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之后德军为什么再也打不了闪击战了呢?


闪电战的核心就是装甲部队一波强X,突破一个口子,然后长驱直入,破坏敌后方交通补给枢纽,指挥部啥的。跟面的吃瓜步兵跟进撕大裂口,扩大战果。装甲部队要是遇到硬茬就上斯图卡炸它丫的,然后从敌阵后方与两条腿的步兵合围敌军。

德棍在巴巴罗萨行动早期吊打苏联也是一个道理,而且闪电战讲究快,靠着装甲部队和空军的机动性,你还没反应过来,基地就丢了。不过早期的行动顺还有一个缘故,本身毛子西部的很多地方,比如立陶宛、乌克兰啥,本身就是被苏联吞的。而且还被斯大林清洗的很火大,内心是反苏的,所以德棍打的也轻松。

到了1941年9月的时候,本来应该7月就去打莫斯科的古德里安才从基辅回来,准备全面干莫斯科。然后就遇到了苏联的泥路+秋雨,装甲部队行进速度还不如我奶奶。

而且光是装甲部队行进慢也就算了,那破路直接导致补给也跟不上。再加上打基辅那会,毛子已经把重工业往东部转移了,也开始动员征兵,还有大量远东的部队调过来。等到德棍爬到莫斯科,凛冬将至,10月革命阅兵~阅完兵直接开打。卫国战争Buff触发...

所以,德棍本来的目标就错了,闪电战的机动性,突然性在战略纵深那么大的苏联本来就不好使,何况苏联的垃圾基建,东边连个像样的水泥路都没,行军补给都难。德国闪电战法就像一拳头揍在一个巨肥胖子的肚子上,脂肪(纵深,烂路,策略失误)缓解了拳头的大部分冲击力。然后胖子一个右勾拳(动员兵,东移的工业,英美援助)把德棍扇晕。


疯狗的轻武


“闪击战”又称“闪电战”。是由德军陆军元帅古德里安提出的战略思想。

这种战法,一是要对敌方重要的战役战术目标、指挥中枢进行猛烈的空袭。二是,用坦克、摩托化步兵、炮兵组成装甲突击群撕开对手的防线。装甲突击群向敌纵深目标快速穿插的时候,就可以将敌方分割包围。三是,由后面跟进的陆军部队对装甲突击群包围的敌军予以消灭。

1942年之后,准确地说,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德军开始全线溃败。

“闪电战”首先需要有压倒性的空军力量,德军没有了。

“闪电战”需要足以撕开对手防线的装甲突击部队,德军没有了。

“闪电战”,还需要后面的陆军跟上消灭装甲部队包围的敌军,德军也没有了。

没有这些资源,德军还打什么“闪击战”呢?


吉林麻辣豆


一:战线太长。前期占领的土地都需要守卫,兵力分散,补给线太长,无法达到闪击的力度和速度。

二:没有适合的战场发挥。对英作战属于渡海登录作战,北非战场军力太小无法发动闪击战,苏联战场陷入僵持进入消耗阶段。

三:高层决策。希特勒希望通过潜艇战和轰炸,使英国屈服,以解决两线作战的困境,所以政治决策要更偏重对英作战,而对英作战无法用闪电战。

四:资源枯竭。1942年的德国虽然是最强盛的时候,但是逐渐枯竭的兵员,各种工业原料,已经开始显露出来。

五:盟军的经验积累。在被德国揍了两三年,无论如何也能积累一些经验了,有了相对的策略应对。


经理闲聊


没有制空权了。戈林把经费换珠宝,飞机不够了,航油搞不到了。希魔气晕了。装甲部队的油标号太低,气温一低就冻住开不动了,太炮筒冻死了,枪栓拉不开了,士兵饿肚了,这电就闪不了啦。


巨蟒913


战线太长,給养匮乏,气候恶劣,军心疲惫,归根结底是战略指导失误。


手机用户凯旋而归


没油打不了。


中国名字A


他们的战线太长了!


胖子陈越


战线太长有心无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