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了解的關於唱歌呼吸的三種類型!送給愛唱歌的你

歌唱呼吸的三種類型

胸式呼吸:這是一種主要依靠胸腔控制氣息的呼吸法。吸氣時雙肩上抬,只用胸部的擴張和回縮動作進行呼吸。這種呼吸法由於只用胸腔上部,即抬肩來進行呼吸,因而吸氣太淺,氣息的容量小,沒有利用橫膈膜與腹部肌肉控制氣息的能力;氣息保持不住,容易很快洩掉;還會引起喉頭、頸肌、下顎和舌根的緊張,影響音域的擴大和聲區的統一,聲音缺乏應有的色彩變化,易產生逼緊、生硬的效果。

你需要了解的關於唱歌呼吸的三種類型!送給愛唱歌的你

腹式呼吸:這種呼吸法主要靠下降橫膈膜,用腹部肌肉控制氣息,唱時胸部不抬起,只用凸肚子或癟肚子的方式呼吸,或者呼氣時小腹不但不收縮, 還向外凸出。運用這種呼吸法的人,因將氣息壓迫得過深,腹部膨脹,使胸腔肋骨受到壓縮,失去胸腔肋間肌肉控制呼吸的能力,氣息容量不大,並不能積極地對聲帶形成應有的壓力,聲音滯重不靈活,空洞、無力,高音尤為困難。

胸腹式呼吸:這是目前聲樂界大多數人認為最可取的歌唱呼吸方法。它是一種運用胸腔、橫肉膈膜和腹部肌肉共同控制氣息的呼吸法。它的優點在於全面地調動了歌唱呼吸器官的能動作用,使胸腔、橫膈膜和腹肌互相配合,協同完成控制氣息的任務;由於吸氣時下降橫膈膜和張開肋骨同時並用,使胸腔全面擴大,氣息的容量大;控制氣息的能力強,呼氣呼氣均勻而深沉,並能對呼氣氣勢的強弱進行調節,使聲音的高、低、強、弱變化控制自如。這種呼吸法解除了胸部的僵硬緊張,呼吸支點明顯,音量、音域都得以擴大,聲區調和統一,聲音的表現力豐富。

這兒我們還著重說明一下呼吸支點及其作用。歌唱時,我們用了胸腹式呼吸法進行呼吸,就會產生呼吸支點的感覺。所謂呼吸支點,一方面是指氣息的保持部分,即利用胸腔肋間肌、腹和橫膈膜控制氣息的呼出,使氣息呼出時均勻而有節制;另一方面是指聲帶支點,就是聲門閉合,根據所發音的高、低、強、弱,調整呼氣的壓力和聲帶長度、厚度和張力,使有節制的呼氣與聲帶正常的振動密切配合。 如果呼吸有了支點的感覺,那麼當我們歌唱發聲時,便會感到發每個音都是用氣息支持的,發出的聲音不但響亮、悅耳,並且具有伸縮性和色彩變化,而頸部肌肉、下顎、舌根等並不感到緊張。不論唱高、低、強弱的聲音,都要有呼吸支點,也就是說,所有的聲音都必須用氣息來支持。當我們發聲時,控制呼吸聲帶鬆緊和張力的力量應有大小變化,便不會失去呼吸支點的感覺。

你需要了解的關於唱歌呼吸的三種類型!送給愛唱歌的你

那麼,怎樣才能產生呼吸支點的感覺呢?這就要求我們學會正確地使用胸腹式呼吸。胸腹式吸氣時,橫膈膜下降,使胸腔底部向下伸展,同時胸腔兩肋張開,使胸腔全面擴大。此時,因胸腔和肺部擴大,外界空氣即入肺內。呼氣時,一方面依靠胸腔本身的彈性作用和胸腔呼氣肌肉用力,逐漸將肋骨拉下,使胸腔縮小;另一方面,腹部肌肉有控制地收縮,壓迫腹腔內器官向上,使橫膈膜逐漸抬起(回覆原來位置)。以上兩種方面的呼氣動作互相配合,共同控制氣息的呼出。

呼吸的注意事項呼吸時,我們應注意以下幾點:

1.氣息應吸在胸腔下部,不可過淺或過深(如胸腹式呼吸)。

2.吸氣要柔和、平穩,全胸部自然地擴張,不能用強制的力量,否則呼吸器官各部分會產生僵硬、逼緊的感覺。

3.吸氣需口鼻同時吸,快而且深,無雜音。呼氣則緩慢、節制、均勻。

4.氣息吸入後必須善於保持,不要一下子讓氣息很快洩掉,也就是說不要一下子讓橫膈膜與胸腔吸氣肌肉放鬆,而要保持胸腔的擴張狀態。

5.控制呼氣的力量要適中,不能將氣用力壓住。錯誤地把保持氣息當成緊壓,用力擠壓下肋和橫膈膜,結果會產生沉重,逼緊的聲音。

6.呼氣時,上胸部要放鬆,保持自然的突起狀態(不能僵硬),要用下胸肌和腹肌來操縱。

你需要了解的關於唱歌呼吸的三種類型!送給愛唱歌的你

知道了如何進行胸腹式呼吸及注意事項後,接下去我們再簡要地介紹一下線呼吸練習方法:

1.緩吸緩呼法――按照歌唱呼吸的要求,緩緩吸氣,略停頓後,緩緩呼氣。呼氣時要均勻而有節制。注意呼吸保持部分不能有僵硬的感覺。

2.緩吸急呼法――緩緩吸氣,略停頓後,急速呼氣。注意呼出時腹肌和橫膈膜急縮而有彈性的抽縮動作。

3.急吸緩呼法――急速吸氣,略停頓後,緩緩呼氣。這種呼吸法,是歌唱時最常用的一種,應經常練習。

4.急吸急呼法――急速吸氣,急速呼氣。 純呼吸練習,還有多種方法,例如吸氣後,長短交替呼出,如長、短、短、長、短、短或長、短、短、短、短、短、長等等。

當然,呼吸方法並不是千篇的一律的,沒有兩個人的呼吸方法完全相同,每個人都有他(她)自己呼吸的幅度和速度(呼吸幅度是 從吸氣到呼氣的全部範圍),不可能完全一樣。這點在練習的時候應注意。

作為一名歌唱學習者,在瞭解了歌唱發聲器官的構造和掌握了正確的歌唱呼吸方法後還需要知道一些歌唱發聲的原理。 當氣息肺部經支氣管、氣管呼出時,喉頭兩聲帶才閉合,氣息經過聲門,引起聲帶的振動而發聲。

然而聲帶受氣息磨擦振動而發出的基音是十分微弱的,沒有頭腔(鼻腔及鼻竇)、口咽腔和胸腔的打開狀態和共鳴作用,噪音就不可能擴大和美化。音波只有在各共鳴的腔裡得到調節的擴大,才能發出響亮、優美的歌唱性聲音。

你需要了解的關於唱歌呼吸的三種類型!送給愛唱歌的你

歌唱的聲音有高、低、強、弱之分。聲音的高、低是由聲帶振動的頻率高、低決定的,聲帶振動頻率高(即每秒一閉一合的次數多),發出的聲音就高;反之,聲帶振動的頻率低,發出的聲音就低。聲音的強弱則是由聲音振幅的大小決定的,聲帶來回顫動所佔的空間大,所形成的振幅大,聲音就強;聲帶來回顫動所佔的空間小,所形成的振幅小,聲音就弱。

在唱高、低、強、弱不同的聲音時,歌唱器官必須作出相應的調整。唱高音時,呼氣壓力大,聲帶緊張、縮短、變薄,張力相應增大,口腔內開度大,並明顯地三到上部共鳴的作用。唱低音時,呼氣壓力減小,聲帶鬆弛、伸長、變厚,張力也相應減小,共鳴偏重在下部。唱強音時,呼吸的氣勢強,聲音振幅大;唱弱音時,呼吸氣勢小,聲音的振幅小。

初學唱歌的人往往只用喉部肌肉來調節聲音的高、低、強、弱,唱高音就把喉嚨卡緊,唱弱音就把喉嚨縮小。其實,歌唱時高、低、強、弱音的變化, 是在聽覺器官的操縱下面使呼吸、喉頭聲帶和共鳴器官協調動作的結果。

人類的發聲器官猶如管樂器,聲帶是樂器的嘴子或簧片,管子就是人的共鳴腔體。只有經過共鳴器官的共鳴,擴大了振幅、豐富了泛音,經口唇傳出,才能變成我們聽到的優美宏亮的歌聲。這裡需指出的是,有人為了獲得大的音量而單純加強呼氣部力,他們以為呼氣的功能越大,轉換成的聲能也就越大。豈不如這樣一來就迫使喉頭、聲帶處於被動的擋氣狀態,在強大的氣流衝擊下,喉頭、聲帶都變得十分僵硬,聲帶處於純肌肉操作,無法做正常的振動和調節,常常會出現憋氣或漏氣的現象。大量的氣動能被消耗或洩掉,兩片聲帶常常會發生不同步的振動,出現抖音或晃音。如果再用蠻力加強呼氣力,聲帶客喉頭擋不住氣息的衝力,就會本能地藉助喉外肌及會厭、咽喉共同捏緊來幫助擋氣,這就是產生喉音、白聲、喊聲及鼻音等毛病的主要原因。所以這種發聲法是不科學的,當人們意識不到的時候就不會自學的採用這種發聲法,學唱的人應當注意這一點。

你需要了解的關於唱歌呼吸的三種類型!送給愛唱歌的你

正確的發聲首先要有的呼吸基礎,既要有呼吸支點,喉頭要穩定,聲帶的運動應與呼吸密切配合,適度調整。當然,要掌握正確的發聲還遠不止這些,例如還要求恰當地運用好歌唱的共鳴,使聲音圓潤、明亮,傳得遠,並富有力度變化和音色變化;要適度調整共鳴區,開發出寬廣的音域,使聲區調和、統一,聲音上下走動無裂痕,行腔自如;音高、節奏都要唱得準確,唇舌、下顎的靈活自如,不能僵化,還要做到能正確、清晰地咬字吐字。如能做到以上這些,就能較好地掌握歌唱的發聲技能。

著名的英國聲樂大師威廉莎士比亞對於歌唱的發聲曾概括了四句話:“用無聲的呼吸把喉嚨放鬆,開始發聲就要落在準確的音上,像打哈欠樣地唱著“啊”字,吸氣好像是在激動時的模樣”。雖然這四句話包括的內容還不算全面,僅指出了關於發聲的某些要點,但他對如何正確地歌唱發聲作了精闢的總結。總之,科學的發聲方法是要使發聲器官的功能得到正確發揮,養成習慣性的控制能力,使聲音沿著正確的道路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