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來幣圈只辦三件事:公平,公平,還是他媽的公平

他們來幣圈只辦三件事:公平,公平,還是他媽的公平

《Drop The Beat》是區塊律動 BlockBeats 新開設的專欄,作者是區塊律動 BlockBeats 的創始人 Pxstar,主要來給大家 Freestyle 一些近期行內的熱點和自己腦子裡新鮮的想法,有不同觀點也歡迎大家在評論裡隨時與 Pxstar 進行 Battle。

區塊律動 Blockbeats 和 Pxstar 本人從不推薦任何 Token,文中提到所有 Token 都只是對行業現象的觀察,區塊律動 BlockBeats 不會對其做任何背書,謹防外界有人打著區塊律動 BlockBeats 旗號進行詐騙活動,我們也在這裡奉勸大家,珍愛生命,遠離炒幣!

半個月前,區塊律動發表了一篇文章《如何在家零成本挖爆火隱私概念 Token:Grin!》文末我們放了一個二維碼,做了一個Grin 的中文社區,叫 GrinUp,這篇文章在微信上只有 4000 多閱讀,全網也就 1 萬左右,這在律動的文章中已經算是閱讀量很低了。

但讓我沒想到的是,發出文章的當天,我們的社群就有 300 多人加入,兩週內已經接近 1000 人,之後多家媒體都對 Grin 進行了跟進,要知道,它還沒正式上線,而且作為一個 POW 的 Coin,早期只能挖礦,基本沒有交易市場,沒人能在 Grin 身上賺快錢。這讓我不禁在思考,Grin 吸引人的點到底是什麼?

我回想了一下我自己是為什麼被 Grin 吸引的,夏天的時候一位很聰明的朋友給我安利了 Grin,我抱著學習的心態看了一下,讓我記住的並不是 MimbleWimble 協議,也不是下一代隱私和匿名的概念,當然這些都是加分項,而真正吸引我的其實就 2 個字:公平

Grin 和 Beam 都是基於 MimbleWimble 協議開發的開源項目,團隊都沒有做預挖,也都沒有做 1CO,就憑這兩點,就已經比市場上絕大多數項目顯得公平了,Beam 背後是一個開發者團隊,拿了 VC 的投資,Beam 也會在最初 5 年內將已經挖出 Token 總量的 20% 返還官方,用來支付 VC 的投資回報,開發者的日常開銷和周邊生態的構建。

而 Grin 比 Beam 還要極致一些,看過我們文章的同學都知道,Grin 是一個社區組織,沒有集中的辦公場地,沒拿任何人投資,大家都是憑藉興趣在做這件事,核心開發者一直靠公開的幾萬美金捐款過日子,而給他們捐款的無論是機構還是個人都不會得到除了公開渠道感謝之外的任何東西,就在幾天前,團隊又一次對外募集自己的工資。(GrinUp 社區也會在最近發起一次募捐行動,將所得到的善款以中國粉絲的名義全部捐贈給 Grin 的開發者們)

他們來幣圈只辦三件事:公平,公平,還是他媽的公平

這也就意味著,不論是誰,都只能自己挖礦去取得 Token,不僅如此,Grin 的算法在最初的兩年內是抗 ASIC 的,這樣可以保證算力不會在短期內過分集中,早期可以讓更多的小型機或者是 PC 參與到挖礦中來。而且 Grin 無限增發的機制也讓很多投機者望而卻步。

在李畫的文章《Grin 刷屏了,它的親兄弟 Beam 為啥這麼冷清?》中有一段更加生動的描寫:這是真事。Beam 去找投資,投資人在調研過程中發現了 Grin,當時 Beam 還未開源但 Grin 開源了,投資人發現 Grin 的代碼質量特別好,就拒絕了投資 Beam,併成為了 Grin 的支持者。

這同樣也是真事。當問起一位終日埋首於 DApp 開發的工程師站 Grin 還是 Beam 時,他說不了解 Beam,因為周圍人關注的都是 Grin,並表示忙完這幾天就會把臺式電腦拿出來挖礦,「說不定挖到早期的比特幣」。

Grin 的開發者曾經想過要完全抗 ASIC,但最後可能受到了眾多 POW 幣分叉的啟發,意識到只靠修牆並不能抵抗入侵,只有社區共識才能抵抗礦霸,最終選擇了現在的方案。

在我們的社群中也能看到,無論是機構,媒體,還是普通投資人,所有人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線,大家都只能等到 1 月 15 日才能挖礦,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很多人並沒有想著追求什麼投資回報,只是想著用自己的電腦跑一下玩玩,覺得是件有意思的事。無論是從開發者,還是到社區,這種佛系的感覺都讓我想到了比特幣的早期,不同的是,早期比特幣可沒有這麼多人在關注。

無獨有偶,前段時間,一個名叫 TurtleCoin 烏龜幣(我更願意叫他龜龜幣,顯得比較可愛)的項目在國外也火了,起因是一個國外的高中生在 Bitcointalk 論壇發表了一個名為《我把我全部的學費都買了龜龜幣》的帖子。

這個孩子自稱自己即將高中畢業,在準備上大學之前,做了 3 個月調查,發現所有的工作都不能保證他未來能成為百萬富翁,而且畢業後還要在無聊的工作崗位上熬上一輩子,他經過一年對 Crypto 的研究,最終決定偷出爸媽給他攢的 5 萬美金的學費全部買了烏龜幣。就是因為這個幣沒有 1CO,沒有預挖,沒有狗莊,有的只是牛 X 的開發者和社區。

他們來幣圈只辦三件事:公平,公平,還是他媽的公平

帖子最後那句 remember that fxxking thread and remember my name: I'M JOHNNY MCTURTLE, THE FXXKING LEGEND(都特麼的記住這篇帖子,記住我的名字:老子是 JOHNNY MCTURTLE,將來老子就是傳說。)更是霸氣側漏。

很快,這哥們變成了海外 Crypto 圈的小網紅,大家都抱著嘲笑弱智的心態在轉發這個帖子,但這也讓更多人開始提問「這個烏龜幣到底是個什麼玩意」。

按照社區自己的話說,龜龜幣目前市值低,國外社區龐大,13000 名社區成員,社區活躍度機高。技術代碼原創,70 名開發人員,其中 53 名可以在 Github 看到。都是志願者,沒有一個領工資,不存在財務問題。無 1CO,無投資,無預挖,核心開發者是早期 ETH 大戶,已經財務自由,做龜龜就是為了玩一把理想主義。

怎麼樣,是不是似曾相識?這不就是樓上 Grin 同學的劇本兒麼?就倆字兒:公平!

很快,這波熱度就把龜龜幣拉了一倍。

他們來幣圈只辦三件事:公平,公平,還是他媽的公平

湊巧,我在這件事之前還真知道這個 Coin,不僅知道,我還玩了他們粉絲自制用來宣傳龜龜幣的一個烏龜過河的小遊戲。在加入他們的中文社區之後,我發現了一個更有意思的現象,社區討論極其熱烈,人數也在以極快的速度增加,但價格卻一直很穩定。以至於直到現在,這個 Coin 挖礦還是賠錢的。

這幫粉絲比 Grin 的粉絲更加佛系,每個人平均只有幾百萬個龜龜幣(摺合人民幣幾百元,是的你沒看錯,因為現在價格只有 3 聰),卻沒日沒夜的討論該怎麼宣傳、推廣、討論龜龜的前景,討論區塊鏈的技術,我身在其中完全感受不到所謂幣圈寒冬。

他們來幣圈只辦三件事:公平,公平,還是他媽的公平

(官方的 Discord 上一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沒日沒夜討論)

沒有機構背書,沒有技術專家,甚至在這個高中生出現之前,連個給它站臺的圈內名人都沒有。就這樣一個總市值二百萬美金左右的三無項目,比那些動輒估值幾億,甚至十幾億美金的所謂航母級項目吸引了更多普通人的關注。

這反映了一個問題,就是幣圈熱度的風向標變了。如果說前年火的項目是靠大 V 站臺,去年火的項目是靠 VC 背書的話,那麼今年火的項目就靠兩個字「公平」。

韭菜們已經被割出腦子了,從最早「團隊裡有個 BAT 前員工」就是優秀項目,再到如今團隊裡有「國寶級科學家」,「圖靈獎得主」也不稀罕了。

從各式各樣的 TokenFund 投資背書再到紅杉資本,A16Z 這樣的地球頂級 VC,韭菜們也不信了,因為無論誰來,都無非是在他們身上再割一刀。

不需要頂級技術團隊,也不需要頂級投資團隊,甚至不需要團隊,只要你足夠公平,韭菜就願意支持你一把,反正金額也不大,大不了就當捐款了。

當然,也有國產項目蹭上公平這個大熱點。

最近,曾經的國產明星項目 IOST 主網要上線了,正在搞節點競選。這個項目區塊律動 BlockBeats 年初 Diss 過,那篇文章傳播很廣,後來被和諧了,當時我本人還收到了他們大戶的威脅留言。聽說他們主網上線節點競選,我自然要去看看(有什麼可黑的 lol),看到規則,我笑了。

他們來幣圈只辦三件事:公平,公平,還是他媽的公平

規則中註明:正式節點數量無固定上限,等於只要你花錢,就能當節點,那需要多少錢呢?官方說 1050 萬票就行,按照現在 IOST3 分錢的價格,需要 30 多萬(這個價格也是可怕,當初我們 diss 的時候可是 8 毛錢,已經跌掉了 96%)然後你就買一臺亞馬遜服務器,在家裡坐著等著分錢就行了,當然賺的回來賺不回來就另說。

這不就是一個打著節點競選旗號的加盟生意麼,30 萬當個節點就相當於 30 萬在自己家樓下加盟個張亮麻辣燙,然後你在這條公鏈上就能和投了 IOST 的那些知名機構,還有火幣等這些交易所平起平坐了,這可能是我見過的最親(diao)民(si)的節點競選了,官方的目的就是想讓所有人都來當節點,而他們粉絲似乎也喜聞樂見:韭菜也終於圓了一把裝大佬的夢,普通人也能當節點了!

又是上面說到的「公平」。

看來公平,要成為今年上半年幣圈的主旋律了。

區塊律動 Blockbeats 和 Pxstar 本人從不推薦任何 Token,文中提到所有 Token 都只是對行業現象的觀察,區塊律動 BlockBeats 不會對其做任何背書,謹防外界有人打著我們的旗號進行詐騙活動,我們也在這裡奉勸大家,珍愛生命,遠離炒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