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纣王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纳兰云芳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建立的王朝,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朝代。在商王朝统治的几百年间,开国帝王商汤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然而除了商汤之外的其他帝王,商纣王也是大家比较收悉的。对于商纣王,很多人对他的了解都是通过电视剧《封神榜》的描述而来,作为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在中国历史中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本名“子受”,别称“帝辛”,谥号“纣”、后世都称呼为纣王、商纣王等、纣万是帝乙的嫡子,他还有个同父同母的哥哥微子。由于微子出生的时候,其母亲还是个妃子,因此微子是庶出。根据当时嫡长继承制的传承方式,纣王在公元前1075年继承了王位。

商纣王其实是一个天资聪颖,闻见神石敏锐,才力过人。在位期间出兵攻打东夷诸部落,获得了大量的俘虏,领土曾扩张到了长江流域。但是纣王性格比较自负,刚愎自用,常年的征伐,也导致力当时国力的衰弱,引发了朝廷内部的矛盾。

商朝当时的政治非常的腐朽,内部更是矛盾重重,对于各地诸侯的管制力度相当的薄弱,而这个时候的西伯侯姬昌却是修功建德,深受百姓爱戴。随着西伯侯势利的壮大,严重威胁到了商朝的统治地位,朝中的大臣劝谏纣王,纣王却是自负的不去理会,纣王的叔叔比干更是在摘星楼以死相劝,惹得纣王大怒,以听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为由,将之杀害,导致众叛亲离。

最终,周武王在商朝军队远征东夷,都成朝哥兵力空虚的时候,率军攻打纣王。而纣王仓促以大批武装的俘虏迎战,却想不到大批的俘虏军队一夜之间叛变,溃不成军,武王率军长驱直入,兵临城下。纣王最后登上鹿台,在摘星楼中自焚而亡,商朝覆灭。


一代帝王最终失败,留给后世人的评价却是众说纷纭的,大部分的观点指出纣王劳民伤财建鹿台、造酒池,悬肉为林,沉迷美色荒废朝政,更是刚愎自用,不听劝谏,以残暴手段镇压反对派,使用炮烙等酷刑,是一代暴君、昏庸无道。也有部分的观点指出,就像孔子的弟子子贡说的:“帝辛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也曾说过,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他的俘虏政策做得不大好,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亡了国。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每个朝代从兴盛到最终落寞,不断更迭,一代又一代的帝王,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后世自由人评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不管如何去评价一个帝王,我们要做的就是去铭记那一段历史,让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得以传承下去。


历史文化的传承


感谢大家阅读少司命解读第2018-3-12期历史解读

这期给大家解读商朝最后一位帝王“纣王”

首先简单的看看纣王

纣王原名帝辛,出生于约公元前1105年逝世于公元前1045年。子姓,名受(一作受德),经过小编翻阅史书查证纣王应是沫邑(今河南淇县)人,中国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帝乙也就是纣王他爸爸。帝辛谥号纣,多称殷纣王、或者商纣王。小伙伴们要注意,千万不要把《封神演义》和小编今天说的正史混淆了。

纣王自小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才力过人,可以说是有着同后世楚霸王一样的神力,但是纣王的才识才是他得以在前期驰骋天下,有句老话说得好“纣王的江山是铁打的,足足500年”商朝江山在历史山存在了500年这是任何一个朝代无法比拟的。帝辛继位后,相当重视扩张领土,先后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把中国疆域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国土则扩大到今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

然而树大招风,就在此时商朝西部,一个势如日中天的诸侯国,正对商朝虎视眈眈,那就是西周。这就是找我们在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看到的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中,周武王率领诸侯联军击败商军,帝辛见大势已去,深知自己已经是作恶多端难逃一死,便躲进鹿台(今河南鹤壁),命人放火焚烧鹿台自焚而死,殷商就此亡已。

现在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看纣王

第一:人物生平

在帝辛继位后,定都于沫,后改沬邑为朝歌(今河南淇县)。纣王还是非常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在国力强盛,他继续发起对东夷用兵,打退东夷向中原扩张,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特别是讨伐徐夷的胜利,把商朝的国土扩大到东北沿海,东部沿海,东南沿海地区。东征对于保卫商朝的安全是相当重要的。统一东南以后,纣王并没有置之不理,而是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向东南传播,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促进民族融合。从这些来看纣王并非《封神演义》中所说的那样没有一点贡献。所以影视剧可以看,但是那个东西必须合理看待,不可盲目取之。

我们来看《史记》中的纣王,无韵之离骚,


史家之绝唱。所以?《史记》是最好的借鉴。据司马迁在《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中写道:纣王“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是非不分);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狂妄自大);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北里之舞,靡靡之乐(荒淫无道);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残害无辜);而用费中为政,费中善谀,好利,殷人弗亲,纣又用恶来。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喜欢奸佞之臣)。面对纣王的暴虐,他的一些亲人想用“仁”与“德”的思想来劝谏他、启发他、感化他。

然而结果不是你想要咋样就能获得咋样的。据《论语·微子篇》记载:“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纣王始为象箸时,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纣王不听箕子劝谏,箕子最终选择了无视暴君胡作非为、自己装疯作奴。

微子启是商朝帝乙的长子,也就是纣王的兄长。微子屡次进谏,但是纣王就是不听。而此时西伯侯姬昌不断修德建功,灭了陇国。纣王的大臣祖伊,忧祸患将至,把此事告诉了纣王,纣王却说:“ 我生于世上,不是有天命在吗?西伯昌虽强盛,又能把我怎么样?”微子料定纣王再也听不进去劝谏了,于是逃离了商都朝歌。此时纣王可谓是众叛亲离。



第二:为政举措

上文中东征有理有弊,《左传·昭公十二年》曾记载:“纣克东夷而陨其身”,把对东夷的战争,说成是帝辛失国身亡的原因,足见帝辛对东夷的战争,使商朝的实力消耗很大。当周武王率师打到牧野时,纣王才反应过来,仓促调遣军队应战。不幸的是这些军队久困战场,无心战斗,前徒倒戈,终于导致商朝的灭亡。

第四:历史评价

帝辛姬发:“今殷王纣乃用其妇人之言,自绝于天,毁坏其三正,离逷其王父母弟,乃断弃其先祖之乐,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说妇人。”小伙可能会迷惑为啥叫帝辛姬发,因为都是黄帝后裔。这个感兴趣的可以去问问度娘哦。

《尚书》曾有评价:“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

司马迁《史记》:“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嬖於妇人。”;“夏桀、殷纣手搏豺狼,足追四马,勇非微也;百战克胜,诸侯慑服,权

最后我们看看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评价:“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他的俘虏政策做得不大好,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亡了国。”

谢谢阅读少司命解读历史,了解跟多请关注少司命解读。下期将为大家带来牧野之战解读敬请关注哦。


纳兰云芳


是个能文能武的君王,前期还是个不错的君主,对外征伐,维护商朝统治,然后后期沉迷美色,荒废政事,滥用民力,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他本人还是很有能力和才干的,没有像史书的那样描述,但是他还是做了不该做的一些事,所以就酿成商朝灭亡的后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