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奈良去過兩次,第一次只是從京都當日往返奈良,在火車上看到這個地方,很是好奇,馬上拍了下來。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後來才知道,這裡是平城京遺址,以及復建的幾座建築。平城京,日本奈良時代(710-794年)的首都,完全是仿照中國唐代的長安和北魏的洛陽格局所建。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第二次在奈良住了兩日,有充足的時間多走走,也滿足一下第一次留下的好奇。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從車站方向沿著鐵道去平城京(宮)遺址。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路過一個洋華堂,就快到了。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幾分鐘就會有火車從身邊經過。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已經能看到城牆的遺蹟了。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首先通過下面這張圖簡單瞭解幾個概念。

平城京,通常把710-794年稱作日本的奈良時代(期間有幾次短期首都外遷),奈良時代的首都就是平城京。也就是下面這張圖的整個範圍,東西約6.3公里,南北約4.7公里。圖中最上方“平城宮”的方形區域就是我們將要看到的遺址

平城宮的正門與唐長安城皇城的正門名稱都一樣,叫做朱雀門,朱雀門往南直到城市的南門(羅城門)的主幹道叫朱雀大道(85米寬)。今天的西安還有朱雀門和朱雀大街。

平城宮可大致理解為皇城,是天皇辦公以及居住(日語叫內裡)的地方,另外還有一些政府機構在裡面。

今天的奈良市中心相比古城遺址略向東遷移了。唐招提寺當年所在的位置屬於比較中心區域。東大寺則位於城市的最東邊了。除了唐招提寺,藥師寺,興福寺和西大寺在當時就有了,只是東大寺保存的較好,所以成了奈良最著名的寺廟。

奈良時代之後,日本遷都平安城(京都),平安城的佈局依舊是按長安和洛陽,大名們去京都朝見天皇就叫“上洛”,不過由於京都作為首都達千年(平安時代),城市的不斷髮展變化,使得在今天的京都也找不到像奈良這樣的遺蹟了。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這是我在國博看到的唐長安城佈局圖,奈良平城宮的位置與唐長安城皇城的位置基本一致,都在城市的最北方。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朱雀門東邊曾有座壬生門,現在位置只是遺蹟。朱雀門和壬生門前的道路叫做“二條大路”,平民百姓就只能到這裡為止了。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從壬生門位置看朱雀門,在施工的古“二條馬路”,當年寬度達35米。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朱雀門,1998年復建於原址。立柱的間距和位置是根據考古發現與原大門基本一致,大門的樣式已無從考證,參考的則是藥師寺和東大寺等奈良時代的部分建築樣式。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朱雀門的朱雀是我國傳說中的四象(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之一,因代表南方,故多用在南門。唐長安城和北宋汴梁城都有朱雀門,西安現在還有朱雀門,平安城(京都)也有朱雀門。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朱雀門前的廣場,曾是接待中國(唐)與朝鮮(新羅、百濟、高句麗)使者,舉行迎接儀式的地方。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從朱雀門向北,都是平城宮(皇宮)遺址。這麼大面積的8世紀遺址能保留下來,沒有被開發,不知是因為奈良遷都後沒再發展還是什麼原因,確實是不易。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遠處的建築,是2010年復建的大極殿,是皇城內最高級別的建築。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朱雀門與大極殿之間的鐵道是近鐵奈良線,每幾分鐘就有火車經過。我第一次來奈良就是在火車上發現這裡而記住的。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火車道口有人值守。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我想修建這條鐵路時,一定沒有認為這大片地方有文物考古價值,否則的話,一定會繞路的。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又有火車要來了。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西大寺方向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東大寺及市區方向,遠處的山是若草山。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一些與考古有關的臨時性房屋。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大殿或大門的遺蹟。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前方的這片空地,據推測叫做“朝堂院”。一千多年的歲月讓這裡的建築都消失了,但有一例外。我們在唐招提寺內看到的講堂(國寶),就是從朝堂院整體移過去的一座建築,由天皇贈送給唐招提寺,當年鑑真大師還參與了搬移的工作。因為是在寺院內,能得到不斷的維修,也就是說今天我們在招提寺仍能看到當年這裡建築的大致樣子。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這一區域是舉行節日慶典以及宴請外國使節的地方。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一個殘存的柱子地基。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回看朱雀門方向,還不時有火車經過。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土坯的牆基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前面這道門內,叫做大極殿院,是皇宮的內院。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大極殿院內的這座建築,是2010年復建完成的大極殿,而我國唐長安城的這個位置叫做太極宮,我不知道太和大的變化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大極殿,地位相當於紫禁城的太和殿,是天皇與大臣商議國政以及舉行重要國家儀式的地方。最初建成於公元715年。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大極殿(對應中國的太極殿),源自中國古代天文學中的北極星,意寓宇宙之源。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大極殿西側的西方廣目天王,做的有點怯。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大極殿內部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大極殿內天皇的寶座(想象的樣子),叫做“高御座”。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想象中當年舉行儀式的場景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大極殿外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大極殿牆外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大極殿東側的地方,過去是天皇居住的內宮位置,現在有個免費公廁。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許多夯土牆遺蹟,也許是政府辦公機構的建築遺蹟。整個遺址沒有圍牆,沒有收費,騎車或跑步鍛鍊是個好地方。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從平城宮遺址出來,又去看了附近的一個古墳(天皇陵)。古墳的名字叫寶來山古墳,據推測是日本第11代天皇垂仁天皇。奈良有很多這類的古墳,而古墳所處的時期就叫做日本的“古墳時代”(約公元3-7世紀),那時的日本還沒有文字記載,需要去中國的古籍中查找,所以有關天皇的傳說都是推斷。古墳時代之後,就是日本因學習隋唐而開始騰飛的飛鳥時代,飛鳥時代之後,就是遷都奈良的奈良時代。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這種古墳從空中看,好似一頭圓一頭方的鑰匙孔形,周圍有水環繞。在日本,大小古墳數量有十多萬個,屬於文物保護的就有七百多座,規模較大的多為天皇和皇室成員的墳墓。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古墳邊的小墳包,推測可能是個陪葬墓。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附近的街道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奈良真是不能算大都市,回奈良站的公交,大概五六點鐘就是末班車了。

平城宮(遺址),仿唐長安城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