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怎樣發出超級轉球?

師說


我認為發球,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摩擦的感覺,沒有摩擦,一切都白搭,超級轉,一般都是指發下旋球時,球的旋轉強烈,即使知道是下旋還是會接下網。



馬龍發球

我們在網絡上經常能看到一個馬琳發球往回跳的視頻,這就是超級轉的下旋發球了,有興趣的可以搜索一下看一下。

但是馬琳的發極下旋球確實是我們很難學習到神似的,因為這需要成千上萬次的刻苦訓練以及失敗總結,最後才能從容的發出來。

下面我來說一下發極下旋的訓練方法與竅門

發下旋球,球拍一般摩擦球的中下部,揮拍方向一般向前下方揮拍。但是想要發極下旋,拍面要放平,摩擦方向要向前,甚至有可能還要想前上方摩擦一點,這取決於你對摩擦的感覺,我可以純粹靠手腕來發出向回跳的球,這是發出極下旋的第一步

第二步,要找到合力的感覺,合力這個詞在乒乓球的教學當中出現次數頗高,但是到底什麼是合力呢,合力就是利用身體腰腿帶動手臂手腕手指,找到球向下落時的撞到你球拍上的那個點,剛好你的揮拍也正好蹭到球時達到了最大力量,這個點發出的球就非常轉,不在於下旋,所有旋轉都有這樣一個點。合力,就是找到那個點。

所以馬琳的發球在於他每每都能找到那個擊球點,在利用自己晃動翻轉等等假動作集合於一個發球當中,或極下旋,或不轉,或側旋,令對手暈頭轉向不知所以。


馬琳發球

說了這麼多可能會有人覺得那這個多難呀。其實也不太難,大家要持之以恆的練習,我來說兩個竅門,

第一個就是在練習發球之前練習一下顛下旋球,就是把球顛起來,然後用把球拍略後仰從右往左或從左往右[左右手持拍不同]砍球,讓球向上飛起,因為如果你砍一下,等球從上向下落下來再用球拍砍,如果找不到感覺的時候,球就會因為旋轉的性質往左或者右偏出去彈飛,所以如果能夠連續砍中5到6次都能保證球而向上飛,就說明摩擦的感覺到位了。

第二個竅門兒就是在球檯上實際演練回彈球,用球拍摩擦球的下部,甚至略微向上抬一點,摩擦球的下前上部,這時候把球發出去,球在落到對面球檯,如果能夠向回彈跳並且回跳過網,落到自己這一端。如果能夠做到這一步,也說明自己對發球摩擦找到了一定的感覺。此時可以把球發的高一些,保證球能夠回彈到球網的自己這一邊。

通過以上的這些練習,如果您都能夠達到的話就說明對於發極下旋球已經有一定的把握了。


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球技大漲。


征塵


乒乓球是我國國球,球技也是世界一流,業餘選手的水平也在逐漸提高。有很多業餘愛好者打了很多年球,卻始終發不出高質量的旋轉球,在比賽時喪失了戰略主動性。下面就以右手直拍為例,來談談如何發出高質量的下旋球。


1.發正手下旋球時,身體與球檯大約要有50cm距離,站在球檯的左手端偏轉角的位置。



2.身體要保持放鬆,略往右傾,兩腿自然彎曲。發球時依靠大臂帶動前臂、前臂帶動手腕,用手腕的力量迅速抖動發球。



3.拋乒乓球時要垂直,同時身體略右轉,當球下落至腰部附近擊球。



4.擊球時,拍面要往後仰,拍面與乒乓球桌面的角度要小一些,用球拍的下端邊緣去擊球。在擊球的一剎時要用最快的迅速擊球。



5.摩擦球時,要摩擦球體的中部偏下,即從右上到左下去切乒乓球,儘可能延長球拍膠皮與球的接觸時間。

注意:要不斷去體會碰球和摩擦球不同的感覺。

請關注“健康君說”,一起探討,走向健康。


健康君說


簡單三點就能把球發的超級轉!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24e990242900f2a1963c8ac240bac575\

乒乓網


“超級轉”這個概念很形象。相信這個問題也是很多球友所關心的。想把球發轉,有兩點很關鍵,一個是觸球瞬間的爆發力,一個是用力的方向和觸球的位置。



乒乓球是技巧性很強的項目,想發轉,要求觸球瞬間的爆發力最大。發球時,在接觸球的時候力量要達到最大,這是髮旋球的根本所在。要求連撞帶摩,以摩擦為主,撞擊可以把球更好的吃住,為摩擦創造條件,如果只有摩擦,球就沒有向前的力量,原地打轉沒用!

想發出超級下旋球,用力方向必然會向下,要求球拍稍平一些,接觸球的中下部,甚至是底部,吃住球向底部偏前位置進行摩擦,一般會發出不出臺的回跳球。

馬琳光著膀子發回彈球的視頻想必很多球迷都看過,就是這麼發的,當然小馬哥的手腕爆發力非常強,這球比我們想象的還要轉。

值得一提的是,單純的發轉球意義不大,必須配合不轉球,用同樣的手法發出轉不轉,這樣更有迷惑性,為自己搶攻創造機會。同時發球也需要藉助身體的力量,但更強調的小臂和手腕的爆發力,如果再利用重心的力量幫著壓低弧線,那就更完美了。

最後,第六人想說,紙上得來終覺淺。想把球發轉,別想了,拿起球拍,最好找個球館,一天發個幾盆子再打比賽,過兩個月你試試,你的發球一定比以前要轉很多,到時候可以讓你的小夥伴體驗體驗你的發球。發球是唯一不受對方支配和控制的技術,練好了受益匪淺,真的值得下功夫鑽研和投資。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期待你的點贊和關注。


國球第六人


想把球發的超級轉,一切可以用語言形容的方法都沒有用,什麼增強爆發力了,那我問你,什麼叫爆發力,怎麼增強,說的容易,想把球發的超級轉,只有一點,必須會運用自身的彈抖勁,你如像老瓦,國良,馬琳那樣的彈抖,別無他法,這個彈抖力想發出,是需要貼別的方法訓練的,不是簡單用語言可以說明白的,打個比方,你身上的衣服有褶子,你把褶子抖開就是用的彈抖勁,還比如,你在河邊對著河水打水漂也是用的彈抖勁,具體我只能說一點,就是發出彈抖勁需要渾身的關節瞬間一鬆一緊,其中腕和胯骨非常主要,如果你按教學視頻上來練,根本發不出來及轉的球,有的球雖然也吃,但那不是轉,是輕,軟,根本沒什麼轉,我敢說這些,就是應為我就可以發出及轉的球,掉地上很長時間轉個不停


八方43


乒乓球髮旋轉不外乎正反向下旋、側下旋、上旋、側上旋、側旋、轉不轉長短球,要想給對方接球造成難度或直接得分,在掌握動作要領後,同一種發球單獨練個幾萬次,就會得心應手;再配以發球假動作迷惑對方,大成;在實戰中幾種發球綜合使用,讓對方摸不清發球的旋轉和落點,接球老是在猜測你發什麼樣的球,你還能不佔主動?另外在發球後的衍接形成套路,一板致勝!業餘高手都這樣啊。但基本的原則是有耐性,克服枯燥!


鄒程剛



雲峰之巔萬里空


恰好前幾天寫過一篇關於發球的文章,限於篇幅,僅從發力角度略作解釋。關於製造旋轉的擊球時機,擊球部位,觸拍部位等其他細節暫略不談。

眾所周知,乒乓球的旋轉由膠皮摩擦球體產生,然而少有人注意摩擦為何能夠製造旋轉——事實上,旋轉是由外力對球的作用力方向偏離球心導致,這也就意味著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偏離球心的程度越大,旋轉就越強。這也就是俗稱的薄摩擦。

然而乒乓球是一個表面光滑的球體,當力量作用於球體時,力量會順著球的表面四散,從而削弱球體實際受到的作用力,並且作用時間越長,被分散的力量就越多,有效作用力越少,爆發力可以由力量大小/作用時間近似衡量。這也就是摩擦依賴爆發力而非絕對力量的緣故。

單從人體發力角度來看,影響旋轉的主要因素是爆發力大小和發力方向。除去個體之間天然爆發力的差異外,我們可以通過合理的發力結構提高對球的作用力。比如在擊球引拍時,通過轉腰,下蹲等動作,充分利用全身力量而非僅僅只用前臂手腕;引拍過程中保持身體松而不晃,每一次力量傳遞時儘量做到單一支點,保證力量有效傳遞至球拍;通過重心帶動前臂手腕快速甩動,類似甩鞭動作製造瞬間加速度,提高對球的瞬時作用力。

網友可以通過仔細觀摩眾多國手發球慢動作一窺究竟,幾乎無一例外的遵從以下原則:動作結構緊湊、引拍放鬆、腰腿發力、利用重心帶動手臂手腕甚至手指加速揮拍,同時利用重心壓低弧線。


一季稻


作為乒乓球運動中唯一一個不受對手限制的技術環節,發球在比賽中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無論是專業還是業餘選手,擁有一手好發球都十分吃香。如果擁有一套好的發球,即便不能直接得分,也能給自己創造出上佳的搶攻機會,同時還會給接發球一方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最常見的發球主要有轉不轉發球,而轉不轉發球的要義就在於通過旋轉度的不同給對手帶來判斷壓力,轉不轉發球的前提是能夠先把球發轉,然後再進行轉不轉的結合。而想要把球發轉,需要相當的發球技巧。

首先板型和擊球部位很重要,對於發球來說擊球時球拍接觸球穩定位置十分重要,一般來說接發球方判斷髮球旋轉方向以及強度也是通過觀察對手發球時摩擦球的部位來斷定。一般來說,想要把球發轉需要板型偏平去摩擦球的下部或者中下部,因為板型太立會導致撞擊的力量過大,從而會降低摩擦的感覺。另一方面發球時無論是摩擦球的側面或者正面,都需要從下部或者中下部來摩擦,因為這樣可以保證摩擦的行程長度。

其次發球時瞬間發力的感覺也十分關鍵,發球轉不轉與否與選手觸球瞬間的爆發力有很大關係,不是絕對力量打就能夠發出很轉的球。以女乒主力朱雨玲為例,丁寧主管教練陳彬、金牌教練李隼等人都曾經在解說中誇讚過朱雨玲的發球。據悉,朱雨玲發球在瞬間發力的感覺非常好,儘管朱雨玲的絕對力量並不大,但是朱雨玲摩擦球時爆發力相當集中,因此發出來的球旋轉非常強烈。

再次發球的旋轉度和選手的全身協調發力有很大關係,不僅要手腕、手臂發力,同時還要藉助轉腰、重心下壓的力量。例如大滿貫得主丁寧的下蹲砍式發球之所以旋轉強烈、質量極高,與丁寧揮拍發球時藉助了身體下蹲的力量。


乒乓雜誌


贏球不一定靠球發的轉,多麼轉的球在適應後都沒有了威力,相反有時球發的不轉,或轉與不轉的變化更讓對手手忙腳亂,對手更不容易接好。乒乓球發球要學會變,多幾種發球辦法,下旋上旋左側右側旋和不轉,關鍵在於一個“變”字,併力求轉與不轉反差大,同時加強隱蔽性,比如瓦爾德內爾,劉國樑。低而短的不轉球更具威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