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西安市中蜂產業扶貧的探索與思考

关注|西安市中蜂产业扶贫的探索与思考

西安扶貧開發

政策 經驗 交流 學習

关注|西安市中蜂产业扶贫的探索与思考
关注|西安市中蜂产业扶贫的探索与思考关注|西安市中蜂产业扶贫的探索与思考

西安市中蜂產業扶貧的探索與思考

文 / 校步升

【內容提要】秦嶺北麓山區非常適合發展中蜂產業,這個區域也是貧困人口的集中區。西安市自2015年開始試點發展中蜂產業,2017年在全市沿山區域全面推廣,目前中蜂產業已成為秦嶺北麓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惠及沿山5個區縣、30個鎮街、200多個行政村、3000餘戶貧困戶。西安市發展中蜂產業比較優勢明顯,但也存在一些制約因素,因此,要高度重視中蜂產業對脫貧攻堅的助推作用,尤其是對秦嶺生態環境的保護作用。

关注|西安市中蜂产业扶贫的探索与思考

中華蜜蜂簡稱中蜂,俗稱土蜂,在我國有著數千年養殖歷史。近年來,得益於良好的市場環境和消費需求,全國各地中蜂養殖產業蓬勃發展,中蜂產品的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發展潛力巨大、前景廣闊。西安市秦嶺北麓區域非常適合發展中蜂,這個區域也是西安貧困人口集中區,包括周至、鄠邑、長安、藍田、臨潼等區縣,因此,西安市將中蜂產業作為十大扶貧主導產業之一。

一、西安市實施中蜂產業扶貧的重要意義

(一)具有促進沿山區域貧困人口脫貧增收的作用

西安市秦嶺北麓沿山區域蜜源豐富,一年四季三季有花,非常適合中蜂定地飼養。中蜂養殖投資少,前期僅需投入蜂箱、蜂群、養蜂機具等,通過採集天然花蜜釀造蜂蜜,充分利用野外閒置資源,不佔農田,不汙染環境,不誤家中農活和就近打工,當年投入當年可收回成本,一次投入,長期見效。適合小規模分散養殖,勞動強度小,老少婦幼皆可參與,是一項投資收益率較高的養殖產業和山區農民輔助增收的好渠道。從投入產出比來看,一箇中蜂蜂群年產蜜量可達到10-20公斤、蜂花粉2-3公斤、蜂蠟2-3公斤,蜂蛹1-2公斤。如一戶貧困戶養殖量達到20箱以上,年收入將過萬元。中蜂蜂群發展速度較快,一群蜂第二年可發展到2~3群,蜂群數量會逐年增加,符合貧困戶發展中長期產業的需求。

(二)具有繁榮壯大西安市特種養殖業的作用

養殖業作為西安都市型現代農業組成部分,佔比很大,目前已形成以生豬、奶牛、肉雞、奶山羊等為主導,以兔、狐、鴿子、中蜂等為特種養殖的產業體系,生豬養殖主要分佈於鄠邑、長安、周至,奶牛養殖分佈於臨潼,肉雞、奶山羊養殖分佈於藍田,兔、狐、鴿子等特種養殖零星分佈。據摸排調查顯示,全市發展中蜂產業養殖戶有近3000戶,中蜂存量3萬餘箱,戶均養殖規模較小。西安市大力發展中蜂產業,有助於豐富區域特種養殖產業。

(三)具有豐富生物多樣性和改善生態環境的作用

中蜂嗅覺靈敏,能充分利用零星蜜源植物,採集力強、利用率高、採蜜期長等西方蜜蜂無法比擬的優點。一定數量蜂群,還可以解決農田作物授粉問題,對農田作物提質增效效果明顯。但隨著全球生態氣候不斷變化,以及外來蜂種等因素影響,中蜂數量和分佈區域不斷萎縮。研究表明,近百年來,我國中蜂種群數量減少80%,分佈區域縮小85%,現存中蜂蜂群數量約300萬群,多數呈零星分佈狀態。為此,2006年中蜂被列入農業部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遼寧、重慶、河南、湖北等省市邊遠山區,都相繼建立中蜂養殖保護基地。在西安市秦嶺北麓區域大面積養殖中蜂,可以壯大秦嶺地區中蜂種群數量,擴大中蜂分佈區域,有助於秦嶺北麓生物多樣性保護和自然生態環境改善。

二、西安市實施中蜂產業扶貧的比較優勢

(一)自然條件得天獨厚

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被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秦嶺山脈作為我國重要的生態功能區,政府對這片區域的環境資源保護力度不斷加大。據調查,秦嶺境內發現蜜、粉源植物共有78科、173屬、228種,其中薔薇科、菊科蜜源植物最多;秦嶺還蘊藏著大量的中草藥,均能為中蜂提供花蜜或花粉。可以說,秦嶺中華蜜蜂“採的是中草藥花蜜,喝的是秦嶺山泉水,蜜汁獨特價值高”。秦嶺北麓西安段的周至、鄠邑、長安、藍田、臨潼五個區縣,都有著良好的山區生態環境,遠離工業和城市汙染,綠樹成蔭、水源潔淨。尤其是周至縣,縣域內有多個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天然林場,山區道路、飲水、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較為健全,既有良好的中蜂養殖生態環境,又有一定基礎設施和人力資源。

(二)產業發展基礎較好

西安市發展中蜂產業有一定產業基礎,目前已形成一批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中蜂產業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其中,西安眾天蜂業公司是中國土畜產進出口商會蜂產品分會監事長單位,每年可收購、加工、出口各類蜂產品5000噸,實現產值1.8億元;周至興利養蜂合作社帶領500餘戶貧困群眾發展中蜂產業,年產蜂蜜約280噸;鄠邑區現有養蜂專業合作社達13家,形成一定養殖規模。西安市本土的龍頭企業和合作社擁有養殖、加工、營銷等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擁有一定的技術服務和市場運營團隊,打造了“眾天”、“融氏王”、“秦周”等地方蜂產品品牌。加之,秦嶺山區居民有用傳統棒棒桶養殖中蜂的習慣,部分群眾有用改良技術養殖中蜂的豐富經驗,很多群眾對養殖中蜂有著高度認可和強烈發展意願,這些都為我市中蜂產業扶貧奠定基礎。

(三)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西安市結合秦嶺北麓沿線貧困群眾較多和適合發展中蜂產業的實際,因地制宜將中蜂產業確定為產業扶貧重點項目之一。2017年,西安市扶貧辦、農林委、財政局三家單位聯合印發《關於2017年西安市中蜂養殖產業扶貧項目實施意見的通知》,重點扶持有意願、有能力發展中蜂產業的貧困群眾,通過龍頭企業帶動等形式,為貧困戶發放蜂箱、蜂群,提供連續三年技術培訓和後續服務,首批項目涉及藍田、臨潼、周至779戶貧困戶。2018年,西安市農林委、扶貧辦聯合印發《關於強力推進“十百千萬”產業扶貧工程的意見》,將中蜂產業確定為十大扶貧主導產業之一,重點打造藍田縣中蜂產業示範縣,帶動周邊區縣中蜂產業大發展。

三、西安市實施中蜂產業扶貧的制約因素

(一)缺乏長遠規劃和合理佈局

整體來看,西安市中蜂養殖產業缺少全局性、長遠性規劃,沒有專門的管理機構,以往多以民間自發組織生產為主,散戶養殖數量較大,呈零星分佈狀態。深山地區居民多采用傳統的棒棒桶進行養殖,缺乏標準的養殖蜂箱、蜂具及養殖技術規程,與擁有標準化、規範化、現代化養殖能力的新型經營主體比較,處於劣勢地位,非常需要借力發展。西安市與本省的漢中、寶雞、安康等地市比較,發展中蜂產業起步較晚、規模較小。調查顯示,周至、藍田、鄠邑境內山區蜜源豐富,長安、臨潼也有發展中蜂養殖的資源基礎,但未形成較大規模和影響力。再者,中蜂相比外來蜂種屬於弱勢群體,養殖區內需要劃定設立保護區,防止外來蜂種襲擾,目前全市境內尚未建立法定意義上的中蜂保護區。

(二)貧困群眾發展能力不足

沿山貧困群眾多數存在老弱病殘、缺少文化、缺少勞力等問題,部分慵懶散、不求上進、坐等政府救濟,對於外界發展和市場信息不敏感,自我發展能力較差。在貧困群眾中發展中蜂養殖產業,扶智扶志都尤為重要。目前,西安市中蜂產業正處於起步階段,還沒有形成完善的中蜂養殖技術服務體系,以往培訓對象多為專業養殖戶,且培訓次數少、覆蓋面小,沒有形成常態化培訓機制。而有養殖能力和意願的貧困戶,也得不到充分技術支持,掌握關鍵技術不能熟練,多數仍沿襲傳統方法養殖,很容易失敗或收效甚微。

(三)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夠健全

目前,我市除周至縣較早成立養蜂協會外,其他區縣尚無養蜂協會,缺少協會在行業管理方面的基礎性作用,組織化、規模化、標準化發展不夠,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蜂產業健康穩定發展。因此,中蜂扶貧產業發展必須走以“強”帶“弱”的路子,就是扶持引導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養殖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參與,全面帶動有意願、有能力的貧困戶參與中蜂產業發展。西安市擁有一批實力較強的蜂業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但參與產業扶貧的企業和合作社數量相對較少,其中群眾自發組織的合作社管理運行水平較低,部分因組織運營、質量把控、產品加工、市場營銷等方面存在問題,基本處於癱瘓狀態。

四、中蜂養殖產業扶貧的模式探索

(一)“龍頭企業+貧困群眾”模式

選定有能力、有社會責任感的中蜂產業化龍頭企業,由政府和企業簽訂合作協議,由企業提供統一標準蜂箱、技術培訓、蜂病防治、跟蹤服務和銷售保障,引領貧困群眾通過發展中蜂產業脫貧增收。2017年,西安市中蜂養殖產業扶貧項目在藍田、周至、臨潼等區縣全面啟動,800餘戶貧困群眾發展中蜂養殖。西安眾天蜂業集團參與產業扶貧就採用這種模式,截至2018年8月底統計,該公司已累計帶動1500餘戶貧困群眾發展中蜂產業,戶均收益達到7500元以上。這種模式的優點在於依託龍頭企業成熟的技術經驗和市場運作能力、較強的產品研發能力、強大的營銷網絡,為貧困群眾發展中蜂產業提供技術培訓和後續服務,提升貧困群眾養殖能力,通過保底收購等措施,消除市場價格波動隱患,切實保障貧困群眾發展產業穩定收益。

(二)“專業合作社+貧困群眾”模式

扶持能夠實現產、供、銷一條龍服務的,具有社會責任感的養蜂專業合作社,可以將單打獨鬥的貧困群眾聯結起來、組織起來,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開展生產標準化、經營品牌化、運作市場化、發展科技化和管理規範化建設,依託合作社自身發展優勢,吸引貧困群眾成為社員發展中蜂養殖,促進貧困群眾增收脫貧。周至縣先期啟動的中蜂產業扶貧項目,採用的就是這種模式。周至興利養蜂專業合作社與周至縣政府聯合實施“精準扶貧、蜂潤萬家”產業扶貧工程,計劃兩年投資1000萬元,解決全縣山區群眾就業和脫貧問題,覆蓋10個鄉鎮、37個自然村、1000戶貧困戶。

(三)“養殖大戶+貧困群眾”模式

這種模式具有機動靈活的特點,能夠發揮農村能人大戶頭腦靈活、思路開闊、信息通暢,與市場接軌早,有傳、幫、帶的能力,與本地群眾之間溝通交流方便,技術幫扶便捷及時,示範帶動見效快等優勢。採取一戶帶多戶的形式,扶持有帶動能力、且願意參與扶貧事業的養殖大戶,對貧困戶進行管理技術、市場銷售等方面的幫扶指導。貴州省普定縣中蜂養殖精準扶貧,採用的就是這種模式,在全縣每個貧困村選取1名致富能手進行養蜂技術集中培訓,讓其掌握繁蜂、選蜂王、搖蜜、蜂病防治等技術後再回到本村,對本村選定的9戶貧困戶進行二次培訓,並整合資金為每戶免費發放10箱蜂群,以此鼓勵貧困戶增收脫貧。目前,西安市結合秦嶺北麓中蜂產業發展實際,鼓勵養蜂能手帶領貧困戶發展中蜂養殖,湧現出了劉滿喜、鮑永軍、雷保利等一批中蜂養殖幫帶貧困戶的能人。

五、幾點意見和建議

(一)合理制定中蜂產業扶貧規劃

在充分調研基礎上,結合區縣實際和群眾意願,合理規劃中蜂產業扶貧區域佈局,研究制定《西安市中蜂產業三年(2018-2020)發展規劃》。區縣、鎮街、村要參照市級規劃,逐級制定規劃、方案,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分解任務,因地制宜選定發展模式,落實資金來源、監管考核、保障措施等。整合扶貧、涉農等方面資金,為中蜂產業扶貧備足資金。充分考慮區縣蜂群承載量、貧困群眾數量、資金數量、技術力量、發展意願等實際情況,合理確定區縣年度目標任務。意蜂養殖佔比較大的區縣,要提前著手申請建立中蜂養殖保護區或出臺相應保護政策,防止出現中蜂和外來蜂種混養問題。要規劃大型養殖基地,重點開展技術培訓、種蜂培育和產品研發,打造一批集教學、參觀、試驗為一體的中蜂產業基地,著力發揮大型基地示範作用和輻射效應。制定行業發展公約,以綠色環保發展為理念,注重地區經濟發展的同時,兼顧環境保護。

(二)充分發揮社會服務組織作用

政府管理部門探索成立中蜂產業扶貧的管理機構,鼓勵民間成立蜂業協會組織、蜂業合作社聯合社,整合畜牧、動物防疫、野生動植物保護等部門技術力量,切實發揮社會服務組織作用。要發揮龍頭企業、蜂業協會、專業合作社、能人大戶“幫帶組”等社會組織的技術幫扶作用,邀請大專院校及科研機構養蜂專家和農村養蜂能人開展技術培訓講座,組成中蜂養殖技術顧問團,及時解決中蜂養殖遇到的技術難題。相關區縣、鎮街、村要建立相應的中蜂產業扶貧管理機構和蜂業協會組織,明確責任分工,發揮協會的技術諮詢和服務作用,定期組織開展技術培訓,舉辦大型講座、交流會等,培育一批熟練掌握養蜂技術的“土專家”,不斷壯大養蜂技術人員隊伍。

(三)全面調動貧困群眾主觀能動性

政府管理部門要充分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結合當地實際和群眾意願,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中蜂產業扶貧措施,提供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鼓勵貧困群眾參與進來。通過講座、座談、走訪等形式,幫助貧困群眾克服畏難情緒、依賴心理和惰性思維,先行扶持一批有發展意願和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推動一批中蜂產業精準扶貧項目,讓參與進來的貧困群眾見到實效、消除發展顧慮、看到發展希望,激發貧困群眾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按照養殖大戶跟貧困戶結對子,採取“一帶三”或者“一帶十”方式,積極引導貧困戶發展中蜂養殖產業。鼓勵參與中蜂養殖的貧困群眾參加技術大比武、優質蜂蜜評比等,定期對優秀貧困養殖戶進行表彰獎勵。通過電視、廣播、報紙、微信等渠道,宣傳養蜂脫貧增收效果明顯的典型案例,表彰先進,激發後進,示範引領,輻射帶動,逐漸激發貧困群眾發展中蜂產業的意願和信心。

(四)全力打造中蜂產品特色品牌

邀請科研院校的專家教授和相關社會力量,研究制定西安市中蜂標準化養殖技術規程,蜂群週年管理技術手冊,在全市範圍內進行宣傳推廣,引導養殖群眾選用標準箱進行養殖,規範化生產,以標準化、規範化推動產業化、規模化。政府管理部門要組織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蜂業協會等,形成發展合力,加強養殖環節監管,嚴禁出售不成熟蜂蜜和摻假蜂蜜,選用科學手段進行蜂病防治,降低蜂蜜抗生素殘留。要加強食品衛生監督,確保產品生產加工全過程規範操作,確保蜂蜜產品質量安全放心。遵循“樹立特色、創造品牌、加強宣傳、立足食品、延伸美容”的銷售策略,宣傳秦嶺中蜂蜂蜜,純天然、無汙染、藥食同源、品質優良等特色,不斷提高西安市秦嶺中蜂產品的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做好食品安全和名優產品認證工作,贏得社會信賴和各方面支持,鼓勵新型經營主體進行商標註冊和品牌建設,打造有影響力的名優中蜂產品品牌。

(五)結合綠化美化擴大蜜源

遵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保護好現有蜜源環境。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總體規劃,養殖中蜂、植樹造林,種植藥材、綠化環境,美化鄉村、開發農業,利用以荒山林地、承包地套栽各類果樹、藥材等帶動農業綜合開發利用。按照“統一規劃,分區栽培,相對集中,便於採集,蜜源豐富,花期互補”的原則,秦嶺淺山區大力栽植楊樹、柳樹、杏樹、桃樹、梨樹、榆樹、椿樹、柿樹、刺槐、中槐、山楂、女貞、欒樹、草木樨、獼猴桃、葡萄等蜜源植物;在臺塬淺山區及旅遊沿線大力種植油菜、櫻桃、向日葵、油葵、油用牡丹、苜蓿、玉米、蕎麥、百日草、薰衣草等蜜源植物;深山區以保護、種植漆樹、椴樹、板栗、五倍子、櫟等及輔助蜜粉源植物為主,建立優質蜜粉源基地,生產優質高端中蜂蜂蜜。

(六)全面推進中蜂養殖產業鏈發展

在推動中蜂規模化養殖的同時,要注重中蜂養殖產業鏈延伸,圍繞蜂蜜、巢蜜、蜂蠟、蜂花粉、蜂毒等進行研發,深度開發多種中蜂產品。大力扶持本地蜂業生產、加工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增加中蜂產品的科技含量,提升產品市場價值。引進蜂箱生產、蜂王培育、蜂產品加工包裝企業,實現全產業鏈協同發展。在蜜源植物好、交通方便、農戶飼養積極的村建立中蜂規範化養殖示範園。要以養蜂專業合作社為載體,發揮家庭農場、養蜂大戶帶動作用,建設統一規劃、統一標準蜂箱、統一養殖標準、統一技術培訓、統一引種繁殖、統一銷售的中蜂養殖示範園。鼓勵旅遊搭臺、蜂業唱戲,深挖生態旅遊、鄉村旅遊與中蜂產業融合發展的潛力,在發展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的區域,設立蜂蜜專賣店,通過旅遊人群拉動產品銷售,進行品牌宣傳。打造中蜂養殖休閒小鎮,依託休閒小鎮這個載體,展示蜂蜜生產過程,銷售特色蜂蜜製品,宣傳蜂業文化等。大力宣傳中蜂產品保健功能,建設中蜂養殖體驗中心,打造集蜂群認領認養、蜂療養生、品蜜賞花等為主題的休閒療養基地。通過中蜂產業鏈整體發展,全面提高貧困群眾經營性收入。

关注|西安市中蜂产业扶贫的探索与思考

校步升,西安市農林委產業生態脫貧辦專職副主任。

关注|西安市中蜂产业扶贫的探索与思考

西安扶貧開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