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初期魏國是最強大的,魏國的擴張方向應該怎樣為最好?

佛曰不可說13579


按地理位置來分,三國曹操的草創位置跟魏國的版圖是差不多的,都是四戰之地。巧的是曹操後來的國號也是魏

曹操東西南北都有強大的敵人,曹操的戰略方向選擇了東邊

那麼看一下戰國的魏國早期形勢圖

魏國的東邊,是淮泗平原,未來的齊楚爭奪的區域,此時這裡是一群小國的天下,有宋、魯等一些小國;越國還存在,越國的北部領土直達山東南部,此時越國已衰落。

既然曹操已經提出了很好的思路,魏國應該往東邊發展,滅掉宋魯等小國,這對早期的魏國來說是不難的,與楚國合力滅越,瓜分蘇北之地。

有淮泗平原,就有穩固的大後方,可以發展商業和農業。當然這個地方會面臨齊楚兩方面的壓力。再看曹操的做法,與袁紹爭奪青州。此時齊國並不強大,可與趙國瓜分齊國

最後,把韓滅掉,南與楚國接壤,基本形成了曹操的勢力版圖

此時魏國已經基本完成了黃河以南區域的統一,再論進攻方向,可北、可西、可南。已經沒啥難度了。當然以曹操的例子來說,是往北邊發展的,因為袁紹統一了黃河以北地區,雙方必有一戰。就看趙國有沒袁紹那能力統一黃河以北地區了。

另外,曹操曾經問袁紹:“如果事情失敗了,哪裡可以作為我們的根據地?”袁紹說:“我向南佔據黃河,向北阻塞燕,代,結好戎狄,南下爭奪天下。就可以成功。”曹操說:“我招攬天下有能力的人,用道義統御他們,就可以無往不勝。”

所以討論擴張方向沒啥用的,最重要的還是人心和人才!!!


銫媒體


首先附上一張戰國初期的地圖,先分析一下當時的三晉形勢,我們可以看到,自從三家分晉,魏國分得了晉國的核心地區即山西南部和沃野千里、人口密集的河南東部,絳、曲沃這兩個曾經的晉國都城都在魏國的統治之下;趙國雖然分得了晉國最多的領土,但基本都是晉國幾百年來向北方狄人、戎人那裡奪取的領土,人口稀少,開發程度低,真正的中原腹地趙國並沒有佔領多少;韓國本來地界就小,雖說處於中原,西部盛產鐵礦石,可製作精良武器農具,但西部多為山地,東部平原很少,想發展也發展不起來。雖說魏國底子好,但和韓國趙國一樣,處於四戰之地,一個不留神就會被他國甚至是幾國聯合攻打,到時顧此失彼,兵力分散,難以禦敵。因此在需求上,加之三國同出晉國,三晉便走向了聯合。而當時的春秋首霸齊國正在經歷田氏代齊,由於內政混亂,導致國力不振,沒有精力也沒有實力去關注三晉;此時的楚國才剛剛經歷過吳國的沉重打擊沒多久,國內動盪不安,實力並沒有完全恢復;此時的秦國自穆公之後內政一直不穩,國力不強;燕國此時還是打醬油的存在。可以說在當時,只要是三晉不欺負別的國家,沒有任何國家願意動三晉。

就在此時,雄才大略的魏文候繼位,他並不滿足於當下,他深知魏國處於四戰之地的憂患,於是廣納賢才,任用李悝改革迅速讓魏國走上了強盛的道路。之後吳起棄魯奔魏,為魏國訓練出了當時獨步天下的第一強軍――魏武卒,魏國先是任用樂羊滅掉中山國,之後聯合趙國擊敗楚國,佔領楚之大梁、榆關以及周圍黃河以南的廣大地區,將楚國勢力逐出黃河流域。又任用吳起率軍攻打秦國,擊敗秦國,盡佔秦之河西之地,之後秦國率領大軍號稱五十萬攻打陰晉,結果被五萬魏武卒,三千騎兵,車二百乘打得大敗,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陰晉之戰。經此一役,秦國元氣大傷。此時的魏國達到全盛,可以說,已經初步擁有了滅國的能力。

歷史的車輪就在這時遠離了我的想象,此時的魏國應該如何擴張,這並不是我們的一廂情願,應該在仔細分析當時的形勢下做出進一步的猜測。

前文提到,此時三晉一體,齊國田氏忙著篡奪君位,楚國政局混亂、國內動盪,燕國還沒有入其它六國的法眼,秦國政局動盪,且被魏國打得家底不剩,可以說,魏國這時候的選擇真的很多,打哪四家都不在話下,事實果真如此嗎?

第一,燕國。當時的燕國地域不大,且處於荒蠻之地,除了齊國,中原諸國對其應該沒啥興趣(參考楚國滅越)。攻打最弱小的燕國,滅其國魏國不在話下,但如果動燕國,那勢必要帶上趙國以制衡齊國,魏國必然有三個選擇。上策:和趙國平分,魏國還是佔不長久(參考魏滅中山,中山復國可以知道),反而便宜趙國;中策:獨佔燕國,燕國不僅可能復國,還有可能因起趙國的猜忌,破壞三晉聯合;下策:這是最沒有腦子的做法,因燕國之於魏國是飛地,索性將燕地贈予趙國,但是誰會增強自己的鄰國實力削弱自己呢,所以說,滅燕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魏有滅國之力,卻無消化之力,因此只能換個選擇。

第二,齊國。三晉都笑話齊國士兵膽子小,沒有戰鬥力。之前幾次三晉與齊國大戰,都被三晉按在地上摩擦,齊國那是一個慘啊,白白扔掉十幾萬條人命。個人認為,如果攻打齊國,最低也需要拉上趙國(韓國實力不夠且不與齊國相鄰,且韓國肯定不希望齊國滅亡來增加魏趙兩家的實力),畢竟聯合也需要利益的存在,但是短時間內齊國並不會滅亡,首先齊國地處東海之濱,有漁鹽之利,在當時,那可是如同黃金的存在,齊國可以說是坐在金山上的國家,富的流油。其次,齊國地域雖偏小,但開發早,地處中原一側,平原廣大,盛產糧食,人口稠密,組織大規模的軍隊並不是什麼難事。且擁有黃河濟水為西部天險,南部為泰山山脈,只要部署得當,打起消耗戰,齊國肯定能撐一陣子。可能齊國還沒有消耗完魏國就已經耗幹了。這還不算其他國家的救援。就算齊國被魏趙兩國滅了,楚越燕秦(這幾個國家會想正面打不過你還不會偷偷摸摸打你嗎,反正齊國你別想獨佔)兩國肯定會在背後使壞,說不定齊國還沒佔穩當自家後院就起火了(參考齊國滅宋推測)。

第三,越國。沒啥好說的,飛地,如同燕國一樣,不現實。

第四,楚國。要說楚國,那可不是一般的大,在整個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就是一個巨無霸,逮著誰就咬一口,運氣不好還會讓他給吃了。江漢諸國可以說運氣就忒不好,碰上了楚國,結果還沒撐到戰國就被楚國滅得一乾二淨。如此龐大的體量,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楚國地廣人稀的劣勢,組織個百萬雄獅也不是難事但是楚國又一個劣勢,就是貴族領地制,他們擁有自己的軍隊,彼此間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勾心鬥角,除非有亡國的危險,否則楚國的凝聚力過於低下。魏國對付楚國,你可以和楚國打幾場仗奪取人家的土地壯大自己(沒有動及大部分楚國貴族的利益),但不到實力足夠,是絕對不能動滅楚國的心思的(參考秦國滅楚)。

最後一個選擇――秦國。剛剛經歷慘敗的秦國此時對於魏國來說就如同一隻待宰的羔羊,此時的秦國,在山東六國眼裡就是蠻夷(秦國在平王東遷才成為諸侯,之前是一個給周王室養馬的小部落,怪不得其他國家看不起秦國)。但是秦國擁有崤函之固,秦嶺之險,關中沃野千里,進可攻退可守,如果成為魏國的,那必然是魏國的堅實大後方,甚至可以再取道秦嶺滅掉巴蜀這兩個不成氣候的國家,佔據天府之國,那對魏國更是如虎再添一翼(參考秦滅巴蜀)。憑藉魏武卒的實力,滅掉此時的秦國真的好簡單。

但是 不要認為這就是兩個國家的事情,整個戰國就是一盤大棋,任何一方都不希望對手強大,對於趙韓也是如此,因此,魏國必須在三晉一體的基礎上,給予趙韓兩國足夠的好處來對付其它國家,比如解決完秦國助趙國滅燕(首先滅掉弱國,耗時短,儘量避免與其它國家的聯合),助韓國向東發展滅宋及其它泗上小國以及壓制楚國(參考齊楚魏聯合滅宋),才能無後顧之憂滅掉秦國。

(最後一段純屬小編瞎編,走過路過,看看就好)擁有了堅實的大後方,魏國再聯合起來三晉,助趙滅燕,助韓滅宋,之後,尋機殲滅齊國主力,助趙國取得齊國河間之地,封鎖齊國,許滅楚之後由趙國獨佔齊國(在最大程度保有盟國的基礎上,滅掉齊國也會讓趙國增長實力,不利於魏國的發展再給予趙國好處後,讓趙國出兵楚國)。此時齊國齊國已經殘了,三晉全力聯合攻楚,此時楚國孤掌難鳴,滅亡是時間問題,楚國滅亡之後按功勞大小瓜分楚國,魏國實力強勁,佔據大半楚國。這引起韓趙兩國的恐懼,此時的魏國應該早做打算,料到今天,然後趁其不備,率軍回頭先攻打韓國,其餘兵力防備趙國,作為最弱小的韓國,應該很快就會被擊潰,趙國被魏國其它部隊牽制,最後魏國全力攻趙,趙國無援(齊國已殘,參考五國伐齊後齊國的態度),被迫投降,齊國也被魏軍在收拾完趙國的燕地之後南下順道收拾了……戰國終……




20歲的大男孩


戰國初期,七大戰國的實力排名是:魏、齊、楚、韓、趙、燕、秦。魏國處在一個四戰之地,趙國、韓國跟魏國同出一源,實力雖然沒有魏國強大,但是也頗有戰鬥力,滅之傷筋動骨;齊國是一個老牌強國,消滅他是不現實的;楚國是一個巨無霸,且處在南蠻之地,攻之不易,佔之無利;燕國與魏國並不接壤,且燕國貧弱受齊國保護,跨趙而擊燕,得一塊飛地不利消化。因此當時魏國最好的擴張方向是西邊的秦國。

秦國地處關中大地,外險而內平,渭河、涇水橫穿關中平原,是一個大大的風水寶地。周朝因關中而興,秦國因關中而立,佔秦國則進可攻中原五國,退可保千里江山。關中大地是上天賜給魏國的王霸之資,但是魏國棄之如草鞋,天予不受則必遭天遣!

吳起統率魏武卒跟秦國老軍戰於河西,一戰擊潰秦國五十萬主力,進而佔有了所有河西之地。當此之時,如果吳起不出走楚國,而是繼續得到魏武侯的信任與重用,則吳起可以將秦國消滅,將秦人趕回隴西草原給魏國公室養馬!退一萬步講,魏惠王年輕時,有龐涓統率魏武卒,如果依龐涓之策,魏國全力西進,則秦孝公不能擋,秦人只能退回隴西,秦國必亡。魏國好好治理秦地,則關中將會成為魏國的王霸之資!

歷史上魏國選擇了錯誤的擴張方向:先統一三晉,再滅齊亡楚,再由兩上將各領精兵一支東滅燕國,西滅秦國,以此完成魏國的統一大業。但是魏國第一步就失敗了,統一三晉之戰被齊國給打亂了:龐涓領兵滅趙,趙國不敵求救於齊,齊國通過桂林之戰擊敗魏軍;龐涓又領兵滅韓,韓國死抗到底,齊軍救韓,通過馬陵之戰消滅魏軍主力,龐涓死於亂箭。魏國精銳盡失,秦國卻變法功成,衛鞅領秦國新軍伐魏,一戰收復河西,將魏國壓縮至黃河東岸,至此魏國再無擴張之力,只有自保求存了。


大秦鐵鷹劍士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凡是喜歡歷史的,誰不想在古代亂世指點一下江山。

戰國初年還是比較混亂的,魏文侯任用李悝,吳起變法使魏國迅速強大,成為諸侯之首。

守仁君認為,當時的魏國必須要堅持一件事不能變,才能終成一統。



盡最大努力維護三晉聯盟。

歷史上魏國霸權衰落的開始,就是魏國和趙國韓國翻臉。趙魏韓三國如一字長蛇,互相照應,不論哪國被打,其它兩國都能很快做出反應。三晉聯盟維護好了,起碼能立於不敗之地。

二步步蠶食。戰國初年魏國雖強,但是堅決不能貿然滅國,小國你滅就滅了,但是對於那些大國,必須要連拉帶打,慢慢削弱其力量。

韓國自然不必說,韓國地狹,且處於四戰之地,即使是申不害變法後的韓國,他也只能維持自己不受侵犯。所以控制韓國最為簡單,只需以強大武力震懾,再以利益相誘惑即可。

但是對待趙國就不能這麼搞了。魏國對待趙國,應該的平等的地位與之聯盟。然後呢,將河西之地部分予趙。驅虎吞狼,挑起秦趙之間的戰爭,戰國初年,秦國疲弱,但是趙國也不強。兩國攻伐,誰都吃不了誰。魏國可適時助趙。和趙國共同分享秦國利益,但是不可為主,得為輔。目的在於壓制秦國,疲軟趙國。大不了河西之地全部予趙,換取魏國滅中山時趙國不得干涉,並且需派兵協助。

接下來就是經略宋國,魯國,衛國,這幾國都不算強國,但是也不是說滅就滅的,可以把他們連拉帶打拉攏過來。這個其實不難,衛,魯,宋三國和齊國關係都不好,說服他們共同伐齊不難。然後以他們三國為主,魏國為輔,和齊國交戰。齊強則助三國,齊弱則逼其割地。

然後就是扶植韓國,讓他作為自己和楚國的緩衝地帶,並且要儘可能和楚國交好。

這一時間段的戰略就是,全力滅中山國,把秦國這個燙手山芋甩給趙國。拉攏衛宋魯三國壓制齊國,控制韓國,和楚國交好。然後修德政,強軍隊,為第二步做準備。

第二步打出一片根據地。

魏國雖強,但是吃虧就吃在自己四面皆為強國,戰略縱深太小。所以第二步就是滅秦,佔據關中。

滅秦肯定不能光自己動手,必須聯趙滅秦。此時秦趙糾纏多年,不用擔心秦國能有多強,自己是以逸待勞,機會是很大的。


滅秦之後,秦國土地,特別是關中之地,必須得牢牢握在自己手裡。可用中山舊土安撫趙國。然後,集結一切可以集結的力量,要和齊國楚國打一場決戰。戰勝,平定天下就是時間問題,戰敗,則龜縮據守,割地求和,然後努力經營關中,巴蜀,靜待生變。

但是戰勝的幾率還是挺大的,首先,齊國多年被魏國和衛宋魯三國壓制,國力不強。齊楚聯盟自瘸一腿。

趙魏韓三國聯盟,再加上衛宋魯等小國。贏,問題不大。然後交好越國,和越國夾擊楚國。進一步疲軟楚國,讓他在自己下面的行動中動不了身。

滅秦之後的局面是,魏國得關中,趙國得中山,還剩些與楚國接壤的土地可予韓國。

有了關中,魏國就有了根據地。然後經略巴蜀,幫助趙國滅燕國,以此為條件和趙國交換河西之地。

局勢明朗了,北方現在成了趙,魏,齊三國,南方是楚國和越國。

然後罷戰休兵,採取守勢,安撫趙國,休養生息。努力經營關中和巴蜀。

第三步,就可以進行統一戰爭了,三晉聯盟沒有了存在的必要,滅韓,扶越。以優勢國力滅趙,滅齊。再把邊邊角角清理了,最後滅楚。

得打兩場決戰,第一場就是之前的與齊楚決戰,第二場就是與齊趙決戰。

當然,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三步歷時數百年。


守仁看劇


個人認為魏國最好的戰略是蠶食秦國,擴大領土,同時團結趙國韓國,保證後方。

先說一下當時的形勢,我們以魏武侯晚年時期作為標準,西邊秦國已經被壓縮至函谷關以內實力大減,但仍具有一定戰鬥力並開始覺醒;北邊趙國是傳統三晉盟友,小弟,但已經對魏國過於強大而有所警覺,這也或許是導致魏國第一個想滅國的就是趙國了,東北邊燕國老牌諸侯國但一直不溫不火;東邊齊國田氏代齊仍沒有完全消化,正在逐漸甦醒,但暫時還無力西進;南邊楚國也處在動亂時期無力北進;還有一個疆土交錯的韓國,也是三晉傳統盟友,標準的小弟。所以此時,是魏國獨霸天下,但同時,魏惠王繼承君位的時候,有些飄飄然了,冒然進攻趙和韓。

其實,魏惠王也不是全錯,以全晉之地統一華夏固然很好。但是想把曾經的盟友滅掉,當然會得到拼死反抗,拼死反抗倒也罷了不過是多花些時間罷了,最重要的是,他忽略了國際大勢,滅國之戰是很容易招致他國干涉的,數百年之後,長平之戰後,秦國想要滅亡已經奄奄一息的趙國的時候,都還會有魏齊楚國救援,何況是在戰國初期了。所以,魏惠王的戰略必然失敗,而對於魏國四戰之地,一旦衰弱勢必會招致群起而攻之,那麼衰落和滅亡也只是遲早的事而已。

所以,魏惠王的失敗不在於魏國不強大,而在於魏國太強大,所以對其他國家視而不見沒有冷靜分析大勢。因此,魏國正確的擴張和滅亡戰略應該考慮的就是,1為自己贏得一個道義上的支持來做一些吞併的事實(齊國晉國稱霸皆如是),這樣可以很大程度減少他國的干預,2吞併的最好是其他國家忽略但可以很大程度壯大自己的地盤(如秦並巴蜀),同時,對後方有所警覺,最好保持一定的盟友,不防許給他們一些好處讓他們配合至少表面上現在自己這一邊。

而此時的華夏有一個國家秦國“六國卑秦,不與會盟”,是最被各大戰國看不起也最忽略的國家,而秦國關中既有豐富的物產又有函谷關,同時秦獻公時期還是秦國最虛弱的時期之一,此時蠶食秦國無疑是最好的擴張選擇。

對於三晉盟友趙國韓國,應該是團結的對象,不妨與他們共同滅秦許給好處至少默認,那麼齊楚燕在沒有把握面對三晉的時候必然不會妄動,因此如何團結三晉是魏國戰略的另一關鍵,對於趙韓,魏國君主應該有晉獻公舍珠寶駿馬的覺悟而不是去征服他們,得罪盟友這是其他國家喜聞樂見的事情。





大明朱子彧


魏文候時吳起攻佔河西之地,魏國若不顧一切,在其他方向取守勢,甚至放棄其他地區,專攻秦國,完全有機會滅掉秦國,進而佔領全部關中地區,有了這四塞之地做大後方,統一天下的就是魏國了。

所以魏國最理想攻擊方向就是西進滅秦。

按照把大象放冰箱裡分幾步的套路,魏國統一天下步驟如下:

第一步,西渡黃河佔領河西之地,進而滅掉秦國,佔領全部關中地區。

第二步,以關中為基地,攻擊上黨和太原,佔領全部山西,也就是原來晉國的全部領土。

第三步,以關中及山西盆地為基地,派出兩路大軍,一路出函谷關攻擊洛陽盆地,一路出井陘攻擊邯鄲,進而佔領中原。這是劉邦韓信玩過的路線。

第四步,北擊弱燕,東擊齊國統一北方

第五步,南下江南,一路攻擊襄陽,佔領長江上游,然後順江而下。一路渡淮河,兵臨長江,兩路大軍夾擊,一舉拿下江南。這是西晉滅東吳孫皓的路線

第六步,統一中國。



棒棰島的棒槌


第一:向西發展不會遭到諸國的反對,作為西陲蠻夷,東方六國向來是瞧不起的。就像秦穆公當年東出無計,但是向西發展,卻發現別有一番洞天。向西發展,不會遭到周圍列強的反對,反而可以聯合其餘五國,六國共同伐秦。大家想想也知道,其餘諸國距離秦國路途都比較遠,只有魏國和秦國相鄰。即使是六國分秦,也是魏國近水樓臺先得月。

第二:秦國國力羸弱,在商鞅變法以前,秦國的國力是無法和其餘六國爭雄的。秦國在秦獻公前就是四代亂政,秦獻公繼位以後也是連年征戰。在和魏國的數次戰爭中,秦國也是勝少敗多。而且作為天下第一強國的魏國,此時的魏武卒正是其最強盛的時期。只要魏國全力一擊,秦國必然沒有招架之力。此時,魏國便可以盡吞秦國之土地,人口,讓魏國變得更加的強大。

第三:有利於魏國日後的爭霸,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圍棋裡邊金角銀邊草肚皮的說法。其實魏國最後的衰落和魏國處在四戰之地是有很大關係的。但是如果魏國吞併了秦國,那就沒有這種顧慮了。此時,魏國進可聯合三晉攻打齊、楚,退可以進入函谷關。無論是東進還是南下,此時對魏國都是相當的有利。

所以說,對於魏國而言,向西發展,滅掉秦國才是最適合魏國發展的戰略。而北擊韓、趙,東攻齊國只會讓自己四面楚歌,最終被趕下霸主寶座。




星鵼下的誓言


先滅趙國!

很多人看到以後秦統一全國,就認為秦是最大的威脅,所以要先滅秦!而且滅秦以後還可以依託秦的地理優勢!可是在戰國初期誰看得出來以後秦會變最強,反而被吳起打的都找不到邊,秦軍也就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的種,後來的商鞅也是後代魏王昏庸放給人家的,否則根本就沒有商鞅變法一事,所以人家不可能重視他!

再說秦國的地理優勢,的確你幹掉了秦國,有了函谷之險,但是對你有用嘛,你總不能別人一打你,你把老家都不要了,躲到別人的地盤上去吧,估計那時秦人也要趁這個機會把你趕出去了,真要到了那時也是苟延殘喘了,還談什麼爭霸!

還有秦國並不好滅,赳赳老秦歷史600多年,大家認同感很強,雖然打別人不行,但你一旦要滅他,人家肯定跟你拼命,你非拔掉一層皮不可!

所以只有先滅趙,才是明智之舉,第一趙國和魏國本是三晉之一,同宗同源,就像吳國和越國,大家生活習性,和認同感比較強,一旦滅了,也容易消化!魏文侯時三晉關係都還不錯,文侯經常拉三晉進攻別人,勝利後魏文侯都把勝利果實留給其他兩國,因此趙國覺得魏國不錯,對魏國防備也不深,但把周圍的國家都得罪光了,一旦趙國出事,別國未必相救,魏文侯派公子擊和樂羊攻滅中山國,吳起奪取秦河西之地,我有理由相信人家是在為攻趙作準備!一旦時機成熟中山大軍,吳起大軍,還有魏國本部人馬出其不意向趙國都城夾擊,發動閃電戰一舉滅趙,別國一不想救,二想救也來不及,滅趙後實力必然大增,這樣就奠定了統一的第一步!

只可惜後來的魏武侯沒能貫徹這一戰略,而是壯著自己強大四處征戰,把該得罪的不該得罪的都得罪了,白白錯過了這麼好的戰略窗口期,等到魏惠王想滅趙時,各國已崛起,互相牽制,已無能為力!風水開始輪流轉了!


就跟你耗上了怎麼著


魏國最好的擴張方向還是向北擴張,也就是吞滅趙國。

魏國雖然在戰國初期最為強大,但其在戰國七雄中的地理位置實在不好,它位於中原的心臟地位,等於處於各個強國的圍攻之中。

向西,它將遭遇秦國,向東他的對手是齊國,向南有楚國在,這在戰國七雄中都是數得上的強國,那麼就魏國本身而言,等於是處在了這三大國的夾擊之中。

在這種形式下,魏國最好的擴張就是向北,吞併趙國,之所以是先吞併趙國而非先吞併更弱的韓國,是因為一旦沒有了韓國的存在,魏國和秦楚之間就再無緩衝餘地了。

吞滅趙國之後,魏國可以藉由趙地打擊相對弱小的燕國,這樣如果能把魏、趙、燕併為一體,魏國對於齊國就有了包抄之勢,有了威壓齊國的能力。一旦能趙、魏、燕、齊稱為一體,再返回來吞併了韓國,就有了和秦楚分庭抗禮的能力和地盤。

不過呢魏國滅趙計劃,被齊國圍魏救趙所破,而魏國的地勢又確實不好,導致最終魏國沒有能夠實現崛起。


葉飄刀


就事後來看最好的方式是由魏文侯定下來的蠶食策略。即現代所說的大棒與胡蘿蔔策略。利用魏國強大的國力威逼利誘弱國,逼他們跟魏國結盟,然後帶領他們去打擊其他強大的國家,使得強國強不起來,弱國更加虛弱。最後等魏國有掃滅天下的實力以後再一鼓作氣滅掉所有國家。

魏國與燕國以外的其他戰國全部接壤,這意味著魏國可能面臨跟其他五戰國同時開戰,這樣一來魏國必敗。所以,魏國千萬不能有滅亡其中一國的鯨吞想法,否則便會激起其他幾國的亡國意識,最終聯合出兵魏國滅亡魏國。比如魏國打算滅韓滅趙時,齊國秦國楚國都有站出來幫忙。

其次,一旦魏國陳兵於某一個國家發動滅國大戰,那麼必然遷延時間,這將給其他國家發展的機會。比如,魏國在陳兵滅韓趙的時候齊國趁機展開吏治變法並逐漸強大起來;而齊國崛起後,魏國在東部跟齊國糾纏的時候秦國趁機在西部變法。戰國時期瞬移萬變,遷延一兩年就可能發生天翻地覆變化。

魏國實際上衰弱就是從其打算滅韓滅趙這時候國策出錯所引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