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東山區第一墟,海豐縣北大門,服裝名鎮——公平鎮

說到公平鎮,人們首入印象的會是什麼?

是那個容易讓外人疑惑為什麼會用“公平”命名的鎮名,還是廣東服裝專業名鎮,抑或是中國民俗學之父鍾敬文的故鄉,粵東山區第一墟?

粵東山區第一墟,海豐縣北大門,服裝名鎮——公平鎮

千年公平古墟,粵東山區第一墟。

明天啟三年《公平墟建城寨碑記》雲:“公平之建墟也,由來久矣,唐元和已成山海交易之集所。”因此,公平墟的建成,距今約一千二百年前。公平於唐元和年間(806—820)已形成圩市,因貨物交易日旺且合理,故譽公平,俗稱公平圩。

公平墟位於惠州府城通往潮州府城的官道上,黃江、麗江流經墟市,官設鋪舍(驛站),民建碼頭(內河),水陸兩通,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為人們來往的必經之地,而逐漸形成一個山海貨物、農副產品集散的地方,吸引了粵東、閩南各府縣的商賈前來交易、開店經商。由於地處海豐、陸豐、紫金、惠東、五華五縣的交界地帶,是海豐縣東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也是海豐縣東北部黃羌、平東及鄰縣周邊鄉鎮商品集散地。

粵東山區第一墟,海豐縣北大門,服裝名鎮——公平鎮

例如,舊時地處北部山區的羅輋聚居著眾多的畲民,他們將資源十分豐富的山林特產,用小型船隻載運到水運中心的公平舊墟,與從沿海運載魚鹽到此的商人進行交易,從而促進了公平墟人口的增長和商業的活躍。因此,隨著山海貨物的長期交易,公平舊墟已初步形成了小市集。

自古以來,公平就是海陸豐與歸善(惠陽)、永安(紫金)、揭陽、惠來、普寧、長樂(五華)等八縣交易的山海貨物集散地,與螺溪上游的河田並稱為海豐縣兩大流域的千年古墟,也是汕尾市北部山區最為古老的墟市之一,被譽為“粵東山區第一墟”。

此外,海豐縣的公平墟與陸豐的大安墟,有著相同的福佬口音,清末因救難而結下深厚的民間友誼。 那是海陸豐烏紅旗械鬥的災難歲月。大安墟與公平墟同屬紅旗派,當年大安墟有一強人與公平墟南社一位威望者義結金蘭,後來公平墟與大安墟,成為了兄弟墟,歷年友好往來。

乾隆五年(1740年),公平貿易地位日益重要,關爺宮面前曠地成為交易場所,每墟進入交易的水牛和黃牛數量,少則數百隻、多則千餘隻;每墟買賣耕牛多達千餘隻,成為粵東農村著名的耕牛交易集市。

這時的公平新墟有商戶2000餘家,大小店鋪500家。墟內手工業作坊、加工業作坊、染布坊、當鋪、打鐵鋪等林立。外地商販雲集,每逢墟日,投墟交易者多逾萬人。各行業貿易已發展到划行歸市,並以商品名稱作為街名。

全墟四大宮廟七祠堂二十四街巷。其中有十二條街、四行市從事商業經營。即茶街、魚街、布街、糖街、鹽街、什貨街、炭街、米街等,以及牛市、豬市、三鳥蛋品市、土特產市場等;每種商品均到其劃定名稱的街市和市場進行交易。

墟內設有魚行、青果行、山貨行、脯料行、布行等較大的批發商行;也設有當行、典行、牙行等金融、經紀人性質的機構。魚行每月交易3000擔魚貨;土特產市場交易的商品有松木、杉木、桐油、茨榔、黃麻及茶葉、蔗糖、花生、菜脯、水果等大宗傳統產品;

至清末,墟日商品又增加了從青草圩運來的煤油、布匹、棉紗、西藥、火柴等洋雜商品。投墟者除本縣商販、漁農民等,還有來自惠陽、陸豐、紫金等鄰縣以及揭西、普寧、惠來、五華、興寧、梅州、河源、龍川等縣商販;常日投墟人數五六千人,墟日萬餘人;使公平30多間具備20~30張床位的客棧(旅社)人滿為患。平時交易的山海貨物均在數百擔,墟日更達到千餘擔,秋冬兩季交易更為旺盛,貿易額居全縣之首。由此促進了水上運輸業的發展,縣內沿海及內陸沿江的船隻,將魚鹽和山貨運抵公平南郊的“馬宮”碼頭,然後由挑夫挑入公平墟內各行棧批發出售。

粵東山區第一墟,海豐縣北大門,服裝名鎮——公平鎮


清乾隆時期,貨運碼頭設在太平圍外的石鼓潭處。至同治初年,遷移到石鼓潭下游距魚街尾一公里處的馬宮溪(過去稱為麗江上游)。碼頭用亂石徹成,溪上經常停泊著三十多艘木帆船,日夜吞吐著用木帆船載來的魚鹽和山貨產品;這時期肩挑車運貨物的人流,絡繹不絕地往返於墟內與碼頭之間……。

地處公平四周水路和陸路交通要點的黃羌、長圳、日中、雙圳、羅輋、石牌等村莊,形成了聯通公平的小集市。至晚清,公平新圩成為石塘都治所,設有總爺、聯總、地保等治安管理人員;也設有海豐縣北路糧站,儲存北部山區徵收的政府稅糧。

粵東山區第一墟,海豐縣北大門,服裝名鎮——公平鎮


舊時的大公平區域,包括現在的黃羌,平東。

公平屬於海豐管轄,海豐說的是河洛話(與閩南語相似),而公平相鄰惠州和河源,惠州和河源說的是客家話,因此本地方言有兩種:一為福佬話、二為客家話。說這兩種方言的人數大概各佔一半,但本地人一般都會說此兩種方言。他們的性格,是兼具了潮汕與客家兩種性格的優缺點,並在此基礎上溶合而成的。這種性格既具有潮汕人團結,講義氣,強悍的性格,又具有客家人那種達觀向上,自強不息,勇敢堅韌的品格!

從宋代熙寧元年(1086年)至清代,公平屬海豐縣石塘都。下轄後山約、南門約、榮陽約、清陽約、九龍約、石牌約、舊圩約、里仁約、西坑約、羅輋約、平崗約、高沙約和公平圩。(圩內公平為東、西、南、北社和新盛塘社5個社)。民國期間,公平屬海豐縣的二區,區下設鄉,鄉下設保,保下設甲。

1985年前隸屬公平公社(後改為公平區)管轄,1985年3月經廣東省批准建制為鎮。現在的公平鎮下轄30個村(社區),其中村委23個,分別是赤坭、高北、西山、公一、公二、公三、十三坑、後山、龍崗、笏雅、五聯、青圍、新塘、平新、平一、平二、平三、白山、高聯、聯和、下洞、石示仔、庵前;社區7個,分別是長安社區、長興社區、日興社區、南園社區、新城社區、新興社區、西坑社區。

公平也是全國革命老區之一,距離廣州300公里,距離深圳207公里,距離海豐縣城8.2公里。省道242線、省道335線穿鎮區而過,素有海豐縣“北大門”之稱。

粵東山區第一墟,海豐縣北大門,服裝名鎮——公平鎮

廣東專業服裝名鎮,粵東服裝城。

公平鎮的服裝多有名呢?

話說前些年的某一天,親戚從香港回來,說買了好幾件好衣服給家人,親戚一看,說這衣服是咱們公平鎮生產的呀。香港客不信,打開衣服吊牌一看,果然是公平製造,不得不感慨公平服裝的出名。

粵東山區第一墟,海豐縣北大門,服裝名鎮——公平鎮

服裝產業是海豐公平鎮的支柱產業,20世紀80年代中期,公平鎮改革開放後,興起了個體服裝加工的熱潮。服裝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壯大,使公平這個過去單一山區農業經濟弱鎮一躍成為海豐縣的民營經濟強鎮,形成了以服裝為主導的服裝生產專業鎮。湧現了公平服裝著名品牌 :威文、瑪蓮露、百斯盾、卡軒娜、古士旗、文時特、金鳥來、遠東蘋果、超爵、爵仕鳥、AAK拉鍊等等

服裝產品主要是男、女西裝、西褲、休閒系列,以廣州為營銷中心,銷往全國各大城市,還通過邊貿銷往俄羅斯、東南亞、中東、南非等國家和地區。

如今在廣州沙河,廣州十三行等地,就經常看到海豐公平人創業奔波的身影。

粵東山區第一墟,海豐縣北大門,服裝名鎮——公平鎮

中國民俗學之父鍾敬文的故鄉。

鍾敬文,原名鍾譚宗。1903年出生於廣東省海豐縣公平魚街,被譽為中國民俗學之父。

海豐縣公平鎮自古興文重教,民風淳樸,民俗文化豐富多彩,滋養了不少人才,這裡是個山海貨物集散、商賈雲集之地,早在唐朝就已經聚商成市而聞名南粵,商貿的繁榮更推動了人文的興旺,福佬文化和客家文化在這裡彙集和交流,造就這裡的人海納百川、熔鑄包容的精神,公平這個商業墟市閃耀著文化色彩,自古藏龍臥虎,名人精英輩出,人稱“三不入”地方(文不入:文采過人;武不入:武功蓋世;“靈都”不入:江湖術士不敢輕易進入該地)。他們在歷史長河中,可謂星光燦爛。現略舉部分著名人物如下:

1、鄭少俊(國家特殊貢獻專家)

2、劉廷波 (革命先驅、印尼僑領、北伐陸軍上校、廣東陸豐縣長)

3、鍾敬文 (中國民俗學之父、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

4、劉亞梅 (南拳王 、30年代南拳三大領袖之一)

5、連家生 (澳門書法家協會主席)

6、周 鳳 (彭湃母親、1951年受毛澤東接見)

7、鍾超武(陸軍少將、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海陸惠紫龍源六縣戡亂總司令)

8、鍾娘永(老紅軍 )

9、黃 藻 (山東蒙陰縣令)

10、蔡意東(清光緒年間聞名海陸豐的神巧名醫)

11、李象元(官至翰林院檢討 、倡設太史公書院於海豐公平墟)

12、洪亞重 (清末海豐農民起義領袖)

13、黃菊虎(書法名家、國民黨海豐縣參議員)

14、戴可雄 (陸軍少將、廣東保安司令部督導、軍委高級參謀)

15、黃鴻倫(粵軍中將、 陳炯炯明部屬)

16、彭實戈(金融數學家、中國金融數學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

17、黃顯群(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三師師長、林彪部屬、彭實戈之父)

18、黃坤城(國際大賽散打季軍、08年奧運火炬手)

19、鍾少華 (教授、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20、尹國駒 (澳門黑幫“十四K”頭目、中國黑社會排名第四位)

21、吳永銘 (國家級城市規劃專家、國家工業佈局研究專家)

22、鍾貽謀(廣東省文史館館員、著有《海陸豐農民運動)一書)

23、林景科 (工程碩士、澳大利亞政府工程師)

24、蔡玉(女)(加拿大世界技巧錦標賽冠軍)

25、鍾國光 (抗日陣亡將領、海陸豐守備總隊副大隊長)

26、楊其珊 (中共第五屆中央委員、海陸豐農民運動領袖)

27、劉廷階 (武裝起義領袖、海豐縣蘇維埃政府副主席)

28、黃崇育 (衛星專家、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高級工程師)

29、張河源 (廣州軍區司令部炮兵參謀、作戰處長)

30、林覃吉 (海陸紫蘇維埃主席、東江特委委員)

粵東山區第一墟,海豐縣北大門,服裝名鎮——公平鎮

公平特色

公平旅遊景點有:西坑生態旅遊、周鳳故居紅色旅遊、鍾敬文公園、公平水庫等。敬文廣場座落在風光綺麗的公平水庫旁,佔地面積180畝,海豐縣最具規模的一個公園,主要是紀念民俗文學的一代宗師鍾敬文先生。公平特色小吃以 牛肉脯、小米、菜稞、印稞、稞條、鹹茶為主,公平“八音”: 公平“八音”始於清光緒初年,是公平詹家兄弟興起來的。由於當時的“八音”演奏者(人稱“八音腳”)者是詹氏兄弟,故公平“八音”亦稱“詹氏八音班”。

粵東山區第一墟,海豐縣北大門,服裝名鎮——公平鎮

千年古墟公平,粵東山區第一墟,公平這個商業墟市閃耀著文化色彩,自古藏龍臥虎,名人精英輩出,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一定會繼續輝煌騰達,再創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