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运笔基本三原则:起笔逆入、行笔涩行、收笔平行紧收

在电脑和硬笔工具普及的现代,我们学习毛笔书法往往会被硬笔书法的书写习惯、经验、潜移默化的影响,用笔的变化不在有粗细、轻重变化讲究。而学习毛笔书法,就必须严格按照毛笔书法的用笔标准临摹练习和创作作品。

书法运笔基本三原则:起笔逆入、行笔涩行、收笔平行紧收

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说:书法以用笔为上。各体书法的点画形态无论如何变化,都是借助用笔和运笔技法实现的。我们在通过读帖掌握点画造型的基础上,能够按照相应的用笔技法表现出来,可以说就掌握了临摹学习书法的关键法门。

一、起笔、收笔、行笔是书法点画造型和运笔的基本三昧。

书法点画造型有三个基本的造型形态,就是起笔、行笔、收笔的方圆、粗细、轻重、刚柔等形态,处理好这三点的形态以及运笔的微妙技巧,基本上就决定了点画的造型或线条形质,以及书法家的艺术风格。

书法运笔基本三原则:起笔逆入、行笔涩行、收笔平行紧收

书法的起笔、行笔、收笔是指书写书法点画笔锋运动全过程的技法。写任何一种点画都要经过起笔、行笔、收笔三个阶段,如捺画的“一波三折”、“横”画的起行、收笔。

二、运笔的基本原则

写好点画的起笔、行笔、收笔基本的运笔要诀是“逆入,涩行,紧收(平出)”。

书法运笔基本三原则:起笔逆入、行笔涩行、收笔平行紧收

“逆入、平出(紧收)”的笔法在书法中尤为重要。由于这种笔法是逆锋而入,再转锋行笔,也是藏锋的主要方法。在转锋行笔时,笔毫平铺,笔豪能一齐着力,即所谓能做到“万毫齐力”。所得点画就敦实、饱满、劲健。因此,用这种笔法起笔写出来的字,笔势斩截、稳健,笔力遒劲、峻拔,笔意含蓄、蕴藉。清包世臣曾说:“惟管定而锋转,则逆入平出,而画之八面无非毫力所达。”

中段“涩行”的就是要留的住,目的是防止运笔率意,笔不沉墨不实,线条形质意思浅薄。一般情况下,中段无需调锋,可以一气呵成,用笔若不加以控制,毛笔一路滑行,可能速度也相对较快,故必须要有缩节制,以免线条形质浮滑绵弱。如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的点画中段。

1、运笔原则之一:起笔须逆入

起笔“逆入”是指起笔要逆入,即逆锋起笔,欲左先右,欲下先上。也就是横画竖着下笔,竖画横着下笔,即使写露起笔的点画,也应该凌空取逆勢落笔。像跳远欲进先退,像拳击欲伸先缩,这样用笔格外有力。书法最忌顺笔平拖,直来直去。

起笔处务须提得起笔,所谓“提得起”者,即写楷书方笔,发笔时锋尖在上,笔肚在下,已成偏侧之势,此时亟需运用提按、衄挫、往复等手腕动作带动笔尖,将已跌倒之锋迅速提起,使笔心收归画中,从而达到中锋铺毫目的。如此,则点画浑厚饱满。提要提到恰到好处,以笔心收归画中为度。由于书写行草书时,速度较快,要迅速将笔提起,并非易事,有时只是腕中的一种感觉而已,非用笔纯熟者,难臻此妙境。起笔出要在逆入的技法下,还有做到不露痕迹,就是要藏的住。能够达到如此境地,形态要准,技法须娴熟。就像李斯在《用笔法》中说的:夫用笔之法,先急回,后疾下,鹰望鹏逝,信之自然,不得重改。送脚如游鱼得水,舞笔如景山兴云,或卷或舒,乍轻乍重,善深思之,此理可见矣。(鹰望鹏逝——鹰、鹏,名词,直接作状语,如鹰之望,如鹏之逝,比喻发笔时迅速逆入的动作;送脚如游鱼得水——谓收笔时锋由中而出,有自得之状。)意思是说:起笔时逆入动作要快,如惊蛇之入草,收笔时回锋收笔宜疾,似飞鸟出林;中间走笔,宜有节奏,有韵律,则笔法生动。又如抽刀断水,了无痕迹,一派自然。

书法运笔基本三原则:起笔逆入、行笔涩行、收笔平行紧收

2、运笔原则之二:行笔要涩行

中段行笔要“涩行,即是书写者人为地制造一种阻得笔锋运行的力量,同时又克服这种力量而前行。古人把这种笔法形象地比喻为“屋漏痕”。如果锋浮纸面,信笔而过,则墨不入纸,点画流滑无力。锋行笔时,笔毫平铺,笔豪能一齐着力,即所谓能做到“万毫齐力”。所得点画就敦实、饱满、劲健。因此,用这种笔法起笔写出来的字,笔势斩截、稳健,笔力遒劲、峻拔,笔意含蓄、蕴藉。

清包世臣说:“惟管定而锋转,则逆入平出,而画之八面无非毫力所达。”又说: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盖两端出入操纵之故,尚有迹象可寻,其中截之所以丰而不怯、实而不空者,非骨势洞达,不能幸致。更有以两端雄肆而弥,使中截空怯者,试取古帖横直画,蒙其两端而玩其中截,则人人共见矣。(注:恣肆一一笔势流宕而不拘束。洞达一一透彻通达。幸致一一侥幸达到之意。)画之中截,书者最易疏忽,往往弛毫直过,而罹空怯之弊。故中间走笔,宜涩宜紧,锋偏墨祜时运笔宜迟,锋中墨饱时走笔可疾,务使点画遒劲丰实,浑厚饱满,即自有骨力。

书法运笔基本三原则:起笔逆入、行笔涩行、收笔平行紧收

3、运笔原则之三:收笔要平出紧收

点画的收笔处要“紧收”,即回鋒紧裹收笔,也就是下垂而上缩,右往而左收,即使收笔时露锋,也应控制住笔锋,毫不松懈,力达笔端。

陈簠斋在《习字诀》中说:收笔立得住,即是下笔之法无误;收不住者,既下笔时法仍未尽善。凡事慎终于始,小道迹然。要好,全在不苟。收笔时要留的住笔,如点画之中段,留则有“留不尽之态,敛有余之势也”。故收笔不可势尽力竭,要悟得一“蓄”字,切忌一览无余。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吟诗作画入册,书法亦然。

书法运笔基本三原则:起笔逆入、行笔涩行、收笔平行紧收

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也中说:米海岳书,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此八字真言,无等等咒也。然须结字得勢,海岳自谓集古字,盖于结字最留意,比其晚年,始自出新意耳。大意是说,收笔时横画宜收,竖画宜缩,缓去疾回。即使出锋之笔亦宜空中作收势,“收”与“缩”可使点画完满、笔力充沛、笔势生发不穷,故为无等等咒。

书法运笔基本三原则:起笔逆入、行笔涩行、收笔平行紧收

书法的运笔技法远不止三种,虽然技法繁复,但各种笔法多有各自特殊独到的用途,我们应根据书写时所用的不同字体和书写者所用的审美要求来选择使用。如此,才有利于写出笔法多变,风格谐调,气韵生动的书法作品。(翰墨书道原创)

书法运笔基本三原则:起笔逆入、行笔涩行、收笔平行紧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