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巴黎和约规定越南停战,为什么北越不遵守协议,仍然继续进攻南越?


法国佬先打几年,看看越南身后苏联越来越强大,开始缩了,回去跟大哥美国商量,哥,你看,这地方我扛不住了,要不你来。

美国人也郁闷啊,谁叫自己是当大哥的,自己不上,谁上?

于是没办法自己也上了,这一上就是十二年。就这样法国和美国一起在越南这个冷战之后最大的战场耗费了20年时间和无数人生命。

打来打去,打来打去,最后美国发现,尼玛这真是一个坑啊,北越后面大家伙真不少,苏联的喀秋莎也就算了,大炮也越来越多,这大炮一过来就更难打啦。

要不不打啦,于是美国人开始换个角度看问题。

首先他们问自己,这十几年,打来打去到底为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给南越出头,这小虾米关我屁事。

对啊我的初衷不过是为了和苏联干仗而已,现在政治格局变了啊,我是不是该换个思路?南越是啥,关我屁事啊?

于是美国开始抛弃南越政府,因为这个政府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美国在南越打了12年,耗费无数人力财力,还没好结果。

美国开始顺应民意停战撤军,并开始转变外交重点。

于是1973年1月27日,著名的越南停战合约《巴黎合约》签订。交战各方在合约指导下停火,并且进入和平状态,最后协议规定,以北纬17度线为界,开始南北越分治。


貌似结果和最后朝鲜战争类似,分裂成了两个国家。

可是这个结果看着类似,其实却有很大不同,朝鲜背景和越南背景可不一样。于是野心开始了,越南战争中南越那渣渣战斗力,北越当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美国一撤退,北越就开始有计划有预谋的挑起战争,所谓的北纬17度线不过这是摆设而已。

没有大国支援的南越,当然不是勇猛的北越对手,南越军一触即溃,一败涂地。

而这时美国在干嘛?我们都知道,小球撬动大球,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发生变化,中美建交无疑是历史性事件。

然后:1975年1月7日,北越军队向南越发起进攻,三个月后的4月19日,北越军队打到西贡(今胡志明市)外围。就这样,不到三个月时间,南越就被消灭,对就三个月时间。

其实北越还是给美国留面子了,要不是美国外交机构在西贡,北越原本可以提前十天结束战斗,这十天是给美国打包行李用的。

美国最后也算厚道面对无数期望逃离战火的越南人,他们也不含糊,吧能派上的所有运载工具都派上去了,尽可能在收留越南人。

就这样将他们打包带回美国,包括下图女孩,剩下人命运如何,只有天知道!

之后,北越又用几个月时间打扫战争,并在1976年1月2日,宣布统一越南。因此这个问题标准答案就是,战争才是统一的最终选择,因为协议永远无法达成统一的结果。通过协议达成的统一,在世界历史上凤毛麟角。


阿斗不傻


看过范文同回忆录的就知道,范文同怎么说周恩来的。他说,巴黎和谈后,越南中央向中共中央表达了要统一越南,把战争进行下去的想法,希望中国能加大援助。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明确的表达了不希望越南政府破坏合约进攻南方,而是要把重心转移到国内建设上来,如果越南进攻南方,中国无法满足越南加大援助的要求,并将减少援助。越南中央开会认为中共要想做亚洲共运的领导者,是沙文主义,阻止越南民族的统一,干涉越南内政,就是没援助,也要统一越南。所以,越南全面倒向了表示全力支持统一的苏联,中越关系开始出现间隙。中国在越南统一战争期间,还是支援了很多物资,越南照单全收,还舔着脸要。中国在越南的事情上标准的扮演了一出农夫与蛇的故事。


老牛头发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要弄请楚双方谁违反了协定,其实已经很困难了。个人认为,对于这个协议,其实双方都不当一回事,不但南北越双方不当一回事,美苏也不当一回事,真当一回事的,其实只有中国!

一、南北越双方不当一回事,是因为他们双方早已是血海深仇,要和解基本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北越,至停火前,其实已取得优势,到手的胜利果实怎会轻易放弃?南越也清楚知道北越的意图,所以也是卯足劲做再战准备的,只是南越军队太次了。

二、美苏两强也不当一回事,美军越南打了十几年,损失惨重,早已不想打了,签个协议就是为了体面的撤出越南,它的目的达到了,事后南北越双方再打,已不关它的事了,也懒得理了。而苏联本来就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压美国一头的机会,它从来都支持北越全力打南越的。之所以帮北越签下和约,只是因为国际形势的要求而已,而且一旦北越全胜,它得利不会少,事后证明也是如此。所以这个协议能否得到双方遵守,苏联人是一点不关心的,而且还会有意无意地支持北越打破这个协定。

三、只有中国才将这协议当一回事。中国是不希望北越再进攻南越的,倒不是不支持越南统一,而是十几年的援越,我们早已精疲力尽了,而且也不想再与美苏为敌。只可惜觉醒太迟了一点,前期援助用力过猛,北越已经不那么好控制了。


50后男人


越南战争一打就是二十年(1955年到1975年),美国人在里头也参与了十二年(1961年到1973年),越南人疲了,美国人烦了。

对阵双方,一方是美军和南越,一方是北越和民解。

民解全称是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表面上看是越南共和国(南越)内部的反对派联盟,其实直属北越领导,是北越在南越的代理人。

北越身后还有同一阵营的两方大佬,从武器到培训,不乏专业技术工种外援。

美国的代理人南越政府打仗太过稀松,韩国等小弟只是为挣钱,缺乏表现力,逼得美国不得不赤膊上阵。

这是美国人参与的历时最久的一场战争,这是美国人花费最多的一场战争,这是美国人民心最为分裂的一场战争。

1968年,美国和北越双方代表开始在巴接触,次年初,美国、南越、北越和北越小兄弟民解开始在巴黎举行四方会谈,讨论如何结束这场战争。

这个时间段很微妙,北越背后的两方大佬已经闹翻,美国人敏锐地意识到,继续施压越南,效果远不如直接联华制苏,这样的话越南将退化到不那么重要的位置,完全可以甩锅。

历史的进展也是按照这种方向走下去的,本身越战也是个巨大的无底洞,严重影响或掏空了大佬们的口袋,是时候找个体面的借口结束了。

1973年1月27日,直接交战的上述四方在巴黎签订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简称《巴黎合约》,停火、交换战俘这些都被双方得到了遵守,但北纬17度线以及北越保证不再进攻南越、南越进行普选这些约定则明显属于镜花水月、空中楼阁。道理很简单,一旦美国人撤兵,北越有一万种办法让南越先“挑起战争”,更不用说还有深入南越的民解小弟,绝对可以完全尊重不过17度线的条约,人家本来就是在17度线以南好不好?

顾不了那么多了,谁要你们已经不再重要了,反正就像当年的张伯伦一样,尼克松也可以挥舞着和约向国内反战民众交代了,我已经带回了小伙子们和大家期待的和平!

和约签订不过两个月,美国国防军全部撤出。一位美国士兵在临行前发出了感慨:“我感觉我们的国家跟我们士兵没什么两样,把这个国家(这里的女子)肚子搞大了之后,拍拍屁股闪人了。”

北越当然很遵守合约精神,美国军队刚撤,北越的南方民解小弟就“被迫”与南越政府军交火,北越还没有越线。随着南方战事的发展,美国人在大洋彼岸的口水已经湮不灭北越军民的怒火,1975年1月7日,北越军队被迫越线向南越发起了总攻击,南越军队一触即溃。

1975年4月19日,北越军队打到西贡(现胡志明市)外围,美国外交人员迅速撤离,1975年4月30日7点53分,最后一架美国飞机从西贡的一家旅社楼顶起飞,几个小时后,北越坦克就冲进了南越总统府。

一个时代结束了。

可能是心怀歉意,美国人最后开拔的那些舰只上,被容许挤满了南越难民,甚至为此把上面的军机也推进大海。他们在西贡陷落期间一共带走了近14万人。

更多的人并没有拿到机票或船票,他们中的一二百万人在同年被北越投入劳动教育营。

1976年1月2日,越南靠武力光荣实现南北统一。这是靠协议永远无法达成的结果,这也是题目的最标准回答。


历来现实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越南国内出现了“北越”与“南越”两个政权。

北越是越共领导人胡志明在越南北部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名为“越南民主共和国”。南越是美国扶持吴庭艳在越南南部建立的资本主义国家,名为“越南共和国”。可以说,南北越的出现不仅标志着越南内战的开始,还成为了美国与苏联在中南半岛角逐霸权的筹码。

根据1954年的《日内瓦协议》,越南南北两个政权原本以北纬17度分界,实行分治。不过,由于南越和北越的矛盾日渐突出,最终引发了内战。以胡志明为首的北越认为南越是美国扶持的傀儡政权,所以多次试图统一南北两端。

而从1961年开始,美、韩、菲、泰、澳、新等国也组成了联军介入到越南内战中,并支持南越军队对抗北越。不过,尽管南越政府有美军的支持和更先进的装备,但因为其内部腐败透顶、军队战斗力低下,所以在内战中逐渐被北越军队所压制。同时,美国在越南战争中也付出了伤亡30余万人的巨大代价,同时还让美国政府背上了巨额财务赤字,国内的反战情绪日益高涨。
(越南内战中的女兵)

至此,美国政府既不愿意让南北越统一,同时也不愿意让自己继续再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中(需要抽出手应付苏联的军事威胁)。所以美国在1973年1月27日签订的

《巴黎协定》中,主动承认了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在国际上的法律地位,并宣布撤出所有在南越作战的美军部队,同时希望南越(越南共和国)与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保持分治状态,和平共处。

随后,美军如约开始撤离。不过,以胡志明为首的北越政府认为统一越南已经势在必行,并没有理会我国提出的关于停战、发展生产的建议,而是在停战协议签订后不久就向南越(越南共和国)发起了猛烈进攻。

在内战的最后阶段,北越军队凭借在长期内战中锻炼出的优秀部队以及苏联、我国所提供的各色轻、重武器,高歌猛进般地在1975年5月消灭了南越政权。
(残酷的越南内战)

1976年7月,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占领整个越南南部后宣布统一越南,并改名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这就是今天越南的国家来历。


历史的荒野


首先在于当时的协定确实是一张“废纸”,南越和北越都没当回事,大家也都明白美国人搞了这么个“废纸”,主要目的是为了找个台阶下,然后体面的退出越南战争,美国总统回国后可以忽悠自己的老百姓说是他“结束了越战”。

但是美国人甩锅跑了,越南人就惨了,因为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说南越和北越如何实现真正的和解?这个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了。在越南战争期间,南越和北越杀红了眼,双方都死了上百万人,尤其是北越,那是几百万的伤亡,怎么可能放过南越?对于南越也是同样的道理,美国人跑了,但是死人最多的是越南人自己,自然也不会想着跟北越和好,无非都是找个台阶下罢了。

但毫无疑问,北越还是最会玩套路的,因为北越一开始,就是靠套路起家。越南人很久以来就有独立建国的梦想,在二战后,终于实现了,最开始实现的,就是北越。北越最主要的套路,就是刻意的把越南的水搅浑,然后让越南的战略位置变得非常重要,从战略边缘,逐步变成地缘核心。其实冷战开始后,东南亚地区根本不重要,那里原本就是美国人的地盘,就算有人闹事,也掀不起什么大浪。

可问题在于,美国这个时候要进行冷战,尤其是那个杜鲁门主义,号称要全世界管闲事,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有人闹事,就要去管,不管花多少钱,也得管。这就给了很多国家浑水摸鱼的机会,比如说印度,印度浑水摸鱼的能力也是一流,在冷战期间,既从苏联人手里坑到了钱,也从美国人手里坑到了钱,一鱼两次。

这个套路也很好理解,打个比方说,某个人得了一块小的地盘,但是这里不值钱,那么怎么办?他就得会来事,比如说时不时的放把火,时不时的点颗蛋,经常搞出个大的动静,然后大佬们就能看到了,虽然大佬们心里知道这个人在玩套路,但是大佬有言在先:无论何时何地有人放火有人点蛋,我都要出手管一管。

因此,既然美国要管,那么跟美国不对付的苏联,自然就要帮,这就是越南人玩的基本套路,越南人虽然自己没钱,自己没法跟美国怼,但是可以去找苏联阵营,把苏联阵营拉过来怼美国。这样一来,越南这把火就越少越大,最不希望灭火的,反而是越南人自己,因为放的火越多,这个地方就越重要,钱就会大把的送过来。

在越南战争期间,北越始终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所以就在南方玩了个套路,扶持了个南方XX,总之是跟北越一伙的。但是在法律意义上,那是越南共和国的家事,跟北越无关,所以北越只需要依靠这个在南越的小弟,就可以达到煽风点火的目的。

当时的美国人走了,把烂摊子扔给了南越,但是南越政府却不知道怎么回事,自信心爆棚, 主动的去打北越在南越的小弟,最后这把火又烧起来了。但是此时的北越很明白,自己占有优势,美国人肯定是不想管了,所以就趁此机会,一鼓作气,把南越给灭了。因此,北越的所有行为,都是在国际法的范畴内,北越把进攻南越的战争,包装成了去帮忙,而不是去入侵。然后南方的小弟在法理上控制了南越,最后又在法理上南北统一,可谓是套路玩到了家,美国人还挑不出什么毛病。

在成功赶走美军,干掉南越后,越南在国际上名声大噪,在苏联阵营那里更是如日中天,自己同时拥有苏式装备和美式装备,而且战斗力“惊人”,因此以“世界第三军事强国”自居。于是乎,牛逼越吹越大,自信心越来越膨胀,最后统一越南已经不是北越的终极目标了,北越有了个伟大的梦想:统一整个印度支那地区。

最终在公元XX年被暴打,越南人自尊心碎了一地,才认识到自己不过是个X样,并不是什么世界第三军事强国,这才发现还是吃饱饭比较重要,于是乎开始搞“革新开放”,又跟美国人穿同一条裤子了。


图维坦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1975年5月,北越军队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武装解放了南越首都西贡,越南共和国宣告灭亡。一年后的1976年7月,越南宣布南北统一。

然而就在此前的1973年1月27日,越南、美国、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西贡政权在巴黎签订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也称《巴黎协定

不过协议刚签两年,北越就公然撕毁协议,疯狂地开始了统一越南的进程。

那么北越为何如此嚣张?谁给了它背信弃义的勇气?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几点:

1、美国撤了

本月之所以敢如此嚣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美军撤了。

从1961年美国直接介入越南战争开始,前后12年时间,美军参战人数达到65万人,在战争中付出了超过58000人阵亡,300000人受伤,2500人失踪的巨大代价。

而深陷越战泥潭的美国政府也遭到国内民众的强烈抵制,这场战争成为美国历史上民意分歧最大的战争。

在越南战争中,美国支持南越政府,并拉拢韩国、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国家参战。相比之下,北越的支持者相对较少,但是实力更加强悍。

北约的直接支持者是北方大国。不仅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勤补给,还成为其最重要的后方。

在美国参战后,我国政府就发出警告,不允许美军地面部队越过北纬17度线,这成为北越武装的护身符。

在北约武装不断对南越发起进攻之时,北越政府还可以通过胡志明小道,源源不断地向南越进行武装渗透。而美军除了对北越进行大规模轰炸外,对北越的膨胀无可奈何,因此伤亡不断增加。

而此时的美苏争霸,已经到了第二个阶段。此时的苏联咄咄逼人,美国不得不进行战略收缩。尼克松上台后,为争取美国民众支持,宣布从越南撤军。

一直以来,南越政府都是一如既往的不经打,和北越交手的始终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外国军队,所以一旦美国撤军南越政府必将危如累卵。

而关键是在南越失去了美国这一靠山后,北约没有失去中国和苏联两个靠山,这使得南北方的天平迅速失衡。

1973年3月,美国从南越撤出全部军队及同盟者军事人员。

于是,北越政府旋即发起了解放南方的运动,此时的南方敌后武装和北越武装联合起来,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就解放了南越全境。

2、苏联搞鬼

1969年9月2日,越共书记胡志明逝世,标志着北越一个时代的结束。胡志明去世后,黎笋成为北约的最高领导人。

胡志明执政时期奉行对华友好态度,在中苏交恶时也保持中立,积极居中斡旋。而到了黎笋执政时期,越南则全面倒向苏联。

此时的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明显优势。美国为有效抵御苏联,开始积极发展中美关系,并于1972年开始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中美的走近,使得苏联大为惊慌,因此苏联迫切需要在东南亚地区扶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对中国进行牵制。

所以支持越南统一符合苏联的国家利益。

而我国当时吸取朝鲜战争的教训。不希望越南南北对抗升级,甚至引发第二次朝鲜战争,因此我国要求北越政府不要出格。出于我国的国家安全考虑,我国政府一直不明确支持越南统一。

但是越共一直以来都有恢复印度支那联邦的梦想,统一越南只是其梦想的第一步,而中国的做法对越南来说是典型的霸权主义,因此在苏联的挑唆下,越南开始对中国恨之入骨。

不过因为有苏联的支持,北越更加有恃无恐,将我国的要求当做耳旁风。

1974年1月,我国和南越政府在西沙爆发海战.经过激战,我国收回了被侵占多年的西沙群岛。而此时的北越,公然发表声明感谢中国帮其收回了西沙群岛,中越交恶开始表面化。

从二战时期开始,越共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抗法战争,抗美战争等一系列战争,历经30多年的锤炼,北越武装的战斗力极为强悍。又因为有中越两大国的支持,北越更加有恃无恐。

在美国撤军无力干涉,我国不明确表态,苏联又大力支持的情况下,北越终于发起了解放南越的战争,越南走向统一。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在这件事上,北越做的非常的完美和漂亮!请记住,不要把民族复兴和祖国统一寄托在某个西方大国身上,否则结果肯定令国人万分后悔的。实例如,五十年代的朝鲜战争,西方大国叫你打你就真打,当他们感觉对己方不利就出来叫停而后来也乖乖地听话停战下来,结果呢朝鲜半岛(本来就是一个国家)就此永远分裂成两个国家。又例如,东西德国原本就是一个国家,可是西方大国们又想故技重演,打到一半又叫停,想以此法让德国也像朝鲜半岛一样永远分裂成两个国家,好在德国人没有那么听话,否则大家现在不会看到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德国……还有很多例子,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了,总之一句话――别把民族复兴和祖国统一的希望寄托在某西方大国的意志上,否则我们永远都无法实现统一的,请特别记住!


伟顺1371508605


1973年《巴黎和约》是为了保证美国顺利从南越撤军签订的一个协议,协议签署完不久,南越和北越又重新爆发了战争,最后北越战胜了南越,越南统一。



1.以下我来介绍一下越南战争的背景。越南在二战前是法国的殖民地,二战期间被日本占领。1945年二战结束后胡志明领导的越南共产党,在越南北部河内市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



2.而法国殖民者支持越南末代皇帝在越南南方城市西贡建国。为了争夺越南全国的主权,北越与法国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战争,结果法国战败。1954年日内瓦会议决定,越南暂时以北纬17°线分治。北越由越共执政,南越继续由末代皇帝执政。



3.1955年吴庭艳在西贡发动政变,建立了越南共和国(南越政权)。冷战期间南越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支持!1955年至1960年南越军队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了灭共战役,屠杀越南共产党。



4.1961年至1973年,美国向越南派出了65万美军试图推翻北越政府。由于北越得到了苏联和中国的支持。给美国造成了严重的战争损失。



5.1973年1月27日由北越政府、美国、南越反政府武装、南越政权组成的代表,在法国巴黎签署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

。随后两个月内美国军队全部撤出越南。



6.停战协议签订后北越迅速向南越进攻。1975年4月29日至30日北越军队攻陷南越首都西贡,1976年1月2日越南统一。



7.战中损失:越南双方死亡140万人以上,受伤200万人左右;美国参战65万人、死亡和失踪63000人左右、受伤30万人左右。美国参与越南战争后,消耗了美国大量的国力,导致美苏争霸的格局发生变化,美国处于守势苏联处于攻势。


杜达特洛夫斯基



到了1972年,尼克松政府的越南政策已经逐渐明朗,所谓的“战争越南化”包含了两个自相矛盾的目标,1是 确保南越政府的生存,2是让美国“体面退出”。然而许多明眼人都看出,如果失去了全面美援,那么南越政府能够以韩国模式“自立”,独立抵抗来自北越的渗透和全面进攻的能力是相当值得怀疑的。1972年春,北越发动春季攻势,攻克了南越北部重要城市广治,为了让南越阮文绍政府安心,并且抑制北越愈演愈烈的南下,1972年圣诞节期间,尼克松发动“中后卫行动II”,出动B52战略轰炸机都北越的河内和海防等大城市进行了为期11天的剧烈轰炸,迫使北越回到位于巴黎的谈判桌上来。

尽管如此1973年1月签订的《巴黎协定》其基本框架和内容与1972年10月达成的草案并无不同,签约四方为美国,北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联盟和南越西贡政府。所有政治观察家都得出一个结论:这份和平协议只是一个不牢靠,脆弱的停战协定,因为所有基本问题都没有解决:包括越盟在南方的合法性地位,西贡政权是否接受成立一个联合政府,以及北越是否正式放弃以武力统一越南等问题。

在美国政府内部,现实主义政治家虽然表面上强调,要通过加快武装南越政府军,继续以空袭形式切断老挝境内的“胡志明小道”以及在南越境内集中力量守卫人口稠密地区等策略,并且还有8500名美国军事顾问继续在南越工作,但实际上他们内心也明白,这些举动无非是在美国撤出南越和北越取得最后胜利之间,试图拉出一段足够长的“体面间隔区”,美国公众舆论也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论调,即同时要求“必须结束战争,让孩子们回家”与“不能向北越投降”。

更雪上加霜的是,1972年大选期间的“水门事件”此刻东窗事发,尼克松被迫把主要精力放在应付国会的弹劾与调查上,再也无法全力推行他的越南政策,1973年11月,国会通过了《总统战争权力法案》,规定未经国会批准,总统向海外派遣武装部队的时间不能超过2个月, 次年,国会再次通过法案,要求每年向南越政府提供的军事援助总额不得超过7亿美元。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也称这一阶段的“决策”是痛苦的两害取其轻式考虑。另外,由于中美外交关系的正式复苏与解冻,尼克松政府意识到,中国并没有通过北越统一越南,继续向东南亚“输出革命”的正式计划,以及中,苏,北越之间已经矛盾重重,中国对苏联试图控制北越的疑虑已经严重影响了它对北越的援助和支持,所以按照基辛格访问北京时会谈的话会说”越南远在一万公里之外”,失去它,并不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北越政府深知对手的全部弱点,并明白时间站在自己一边,所以从谈判开始就抱有最强硬态度,要求美国撤军是启动其他政治谈判的先决条件,即使政治事务谈判陷入僵局,撤军亦不能停止,并且要求南越政府接纳越盟为联合政府,基辛格本人也看透了这种所谓“谈判”的最终结果,即“最终只剩下双方,北越和它在南方的代理人联合政府,谈判的唯一内容即是讨论后者如何向前者交权”


最后的结果不难想象,巴黎协定墨迹未干,在南越控制区,从农村到城市,北越主导的越盟游击队就针对南越政府机关和军事基地继续展开了攻击行动,同时将胡志明小道修建升级成了一条巨大的公路交通干线,还铺设了输油管,1973年秋季,北越正式发动全面攻势,1975年1月,北越正规军占领越柬边境的福良省,3月发动西原战役,攻占了多乐省省会邦美蜀,阮文绍不得不命令南越政府军从北部各省和中部高原全部撤出,3月底,顺化和岘港等重要战略城市也相继落入北越正规军之手,4月30日,北越军队进入了西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