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战争史上有哪些令人窒息的弱智操作?

雪域惊鸿


在现代战争中如何做到让对方窒息?以色列军方科学家在2004年研发了一款比较人性化的武器。

它的名字叫做臭弹,在研发过程中,充分研究了仿生学原理,模仿的对象是自然界让人避之不及的臭鼬,没错,这款臭弹能释放出类似臭鼬的屁那种令人恶心到“窒息”的味道的化合物,以色列的科学家们经过多次试验,认定其效果颇佳,并在2008年将它配备到警察部队,以便他们用来对付不那么恐怖激进的示威者。

以色列警察部队装配此弹后,在实际运用中也取得了不凡效果,科学家们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

印度在全世界购买军事设备的过程中,很敏锐的发现了这种妙物,决心将它引进到国内,对付国内的示威者。

结果很意外,在接连几次的实战中,印度警察部队释放的臭弹没有得到预料中的效果,甚至反其道而行——示威者闻到后或者没有反应,或者继续反抗,这种臭蛋似乎成了给他们提供的兴奋剂。

印度警察部队后来好像明白了什么,他们给出了以下解释,那就是印度人民对这种臭味敏感度很低,那或许是他们生活中面对的臭味源来源广泛、烈度又大,相比之下这种臭弹真的不算什么。

在印度人的天赋面前,这种窒息性的武器铩羽而归。

战争史上的令人窒息的武器是云爆弹,它也叫空气炸弹,自从1975年美国人把它们用在印支战场上并取得很有杀伤性的效果后,就对这种武器的进一步研发和推广乐此不疲。

与普通炸弹相比,云爆弹的弹药片杀伤性很一般,但它主要靠的是消耗掉起爆点附近的氧气,只有与空气大面积接触后,它才能产生大范围的剧烈爆炸,这样敌方士兵就无法呼吸到空气中的氧气,从而使得他们先被震晕,然后窒息而死。

第三代巨型云爆弹爆炸产生的高压范围直径可以达到一公里,炸弹一响,五个足球场大的范围内,没有人能够再呼吸到氧气。

云爆弹的变态之处在于,它不仅可以使躲在坑道里洞穴内的敌方士兵插翅难逃、窒息致死,它甚至可以用来对付敌方来袭的导弹,预先在导弹弹道抛洒一定量的云爆剂,将完全笼罩住前来挑战的导弹,导弹穿越云暴剂形成的气团时,其尾焰势必把气团引爆,导弹同时被提前引爆 。

既能让人窒息、又能让导弹窒息的云爆弹在世界武器史上,绝对算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神操作。


历来现实


这个韩复榘的火羊阵当之无愧。

1925年,郭松龄反奉寻求冯玉祥支援,韩复榘作为冯玉祥麾下和奉系军队在天津附近展开了拉锯战。战事令韩复榘一筹莫展。突然有一天,不知道他哪儿来的灵感,弄了个火羊阵,想扭转战局。他找来300多只公羊。在羊角上绑上尖刀。然后在晚上的时候,在羊尾巴浇上油点燃,冲向了敌阵。一群着火的羊冲了过来,确实把东北军吓了一跳。

韩复榘这个火羊阵的灵感不是凭空而来的,应该是田单的火牛阵的变形。战国时,燕国名将乐毅破齐,连下齐七十余城,齐国只剩了莒城和即墨,齐将田单此时守坚守即墨。后来因为燕惠王对乐毅的不信任,派骑刧接替了乐毅。田单一方面找人向燕军诈降,一面准备了千余头牛,牛角绑上尖刀,牛尾绑上草束,在晚上的时候趁燕军松懈,点燃牛尾冲向燕军,并随后掩杀,燕军荒乱中大败,骑刧死于乱军之中。

这个阵据说唐朝时的王玄策也用过,所以韩复渠也想试一试。他找不到牛,就抓了三百多只羊来代替。东北军刚开始确实被搞蒙了,但很快就反应过来,一顿扫射,这些羊就都倒下了,被东北军笑纳了。东北军免费吃了一顿烤全羊,这些壮烈牺牲羊最后只是改善了一下东北军的伙食。


朱铁平


目光聚集到诺门坎,这里发生了一次令人窒息的弱智操作。

1939年5月初,几个蒙古牧民放牧越界,遭到了日本军队的射杀,对此苏军边防军大感吃惊,立刻调集了军队。

日军一看不对劲,认为苏军这是想要动武,于是日军前线指挥官决定先下手为强,在没有通报上级的情况下挑衅了苏军。

结果苏军还给他们上千发炮弹,日军觉得这是受到了苏军的主动进攻,于是乎日军驻东北的关东军决定立刻增兵。

就这样诺门罕战役就打响了。

战斗开始之初,苏军没有意识到日军会增兵,所以只是简单进行了工事的构建,当日军增兵的消息传来之后,苏军吓坏了!

于是乎苏军集中了远东所有的装甲力量,希望借此来阻止日军的攻势,说实话当时苏军心里也没底。

第一次进攻,苏军突然发现坦克用着挺顺手,尤其是打日军这种传统步兵,而且苏军发现原来日军的大炮射程根本够不着自己,于是乎苏军炮兵大发神威,将日军一个师团成功打残。

不服气的日军调集了驻扎东北的唯一一个战车师团,虽然总共也才几十辆坦克,但是日军觉得足够了。

而此时苏军已经是朱可夫在指挥,得知日军装甲力量和火力不足之后,朱可夫聪明的没有在主动进攻,而是让日军完成集结。

结果在苏军500架飞机和1000辆坦克的攻击之下,日军溃败千里,但是依旧是不能撤退,于是发起了万岁冲锋,结果在坦克下报销了数万之众。

胜利之后,苏军开始整理战场,但是突然之间,一队日本骑兵杀奔而来……

苏军的坦克兵吓坏了,赶紧开着坦克迎战,在几番轮砍之下,这支英勇的骑兵害的苏军吃了一个月的马肉。

原来日军骑兵从日俄战争战胜哥萨克骑兵之后就极其自负,认为俄国佬还是得他们来收拾,所以不顾战车师团失败的事实,硬是无畏的发起了进攻。

估计苏军当时的想法是如今都什么年代了,还用打败沙俄那一套来!

更有意思的战后,日军硬是不敢公布伤亡数,最后还选择虚报伤亡数的做法,事实上这场战役之后,日军便患上了恐苏症。


小司马迁论史


上万义和团团民围攻西什库教堂的50名守军(只有步枪,没有重武器)60天,硬是没拿下来,这让任何思维正常的人都感觉不可思议,究竟是什么神操作,让这些手持刀枪弓箭的团民没有成功呢?

就算上万人一拥而上冲上去,弄死这些洋人也没问题啊。

毕竟洋人只有步枪!只有步枪!!上万人冲过去,这几十个洋人,每个人要面对至少300个团民,还没等放几枪,就能被团民的拳头给揍死了。

如果你知道他们的进攻方式,你会……,算了,我来说说他们怎么进攻的吧。

当时的形势:上万团民黑压压地围住了教堂,教堂里躲着3000多名传教士和教民,这些妖人,团民是要揪出来弄死的。不过他们首先要突破最多50名洋人士兵组成的防线。

估计当时的守军看着望不到尽头的人群,内心是崩溃的。

团民按规矩,在神坛前做法,一群大师傅和大师兄表演了一番刀枪不入的神技后,就带着上万团民发起了万人冲锋。

根据后来传教士的描述:这些团民,穿着红肚兜、带着红头巾,腋下还有各种关帝神仙符之类东西,用黄布裹着脚,还用红布做绑带,手里面的家伙也是五花八门,刀剑长矛之类应有尽有,很多人一手拿刀,一手持香,呼啦啦地冲了上来。

几十个洋人几乎同时放枪,估计他们已经抱着绝望的心情在等死了,同时在憎恨天杀的上级军官为什么不给他们配备马克沁。

几十个领头的大师兄几乎也同时在枪声过后倒地。

然后洋人又放了2.3枪,义和团民伤亡几十人,这个时间其实很短暂。

但就这一分钟不到的时间,后面的团民逐渐大惊失色:大师兄不是刀枪不入吗?怎么就这么倒下了??他们的步伐开始减缓,甚至停滞。

其实他们如果再冲一把,这些洋人就死定了。

但团民们退回去了……退回去了……

既然做不到刀枪不入,我干嘛去送死呢??

随后首领们开始做耐心的思想工作:那些死了的团民昨天干了坏事,或者心不诚,法力对他们失效了,你们没事的,继续冲啊。

于是,又组织起围攻,结果又有人倒下,团民们又退下。

然后首领们继续做思想工作,劝诫大家继续冲。

如此循环往复

洋人也懵逼了:他们这是闹哪样,是不是想慢慢消耗我们的弹药?

但冲了几天之后,团民们渐渐就不肯冲了,因为好骗的都死伤的差不多了。

首领们得想点别的法子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很快,义和团民开始流传:有一个和尚,从五台山下来,骑着一匹枣红马,手提青龙偃月刀,他就是关二爷派到人间来的……

果然,“关二爷”骑着枣红马,提着明晃晃的大刀来了!!

首领们大喜,迅速命令大家跟着和尚冲……

一阵枪响,和尚倒在了地上,马吓跑了,那个气氛相当尴尬,两面的人都大眼瞪小眼。

攻势屡屡受挫,义和团觉得对面一定有高人做法,于是开始和教堂隔空斗法,请来各种和尚、道士、法师,用各种法术,举行各种眼花缭乱的仪式……

每次做法之后,团民们呼啦啦冲上去,自然很快就呼啦啦退下来。

然后再做法……

就这样,团民们在教堂周围跳了2个月的大神,伤亡数以千计,就是没能打下这个教堂,直到北京城被贡献,义和团运动失败。

而他们一心扶持的清廷,那个慈禧,在西逃的路上,也发出了对义和团的剿杀令。


云中史记


最弱智的操作而且还百思不得其解的的井陉之战,当然了我说的是赵军指挥官陈余了。

赵军20万大军对阵韩信3万老弱残兵。这场仗说真的,就是交给一个白痴,都能轻易赢取胜利;随便10000个打法,都能打赢韩信。偏偏陈余却选了一个唯一的失败方式打输了。

这场战争大概经过就是汉军勾引赵军全军出动,然后在选择井陉一地背水一战抵抗20万大军。井陉一地战场狭窄,赵军20万大军完全施展不开,汉军反而士气高昂,这时派2000军队偷袭赵军营地。赵军打累了,准备回家吃饭,一发现大营被人偷袭了,于是四散逃窜,最终被韩信3万大破赵军20万。

所以陈余任何一个步骤不这么做,韩信都无法打赢。比如说家里的大营留多点军队,或者陈余耗在家里看歌舞,等着韩信没饭吃。这些办法陈余的参谋李左车都有建议,但陈余不听,反而都完美的实施了每一个步骤的弱智操作。

所以只有一种可能,陈余是刘邦打入赵军内部的特务。


铯媒体


不论是在那个时代的战争,自己一方的兵力规模、配置、进攻和防御路线以及整体战略计划都应该是最重要的机密。但在战争史上就有这么一位指挥官,居然会在大战前夕将自己的战略设想和兵力安排公开宣布出来!

没错,这位蠢得让人瞠目结舌的指挥官就是朝鲜战争时的美军主帅麦克阿瑟。

在朝鲜战争初期,志愿军在一次战役打了联合国军一个措手不及后,选择了主动的后撤和隐蔽。而这种战略让联合国军产生了一个巨大的错觉:在他们的猛烈空中轰炸下,中国志愿军可能已经退出了朝鲜战场。而即便有参战部队依然留在战场上,也已经在联合国军的优势火力下失去了作战的决心。

在这个思路的引导下,1950年圣诞节前麦克阿瑟制定了向鸭绿江全面进攻的“圣诞节攻势”计划。

不过,让人更加瞠目结舌的是,在进攻计划正式确定的当天,麦克阿瑟居然在报纸上公开发表了一份公告:

“联合国军在北朝鲜对那里作战的精锐军的压缩包围已经完成。在过去的三周里,作为这支铁钳的一部分的各类空军成功切断了来自北方的补给线。这样,由此而进行的增援急剧减少,基本的补给受到明显限制。这一钳形攻势的右翼在海军的有效支援下,现已抵达居高临下的包围阵地,把地理上可能有敌人的北部地区一分为二。今天上午,钳形攻势的西段发动了总攻,以完成包围并夹紧钳子……”

这一份公告里,不仅光天化日般的说明了自己的进攻计划,而且将所采用的战术,各支部队的进攻路线和目的,甚至于采取进攻的方式等绝对机密的军事内容都像指导教学一样公开的向全世界“公示”了出来。

这种操作,简直狂妄自大到了愚蠢的程度。

根据麦克阿瑟这份说明书一样的进攻路线图,志愿军无比轻松的完成了在联合国军两翼的穿插包围,取得了完全超出战役前预定计划的胜利。

在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重创美军第2、第7师、第25师、骑兵第一师和陆战第1师等主力部队,歼灭了南朝鲜军第7、第8师大部及土耳其旅一部。共毙伤俘敌3.6万余人,其中美军2.4万余人,缴获与击毁各种炮1000余门、汽车3000余辆、坦克与装甲车200余辆,缴获飞机6架。

二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将战线大幅前推至“三八线”南北地区,彻底粉碎了“联合国军”迅速结束朝鲜战争的一厢情愿,并迫使其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皮耶霍


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山东第一兵团司令范汉杰也算是临危受命,1948年9月被任命为“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率领第六兵团14个师近15万人马,防守关内外咽喉之地的锦州城,然而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的第一记重槌,仅用31个小时就敲碎了锦州城防,范汉杰以下80000余人被生俘,这位年龄最大的黄埔一期生并非无能之辈,在胶东打得不孬,何以到了东北就脆弱如斯呢?



(范汉杰被俘)

无它,东北野战军的强大固然是主因,国民党军队的腐败和愚蠢也确实坑杀了范汉杰。

在辽沈战役之前的1948年春夏之交,国民党东北部队被分割在长春、沈阳和锦州三地已成定局,“东北剿总”早早开始施工及加固锦州的城防工事,然而当范汉杰抵达锦州就任后,却吓出一身冷汗,原来,锦州城垣和外围的防御工事,除“配水池”等少数几个支撑点外,竟然全部是“豆腐渣工程”,尤其是控制锦州机场的“帽儿山”野战工事完全形同虚设,无一处达标,根本不堪重炮一击。



范汉杰大惊失色,锦州机场是守军获得增援部队和物资的唯一通道,一旦被解放军火力封锁,则锦州防区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紧急彻查的结果,原来问题出在主持防御工事修筑的第六兵团工兵指挥官李贤身上,这厮死到临头还在大肆贪腐,他将本来用于修建“帽儿山”工事的优质建材全部卖给奸商牟利,然后以劣质材料充数,致工程质量惨不忍睹。

这还不算,李贤又克扣施工工人的薪水中饱私囊,造成建筑工人们愤怒异常纷纷逃亡,他只好临时强征民夫和硬性摊派士兵上工,不仅工程缩水,工期也拖拉下来。范汉杰随即将李贤扣押法办,并立即着手完善防御工事,命令工兵抓紧抢修,可惜为时已晚,这已是1948年9月底的事情了,10月初,东北野战军几十万大军突然兵临城下。



生死关头,国民党军队将领还如此自掘坟墓,不仅可笑,简直让人压抑的喘不上气来。

果不其然,战术眼光极其敏锐的东野参谋长刘亚楼立即派兵奇袭“帽儿山”,国民党守军一触即溃,解放军马上用炮火封锁了锦州机场,蒋介石原本从华北调动了一个整军空援锦州,然而猛烈的炮火让国民党空军仅运抵两个团,运输机就再也不敢着陆了,并且北平大批待运弹药也未能送达,范汉杰被自己人的愚蠢坑的七荤八素。



(锦州战役的东野炮兵部队)

而东北野战军却集中了空前数量的900门火炮攻城,锦州外围据点和城内工事的“豆腐渣工程”哪里禁得住如此猛烈炮火的轰击,并且经过五天的外围战斗后,当东野10月14日对锦州城垣发起总攻时,范汉杰部队的重炮炮弹已经全部打光,毫无还手之力,解放军在炮火和坦克的掩护下轻松破城,至次日下午6时完全解放锦州,于是,东北几十万国军的退路被彻底封闭了。

东北野战军直接攻击锦州的是五个纵队25万余人,在兵力上并不占据进攻的绝对优势,而范汉杰的迅速兵败被俘,国民党军队内部的腐败和愚蠢操作“巨功阙伟”,国军不败,天理难容。


(东北野战军攻击锦州城垣)


度度狼gg


1、晋州之战:因为等一个女人而由胜转败;

北齐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禽兽王朝,里头的皇帝几乎个个是极品。最典型的就是亡国之君高纬。

当时,北周发大军讨伐北齐,并一举夺取北齐军事重镇晋州城。之后,高纬集结大军反攻晋州。北齐将士好不容易挖地道推倒了十几步宽的城墙,正准备趁机全力攻城。但这时高纬居然想:如此美好的时刻,如果不能与自己的爱妃冯小怜一起观赏,那实在是太遗憾啦!

于是,高纬传令三军即刻暂停攻城。同时,派人召冯小怜一起前来观赏。

要说女人出门,那都得大费周章的好好打扮下,更何况是皇帝的宠妃呢。所以,接到召令的冯小怜就要好好梳妆打扮,再去见皇上。但是,等到冯小怜到来时,人家晋州的北周守军早就将倒塌的城修好了。可怜数万北齐将士,就这样眼巴巴看着即将收复的重镇再次丢失。而晋州之战的失败,最终也为北齐政权敲响了丧钟。

2、淝水之战:一个愚蠢的军令导致的雪崩式溃败;

这场战争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不可一世的北方雄主苻坚,在完成中原的统一之后,决定挥师南下,以图消灭东晋,一统天下。当时前秦军总数加起来号称百万,比东晋军多出了好几倍,号称投鞭断流。

然而,苻坚在决战时却神推鬼撞般的听从了猪队友后退再战的建议,下令前方部队渡江后撤,再与晋军作战。正当前方部队后撤过程中,原来的东晋降将朱序却在秦军阵后大叫:“前线的秦军败了!”前秦刚统一北方不久,军队成分本就复杂松散。结果朱序这么一说,前秦军立马大乱。晋军随即掩杀而至,以七万打败前秦军主力十五万......


这些历史要读


关于这方面让人窒息的操作,我想到了两个历史中的案例,一个是民国时期的军阀征战案例,一个是二战中日本人的案例。

广东军阀陈济棠让人感到窒息的案例

在民国的中期,一直以来没什么军阀出现的广东被一名军阀给掌控在了手中。

这名军阀是近代史中著名的南天王陈济棠,他是从1929年开始掌控广东的,一直发展到1936年的时候,他所掌握的权势达到了巅峰。

如果没有出意外的话,他后来可能会成为民国的副总统,只不过因为蒋介石方面的原因,这个可能突然被中断了。

因为种种矛盾的扩大,南天王陈济棠和广西王李宗仁在1936年联手对蒋介石展开了讨伐。

正在这场军阀混战一触即发的时候,陈济棠却做出了一系列让人哭笑不得的举动。





在他真正打定主意要讨伐蒋介石之前,他找到了一个不知道从哪个地界冒出来的风水大师,让他跟着自己的兄长以拜见蒋介石的名义亲自去南京为蒋介石看了一番面相。

而这名风水大师不知道是徒有虚名还有他的看相水平比较高瞻远瞩、遥知未来的原因,在他从南京回到广东后,他跟陈济棠说出了他此番去南京所看出的结论。

在他的结论中,他声称蒋介石一脸呈现败相,是必将要经历失败的。

陈济棠非常相信这名风水大师的话,在听完他的话之后,陈济棠心里的大石彻底落下,抛弃了之前的犹豫不决,开始坚定起了自己的反蒋决心。

在这场两广和蒋介石的战争准备爆发之前,陈济棠按照风水大师的说法挑选了个黄道吉日沐浴更衣了一番。

然后让手下按照蒋介石的体型打造了一个稻草人,在这个稻草人中贴上了蒋介石的名字以及生辰八字。

在风水大师做完一场特殊法事后,他按照风水大师的嘱咐拿起一柄桃木剑,然后带着一股荆轲刺秦王般的无匹决心,将桃木剑刺入了稻草人的心口。

正是在做完这一番让人感觉到无比拉低智商的仪式后,他公开向蒋介石宣起了战来。

不过这一系列特殊的战争操作却并没有让他获得战争的胜利,在他手下空军被蒋介石收买背叛了他之后,他很快就吃到了战争失败的苦头,在失败后,他逃亡到了香港,在那里避开了蒋介石的通缉。

日本人在太平洋战争中让人感到窒息的操作

无论是通过各种抗日神迹还是现实的历史记录,我们都可以发现日本人非常喜欢拼刺刀。

他们之所以那么喜欢拼刺刀,并不是拼刺刀这个举动有着超越枪支火炮的奇效,而是他们在弹药不足的情况下,不得不做出的一个无奈之举。

日本只是一个弹丸小国,虽然他们在九一八事变后占领下了东北、在侵华早期也一直和美国人做着各种国际贸易,但是他们资源的缺乏却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更改的事实。

正因为他们的资源实在太缺乏了,所以他们为了节省子弹,才花费了那么大精力在军队中训练起了拼刺刀的项目。

他们在后来的侵华战争中之所以敢于用刺刀和我们作战,是因为和他们相比,我们的武器弹药要比他们缺乏更多。

因此在他们发现我们军队同样弹药严重不足时,他们选择和我们展开了拼刺刀的作战。

这种作战方式让他们在战争中节省下很多资源的同时,也使得他们在我国获得了不少战果。

据一些抗战军官的回忆,如果有两名日本士兵背靠背拼刺刀作战的话,十几名国军在没有动用枪支的时候,是无法拿下他们的。

而在他们和美国爆发太平洋战争的时候,他们竟然小瞧了美国人。

以为美国人和我们一样严重缺少枪支弹药、以为他们作用在我们身上可以取得巨大成果的拼刺刀也可以在美国人身上占到便宜,所以在太平洋战争中,他们就时常向美国人发起了拼刺刀作战。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过程中,美国人如果是在空旷地方遭遇到了日本人的拼刺刀,那他们就会选择用机枪给日本人来一顿扫射。

如果是在丛林中无法施展机枪和步枪的时候,他们则会掏出随身携带的手枪,在日本人的刺刀还没来临前对着他们的脑袋、身体就是一枪。

正因为他们早期错误判断了美国人的武器装备,所以他们在太平洋早期的时候,遭遇到了巨大的伤害。

这就是日本人在二战中一个让人窒息的低智商操作。

所以说这就是战争史中两件令人窒息的低智商操作,一件是民国的一个案例,一件是日本人和美国人爆发太平洋战争的一个案例,每当想起这两个案例的时候,我都总会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孤客生


打仗这个事儿,其实也是个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游戏。事后人们都会当诸葛亮,但是身处其中的人却不一定有那个能力分辨的出来,有些操作就显得相当弱智了,在这里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1、萨尔浒之战:这场奠定明清国运基调的战争里,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有一个不能不说,那就是总指挥经略杨镐。二十年前他在朝鲜差点把明军折腾没了,这一回他又来了,把自己的兵力部署、进攻方向都写成书信,通报给了努尔哈赤。这种把自己的作战计划通报给敌人的做法,让人无话可说。

2、淝水之战:东晋的北府兵要渡河与秦军决战,结果苻坚就真的答应了,还美滋滋地准备“击敌半渡”。结果就是大兵一退,就找不着北了,全都不听指挥,你踩我我踩你,再加上卧底朱序喊了两嗓子“秦军败矣!”北府兵就兵不血刃的拿下这场胜利。

3、马奇诺防线:法国人在拿破仑之后,似乎就把他们的战争智慧全部丢掉了。在一战打得稀里哗啦以后,他们构筑了一条自以为是金汤一般的防线,至于结果,大家都很清楚是什么了。

4、敦刻尔克:有关为什么德军追击英法联军到了敦刻尔克,突然停下脚步不追了,众说纷纭。有的是说希特勒有难言之隐,也有的说希特勒确实是弱智操作了一把。但归根结底,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成功,确实是让整个二战局势都发生了逆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