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五行多維性質及八字模式的多維構架,八字陰陽五行辯證法

八字五行多維性質及八字模式的多維構架,八字陰陽五行辯證法

八字五行多維性質說

什麼是多維?

多維一詞,來源於科學。我們也可借用到八字命理學中應用。多維,就是指事物由點運動成線,線運動成面,面運動成體,一直到n個變化結果的論說。

一維是線,二維是面,三維是靜態空間,四維是動態空間(因為有了時間)。

總之,一個事物的結果由n個因素決定(不考慮其影響程度)就說是n維。

那麼,八字陰陽五行變化過程及結果,也就是這種或有趨於這種模式的。因此,八字命理,就可用多維來表達某種意思。

一、八字模式的多維構架

日主,是八字的向心點、太極點。

取格:格神與日主,由點成線,就是一維。

取用神:日主、格神、用神,由線成面,就是二維。

運程:日主、格神、用神、運程(時間的變化),由面成體,就是三維。

流年:日主、格神、用神、運程、流年,就是四維。

如果按科學中多維的推演法如此類推,就可構成n維。

二、八字地支五行的多維性質

由科學多維論的推演法論,若泛義的把多維一詞應用在八字中,比如一個地支巳字,就是個點;巳申合、巳與亥衝、巳與寅六害,就是兩點成線,這是一維;巳與酉與醜,三點成一面,就可構成二維;巳酉丑三維與運程,就是三維了。同時,一巳既是金的長生、又是火,巳還是火的祿旺、土的祿旺,巳與辰還是天羅地網煞,巳與午未還可構成三會局,巳與寅申還可構成三刑,巳與別的地支、天干也有關係,這不就是n維了。這就是五行的多維性質。

八字五行多維性質及八字模式的多維構架,八字陰陽五行辯證法

所以,創造性的應用多維一詞,意義就在於讓學習者知道,八字中陰陽五行,特別是地支,他不只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會與其它五行有著多維的關係和性質。因此,我們論斷一個八字時,就不能只知道巳是金的長,而不懂得或不管巳又是火可克金,以及巳與其他五行的n種關係的性質。

當我們知道五行的多維性質後,八字五行生剋合化、刑衝會害的綜合問題,我們就會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從此就不會犯其巳永遠就是金的長生,二不衝一等等錯誤了。同時也可知道三合局不論合化,只是合是關係,如亥卯木局,有金運,這亥水也可化金。如果論成合化局,金就無洩會克木,李鴻章的八字就是這種,曲直仁壽格,行金運不但不破格,反封候拜相均在金運中。

總之,地支五行生剋合化、刑衝會害的綜合問題很多很多,後面就結合五行的多維性質與五行的辯證法以及八字生克合化、刑衝會害各自規律法的全面結合,進行一一論述。

八字陰陽五行辯證法

辯證法,來源於西方哲學。其實,中國陰陽五行學說,本是一部古老的自然辯證法,這已是共識。辯證的法理,早過了西方很多年。只是中國近代科學落後於西方,西風壓倒了東風,中國古老的哲學,也就在近代漸漸沒落了。因此,在近代,就沒人給中國陰陽五行學說賦予新的生命力,也就沒有現代化的名稱。

但是,辯證法一詞,此詞彙並非那一家的代名詞,此詞彙可應用於多種不同領域,包括哲學、自然科學與史學等。換句話說,只要具備辯證性原理,都可稱某某辯證法。所以,陰陽五行學說及八字命理學,完全是陰陽五行辯證性質,就有資格應用辯證法一詞。陰陽五行學說中辯證性的東西,可稱為陰陽五行辯證法。八字命理學中具有辯證性的東西,可稱為八字陰陽五行辯證法、也可稱八字五行辯證法。

八字五行多維性質及八字模式的多維構架,八字陰陽五行辯證法

廣義的說,八字陰陽五行辯證法,就是把干支陰陽及各干支陰陽五行的個體性質、及氣與質量關係、以及生克合化、刑衝會害團體間各組合關係、性質,與八字整體相互聯繫在一起,與運歲聯繫在一起,應用辯證性的法理,客觀地、一分為二的論述和論斷。八字陰陽五行辯證法的觀點,是承認複雜的綜合問題,主張用聯繫的、變化的、全面的觀點分析命理。帶有形而上、機械論、教條論的觀點,容易忽視複雜的命理綜合問題的矛盾,容易孤立地、靜止地、片面地看待陰陽干支五行及運行反應。

具體的說,例如金長生在巳,巳又是火可克金,這裡面就存在著五行的辯證法。在不同兩八字中,一八字巳就是金的長生,一八字巳就是克金者火。一八字命局巳是金的長生,到某一運程,巳又變成了克金的火等等。通過五行在命局、在運歲中由量到質的變化,我們就可作出辯證性的判斷,人的命運好壞、吉凶結果,就可以推斷出吉凶的結果。

又如墓庫,何時是庫、何時是墓,也存在著辯證法。對於墓庫,在命局、在運歲中,如不能辯證性的作出正確判斷,錯把墓當庫論,就有可能把兇作吉論了;如把庫錯當墓論,就有可能把吉當兇論斷了。

又如溼土、燥土生金克水,也存在著辯證法。何時燥土可生金,何時燥土可脆金;何時溼土蓄水養金,何時溼土也能克水埋金。就必須辯證性區分、論斷。

總之,八字命理學,應用的全是干支陰陽五行,干支陰陽五行配置、運行及在運歲中變化,處處充溢著辯證法,我們命理學應用、研究者,就必須掌握干支陰陽五行的辯證法。否則,若犯了形而上、教條、機械性錯誤,論斷就難言正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