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自用版殲10目前已經發展出了4個型號,分別是殲10A,殲10S,殲10B,殲10C。前段時間的珠海航展上,殲10B-TVC驗證機攜帶著TVC發動機升空表演,作出了數個超機動動作,令人浮想聯翩。也有人提出:在換裝了TVC發動機後,為殲10C及後續改型增加保形油箱,騰出三個翼下重載掛架。
即便有了大推力的發動機,加上一對保形油箱也簡直是畫蛇添足。這樣一來,殲10完全失去了原本的意義:作為一款空優戰鬥機,卻因為增加航程而背上死重的保形油箱,限制了機動性、最大過載,實在是得不償失。
能量空戰論在現代空戰中一樣適用。相比掛載翼下的副油箱,保形油箱不能丟棄,即便耗光了內部的航油也只能固定在機背,徒增空氣阻力。而副油箱則可以隨時丟棄,在這點,副油箱是有優勢的。
如果翼下三個重載掛架需要攜帶重型彈藥而不能攜帶副油箱,則殲10完全可以通過空中加油來延長航程。再者,殲10C展板在珠海航展上展出時我們便能獲悉,其最大空空作戰半徑為1240千米,打破了“腿短”的傳言。需要殲10去玩空地打擊的場合也極少。所以,殲10C及後續型號也完全沒有必要,增加一對累贅的保形油箱。
在單發機背上增加一對保形油箱,也就只有迫不得已將單發戰鬥機當戰鬥轟炸機的小國會使用,例如新加坡和以色列。如果保形油箱真有那麼好用,在全世界範圍內必定會迅速普及。
戰爭之王
殲10戰鬥機目前已經有了加裝保形油箱的改進型在服役,根據作戰用途來看,這種加裝了保形油箱的殲10更主要的作戰用途是對地攻擊。
早在2010年10月,央視軍事報道節目中就公開了帶保形油箱的殲10戰機進行風動實驗的模型畫面,這令許多軍迷振奮,畢竟在增加了保形油箱後可大大提高殲10戰機的作戰半徑,使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遠程攻擊機型。
保形油箱就是在不影響戰機整體氣動佈局的基礎上為戰機加載的半永久性裝置。由於掛載副油箱必定會佔用戰機的主力外掛架,如此將減少戰鬥機的武器攜帶數量,同時又會增加戰機的風阻和雷達反射面,其實掛載副油箱也是無奈的選擇。
副油箱暴露出的問題較多,但是為了提高戰機的作戰半徑又不得不用,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保形油箱應運而生。保形油箱的設計必須按照不影響戰鬥機原始的氣動佈局的基礎上進行加裝。保形油箱最早出現在美軍的F16和F15部分戰機上。殲10戰鬥機作戰半徑小的問題始終是其執行遠距離作戰的的制約因素,掛載副油箱又不得不犧牲載彈量和機動性,所以為殲10加裝保型油箱一直都在進行和實驗。
為殲10加裝保形油箱在10年內很有必要,依靠空中加油機能非常好的解決航程和作戰半徑問題,但是目前我國改制的轟六加油機攜油量太小,伊爾78加油機數量又太少,未來運20加油機一定會服役,但是解決眼前問題才是最重要的,畢竟加油機在未來的數量也不可能達到空中突擊群的使用。
由此冰雹認為殲10加裝保形油箱是必須的。
冰雹藍天
首先說說戰鬥機加機背保形油箱,最早是F-15E開了先河,在進氣道兩側加裝可拆卸保形油箱,後期型F-16C/D/E是在機背加了成為最為典型的案例,它可以大幅增加戰鬥機的內油,不過我們的強-5、殲-6後期型,也可以在機腹加保形油箱的,可以將寶貴的翼下空間用來裝載武器,實現起來技術難度並不大。
(納尼?強5也有機腹保形油箱?)
但是,目前中國空軍麾下,並不缺遠程、大航程的對地戰鬥機,殲-11、殲轟-7A、殲-16、蘇-35、殲-20甚至轟-6K都是,殲-10系列進一步的發展,對提高航程和提高掛載能力,需求不大,主要提高態勢感知能力(上AESA)和提高電子對抗能力,殲-16這樣的,12個掛架,足夠各種先進空空、空地武器掛載了。
(蘇-27SK和殲-11,都10掛架了,10號同志用得卓那麼多?)
殲-10在單發輕型第三代戰鬥機中,內油航程和作戰半徑是不錯的。航空工業集團在本屆珠海航展上一個宣傳單張,罕見披露了出口型殲-10C——殲-10CE的航程、作戰半徑,顯示其轉場航程近3000公里,空空作戰半徑超過了1200公里,這是因為殲-10的副油箱容量非常大,如果改用機背的保形油箱取代副油箱,可能航程會大幅下降,為了空出內側兩個掛架,實在是得不償失。
應該說,殲-10的掛架設計,受制於當時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的基礎,是有不足之處的,大家知道其實殲-10有11個掛架(翼下6,機腹中線1,機腹各有4個只能掛250公斤航彈的小掛架,前面2個可掛載瞄準或電子對抗吊艙),但是機腹掛架不是保形減阻設計,不能像颱風一樣掛載中距彈,只有翼下中部掛架可以掛載中距彈,早期只能掛2枚,典型制空任務是3副油箱+2中距彈+2格鬥彈,但後來翼下中部掛架變成複合雙聯掛架後,增至4中2近,但這時候就無法掛載其他對地攻擊武器了。
(殲-10並不是外界普遍認為的7掛架,而是11掛架)
早期殲-10模型顯示,其進氣道下機腹掛架是可以掛近距格鬥空空導彈,但因為種種因素沒有實現,不得不說是個遺憾,但因為中國空軍有數量不少的重型戰鬥機,也不比糾結輕型戰鬥機的掛載能力,還是要把信息戰、機動性能力提升上去。
另外有網友會問,殲-10為什麼不和F-16一樣用翼尖掛架,要知道比殲-10更早的殲轟-7都有翼尖掛架,翼尖掛架的確增加了戰鬥機掛載能力,但是阻力偏大,殲-10的主翼翼尖和F-15、米格-29、幻影2000一樣都是切尖減阻設計,發動機不給力,為了提高機動性能,只能做取捨了,不代表我們設計不出翼尖掛架,梟龍都用上了。
(翼尖都切的話,梯形後掠翼展弦比更大,掛架佈置也要比鴨式三角翼更好佈置)
跟烏龍漲姿勢
殲十戰鬥機他是中國的一款自主研發的輕型單發戰鬥機,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近海近空作戰,其是一個單發單垂尾的戰鬥機,他就不可能再進行航程油箱的增加!
可能是因為今年珠海航展上殲10安裝了推力矢量發動機,驚豔全場甚至乃至全球的矚目推力矢量發動機技術,應該是渦扇10的推力矢量版本
如果一味地增加殲10的航程進行外形上的一個改造的話,可能會影響殲10的進氣氣流,影響設計師原本的氣流穩定佈局,進而造成了飛機在作戰或者是飛行航程性能的損折!所以改造是弊大於利的。
殲-10戰鬥機(英文:J-10或F-10,北約代號:Firebird,譯文:火鳥),是中國中航工業集團成都飛機工業公司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自主研製的單座單發第四代戰鬥機。該機採用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和鴨式氣動佈局,是中型、多功能、超音速、全天候空中優勢戰鬥機。中國空軍賦予其編號為殲-10,對外稱J-10或稱F-10。
2004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44師132團第一批裝備殲-10。
2009年11月5日,殲-10的1001號首飛原型機在中國航空博物館首次以實機對外公開展出,並以圖文展板的形式披露殲-10的性能介紹。
2018年11月,在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開幕式上,換裝了發動機的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上演了國際公認的過失速機動動作
創視界工作室
殲-10掛點佈置不適合對地攻擊,保形油箱收效太低。
戰鬥機加裝保形油箱最主要目的在於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時,延長作戰距離。如果只是用於制空攔截的話,沒必要加裝保形油箱,因為保形油箱空戰時無法拋棄,增加重量和阻力,還不如副油箱好,同時空戰時也不需要帶太多武器,掛點足夠應付。
以色列F-16I的保型油箱
但殲-10設計之處對於對地攻擊幾乎不做考慮,因為設計的80-90年代是空防壓力巨大的年代,空軍其實就是防空軍,能阻止敵機到我軍頭上扔炸彈就是最大的對地支援。所以殲-10的設計就是制空、制空、再製空,對地支援考慮太少,這方面升級潛力也幾乎沒有。
其核心問題在於武器掛點問題。殲-10採用的鴨翼三角翼佈局,三角翼翼展較低,加之翼尖進行切尖,無法安排翼尖掛架。所以一邊各三個共六個掛點,看似還可以但兩個內側掛點得不到開發利用,只能掛副油箱。
注意看殲-10,機翼內側有個向下和後斜的過程,機翼前後部並不在一個水平面上。這就導致殲-10內側掛點的三個受力點並不在同一直線上,每個受力點受力差異很大。
所以殲-10內側是使用一體式副油箱,前部還用特大號的螺栓/油管與機翼主承力結構固定。使用這種方式才能實現重載,但對於武器來說前後部位重量差異很大,難以滿足要求。
還有就是隻啟用兩個受力點的短掛架模式,但這樣只能掛小炸彈、火箭巢這類小型武器。如圖中較大的鷹擊-91是掛在中間掛點,內側是用短掛架掛激光制導訓練彈。
內側掛點同樣不能掛空空導彈,因為腹部進氣,距離進氣口太近,尾焰容易被吸入發動機,這是腹部進氣戰鬥機的通病。所以內側掛點收效最大的就是掛副油箱。
同樣原因腹部小型掛點也無法掛架上直接發射的空空導彈,只能掛小型武器。而且腹部中線掛點因為在進氣道下方,承受能力有限。
歐洲颱風戰鬥機是採用半埋式掛架,空空導彈先脫離機身再點火。這種發射方式不僅導彈要特製,不能通用,而且掛架也要特製,並能通過武器分離測試。
所以如果殲-10可以掛載大型對地攻擊武器的掛點實在太少,而且使用翼下中間掛點掛對地攻擊武器的話,還會面臨沒有攜帶中距空空導彈自衛的問題。因為中距空空導彈只能掛那個位置,外側基本固定給格鬥導彈。
並且因為天然要帶兩個大號副油箱,所以殲-10實際燃料可以達到相當不錯的水平。在犧牲中距彈攜帶能力,增強對地攻擊掛載,也可以勝任臺海和周邊的任務需求,即使遇到特殊情況,還可以進行空中加油。
所以結合起來,個人認為殲-10使用保形油箱收益太少,還是專心制空為主,必要時打打雜補刀就行了。
五嶽掩赤城
戰鬥機為了增加航程,除了實施空中加油,機翼外掛副油箱,機身保型油箱技術也是一種潮流。
美國的F16的機身保型油箱的成功運用,開創了戰鬥機外掛副油箱的新的成功的探索。
“殲10”戰鬥機會不會採用機身保型油箱技術?這種猜測是存在的。
中國地域遼闊,“殲10”戰鬥機雖然已經性能指標優秀,面對遼闊的空間,“J10”系列戰機的“腿還是有點短”,要想飛的更遠上機身保型油箱一定也是一種選擇方案之一。
但是,任何事物有利就有弊。
機身保型油箱雖然能夠解決作戰飛機的留空時間,增加航程,保型油箱同時也影響飛機氣動外型和增加飛機的飛行阻力和影響飛機的武器載重量……
孔乙己亂彈
殲10作為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款第三代空優戰鬥機,其優秀的飛行機動能力是其最大的亮點,特別是上個月珠海航展上那架裝有矢量發動機的殲10B做出了很多經典的超失速機動飛行動作後,瞬間刷爆朋友圈等各大媒體平臺,我們一直希望自己的戰機也能做出的眼鏡蛇動作、落葉飄等經典動作現在終於在我們中國人手裡用我們自己研發的戰機做出來了。
殲10戰機從定位上來說屬於同美國F16一個級別的單發中型戰鬥機,我們在看F16的時候,有時會看見某些F16戰機的機身背部兩側位置比較突出,這是F16black50/52版本後開始加裝的保型油箱,保型油箱最大的優勢在於可以大幅度提高載機的作戰半徑和航程的同時不會佔據機身重載掛架以及不會對載機的氣動影響很小,所以越來越多的戰機開始加裝保型油箱。那殲10為什麼這麼多年了都沒有加裝呢?是不需要嗎?
說殲10不需要保型油箱這話明顯掛不住,因為我們很多時候看到殲10在日常戰鬥巡邏期間,機翼兩側的重載掛架都會掛載副油箱開提升作戰半徑,所以單憑這一點就說明殲10是需要保型油箱的,既然需要那為什麼這麼多年都沒有出現呢?
其實我國最早的時候就專門為殲10設計過保型油箱方案,只不過放棄了。之所以從早期的殲10A到現在的殲10B/C都沒有加裝保型油箱是因為殲10加裝保型油箱的難度很大,保型油箱不是說在機身空閒位置裝上就可以了。首先安裝保型油箱的位置要大,其次對氣流乾擾要小,還有一個安裝的保型油箱的載油量要和副油箱的載油量差不多,如果太低的話不如不裝。一般來說保型油箱的安裝位置都在機身上部兩側或者背部,大多數像F16/陣風/颱風戰機的保型油箱都在這個位置,裝在背部的像米格29S就安裝在這個位置,當然還有像F15裝在進氣道兩側的。
殲10採用的是下單翼,能夠安裝的位置只能是機身背部中脊線位置和兩側或者機身兩側。首先來說像米格29k一樣安裝在機身背部是否可以,殲10的中後機身是圓筒型,而保型油箱的安裝一定要符合整機的面積律,否則會嚴重影響其氣動佈局和增大跨音速時的阻力。將保型油箱安裝在機身背部的話,首先這個位置太狹窄,而且長度最大隻能從座艙後部到垂尾前部,很顯然並不合適(裝不了多少油)。那裝在中脊線兩側呢?也是不行的,因為裝在中脊線兩側勢必會遮擋後機身發動機兩側的空氣減速板,其次這個副油箱的突出不能太大,否則會增大空氣阻力,所以要想在這個位置安裝保型油箱就要去掉兩側的空氣減速板,修改飛控軟件,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很顯然已經放棄這個方案了。
既然機身背部和兩側都不行那像F16一樣裝在機身上部兩側位置行不行呢?在這個位置安裝副油箱就像是將翼根增厚一樣,所以保型油箱的長度基本和翼根長度差不多,殲10本身採用的是三角翼,翼根長度本身就小於採用梯形翼的F16,這個位置雖然後面沒什麼,但是這個位置剛好是鴨翼氣流經過的地方,如果在這個位置裝保型油箱的話,首先這個油箱的做的扁一些,如果太突出勢必會對鴨翼氣流產生嚴重干擾,繼而影響整機的氣動佈局。但是做的太小又沒有意義,因為保型油箱的裝油量一般要和機翼外掛的副油箱載油量差不多,殲10掛載的副油箱單個載油量高達2.7噸,顯然這個位置是裝不了那麼多的油的。那少裝點行不行?F16的保型油箱單個載油量是1.5噸,颱風和陣風的大概在一噸多一點。但殲10這個位置受限於鴨翼氣流影響別說1.5噸了,因為保型油箱要做的很扁才能儘量減緩對氣流的影響,所以這個位置載油量連1噸都裝不了。
但是殲10以後至少還要服役二三十年,所以絕對是要加裝保型油箱的,那裝在哪最合適呢?在我看來裝在機身中脊線兩側最好,就像颱風戰機一樣,但是前提是必須去掉後機身上部的空氣減速板,通過修改飛控軟件的方式來彌補了。
魑魅涅槃
這不是就沒有必要的問題,而是我們能不能安裝的問題。為什麼呢,這就要說說鴨翼佈局和水平尾翼佈局的差異。
鴨翼佈局特別是我國的中距離耦合鴨翼佈局,他的原理是鴨翼切割氣流在主翼上面產生一個螺旋渦流,增加主翼空氣流通速度,從而給主翼增加升力。同時鴨翼可以有效控制機頭指向,和橫向翻滾能力,甚至俯仰角也需要鴨翼完成。
水平尾翼是傳統的氣動佈局,他的主翼面比鴨翼佈局的戰機大。依靠水平尾翼實現俯仰角,控制,橫滾,機頭指向依靠主翼多面和垂直尾翼實現。性能上要差於鴨翼。
但是水平尾翼的優點是,儲備升力大,增加保型構想,在主翼上面留下色凸起部分恰巧可以增加主翼面積加速主翼上面空氣流通速度。從而增加升力,減少油料消耗。加上水平尾翼本身主翼面積大,機翼儲油箱容積本身大於鴨翼佈局飛機。所以F16增加保型油箱後,幾乎可以當重型攻擊機用了。
那麼為什麼殲10這種鴨翼佈局戰機不能用保型油箱能。因為鴨翼佈局本身被叫做不穩定氣動佈局(意思是通過鴨翼提供的部分升力和速度,俯仰角等因素密切相關)保型油箱恰恰可以破壞鴨翼留在主翼上的增加升力的渦流。導致主翼減少了升力,從而增加了油耗。甚至導致戰機在一些極端環境失速。
飛豹可以,殲8也可以。至於殲11B人家是不需要。
風車騎士45541173eg
這個就沒有必要了,遠程和大型目標就交給殲16和殲11,也可以交給轟6,至於制空權嘛 肯定交給殲20了!殲十主要任務是巡邏和填補最先進戰機數量上的不足,也可以理解為一個黑社會老大 帶著一幫小弟衝鋒陷陣,打架不可能全是老大把,呵呵!
知己85871384
沒有必要。
殲10是我國國產第三代中型單座單發戰鬥機,主要用途是在國土防空用於奪取制空權的空優戰機,說白了就是進攻空中來犯敵機,並將其擊落,主要假想敵臺軍美製F16。
殲10發動機性能與F16裝備的發動機性能有一定差距,一旦加裝保性油箱,殲10在空戰中與F16交戰肯定是機動性下降,在戰鬥中落於下風。
所以我軍現役殲10部隊多為加裝受油杆,因為相比保形油箱,加裝受油杆,改裝技術難度低,製造使用成本低,機動性受影響較小,戰機在加油機保障下,作戰半徑也有較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