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不是無知,江湖“騙子”華佗罪有應得

在《三國演義》裡面,有一個情節是讓讀者感到萬分可惜的,那就是華佗給曹操看病之後,提議曹操做開顱手術,曹操一聽立馬覺得華佗是準備謀殺自己,並下令殺死華佗,可憐的是一代神醫就這樣一命嗚呼。在華佗死後不久,曹操也因為頭疾之痛與世長辭。

曹操不是無知,江湖“騙子”華佗罪有應得

在很多讀者看來正是曹操的無知殺害了華佗,才導致自己的病情得不到控制,最後在病痛中離世。如果單從文學的角度而言,這樣的論斷確實是有據可依的,畢竟在給曹操治病之前,華佗還給關羽“刮骨療毒”。在文學作品裡面醫術高超、化腐朽為神奇的華佗說不定真的能夠治好曹操的頭疾之痛。

曹操不是無知,江湖“騙子”華佗罪有應得

但是這僅僅限於文學作品裡面,現實當中開顱手術可是一個大工程,即便到了現代社會,有著先進的醫療水平、醫療技術,都不一定能夠完成一個成功的開顱手術,更何況是在一千多年前的東漢末年。

按照《三國演義》上的描述:“(曹)操即差人星夜請華佗入內,令診脈視疾。佗曰:‘大王頭腦疼痛,因患風而起。病根在腦袋中,風涎不能出,枉服湯藥,不可治療。某有一法,先飲麻沸湯,然後用利斧砍開腦袋,取出風涎,方可除根’。”

曹操不是無知,江湖“騙子”華佗罪有應得

從這段描述當中,華佗針對曹操頭疾的毛病給出的治療方案是先讓曹操服用麻沸湯,然後自己用利斧砍開腦袋,取出風涎。這個治療方案最大的缺點就是“簡陋”,一碗麻沸湯、一把利斧就能做一臺開顱手術,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這根本不是在治病而是在謀殺。

現代開顱手術本身就要用到大量的麻醉劑,華佗一碗麻沸湯就想給曹操做開顱手術,這要是藥量不夠,這利斧一下去,曹操估計就痛死在手術檯上了。再看看“手術刀”就是一把利斧,我們都知道人的腦袋有大量的軟組織,這麼一大把利斧做開顱手術就像是拿著“鐵杵”去穿線縫衣服一樣,毫無用武之地。

曹操不是無知,江湖“騙子”華佗罪有應得

撇開開顱手術艱難的過程,即便手術成功了。術後療養,又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古代的醫療條件落後,手術過程當中不懂得消毒,細菌、病毒這些都足以要了曹操的老命。即便術後療養也沒有問題,但是華佗的開顱手術從最開始就存在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所謂的“風涎”長什麼樣子。

我們都知道中醫不像西醫那樣動不動就開刀,華佗之前就幾乎沒有人做過外科手術,自然也就沒有關於“風涎”的描述,這個所謂的“風涎”估計就是我們常說的神經線受到血塊壓迫。華佗開顱之後,要如何區分血塊跟軟組織呢?要是把軟組織當成血塊給拿出來,曹操說不定就成為一個傻子了。

曹操不是無知,江湖“騙子”華佗罪有應得

所以從現實的角度來看,華佗要給曹操做的開顱手術更像是謀殺而非是治病,曹操也不是像文學作品裡面那樣被我們認為是無知的人,最後華佗的死也算是對自己能力託大的懲罰,他的死從曹操的角度來看是罪有應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