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缪尔·亚当斯——前半生一事无成碌碌无为的美国国父

亨利·亚当斯,他是个地地道道的英国农民。

1640年,迫于生计,亨利·亚当斯与妻子伊迪斯·斯夸尔·亚当斯以及九个孩子离开英格兰的萨默塞特郡,来到新大陆上那个后来名叫马萨诸塞州的布雷茵特里定居的时候,他根本就没有想到他会成为“美国国父”的高祖,他衍生的这一家族更成为了成为美国四大家族中的“第一王族”

塞缪尔·亚当斯——前半生一事无成碌碌无为的美国国父

亚当斯家族

一七二二年,一个制酒商人亚当斯的家里毫无异兆的生了个男孩。作为商人的父亲给这个儿子取名:塞缪尔。随着塞缪尔·亚当斯慢慢成长到该上学的时候,家里人都开始为他规划了一个现实而美好的蓝图。

塞缪尔·亚当斯——前半生一事无成碌碌无为的美国国父

美国独立战争

当时马塞诸塞殖民地的富有家庭通常把孩子先送进波士顿的拉丁学校,然后进入哈佛学院学习,毕业后最理想是当牧师,其次当律师。商人亚当斯也希望他的儿子能如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找一个体面的工作,出人头地,获得一个较高的社会地位。然而长大了的塞缪尔在哈佛期间,开始了探索人生的意义,这是件相当危险的事。只要你的结论不是发财致富的话,那就很可能坐牢甚至没命。塞缪尔·亚当斯的结论是有意义的人生就是追求社会正义的人生。

塞缪尔·亚当斯——前半生一事无成碌碌无为的美国国父

塞缪尔·亚当斯

塞缪尔接受了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政治哲学,认为政府是人民和国家的一种契约,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有最终的权威,人民就是主权。在他的一篇《论自由》的文章中,塞缪尔指出自由使人有别于野兽,它是一群有理智的人与野兽的区别,后者只有一条规则,最长的尖角就是最强的法律。塞缪尔在哈佛的硕士毕业论文的题目是《论殖民地人民是否可以合法地抵制英国法律》,造反精神由此可见。

他在当时还对以后的“美国”的政治体制提出了自己的畅想,但是,没有一个人会听这样一个小屁孩的“白日梦”

塞缪尔·亚当斯——前半生一事无成碌碌无为的美国国父

塞缪尔·亚当斯

塞缪尔·亚当斯从哈佛毕业后,母亲希望他献身上帝,父亲希望他能成为律师。塞缪尔并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一开始,塞缪尔在一家财务公司工作,哈佛毕业生塞缪尔本应该干得很出色,可没多久,公司老板就请他走人了,理由很简单:“我要的是商人,不是政治家”。

塞缪尔还“不知收敛”,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即使在工作中,他也以理想为主,导致他经常被炒鱿鱼。最后不得已,走上了经商的道路。缪尔的父亲借给了他一千英镑,让他自己做生意,走上了经商的道路。但是,选择经商本就是一个需要有头脑的智力工作,可塞缪尔对于政治理想执迷不悔,他甚至曾经把仅有的一半资金贷给一个朋友,血本无归,另外一半很快就花完了。导致经商失败。

塞缪尔·亚当斯——前半生一事无成碌碌无为的美国国父

美国独立战争

在自己父亲去世之后,塞缪尔从父亲那里继承了三分之一的房产,并负责管理家里的酒厂,他同样经营得一塌糊涂,被债主抄家后,只好宣布酒厂破产,去做收税官。

塞缪尔在这个任期八年的位子上,做了不到一年就因为账面上的八千英镑的亏空被免职了。塞缪尔并没贪污,但他从来不记账,也就不知道钱去哪了。

放到今天,塞缪尔绝对是个不学无术的败家子。

有没有觉得他有点像中国《封神演义》里的姜子牙?

塞缪尔·亚当斯——前半生一事无成碌碌无为的美国国父

好帅(衰)

虽然塞缪尔在事业上不成功,但在革命的道路上塞缪尔却越走越远,他在辉格党内成立了一个地下组织,名曰“罗亚九君子”,由八名工人和塞缪尔组成。他们常在一家酒厂楼上开会,托利党人说他们是用酒鼓起的干劲。因为有塞缪尔,他们的活动有声有色。

塞缪尔·亚当斯从商失败之后,继续选择坚持理想,他和几个朋友开办了一本政治周刊,并在私下四处开展工作,积极对那些被压迫的被殖民者进行游说。

一七六四年,英国公布了殖民地的《食糖法》,在哈佛受过的良好教育,很快使他在《食糖法》的序文里找到了一个暗示,就是殖民地人民“纳税而无代表权”,刚过四十二岁的塞缪尔终于知道了他该干什么了,那就是造英国的反。“纳税而无代表权”这句话成了革命的火种,点燃了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国的熊熊大火。他和马塞诸塞的首富约翰·汉考克成为波士顿地区的抗税领袖。

塞缪尔·亚当斯——前半生一事无成碌碌无为的美国国父

塞缪尔·亚当斯

接着在他们的努力之下,又推动了反《印花税法》运动,为此塞缪尔发表了一个反对英国当局在殖民地随意加税的宣言。马萨诸塞有三十七个城镇通过了该宣言,十三个北美的英国殖民地也有六百多个城镇通过了该宣言。

各殖民地纷纷成立“自由之子社”,组织起来反抗英国。因为塞缪尔的突出贡献,1765年被选入了马赛诸塞议会,塞缪尔声名大噪,成为当仁不让的“自由之子”领袖。 次年塞缪尔·亚当斯的好搭档约翰·汉考克也被选入议会。有了约翰·汉考克的金钱和塞缪尔的理论与组织,殖民地议会就成了他们反对英国的工具。

塞缪尔·亚当斯——前半生一事无成碌碌无为的美国国父

波士顿港口

一七七零年三月五日,“波士顿惨案”发生!

前一天晚上,塞缪尔·亚当斯散发了很多有着英军士兵签名的传单,传单声称英军即将对波士顿市民动手。这又是塞缪尔制造的消息,市民读后大为激动。五日黄昏,英军一名哨兵与市民起了口角,市民们向英军扔了许多雪球,冰块和棍棒。最后英军开枪,打死五人,打伤六人。几小时后,塞缪尔掌控的《波士顿纪事报》在城内的大街小巷四处散发,塞缪尔把这件事称为“波士顿惨案”。

英国报纸有评论说“塞缪尔的反英宣传,给波士顿惨案搭好了舞台。他制造的有关英军强奸,污辱事件是造成流血事件的直接原因”。

塞缪尔·亚当斯——前半生一事无成碌碌无为的美国国父

波士顿倾茶事件

一七七三年十二月,十五日下午五点,塞缪尔·亚当斯带上了上百个化妆成印地安人的同伴,手执印地安人的板斧和绳索,爬上了东印度公司运茶叶的货船。他们砍坏茶叶木箱,把三百多箱茶叶全部沉入海底。

塞缪尔高兴不已,他在等待英国当局的发作。

不出所料,英国议会立既宣布了“波士顿港口法”,宣布关闭波士顿港,增派驻军,强征民房,把马萨诸塞的总督由文官改成武官。恐怖笼罩着波士顿,这就证实了塞缪尔的一直宣传的“英国专制论”和英军的暴行。

习惯了自由的殖民地人民对此无法忍受,佛杰尼亚的绅士乔治华盛顿也不得不揭竿而起了。

塞缪尔·亚当斯——前半生一事无成碌碌无为的美国国父

美国独立战争

至此,独立革命已不可避免。

一七七五年四月十八日,因为英军收缴民兵武器的阴谋破产,从而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一枪。各殖民地的反英情绪终于升级成了武装斗争。

在塞缪尔·亚当斯和约翰·汉考克的策动下,一七七五年四月十九日列克星敦和康科德的马塞诸塞民兵和英军发生了武装冲突。

一七七五年五月十日在费城召开了第二届大陆会议。会议宣布以武力反抗英国,并由华盛顿任总司令成立“大陆军”。

一七七六年七月四日,由约翰·亚当斯(塞缪尔·亚当斯的堂兄)、杰斐逊等人起草了《独立宣言》,并由几位重要人物签字通过,正式宣布脱离英国,成立美利坚合众国。其中,塞缪尔·亚当斯也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塞缪尔·亚当斯——前半生一事无成碌碌无为的美国国父

美国标志

就是这样一个人,前半生在不喜欢的事情上碌碌无为,但是可敬的是,他懂得坚持,明白自己的喜好,所以在时代大潮来临时,成功抓住了机遇,由一个一事无成的哈佛毕业生成了美国国父之一。

塞缪尔·亚当斯——前半生一事无成碌碌无为的美国国父

塞缪尔·亚当斯

塞缪尔·亚当斯学生时代的理想终于成了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