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是汽车产业的短板

高端装备一直是汽车

产业的痛点。长期以来,汽车产业的高端装备多半依靠进口,汽车行业和同属机械工业的机床等行业一直相互抱怨。汽车行业抱怨国产机床等装备水平低,不能满足汽车行业的高水平生产需求。而机床等行业则抱怨汽车行业贪大求洋,不愿意采购国产设备。

平心而论,各行业各有各的难处。

就汽车行业而言,这些年多为引进技术生产。其特点为产品水平不断提高,对装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建设周期短,时间不等人。因此明知进口装备价格高,但相比之下,采购国产装备可能引起的产品质量问题、因装备调试时间过长而不能按时投产的问题以及因装备故障而停产的问题,更加难以承受。曾经有人问,当年自力更生的年代,可以全国“聚宝”建二汽,现在为什么不行?当年是当年,现在是现在。当年是外国封锁、计划经济时代。没有条件进口设备,只能自力更生。装备差一点就对付着用,那叫因陋就简。并且在工厂建设中,就留有调试国产设备的时间。而现在产品水平要求高,时间紧,市场不等人。舍弃“保险”的进口装备不用,因此而可能造成的市场风险难以承受。

高端装备是汽车产业的短板

就机床等装备行业而言,水平也是逐步提高的。中低水平的加工机床,一直是价廉物美。也一直支撑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而汽车生产用高端装备,数量少、精度要求高、技术含量高,一段时间内供应不上也是正常的。现在机床等行业水平迅速提高,高端装备供应不上的状况,正在明显改善。

现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汽车行业和机床等装备行业的状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汽车行业高端装备长期依赖进口的状况应该改变。

就汽车行业而言,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我们的任务是建设汽车强国。从汽车产业链来看,对比汽车强国的目标,制造水平我国已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创新能力、产品开发能力也在不断增强,而关键材料、核心部件和高端装备,就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的短板。

首先,没有高端装备能力,会影响我国汽车产业的安全发展。“巴统”等机构限制我国装备进口的教训不应该忘记。

其次,我国汽车产业已由引进技术发展为主转向创新发展为主。而创新发展时代,需要汽车产品与制造技术、装备同步发展。例如,我国已成为电动汽车产销第一的国家,动力电池出货量也是世界第一。如果动力电池制造装备不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动力电池的性能也不可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因此动力电池产品必须与动力电池制造装备同步发展。这与引进技术发展时代不同。引进技术发展时代,我们生产的是成熟产品,技术确定、装备也已成型,对装备创新的依赖小;而在创新发展时代,产品创新同时伴随着材料创新、工艺创新、制造技术创新,这些创新都必须装备创新的支撑。

第三,我国汽车产量已占世界的近三分之一,而且这个比例还会继续扩大,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装备市场,我们有足够大的市场容量,包容汽车装备的创新发展。

因此,希望汽车行业和机床等装备行业密切合作,共同补上汽车制造高端装备这块短板。我所在的汽车协会也将和机床协会等社团组织为此共同努力。希望政府继续支持高端装备科技专项,也同意政府适当减少汽车高端装备进口关税优惠,给国产高端装备以更公平的市场条件。

笔者此文,并无意追求汽车装备百分之百国产,更不希望走向“闭关锁国”。只是感到中国有如此大的汽车市场,有条件形成比别的国家更完备的汽车产业及相关产业,为世界工业和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