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貴的早教就一定能開發兒童的潛能嗎?

舞可定天下


嬰幼兒早期教育(簡稱早教)是指嬰幼兒從出生到未滿3週歲,根據其生長髮育規律及其心理發育特徵,利用客觀環境和某些教育訓練方法,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的給予嬰幼兒某些器官以豐富的刺激,進行科學的訓練和教育,培養兒童感覺、動作、語言、認知、行為和習慣等,以此發揮兒童最大的潛能。

嬰幼兒早教是孩子認識世界,構建自身和事物聯繫的過程,所以早教是必須的。但是,目前市面上存在大量的早教培機構,宣稱能夠開發嬰幼兒潛能,如感覺、想象力、專注力、社交力等等,收費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一節課不等。我們先不談這個收費是否合理,單說培訓班的教學內容,其實,大部分都沒有科學依據和系統的教學方法,同時,師資質量也讓人堪憂。

對於0-3歲的嬰幼兒早教應該包含什麼內容?不少家長也存在誤解,把早教理解成了不管孩子的發展水平如何,只要“早早教育”,孩子都能學會,對早教機構產生了過高的期望。其實,正確的早教就是“返璞歸真”,讓孩子在合適的年齡獲得正確的能力,保證早教的內容符合嬰幼兒的認知發展特徵。

0-3歲的孩子最應該學習的能力是吃、喝、拉、睡、玩,而這些基本的生活能力,是父母在陪伴中可以逐步去教會孩子的,完全沒必要去昂貴的早教機構。對於孩子來說,沒有什麼是比父母的陪伴讓他們更能感受到快樂和安全感的。

在陪伴的過程中,家長應該關注的地方包括:孩子的聽覺、視覺等感官能力的發展;坐臥、爬行、手指協調、走路等運動能力的練習;對生活中各種事物認知的發展;生活規律的養成;語言能力的掌握和表達等等。

在嬰幼兒早教中家長不應拔苗助長,對孩子期望過高,生活技能應是早教的主要內容,家長也應該是早教的第一老師,這些都是早教中心無法代替的。


何秋光學前數學


各種打著開發孩子潛能的教育都是一種利誘的說法,

那為什麼還說開發潛能呢?

其實每個人的大腦裡都有很多的神經突觸,這些突觸受到外界的刺激會漸漸長大,如果沒有外界的刺激它會縮小,受到外界的影響越多突觸會越來越大越來越粗,相互之間也會連成一張信息網絡通道,就像現在的立交橋一樣,四通八達,那麼我們獲取的信息和處理的信息的速度就會比其他人快。

所以說早教呢並不是完全沒有開發潛能的功能,但是早教代表不了全部,我們需要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來讓孩子參與體驗,刺激他的腦神經的活躍度,不是有句古話說腦子越用越靈活麼。就是這個道理!



聚焦學前教育


這個我深有體會,我大仔剛出月那天,我去外面買了一張兒童歌曲的DVD回來,這DVD包括教有對人的稱呼的英文歌曲和其它一些歌曲,他的童年的很多時光都是在這張蝶上過的,真的,每天一定要聽幾小時,一直聽了幾年,他對爸爸媽媽等英文的稱呼經常不經意間隨口唱出來,很準,很清晰。那張蝶現在不見了,那時28寸的TCL電視機還在,不過也壞了,但捨不得丟掉,就作紀念吧!現在我仔讀初三了,在尖子班中排行級前十幾名,雖然不是絕頂聰明那種,但智力絕對好過很多同齡同學。我說的是不是送給人地早教機構的早教,而是早早讓他接受教育,一個月花電費五六十元,不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