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德·華府」汝州中大街復古如古,修舊如舊,讓歷史風貌重現

汝州中大街,曾是老汝州最繁華的中心街區,見證著汝州三千年的發展變遷。

「啟德·華府」汝州中大街復古如古,修舊如舊,讓歷史風貌重現

現在的汝州城最早為周代城,建於公元前770年,是周平王兒子姬烈的封地,周國國都建於此,汝州是周姓的發祥地。戰國時這兒是榆關,成為諸侯爭奪的要地。北魏這裡為南汝原縣,孝文帝在城內設有行宮。北魏分列為西魏和東魏後,東魏政權改南汝原縣為汝原縣,這裡是汝原縣城。

「啟德·華府」汝州中大街復古如古,修舊如舊,讓歷史風貌重現

隋初改南汝原縣為承休縣,歸襄城郡管轄,因襄城郡駐承休縣,因此這裡又叫襄城郡郡城。唐朝將梁縣移治承休縣,這裡成為梁縣城,歸汝州管轄,因汝州治駐梁縣,這裡又叫汝州州城。唐之後至宋、元的八百年間,這裡一直是汝州城和梁縣城,元末汝州城和梁縣城被戰火毀壞。明初進行機構改革,將府州所駐地的縣取消,轄地歸府州直管,存在1500多年的梁縣消失。

「啟德·華府」汝州中大街復古如古,修舊如舊,讓歷史風貌重現

明洪武年間恢復汝州時,按明代的規制重新規劃,城周長九里十三步,核心區中大街南移至今地。現就是說明清中大街比唐宋金元中大街南移800米左右。成化年間,汝州升格為直隸州,州城地位給予提升,增加了省駐汝州的官方機構。清朝至民國初,這裡一直是州府所在地,基本上保持著明代的風貌。民國元年取消了州的建制,改汝州為臨汝縣,州衙變為縣衙。一直到1988年撤縣建汝州市。

「啟德·華府」汝州中大街復古如古,修舊如舊,讓歷史風貌重現

老汝州中大街是城內的主街,它分西大街、中大街、東大街三段。從西城門到城隍廟門為西大街,城隍廟門至南門口為中大街,南門口至東城門為東大街,東西長三里,南北寬十多步,土質路面。新中國建立初期,中大街是縣政府所在地,街道繁華,店鋪林立。依西往東古建築主要有忠孝祠、關帝廟、二蘇祠、汝陽書院、城隍廟、文廟、二程祠、州治、鐘樓、張公巷等51處古建築。

「啟德·華府」汝州中大街復古如古,修舊如舊,讓歷史風貌重現

在老汝州人的記憶深處,中大街是很有故事的。“夢中依稀感觸,驚見滄桑風物。一條古街飄過,走進歷史深處。”“亦曾車水馬龍,街頭摩肩接踵。草帽服裝風物,而今已無蹤影。”他們對當時街道繁華景象、對古建築、對孩童趣事、對風土人情等津津樂道。

「啟德·華府」汝州中大街復古如古,修舊如舊,讓歷史風貌重現

復古如古,讓歷史風貌重現;修舊如舊,復古如古;融入生活,彰顯特色。

「啟德·華府」汝州中大街復古如古,修舊如舊,讓歷史風貌重現

改造後的中大街,風格古樸典雅,公共設施明顯改善,歷史的記憶被重新喚醒。一個文昌物盛、人傑地靈、雅俗共融的千年古街,實現了華麗的轉身;一條融合時代特色,以休閒、旅遊、商業為一體的多業態、多功能的古街,正如一幅如詩畫卷徐徐展開。

「啟德·華府」汝州中大街復古如古,修舊如舊,讓歷史風貌重現

「啟德·華府」汝州中大街復古如古,修舊如舊,讓歷史風貌重現

「啟德·華府」汝州中大街復古如古,修舊如舊,讓歷史風貌重現

本微信所涉有關啟德華府項目的一切內容,均為形象展示,僅供參考,具體內容以《商品房買賣合同》及其附件為準。本條微信所涉及相關內容不排除因政府相關規劃、規定及開發商未能控制的原因而發生變化,本公司保留對宣傳資料修改的權利,敬請留意最新資料,開發商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保有最終解釋權。備案名:啟德華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