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十组关键要素”推动于洪振兴发展

抓实“十组关键要素”推动于洪振兴发展

中共于洪区委书记董峰

今年9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时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进东北振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邃,为东北振兴丰富了内涵、提振了士气、指明了方向,为东北振兴注入了思想上的“源头活水”,为东北振兴赋予了“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的希望和生机。

当前,于洪区正处于从传统二元结构向一体化发展格局转变的时代变革期,也正处于最具活力、最有希望、最为迫切的发展阶段,这为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结合实际,真正以“于洪化”“具体化”的理念深化认识,夯实举措,促进振兴。对此,我们围绕正在开展的“于洪区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做到思想再解放、认识再提升,特别是结合近一个时期在于洪发生的鲜活案例,提炼形成了推动振兴的“十组关键要素”,达成了以抓实“十组关键要素”为总领,科学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思想共识。

格局与视野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在9月28日的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东北地区要打造中俄合作的桥头堡和枢纽站,要推进中日韩经济合作和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要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更大作用。实践已经证明,领导干部的格局和视野往往体现于看待问题的眼界、面对问题的胸襟、处理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面对更大的舞台,面对更大的期许,唯有登高望远,开拓视野,才能用大格局把关定向,用大格局统筹施策,用大格局提升效能。

年初以来,于洪区着力推进二元思维向一元思维转变,通过优化发展空间科学合理配置资源要素,实施领导干部包保责任体系建设,推动绩效考核体系运转等一系列举措,就是基于格局的提升来带动工作上的转变。尤其是在事关振兴根本的产业发展定位方面,坚持跳出于洪审视于洪,跳出于洪谋划于洪,不是把于洪作为沈阳的郊区、典型的城乡接合部来对待,而是把于洪摆在东北地区的门户枢纽来看待,谋定了现代国际商贸物流、先进装备制造业、大数据大健康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发展方向,并提升规划、完善配套、争取政策。

着手谋划的特色小镇建设,在方向、理念上高度契合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也验证了于洪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方面做到了上接天线、下接地气,而非上下一边粗式的机械照搬,体现了于洪对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的宏观思考和整体把握。

于洪将始终以格局和视野来坚定信心、厘清思路、保持定力、书写新篇,以无中生有的胆识,办成看似“不可能”“不现实”的事情,走出一条具有于洪特色的振兴新路。

思维与路径

思路决定出路,我们始终坚信,只要于洪“思想论”不出问题,那么于洪“方法论”就不会出现偏差;反之“思想论”一旦出现问题,无论“方法论”多么高明,任何努力都将南辕北辙甚至付诸东流。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必须通过大智慧和高站位,形成系统性思维,在解决重大问题时挣脱“圈子”,用联系发展思维看待问题,形成系统性思维、制定整体性解决方案、实现分步实施。

这一理念也在大转湾村整体改造的实例中得到了验证,于洪按照一元化思维标准,投入巨资,把昔日的垃圾村、违建村、黑作坊村,改造成为了“绿、净、美、安”的城市花园,提高了群众的生活品质,改善了区域环境质量,并总结形成了一套能够在全区标准化推广的有益经验。

面对新的历史使命,于洪区将长期坚持这种系统的思想论,事事用全局的眼光和系统的思维加以谋划,经过一段固化期的历练与成长,推动区域气质内涵从量变的积累到质变的飞跃,实现在思想论和方法论层面,最大限度激发振兴发展的主观能动作用。

定力与韧劲

关于定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战略定力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增强政治上的定力是很要紧的。”在于洪看来,一方面,区域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我们把握好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用“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脚踏实地抓成效,实现积小胜为大胜。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钉钉子”精神,对既定目标要做到一锤接着一锤敲,坚持做到不折腾、不反复,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以于洪区的铁路内陆口岸建设为例,我们围绕推动宝贵的门户枢纽优势向物流枢纽经济转变,始终聚焦口岸建设,敢想敢为、善想善为,积极组织多方论证,全力争取铁路局和相关各方面的支持等办法,进一步激活铁路综合货场这一宝贵资源,为于洪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埋下了一颗极具希望的种子。在这一过程中,于洪不仅收获了产业升级的新动力,也推动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当前的于洪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要长期应对复杂的竞争发展形势,我们只有在主观上形成坚定的意志,在工作中体现过人的定力和永不服输的韧劲,并将这种韧劲根植于于洪的发展基因之中,才能真正肩负起区域振兴的历史使命。

智慧与情商

2013年5月,习近平在天津和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座谈时,问村官杨代显一个问题:“情商重要还是智商重要?”杨代显回答“都重要”。习近平说,“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更多需要的是做群众工作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就是适应社会能力。”对我来说,智慧是指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而情商是综合维系情绪、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品质。二者是递进关系,智慧是基础,情商是关键和目的。熔炼于洪智慧,提升于洪情商,归根结底就是要讲方式、讲方法,用格物致知的境界,探寻最高效的路径,达成于洪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让107万于洪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既定目标。

今年年初,我们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全区新时代十大理念之首,提出要始终坚持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以于洪的百万人民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在具体工作中注重从更深层次剖析谋划新思维、新理念,做到学以致用和知行合一。

例如在推行体制机制改革等复杂工作中,于洪既不折不扣地贯彻省市委决策部署,又紧密结合于洪实际,兼顾涉改部门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了处理问题的原则性、灵活性,执行政策的“钢”性和人文关怀的“柔”性。客观来说,“刚柔并济”的背后蕴含智慧情商,这样的成功案例,也促使我们在今后的振兴之路上,将进一步把问题的本质“看得通透”,确保各项工作“办得明白”,认清“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之间的辩证关系,切实摆脱低层次的工作状态,进而实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担当与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东北振兴,强调指出:“新时代东北振兴,一定要有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越是困难大、矛盾多,越需要埋头苦干的真把式、追求卓越的好把式,而不是坐而论道的假把式、弄虚作假的歪把式。”

对此,于洪全区上下深刻体会到,真正的担当必将经历真正的磨砺,真正的磨砺必将带来真正的提升,只有在需要我们作决策、作取舍、作选择、作承诺,甚至是担责任的时刻和工作上,才能真正体现担当的价值,也只有实现了“真担当”,才是旗帜鲜明地讲政治。

当前,于洪区构建了领导干部包保责任体系,将项目服务、党的建设等重点工作放置其中,涉及的每项具体工作都具有较大的难度和挑战,并将其作为检验于洪干部队伍担当精神的重要平台,引导全区上下树立不等不靠、不躲不推、不畏不惧的良好导向。目前已经对全区27个“停摆”项目进行认真梳理,正在逐个理清具体情况,分析“停摆”原因,寻求激活对策,争取“沧海桑田”式的巨变。

在今后工作中,于洪区将持续以担当的心态对待工作,在根本上消除消极和被动的情绪,形成积极和阳光的心态,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合理性、科学性和法治性,让担当的精神和态度,全面融合到于洪振兴的方方面面。

下沉与上浮

推动于洪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处理好发展与和谐“两个轮子”之间的关系。做到善于下沉、善于上浮,其中下沉重在调研与包保,上浮注重加强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整体实现既要俯下身子,也要仰望星空。

对于区级层面来说, “俯身子”就是要注重到一线去调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要求,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转变作风、真抓实干,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聚焦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突出问题,出真招、办实事、求实效,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具体就是做到下沉两级,切实到街道和村与社区之中,在基层发现问题,探寻根源,谋求对策,指导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用更接地气的方式去工作。“望星空”就是要上浮三级,不仅埋头苦干,还必须上升到省市和国家层面,主动沟通对接,发掘资源机遇,用活用足政策。

年初以来,于洪区选送专业部门的优秀干部,到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学习锻炼,推动干部在更高层面开拓视野、锻炼提升,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为今后的工作带来了有益借鉴。同时,在于洪推行国际通行的企业精益化管理,对这个新理念新模式进行“三进于洪”的推广,都体现出仰望星空的积极态度。可以预见,在推动振兴的征程中,于洪将始终坚持这种积极的工作方式,始终做到在起跑线上抢先一步,快人一拍,快一点,再快一点,用点滴行动和扎实业绩,向组织和群众交上满意答卷。

传承与创新

关于传承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言简意赅地指出,“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也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否定之否定规律。因此,我们一直提倡,传承不是照搬,创新不是否定,就如同当前我们正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谋划振兴,同时也坚信未来也会有优秀的继任者站上我们的肩膀。未来于洪区域的独特气质和内涵品质,必将是在这种传承中逐渐塑造成型。

今天,我们已经确定发挥于洪区门户枢纽物流经济效应,把现代物流商贸作为主导产业之一来打造,就是立足于前人打下的良好基础。在这一传承过程中,我们必须还要结合发展的新形势、新使命,加以创新和调整,让更多敢想善干的人脱颖而出,推动于洪人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旗帜鲜明支持改革者、鼓励创业者、宽容失误者、鞭挞保守者,用创新为传承赋予新的生命和活力。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这一“新”与“旧”的关系,不是单纯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而是一种新旧动能之间的转化。对于洪来说,尤其要注重破除无效供给,摒弃单纯以投资和要素投入为主导的老路,不再搞“重资产”和“无效重复的固定资产投资”,采取“无地招商”等措施,积极盘活于洪的土地、厂房、停摆工程等闲置资源,在推动振兴的同时,做到“宁留白于未来,而不留遗憾于后人”。总之,前人可敬,未来可期。

规矩与制度

关于制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紧密结合,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更多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对此,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规矩与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为推动于洪区顶层设计持续有效地发挥作用,最好的方式就是实现制度化,使顶层设计细化为制度、固化为规矩,用制度和规矩来管人、管事。如果上升到智慧和情商的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从格物致知的角度来认识这一问题,就需要我们通过持续抓实制度,使制度成为规矩,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我们的工作方法论。

当前,于洪正在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在讨论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要求全区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至少确定2个具有独到性的个性选题,并认真开展讨论,形成研讨结果。从个性选题上报情况来看,很多涉及问题都与制度优化和规矩固化存在较大关联,也为我们未来工作明确了方向。

对此,于洪上下将进一步树立制度观念和规矩意识,结合发展的不同阶段,不断完善事关长远的制度,灵活制定指导具体工作的阶段性制度,进一步提升于洪制度体系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真正使制度成为助推于洪工作的“案头书”,进而实现“忙而不乱,忙而有序,忙中有乐”的良性工作局面。

个人与全局

2015年12月11日,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开篇就指出,“我们党是高度集中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是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从这一角度来看,高质量地推动区域振兴,需要各条战线的每一名同志正确把握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

如果用辩证的关系来看待个人与全局,全局的进步固然来自于个体的进步,但是更多决定于个体之间的协调、配合、联动。所以,就区域发展来说,每一位于洪人都应该也必须有个人提升的意愿,但是同时也必须进一步树立“一盘棋”思想,用协作的精神将自身发展融入全局振兴之中,注重相互补位,打造形成有机融合的高效集体。正如我们一直推行的“34=130=311=107”数字模型一样,“34、130、311”所代表的各级领导干部,其奋斗目标、理想追求、思维理念,最终都必须等同和归结于107万于洪人民这个唯一层面,无论是各经济区还是各街道之间,无论是各条战线还是各职能部门之间,都需要在整体定位的大盘下,实现错位协调发展和有机融合,用事半功倍的高效举措,最终实现“1+1>2”的高质量运行。

情怀与理想

2001年10月15日,当时作为一省之长的习近平,因公务繁忙,难以亲自为父亲祝寿,只能抱愧给父亲写了一封拜寿信。信中写到,“爸爸是一个农民的儿子,热爱中国人民,热爱革命战友,热爱家乡父老,热爱您的父母、妻子、儿女。您自己博大的爱,影响着周围的人们。您像一头老黄牛,为中国人民默默地耕耘着。这也激励着我将毕生精力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整封信亲切朴实、言简意赅,却饱含家国深情、意蕴深邃。

我们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是有限的,特别是能够成长为区级领导干部,饱含了个人的努力、组织的培养、同志们的支持,值得每位同志珍惜,而对各自职业生涯最大、最好的珍惜,就是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情怀与理想,将毕生精力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以远大的理想、宽广的胸怀、踏实的进取,成就一番无悔的事业,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培养,对得起同志们的理解和支持,也对得起自己的努力。如果在于洪的大地上加以践行,就是要培育形成“当好于洪人”的情怀,融入于洪、根植于洪、了解于洪、爱上于洪,做到“说好于洪故事”,并“做好于洪事”。

随着于洪振兴顶层设计的逐渐完善成型,于洪已经在振兴的正轨上加速前进,锡伯族小镇、电影小镇、大数据小镇、蒲河生态廊道小镇建设已经启动,投资总额达400亿元的超级项目苏宁文体科技小镇落户于洪新城,出台了满含真金白银的于洪区教育事业发展七条新政,各条战线体现出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尤为可贵和值得珍惜的是,每一名参与其中的于洪人对于洪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也越来越强,永不言败、永不言退,唯旗是夺、唯旗必夺已经成为我们的精神标签,也充分印证了我们心系未来的于洪情怀。总之,智慧于洪、实干于洪、品质于洪、实力于洪的蓝图不远,正在每一位于洪人的奋斗中照进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