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究竟能够容纳多少新股?

云山修行客佛云


这不是容纳的问题,是市场对新股发行的承受力有多大,对股市的后期影响有多少才是需要思考的。

2017年发行了400多家新股,股市却是指数涨千股跌的走势,导致了今年的疯熊行情出现9成股民亏损,更是出现了股票质押问题差点引发系统性风险。如果说能容纳多少,目前想上市的企业成千上万家,优质的企业也不少,全部进入股市也能达到上万家,但是股市能承受这种超速的发行节奏吗?还是说应该完善退市制度有进有出才是发行新股的同时保证股市健康和稳定的根本,股民才能在市场享受到投资的回报和坚持价值投资理念。

如果说不顾市场承受一味的常态化发行,又不想垃圾股退市,最终还不是变成了人人认为的圈钱市场。

所以,发行新股要结合当下环境适当增减或者暂停最好,让市场休养生息,让投资功能能发挥,并不是一味的让股民习惯这种每周必到的节奏,强化了融资意识,却没人敢再投资了。


金美圆的财经笔记


最后,得出A股还可以IPO1345家,现在是3655家,两者相加,3655+1345=5000家。也就是A股上限是5000家。


天键哥哥


这是一个鱼和渔网的故事,你有多大的多强的网,你就能网住什么数量的鱼!对于A股来说目前的市场仅仅能维持现在这个4000左右的股票数量,如果强行再进行疯狂的扩容,那么结果就是一个鱼死网破的局面!!


2014-2018年的时间里,A股从2000多只股票扩容到了3600只股票,看上去上市公司添加了不少,“人丁兴旺了”!但是总市值却缩水了将近一半,市值跌至世界第三,排名与日本之后,并且仅有6个苹果公司的体量!这就是肆意扩容的结果和隐患!


A股需要的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环境,好的企业能迅速简单的上市,得到充分的融资和发展!而坏的企业,只想圈钱的企业必须加速和化繁为简的退市,这样才能保持投资环境的良好!慢牛不是靠吹出来的,是靠扎扎实实走出来的,目前的A股之所以牛短熊长就是因为有大批的老鼠屎存在,而坏了一锅粥!!所以容纳多少新股不重要,能发展出多少好的上市公司才重要!


琅琊榜首张大仙


A股究竟能容纳多少新股?这个问题相信没有一个人能给你正常答案,A股永久的使命就是为上市公司融资的,如果按照近几年A股市场IPO加速发行,IPO常态化发行,上市的公司大量供应但退市的没有几家,按照这样持续发展下去,A股已经是貔貅一样,容纳的新股数量是无底洞。

说白了就是A股想要停掉新股发行是永远不可能的,具体能容纳多少新股肯定没有人能给具体数字的。按照国际成熟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数量,每个国家的容纳的上市公司都不同,基本会保持3000家至5000家上市公司居多,有些国家的股市上市公司数量高达7000家以上,所以这些要根据每个国家具体情况而定的,并不是有明确容纳数字的,只要能容纳到可以正常运行,别超负荷发行就好了。


按照我国是一个大国家,经济发展仅次美国,我估计A股保守可以容纳5000至6000家上市公司,目前A股已经容纳了3600家,IPO还会继续发行!一旦达到这些上市公司数量我相信A股会进行严格退行退市制度,让上市公司循环起来,优质的公司继续留在股市造福投资者,垃圾股将永久退出这个市场。

总之A股能容纳多少新股这不是我们散户投资者去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是真正应该由监管层来思考的;一个健康股市的上市公司不追求数量,而是追求质量,有质量的上市公司才能造福股民投资者。


老金财经


A股究竟可以容纳多少新股,这个谁也无法确定,但是新股的数量应该是保证A股大体运行稳定,笔者认为是应该的。

从大的方向来看,IPO节奏必须得到投资者的认可,不至于被投资者广泛质疑,个别质疑可以置之不理,毕竟是个别,但是普遍质疑就可能是IPO节奏太快了,超出市场的承受力了。

像17年每周好几家IPO,天天可以打新,这种节奏就是明显偏快的,遭遇质疑的声音也很高,不仅投资者质疑,也有很多专家学者质疑,也有媒体质疑,股指虽然没有明显调整,但是个股调整非常惨烈,终于在今年出现了股权质押风险暴露,需要国资出手援助解决,这是不是得不偿失的呢?是一个需要反思的问题。

股指周强一点,市场情绪高一点,IPO适度多一点可以理解,但是怎么多都不可能天天可以打新,一周三四家也是极限了,如果市场走势不振,投资者悲观得很,每周一家也是可以的了,也属于IPO常态化。

为了多发新股导致股价下跌,总市值不增反减,是社会财富的绞杀,未必就是赢家。

IPO没有一个绝对值的标准,但是要得到投资者的普遍认可为标准,因为投资者认可才会投资股票,如果投资者反对,选择离场,股指就会下跌。


杜坤维


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想想发行新股的目的是什么,用前些年的话说,是为了给企业解困,扩大直接融资,现在十几年过去了,也发行了几千家上市公司,而从最近两年的新股发行情况看,数量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尽管上报的企业很多,但是最终能够批准下来的却很少,现在每周两家新股,而且融资金额也不大,很明显当前的新股发行已经不是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任务了。

以前我们是重融资而忽略回报,估计未来会重视回报而忽略发展,这是每个国家股市发展大盘一定阶段面临改变的问题,以现在的规模看A股的公司已经有3000多点,非常不少了,我估计即便未来还要上市新股,但是总体数量会在3000家左右徘徊,因为注册制和退市制度就是为淘汰一批公司做的准备,未来会发新股,但是也会让一些公司退出市场,这就是优胜略汰,而总体的规模不会继续扩大了。


春意萌生


这恐怕是一个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股票市场究竟能够容纳多少新股是没有定数的,会伴随市场状况而变化,是一个变量。当股票市场行情好,场内资金多,能容纳的新股自然更多,当股票市场行情走差,场内资金少,能容纳的新股自然就少了,如果不顾市场状况差,继续强行高速发新股,那也可以,只是场内容易出现僧多粥少的一幕,会不断摊薄场内股票所得资金量,最终导致股票集体失血阴跌乃至大跌。

就好比一个养鱼的池塘,你放几十、几百条鱼进去,鱼自然生长得健康而肥大,如果你再放几百条鱼进去那也是可以,只是鱼平均所得食物(包括氧气)会减少,整体生存环境质量下降,鱼整体会瘦弱一些,如果继续放几百条、千条进去,也许也还是可以的,只是池塘里的鱼又将整体瘦弱一圈,再继续。。。在整个鱼塘呈现高度缺氧集体死亡之前(整个股票市场跨了),池塘都可以继续放鱼,只是池塘里的鱼儿的健康和成长就堪忧了。

股票行情不好,场内投资者冷清,资金量少了许多,还过度发IPO这一幕,正是这些年导致A股不断阴跌走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与其谈A股究竟能容纳多少IPO,过度强调可容纳的数量,还不如强调下重质量。

源自风生焱起的个人分析,欢迎关注本账号以便获取更多财经知识


风生焱起


还可发三千家,因为不少股民还在抱怨一只新股也中不到,现在股市中开户的股民应该有三千万仍战斗在第一线,不忘初心,不敢寂寞,为了平息中不到股民的愤怒之心,至少应该这个数字,再说股市总市值应与国民总产值不相上下,目前为四十万亿,三千五百家,再发三千家可追平gdp数值,也是这个数,何况新股发越多,底部也就越夯实,投资者情绪也会越稳定,都不会再短线进出全部变成长线投资,成熟的股民时代也到来了,用不着再苦口婆心劝告了,炒股就是为了分红这个划时代的资本市场在我国实现了。


徒步走go


A股能够容纳多少新股一个要看时间的问题,另外一个就是发行制度会不会变成注册制。

从1990年年底老八股上市,2000年9月份市场股票突破1000家,2010年9月数量突破2000家,2016年12月两市股票已经突破3000家。之前两个10年股市各增加1000家股票,到后来6年时间已经又新增了1000家

为了解决新股堰塞湖问题,新股在这两年发行的数量比较多。2017年发行了421只新股,2018年目前还有最后一个月,新股发行数量也不少。常态化发行新股,只要股市不发生系统性风险还是照旧,只不过有时监管层为了照顾市场情绪少发一点,但是不可能停的。

有人曾经提出疑问说新股堰塞湖解决后股市还会不会有新股?这答案是肯定的,新股哪里发行的完啊,完全是上完一批又一批。只要时间足够,A股可以容纳无限的新股。投资者都是很健忘的,市场因为新股跌了的话哄几句他们又会再回来了。

当然了,如果注册制推进的快,那么新股发行将会再上一个台阶,只不过那个时候将不会享受现在这么高的溢价。


小兵一枚


扩容肆无忌惮,给新股上市留下极小空间 ,可以说,按目前中国资金市场规模,新股已经不应该再上市了,由于经济下滑,现有的上市公司业绩差,不分红假分红已经普遍,大面积减持和大股东非法侵占公司募集资金已经导致公司亏损或退市问题严重。如此紧张混乱的股市,投资者遭受严重打击,资金已远离股市问题突出,应当予以高度重视。不能再上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