以及更多的高端產品如FILA和Kolon等門店數量,不約而同的拉動了安踏銷售額的增長。


夥騰訊拿下“始祖鳥”,安踏體育這回要向資本市場講個什麼故事?


夥騰訊拿下“始祖鳥”,安踏體育這回要向資本市場講個什麼故事?




邁出全球化第一步

安踏走過的歷程可以如此梳理:2008-2012年後的全行業產能過剩,陷入了無休止的去庫存和去產能的消磨戰。

安踏意識到傳統批發模式無法繼續持續,於是從2012年第一次從批發轉向零售模式,對門店的直接管控幫助降低了損耗成本,使低成本擴張門店變為可能。

安踏將應收賬款週轉天數和存貨週轉天數都降至全行業最低水平。而我們知道,鞋服行業中,應收賬款和存貨的壓力始終是最大的。


夥騰訊拿下“始祖鳥”,安踏體育這回要向資本市場講個什麼故事?


夥騰訊拿下“始祖鳥”,安踏體育這回要向資本市場講個什麼故事?


隨著更多如FILA這一重磅品牌的推出的成功(從收購到今天,FILA已經實現70億收入),安踏發現了低成本擴張門店這一技能的更高層次用武之地:

收購海外規模體量較小的精品品牌,利用安踏的龐大門店數量和充足的現金流來擴張,不斷提升客單價和單店產出。無論是最開始的FILA的銷售收入的大幅擴張,還是後來的Kolon或Sprandi,都在驗證之前併購變現這一策略的成功。

而更加強勁的品牌變現效率,同樣促使資本和團隊尋求更大的目標。安踏本月對Amer這一巨無霸的併購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更好的已驗證效率的人員團隊和生意模式,更強的資金實力和規模,以及極佳的資產負債表,都預示著安踏已經突破了國別的限制,已有足夠底氣,邁出全球化的第一步。

收購始祖鳥是否划算?

安踏此次收購的Amer不僅僅是看中了其強力增長前景,豐富的產品組合和地域分佈也與安踏非常匹配:安踏主要在亞洲,而Amer的中東地區和美洲地區則更強,雖然總資金規模很大,但估值相對合理。

如果從零開始建構全球渠道和品牌,安踏將很難在很短時間內完成產品和網絡的快速建構和互補。因此這一併購是通向安踏全球化的捷徑。


夥騰訊拿下“始祖鳥”,安踏體育這回要向資本市場講個什麼故事?


夥騰訊拿下“始祖鳥”,安踏體育這回要向資本市場講個什麼故事?


雖然短期看,券商估算會增加安踏未來一年淨利潤1億人民幣左右,對它的業績幫助不大。但長期看這一收購的戰略意義非常重要:未來十年的增長跑道已經鋪就,這個收購顯著提升了未來10年安踏競爭門檻。

這個價格能不能買?

按照分部加總計算,未來3年的安踏內生增長仍然能保持20%左右增速(門店增長低個位數,產品結構升級10%左右,更強效率控制貢獻個位數利潤率增長)。

Amer估值應該在150億人民幣左右,安踏自由現金流將在3年內繼續增長一倍達到50-60億左右,假設給出18倍左右自由現金流,應該估值在1250億人民幣左右。比現在的估值有50%上升空間。

不過隨著這一收購而來的風險是什麼呢?

市場最大的顧慮其實是:隨著Amer的併購,安踏的現金流會變得較為緊張,雖然這筆交易主要體現在表外,但外匯波動仍然會影響安踏的業績表現,甚至可能因此削減分紅。

另外,隨著宏觀環境的變化,投資者也應該逐步關注終端出貨效率的變化這一風險。如果投資者有更好的選擇,也許應該在安踏體育上保持關注,而不是急於行動。(作者:大祭司)

如果你發現自己要去了解基本面很困難,不妨關注我們提供給你的火箭研報,幫助你提高對上市公司的精選和甄別。(單篇價9.9元,包月價98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