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入廈門同城和獨立建造大泉州都市,哪個更有利泉州發展?

羅曼蒂克的馬懸車



第一,廈漳泉同城化建設提出來已久,但是推進緩慢,這就是泉州、廈門、漳州三兄弟沒辦法力往一處使,每個城市的考量不一樣,因此達不到同城化的效果。同城化,首先交通、醫療、教育、通訊服務等應該率先進行同城化,從目前來看,醫療、教育同城化遲滯不前,交通緩慢推進,通訊服務因為響應了政策,全國取消漫遊,因此也不算是同城化推進的成果,最關鍵的是統一區號的問題一直無法確定。


在廈漳泉同城化的概念下,廈門、漳州、泉州的利益點其實是不一樣的,利益的分配無法均衡,也不可能均衡,在無法妥協的情況下,只有強大的政策指導下,同城化才能有效推進。如果最近福建省政府“閩東北”、“閩西南”經濟協作區的政策能夠有效貫徹,同城化便可以有起色。


其實,各個城市無妨去享受同城化的政策紅利,例如交通同城化給各自城市民眾帶來的便利,如果可以,就享受同城的醫療服務、教育服務,但是從目前來看,很多都還是奢求。


再說說同城化!其實當各自城市發展相當完善之後,再談同城化都不遲。當一個城市,城鄉享受的醫療服務、教育服務都有著巨大的差距,那麼同城化又有什麼意義。廈漳泉同城化的目的應該是讓三市的居民享受著同樣的醫療、教育、養老服務,享受同樣的居民權利。


至少從目前來看,併入廈門同城,對泉州來說不會有太多的好處,因為廈門不可能帶著泉州一起飛。但是泉州無妨好好享受這政策紅利。


第二,泉州獨自建設大泉州都市圈,這個是非常值得期待的,而且大泉州都市圈也呼之欲出。但是,仍需付出很大的努力。儘管晉江、石獅、泉州市區已經有連成一片的趨勢,然而區劃調整仍然很苦難。


泉州是海絲起點、東亞文化之都,儘管有這些光環加持,但是泉州的城市地位,城市知名度跟廈門、福州無法相比,泉州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重點更需要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城市地位。


總而言之,泉州大都市圈值得期待。


我是鴻彬


泉州併入廈門搞同城,那叫蛇吞象,泉州自己關起來鼓搗事情,那叫爭口氣。在閩南金三角中,泉州經濟實力最強,人口最多,民營經濟最發達。而廈門作為經濟特區,福建省唯一一座副省級城市,經濟實力雖然遠不如泉州,但行政級別卻比泉州這座普通地級市高的多,是要攀上廈門這座“大城市”做一家人還是自己獨立門戶做大做強,對泉州似乎是個挺難的選擇。

泉州要併入廈門,這等於是要把自己委身託付給廈門,廈門作為特區,副省級城市,著名旅遊城市,其城市知名度是非常高的。廈門張開雙臂等著泉州的到來,泉、廈合併,對廈門肯定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廈門地方小,1699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在福建省九市排名墊底,廈門缺地是真的,正因為如此,在寸土寸金方圓不過一百餘公里的廈門島,房價動輒5,6萬平方,而島外的翔安、集美、同安房價也紛紛突破2萬低線,廈門拉泉州入夥搞同城,首先送給泉州的第一個驚喜就是“賣地發了,房子值錢了”。泉州有1.1萬平方公里的土地,870萬的人口,7548億的GDP,人多地廣還有錢,廈門“娶”了泉州,等於抱回來了一個小金人,從此以後腰板挺直了,說話底氣也足了,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廈門這個“帶頭大哥”可以帶著“泉州妹子”一起飛了,多好的事啊。再說,廈門現在的基礎配套要好於泉州,地鐵一號線早通車了,廈門翔安國際機場建成後,廈門將成為中國南方第三座擁有雙國際機場的城市,泉州市民以後出行也更加方便了,廈門的高新技術產業可以彌補泉州較為單一的下游製造業,廈門的港口經濟比之泉州要強好多,種種利好條件對泉州都是極具吸引力的。所以從表面上看,泉州併入廈門搞同城,是兩城互利共贏的好事,更何況兩地民間往來密切,泉州老闆都愛把企業總部設在廈門,同城後一家人就不說兩家話了。

而泉州單憑一己之力,另闢蹊徑搞個大泉州都市圈,光靠泉州自己能成嗎?論人口吸引力,泉州在福建省內還遠不如廈門和福州,所以,我能不能解釋為大泉州都市圈就是以泉州為核心,加上廈門和漳州而組成的都市圈,其另外一個廣為人知的名稱叫“廈漳泉大都市圈”,隨著未來福廈高鐵和廈漳泉城際軌道交通的建設運行,廈漳泉同城化比然是大勢所趨,這三座城市同屬“閩南文化圈”,歷史上原本就是一體,自古以來民間往來密切,商業交流頻繁,在中國,這是最適合搞同城化的。而關鍵的一點是,如果真的實現同城化了,誰來做這個中心,筆者以為,正如廈門在閩南三角洲的地理位置一樣,正好處在其正中間位置,輔以泉漳兩翼,廈門是可以坐實“閩南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位置的。而且,廈門作為福建省唯一一座副省級城市,行政級別是要高於其他兩座的。


以上所言,其意只有一點,只是略帶輕鬆的寫法,“廈漳泉大都市圈”在未來必然會成為現實,而泉州也不可能自己跟自己玩搞個什麼“大泉州都市圈”,這是從廈漳泉三市的長遠發展出發,融合共生,攜手前行,最終讓同城化變為現實,讓閩南這個中國最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圈,以一個全新的面貌展現在世界面前。


大國布衣


這個問題其實在提出廈泉漳同城化以來,一直在社會上爭論很大,因此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從多方面客觀地來分析。現在我們拋開原來泉州和廈門的歷史淵源,只就目前的狀況來分析泉州和廈門的同城化問題。

其實民間一直在傳說著各種版本的合併或者割讓的問題,所以一提出廈泉漳的同城化就必然會引起社會大討論,很多人就會聯想到合併與割讓。就我個人認為,泉州和廈門只有在各自獨立發展的基礎上,再來加強兩者之間的優勢互補的同城化才是對福建的發展最有利的。現在我們從幾個方面分析一下:

1、泉州與廈門的城市發展中心不一致

從下圖可以看出,泉州正在發展以泉州灣為中心的大泉州都市圈,距離廈門都市圈有一定的距離,而廈門和漳州的都市圈是緊鄰的,因此泉州本身就存在獨立發展的空間。

2、泉州和廈門的定位有其相同和不同之處

泉州和廈門定位相同之處在於,福州、泉州、廈門已經同時確定為福建做大做強的三大中心城市,並與廣東汕頭和浙江溫州確定為海西經濟區五大重點中心城市。福建需要福州、泉州、廈門三大中心城市同步發展才能有效輻射帶動整個福建的發展。

泉州和廈門不同之處在於城市發展重心、方向不同。廈門將重點發展國際貿易、航運物流、金融服務、專業服務、高端製造五大產業集群,建成旅遊中心城市,國際樞紐港。而泉州定位為全國重點港口、旅遊城市,國家最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基地,海西最重要的工業城市。

3、泉州和廈門發展基礎和條件不一樣

下圖是2016年福建各地市GDP排名



泉州GDP接近廈門的兩倍,正好跟廈門和漳州加起來差不多,已經連續18年佔據福建省GDP首位。

泉州完全有能力有潛力發展成為海峽西岸的大都市,並且已經走在這條路上。現在來看看泉州所具有的優勢。

1、泉州已經規劃了環泉州灣大都市圈的發展戰略,並已經開始實施。


泉州目前已逐步形成以泉州市區、晉江市區、石獅市、臺商投資區、惠安縣城、南安市區為中心的環泉州灣發展態勢,一個大泉州格局呼之欲出!

2、泉州密集的高速公路網已經形成

泉州目前高速公路里程已經接近600公里,已經達到世界高速公路密度的第二名。

2、泉州已經又上了重振東方第一大港的路上。

2016中國大陸港口貨物吞吐量排名

 排名 港口名稱 貨物吞吐量(萬噸) 增速(%)

  1、寧波舟山港 91777 3.3

  2、上海港 70005 -2.4

  3、蘇州港(內河) 57376 6.3

  4、天津港 55000 1.8

  5、廣州港 52181 4.3

  6、唐山港 51580 4.7

  7、青島港 50083 3.46

  8、大連港 42873 3.4

  9、日照港 35062 4

  10、營口港 34702 2.5

  11、煙臺港 26536 5.5

  12、湛江港 25517 15.8

  13、黃驊港 24511 47.1

  14、南通港(內河) 22330 2.3

  15、南京港(內河) 21692 1.1

  16、深圳港 21471 -1.3

  17、廈門港 20904 -0.6

  18、北部灣港 20419 -0.3

  19、連雲港港 20208 2.3

  20、秦皇島港 18603 -26.5

  21、重慶港(內河) 17223 9.3

  22、泰州港(內河) 16766 -0.2

  23、福州港 14580 4.4

  24、岳陽港(內河) 13841 5.3

  25、蕪湖港(內河)13096 9

  26、鎮江港(內河) 13096 0.6

  27、江陰港(內河) 13021 6.5

  28、泉州港 12548 2.5

  29、武漢港(內河) 9000 6.4

  30、湖州港(內河) 8666 7.6

2016年全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排行




泉州在港口吞吐量排名28位,集裝箱吞吐量排名18位。泉州港作為福建三大港口之一,正努力將泉州港建成海峽西岸經濟區現代綜合交通運輸樞紐港。

3、泉州機場建設

2016年泉州晉江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排47位,貨郵吞吐量排35位。



泉州晉江國際機場自建立以來取得很好發展,但是由於機場規模較小,許多經常出行的商務人人士,大多會選擇廈門機場,而泉州晉江機場因處於晉江市區,沒有發展腹地,因此,泉州已經規劃在惠安大港灣建設新機場,這將更加有效帶動泉州航空業發展。

4、鐵路建設取得長足發展

泉州動車現有路線如下:


泉州已經擁有,泉州站、晉江站、惠安站三個站點,有效帶動泉州經濟的發展。目前確定在9月底動工的福廈高鐵將在泉州設立泉港站和泉州南站兩個新站,線路圖如下:


已經動工的興泉鐵路,將帶動閩西和江西與泉州的山海聯動發展。



5、泉州已成為品牌之都

泉州是“中國製造2025”首個地方試點,至2015年8月,全市有中國馳名商標142件,佔全省總數三分之一,居全國地級市首位,被譽為“品牌之都”。

6、泉州城市軌道交通已經規劃6條線路,即將進入實施階段。


六條線路將串起大泉州都市圈的各個區域,帶動區域整體發展!

7、產業佈局更加合理

泉州已形成了紡織服裝、鞋業、石油化工、機械裝備、建材家居五大千億產業集群,共同構築了泉州經濟航母,造就了泉州成為一座製造業大市,經濟總量連續18年領跑全省。未來泉州將進一步實施17個產業轉型升級路線圖,鞏固提升紡織鞋服、石油化工、機械裝備、建材家居4個主導產業和食品、工藝製品、紙業印刷3個特色產業,著力發展新興產業。加快現代服務業提質擴量、重點突破,力爭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40%。鞏固民營經濟支柱地位,抓好產業投資、重大項目招商,著力培育智能裝備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半導體產業、交通運輸裝備產業、金融服務產業、大旅遊產業、大物流產業、大健康產業等7個500億至1000億元規模的新集群。

泉州已經具備了發展大都市的各方面條件,現在就是各個縣市區之間要放棄那些各自為政的思想,統一思想,統一規劃共同來鑄就大泉州發展。現在有很多人還停留在過去市區弱縣域經濟強的狹隘思想裡面,沒有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大泉州發展,現在我們先來看看泉州各區域經濟情況,如下圖:

泉州各地GDP,市轄區1721.56億,晉江1744.24億,石獅703.73億,南安898.14億,惠安588.33億,安溪466.37億,永春329.62億,德化194.83億。泉州已經形成市轄區、晉江、石獅、南安、惠安五大重點區域齊頭並進,其它三個區域努力追趕的態勢。泉州各縣市區只有擰成一股繩,共同努力才能趕上其它比我們跟發達的城市。我們可以好好比較一下佛山、無錫、青島、蘇州,杭州哪一個不是各縣市區共同努力的結果,比如佛山的順德和南海在未改成區之前,還有無錫的江陰市、宜興市,青島的即墨市,蘇州的常熟、崑山、張家港、太倉,杭州的蕭山等等,哪一個單獨拿出來不是響噹噹的,可是它們就能共同努力把城市建成一流的城市。當今城市競爭已經迎來了大區域協同作戰的態勢,比如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成渝都市圈、海峽西岸城市群等等,而我們如果還不能共同努力、協同作戰,那我們將會被這一輪的城市競爭所拋棄。泉州人一起努力吧,美好的前景正等著我們。


泉城網事


併入廈門,那還叫泉州了嗎?

泉州目前本身有發展潛力,不需要做合併來提高發展。如果是為了泉州發展,就不應該是合併,合併是利於廈門的發展。在閩南,本身廈門城市地位就不和泉州漳州一個等級,多少吸泉州漳州的血。如今泉州直到2030年的城市規劃都已出,推薦大家看下《泉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30)》,上面有詳細描述泉州短期未來規劃,並且正在建設中。


如果泉州併入廈門,二十幾年來的心血相當於毀了,本身愛拼才會贏的精神,突然就變成了廈門的嘉庚精神、海堤精神、英雄三島精神、鼓浪嶼好八連精神、馬塘精神,這讓人能接受嗎?泉州論歷史,論文化,論經濟總量,論人口哪一樣會輸給廈門。

泉州也明確為福建省的三大中心城市,確定做大做強的城市!泉州的城市性質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現代化工貿港口城市。 也就是說泉州要為建設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現代化工貿港口城市而努力。通俗講就是要打造城市名片,保護古蹟,繼續經濟建設,重振大港雄風。如今也為海峽西岸五大中心城市之一。



泉州,只有自身努力發展才是最好的前途。


肥鹿看天下



做個福建人看廈漳泉同城化好多年了,廈漳泉只能是個區域概念,還說不上同城化,國內比廈漳泉好的條件城市同城化區域成熟條件城市多的是,為什麼就熱忠於閩南還不是閩南特殊的對臺條件,廈門和泉州誰更適合當福建區域中心?



本人喜歡泉州,泉州是陸權城市,不像廈門海島城市有侷限性的,整個泉州所副射的面積要大廈門很多,帶動福建也不是廈門能比的,感情上泉州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人喜歡按輩分排名,廈門當家有點被判傳統,感情講不喜歡不喜歡三千多萬福建主體人民被海島去管,在說泉州土地、資源、所承載人口潛力是廈門沒辦法比的,做個閩東人更喜歡福莆泉同城化,不會帶有文化、地域歧視性,喜歡八閩更加和諧。不喜歡內訌!福莆泉同城化所帶動區域概念,發展潛力要比泉廈帶動副射更寬廣更加長遠。



廈門中心泉廈同城化太侷限性了,只能帶動閩南前四十年帶動閩南,後四十年應該帶動福建發展才更加靠譜。只是本人觀點輕噴!同城化就是城市救命稻草?值得懷疑?只能福利上帶城市互相方便,各城市利益衝突硬骨頭還是很深,互相之間該拆臺還是要拆,和真正城市化離的還是很遠,政治和感情博弈也很難避免!還是挺留在紙上,發展經濟要靠自己努力,這些文字宣傳不是救命稻草!


閩江流域


廈門和泉州的發展按照什麼樣的格局更好?

廈門作為一個福建的一個經濟重鎮,在全國也是享有重要的地位。我個人的觀點是

第一,廈門如果和泉州聯合起來發展相當於京津冀一體化的模式,對泉州的民營經濟,廈門的港口經濟有一個非常好的聯合。

第二,廈門是一個輕工業城市,沒有工業作基礎,而泉州有非常強大的工業基礎。所以兩個城市有強烈的互補性。

第三,福建經濟應該成為兩個經濟帶,以福州為核心的一個福州和寧德經濟帶。一個是以廈門為核心的廈門,漳州,泉州經濟帶。這是福建下一步經濟規劃了重要的方向。

第四,福建和毗鄰廣東,北臨浙江,南聯廣東,福建東臨臺灣,一個大經濟聯合。這對福建經濟圈應該大有作為。


管理專家李江濤


整體把泉州併入廈門,這簡直是天方夜譚,不管經濟,人口,行政級別,單單從歷史文化來說泉州都是歷史名城,不可能併入廈門從此消失的,加入併入那泉州怎麼劃分,廈門市下面下下屬泉州地級市?不可能的,肯定要拆的七零八散,叫什麼晉江區,石獅區,南安區,安溪區,泉州區等等。

當然我個人任務肯定不會整體併入廈門的,除非臺灣迴歸,國家要把廈門和泉州升格為直轄市,直接對臺商貿交流中心,才有可能合併。

所以大家不要再說整體併入廈門的事,不可能的。

但有一種可能是有的,就是國家現在定位廈門為華東南國家中心城市,有雙機場,有特區,有副省級城市待遇等條件,隨著發展需要,地塊需要,可能當初像九幾年同安從泉州脫離一樣,某一塊劃撥給廈門,也不是不可能,比如國家發改委可能大筆一揮,把晉江市和龍海市整體併入廈門,打造廈門大灣區發展,為以後對接臺灣迴歸,大力發展金門做包圍態勢。

僅個人觀點,看看就好,不要當真。


qq666斗轉乾坤666pp


泉州是福建經濟第一市,也是福建歷史文化第一市。泉州歷史上大部分時間管轄了不止廈門、漳州等廣大區域,在不斷髮展的可預見的未來中,泉州的前途應當更加遠大,而決不應淪落到與之不相稱的政治地位——一個以廈門為主導、廈門為名稱、廈門為中心、被廈門管轄的某個模糊大市的一個區域。如果發生這樣的事情某些泉州人是在數典忘祖,背叛歷史,背叛自己,背叛未來的期許。

泉州福建經濟第一市,不需要與別地方聯手繼續發展嗎?單打獨鬥絕不是泉州最好的發展方式,互需互補才是現代城市必走之路。廈丶漳丶泉同城並不是併入某個城市,如果幾十年後,廈丶漳丶泉無形中而形成一個大都市。那時我們會怎麼想,有可能嗎?


泉韻


1、泉州是福建民營企業最發達的地區,長期以來都是福建的工業中心,GDP產值6744億元,居全國第23位。長期以來居位全省各地市之首。人口851萬人,是全省人口最多,GDP產值最高的經濟強市。但泉州之強,無疑強在其東南方向與廈門接攘的晉江、石獅與南安等中國百強縣市。 2、廈門是中國的經濟特區,國家計劃單列市,是福建的教育強市,中國東南沿海的貿易中心港口交通中心樞紐城市,是中國對外往來的節點城市與兩岸交往的平臺與自貿區。其GDP產值3784億元,全省居三。人口386萬人,人均產值居全省之冠。 3、漳州是福建農業的強市,漳州平原是福建最大的平原,漳州是近年來快速發展起來的城市。其GDP產值3125億元,全省第四。人口近500萬人,全省居三。 4、閩南是福建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地區,而且廈漳泉三市區是處於一小時以內經濟圈。客觀上說,三兄弟城市各有所長,但在知名度影響力方面無疑廈門影響大大。三市產值13556億元/人口1736億元,三市的同城市,必然會大大提升閩南地區在中國的影響力與競爭力吧…


留研


從福建目前的發展格局看,雙核的規劃已嚴重阻礙福建整體的發展了。

閩江流域的福莆寧和九龍江流域的廈漳泉報團發展構想明顯帶有地方文化特色,前者是一個大哥帶兩個小弟的幫派作風,後者是同種文化背景的家族氣場,而事實上將省內前四強中的三個聚在一起難免存在內鬥互相不服氣的狀況,儘管三市都是閩南系,但正因為彼此太過熟悉才會有互相的不理解和不信任。

以福建這種山海格局及西高東低的地貌特徵,應儘量去兼顧沿海與山區,發達與落後的協調,充分利用經濟發達地區的幹勁和欠發達地區的資源協同發展。

如此省內可分為:第一組團(福州為首,寧德和南平,閩江系),第二組團(泉州為首,莆田和三明,晉江系),第三組團(廈門為首,漳州和龍巖),三個組團經濟體量、人口、面積、文化底蘊水平相當,各有優勢,分別以兩和沿海城市加一個山區。

泉州之大,自己發展當然也可以,但顯然後勁不如三組團的效果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