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何要進行南京大屠殺?

昨天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81年前,日本帝國主義為何要進行南京大屠殺呢?1、報復洩憤中國人民的抵抗。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蓄謀已久的七七事變後,隨即向中國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同年8月13日,為攻佔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上海,威逼中國首都南京,日軍制造八一三事變,向上海及周邊發動大規模進攻。上海是當時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江浙財閥雲集之地,這裡是蔣介石南京政府可靠的財政來源之地,加之西安事變後,國共開始第二次合作,為此蔣介石調集70多萬正規軍與日寇30多萬侵略軍展開了淞滬會戰。戰前,驕狂的日軍還以為像九一八事變和華北事變時,中國不經打,因此揚言三個月就可以滅亡中國,可以沒有想到中國軍隊頑強抵抗整整三個月,弊傷日軍4萬多人,還迫使日軍軍部為此先後撤換了三位軍事指揮官,這對於在甲午中日戰爭、日俄戰爭和九一八事變後一直所向披靡的日本皇軍來說自然是很沒有面子的事情。為了找回日本帝國軍人的所謂獸性野蠻的面子,日軍攻陷上海佔領南京後,隨即進行了野蠻的南京大屠殺。可以說,製造南京大屠殺進行屠城有日本侵略軍一定報復洩憤的原因在裡面。

2、瓦解威懾中國政府及人民的抵抗意志。七七事變後,日本首先發動八一三事變,日軍調集30多萬精銳部隊,大舉進攻上海,原本希望在上海附近,消滅中國軍隊主力,進而迫使中國政府屈服投降。然而,僅僅一個淞滬會戰,日本上海派遣軍就苦戰三個月,而且損失相當慘重,不僅如此,佔領南京後又遭到中國南京守軍的頑強抵抗。為了儘快瓦解中國政府及人民堅如磐石的抗日決心,減少日軍大量的傷亡,侵略者認為佔領南京並進行獸性大屠殺,不僅可以達到瓦解中國政府和人民的抵抗意志,進而迫使中國政府屈服投降的目的,而且還可以通過對被俘虜的中國軍隊進行大規模屠殺,威懾中國軍隊及人民,減少日後中國抗戰的有生力量。

3、長期軍國主義教育的必然結果。日本明治維新後,迅速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日本軍人在古代武士道精神的影響下,為了天皇所謂的“聖戰”和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在入伍前就一直接受濃厚的軍國主義教育,殘暴為日本軍事訓練之核心。通過這種教育,日本軍人培養了心目中只有天皇和軍部才是至高無上的這種思想,無論何人,只要阻擋日本皇軍的腳步,都應該被無情地殺戮。可以說,長期軍國主義教育使得日本軍人人性喪失獸性大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