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八次北伐,朱棣五徵蒙古,為何沒能徹底打敗北元?

幽草Vic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朱元璋八次北伐,其實起到了實際作用的只有第一次,第五次,第六次。


第一次明軍徹底擊敗北元邊塞勢力,並且收復山西北部,河北北部部分土地。

第五次打敗納哈出,收復遼東。第六次就是藍玉捕魚兒海大戰,基本消滅了北元朝廷,有人也認為這就是北元的滅亡。

其它幾次北伐並沒有什麼大用,第二次甚至還失敗了。

中原王朝收拾北方遊牧民族就一直是個問題。你佔不了人家的土地,你要那地沒用,你又不會放牧,又不可能逐水草而居。所以每次收拾完人家,人家往漠北一鑽,你撤兵後,他們恢復個兩三年就又能干擾你邊境。

要不你出動大軍把人家滅了,好說,你把一個部族滅了,你撤兵後不出幾年,草原上就又會興起一個部族,照樣騷擾你。

朱棣的五徵漠北就是這個問題。

第一次收拾了本雅失裡汗,收拾了阿魯臺。結果東蒙古衰敗了,瓦剌部落乘機崛起,並且對明朝邊境產生威脅。朱棣再次出兵收拾瓦喇部,把瓦剌又打回去了。


然後阿魯臺把瓦剌吞併,勢力又起來了。

於是朱棣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都是在收拾阿魯臺。把阿魯臺收拾垮了,瓦剌又死灰復燃。

所以說,朱棣五徵蒙古沒什麼用。打完這個那個起來,打完那個這個起來。

國力強盛的時候你能打一打,你國力不強盛了就是土木堡之變。

所以收拾北方遊牧民族,明朝應該學一學漢唐。

打服他們後打一方,拉一方,讓他們自相殘殺,互相內鬥,自己就沒事了。


守仁看劇


這本身就是遊牧民族的特性。他們本身就是聚合為兵分散為民的習性,得益於廣袤的領土縱深,只要有草場跟水源他們就能夠生活,然後繁衍生息。說到底就是生命力太強了,農耕民族根本沒法像他們那麼生活跟打仗。正常來說只有他們聚集起來進攻的時候才有機會將他們一網打盡,否則便是無頭蒼蠅一般在草原亂轉。即便能夠打贏他們,只要能緩過幾年,他們的孩子又長大了,又是嗷嗷的戰士,可謂是馬刀殺不盡,關上門來接著生。所以,主動權一直都在遊牧民族手上,即便明朝幾次擊敗蒙古軍也只是暫時打退而已。

遊牧民族平時分散在草原上,只有等到打仗命令的時候才會聚集到一起,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撤退,撤退完就化整為零分散到草原各個地區去,中原政權對待遊牧民族的辦法就只有一個,仗著人多見到一個殺一個,見到一家殺一家,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法,比如金國女真人就是這麼對待蒙古人的,每隔三年到草原減丁一次,所到之處雞犬不留,這也是為何蒙古人跟女真人世仇的主因;

其次,直接燒光草場,讓遊牧民族沒有地方放馬喂牛羊。這是我們傳統農耕政權的手段,從先秦時代開始就一直使用這種辦法,這是讓他們沒有糧草沒法長久停留。只是這種辦法必須依託城市作為根基,比如長城就是這麼個作用;

還有一種就是用遊牧民族來對抗遊牧民族,這是後來明朝用滿族人來對抗蒙古人的方法,只是沒想到養鷹的讓鷹給啄了。


優己


藍玉在捕魚兒海已經毀掉了北元最後的軍事力量,北元只剩下一個概念了。到了瓦剌東進佔領草原,首領也先把北元皇室屠了,只有一個黃金家族的後代因為在外面得以倖免,這時候北元可以說是徹底完蛋了。就是達延中興,也不叫“北元”了。其實早在1388年脫古斯帖木兒就取消了“大元”國號,改稱“蒙古”。


靜夜思160519196


蒙古,地廣人稀,荒無人煙,不適合大漢民族生存。遊牧民族居無定所,你大兵團來戰他就跑,很難把他徹底包圍殲滅!而中原大軍要的速戰速決耗不起,消耗時間一長我們的後勤就保證不了,只好撤軍。你一走他們又從四面八方回到草原,幾年又恢復元氣了,在那個冷兵器時代,靠刀槍實實在在對拼的時代徹底的消滅他是不可能的!


caoshaoze


遊牧民族居無定所。眼看打不過,撒丫子就跑。跟漢人的定居農耕完全不一樣。要撤資消滅北元,只有在敵人的核心統治區鑄城。像霍去病那樣。


鮑哥的歷史視頻文章


北元乃不毛之地,明能伐之不能守之!終究不能動其根本!


甄史楹


洪武皇帝沒有盛唐的苦因,他沒經歷隋以前的大動盪孕育,所以洪武沒有太宗的宏大胸懷和戰略遠見,那是君政兵民的天成,唐朝之前的國人經歷了什麼樣的動盪苦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