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年级成绩倒数第一,还有让他继续上学的必要吗?

凌风54444446


你不让孩子上学,让他整天在家玩吗?学习倒数第一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无论如何不能放弃自己的孩子,他不会了你自己辅导,一年级的东西很简单的。自己都放弃了,谁能管你孩子。我孩子班上的倒数第一就是位正常孩子,从小学一年级数学就不及格,啥概念?他父母根本不付负责任,孩子初二新添了门课程物理,第一次考试他能考70多分,超过一些同学呢!但是晚了,物理后面有不少计算的东西,他肯定不行。自己找自己的原因吧!


八卦新闻视频


我是一年级老师,我来说说这个问题。

我很理解家长的心情。也知道家长说的是气话。哪个家长不盼儿成龙,盼女成凤,多少美好的愿望都寄托在孩子们的身上。经过一年的学习,成绩居然是班里的倒数第一。家长有点失望,才有此赌气一说。


不过这位家长朋友,你只说了孩子成绩倒数第一的名次,没有具体说考了多少分,在我看来一年级的名次并不是最重要的。再说不论考多少分,总会有一个是最后一名的,那最后一名都那么想,都不上学了,那岂不是就剩下一个孩子在上学了。

一年级小学生现在期末统测考试成绩分数很高的,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事情。如果你的孩子因为考了90来分,考了个倒数第一,也没啥可着急的。

你孩子的基础知识已经掌握了。但是考试时有一些拓展知识的题,稍有深度难度,或者说稍微变了变题型,稍微拐个小弯,你的孩子就被难住了。会出现失分现象,这样的题也就是占5到10分左右。所以你的孩子经常在八九十分左右。就是这种情况。

举个事例。今年我们一年级升二年级统测这样一道题:

公共汽车上有乘客34人,到站后下去的比上来的少7人,现在公共汽车上有多少人?

这题怎么做?

有一部分同学就是看见“少”
字了,就用的34__7=27

很显然,这道题比我们平常练习的题有点难度。我们平时练习题型就是类似这样的:

公共汽车上原来有34人,到站后下去(或者)上来乘客7人,现在公共汽车上有多少人?

这样的题学生全部能够做对,知道下去了乘客用减法,上来了乘客用加法。

而这次出的这个显然拐了一个小弯,学生必须从“下去的比上来的少7人”这句话中,得出上来的乘客比下去的乘客多7人,也就是现在乘客人数比原来的34人,多了7人,所以要用加法算式:34+7=41(人)

这题5分,这题失分的同学成绩有可能排名靠后了。

这样孩子阅读理解能力相对来说差点。二年级时,家长要多加培养孩子的阅读分析能力,这样一来孩子的成绩很快会赶超其他学生。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孩子不仅仅是考试排名倒数第一,而且是分数极低。我班里就有这样的孩子。这次升级考试不及格,只有28分。

对于这样的孩子,的确令家长头疼不已。我作为老师,对于他们的关注也远远的多于其他同学,可是效果甚微。每天新学的知识点,他们学起来真的好费劲。日积月累,一年下来就造成了今天考试不及格,倒数的情况了。

这样的学生只有两条办法处理。一是留级,他们的底子实在是没打好,基础太差,勉强跟着上二年级他们会学的太累,也未必能学会。可是现在不让留级。那家长就想办法办理休学吧。可以找班主任咨询,他会告诉你,办理休学需要什么手续,只是手续有点难办。家长去想办法就是了。

二是如果不留级,假期里必须补习,从头补起,夯实一年级的基础。开学后家长也要步步紧盯着辅导。慢慢的来,不要着急,学习差不是一天就差的,想变得好起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慢慢的帮助孩子吧。付出就会有收获!

最后还是希望这位家长把心态放平和些。不要老是拿自己孩子去给班里优秀的孩子去比,越比越觉得自己孩子差,由不得就会抱怨斥责孩子,或许会说些伤孩子自信的话语,“笨死了”“你看人家谁谁……”,这只能事则其反,起不到好作用。

多表扬少批评,尤其是学困生,他们的心理很脆弱,及时的表扬,重新树立孩子的自信很重要。



有句话送给孩子家长:是楠木就要做最好的楠木,是小草就做最好的小草。楠木有楠木的珍贵,小草有小草的风采。

何必一定强求你的孩子必须做楠木呢。他健康快乐的成长才是最主要的。

说的不对的地方,请网友们指正!



心中百合静静开


才一年级啊,太焦虑了吧?去年我也是这样。95分都是中游,原来人家在学前班都提前学了一年级知识了,我娃上的公立幼儿园就没专门学过,上学后老师讲的快,反正认为你们家长都提前让孩子学过,所以我娃拼不赢那些提前学的。我和娃子爸都是重点大学毕业都是有好单位的,不承认老师认为我们没关心孩子学习。我们也确实是太忙了,时间真不够。娃儿没开窍,上学还以为自己在上幼儿园,成天想着玩,我也吼过打过,但娃儿总是委屈巴巴的没意会到。我娃聪明漂亮,不想因为几次没考好就被否认。今年暑假,把她丢回爷奶老家农村去锻炼生活一个月,回来后明显感到懂事多了,慢慢也开窍了,另一个月我亲自教她二年级要学的重点,我从外地调回机关有更多时间去关心陪伴她了,晚上和她一起复习看书,我看我的考证书她看她的课本,以身作则,虽然她现在还是玩性大,我就报兴趣班让她玩着学。老师以前说我们没关心学习,其实是家长的陪伴,往坏的说小孩子定力不强不自觉那就要有家长管束,孩子心里还是希望爸妈能多关心在乎的。今年我的心态明显比去年从容多了,免得太过焦虑搞得全家人心情不好鸡飞狗跳的。再说才一年级,还有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大学之后硕士博士呢,二十多年呢,你知道孩子以后是个啥样能成啥材?还有一点,人能不能成功有出息,很大部分是命!


AmandaHsiun


以前有个小孩,上学第一次数学考试就因作弊(和同桌对答案)被活捉。一年级的算术学的非常挣扎,同学们都算了100多题的时候,他只能做30题,而且错误甚多。

刚上二年级,就被数学老师罚站,因为非把1001读成“一千零零一”

二年级的时候他很困扰,怎么也想不明白二位数乘法是怎么回事,用了一天时间也算不出11*11。后来他大学的一个同学说自己3岁半的时候已经会算4位数乘法了。

小学的大部分时间他都是个trouble maker,学业固然平平,闯祸却是不断,各种罚站,写检查,请家长…

五年级时市里首次举行数学竞赛,各校推荐学生参赛,自然跟他没什么关系,不过后来组委会扩大了比赛范围,报名就能参加了。

初赛结果让所有数学老师跌破眼镜,他拿到了全区第一,超过第二名10分。最让他高兴的是,班里备受宠爱的双百分们,连他一半都做不到。

几个月后全市决赛,他拿到了学习生涯第一次数学满分,题目的难度第一次让他专注到不再粗心大意了。

之后他突然一夜之间从老师眼中的学渣成为学霸,尽管一如既往的是个trouble maker。

其实这个孩子自己从没自卑过,他的父母特别是父亲从未质疑过他的学业,即使在被称为学渣的几年。

几年后他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里拿到了全省第一,之后在冬令营拿到国决金牌,同一天内收到清北复交科大南开西交七校的保送邀请。

但他仍然还是那个trouble maker,大学里也挂过科。但也没影响他基于赴美深造。拿下近50个国际专利。

所以,如果几年后当我的娃儿上小学后成绩垫底,老师嫌弃,我也不会在意,也不会给他报各种班,补各种课。我不会对我娃有丝毫怀疑,it just takes time。


帖木兒


我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到四年级,每一次都是全班的后三名,我们三个人轮流考倒数第一,一直轮流了四年,后来我参加工作做了老师,现在工作的也很顺利,我想我来谈谈我的观点吧。

我小时候就是心里边特别没啥的那种人,不知道什么是学习,也不知道什么是作业,每次老师留了作业我都不写,可以说一次都没写过,每次到了家妈妈问我作业写完了吗?我说写完了,或者说今天没留作业,然后就玩去了,然后到了学校老师检查作业的时候发现我没写作业就会打我,每天都要打两顿,至少两顿,早上打一次下午打一次。可我就是那种没记性的学生,还是不写作业,每次考试我们后面的后三名都是轮流考倒数第一。

有一次我们班主任找到了我们家里跟我爸妈说,你看你们两个都是老师,怎么可以这样教育孩子呢?这个时候我的爸爸已经知道我们老师每天都打我了,他也很不满意,于是他就对我们老师说,你给我出去,以后别来我们家,孩子没学好,那是你这个做老师的没教好,你还跑过来找我来了,从那以后我们老师再也没有管过我,可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虽然仍然是不写作业,可是成绩却从班里的倒数第一名进步到了第二十名左右。并不是没人管了就进步了,我并不是要表达这个观点,而是从四年级那个时候开始,我就逐渐的开始开窍了,到了六年级我竟然偶尔能拿全校的前几名,这是很神奇的一个现象。

到了初中我就真正的懂事了,异常的努力,每天都学习到凌晨,所以我拿了英语国家奥林匹克竞赛的二等奖和三等奖,经常保持在学校的前十名。

后来也顺利考到了我们当地的第一高中,然后考上了大学,现在在私立学校做一名老师,就在前一个多月我通过了我们一个县区的编制考试,考上了公立老师,马上就要去述职了

我所说的这些只是想表达,每个人开窍的时间不一样,我记得我的父亲是五岁才开始会说话的,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但是到后来还是当了老师,做了校长,我觉得孩子在一年级学不好,什么也不能代表。


B哥聊社会


我以一个家长和教育心理学老师的角度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成绩和分数不是决定一个孩子成功成才的唯一标准!健全的人格才是!

小学阶段成绩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虚假性!很多家长在孩子小学阶段很看重孩子的成绩,不舍得孩子花更多的时间去读书和玩,认为是浪费时间。

很多中学老师都知道一种奇怪现象:

那些小学阶段单单靠投入全部时间和精力夺来高分的孩子,升入初中后成绩下降神速,这些孩子越学越累、越学越不会学了;恰恰是那些小学阶段博览群书、见多识广的孩子们成绩上升力量强大、后发制人、潜力无穷。等到了高中这种情况更为严重,进入社会后,我们都知道,那种博学多才有能力的更混的开。

一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如同种子,需要条件才可以发芽生长。这个条件就是小时候海量阅读和动手动脑的游戏方式。可是,当孩子如同小苗一般营养不良而缺乏成长力量,到了中学阶段前进乏力时,家长就只会抱怨孩子如何如何,却不知道正是自己一手造成了孩子的“短命高分“和“智慧营养不良”。

从理论上讲,0-6岁是儿童的心理习惯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儿童各项能力的发展黄金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能力的发展,而各学科学习能力的基础,却是大量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而

6-12岁,是阅读能力(即学习能力的基础)长足发展的最黄金时期。所以,小学阶段一定要让孩子从容一些,不要追求分数的高低,要更看重为孩子后面的成长做好充足的准备。

因此,我认为,为了孩子的长久发展和未来更大的成长力量,不要过分在意孩子小学阶段的成绩,把目标放在孩子的基础发展和各方面能力、习惯培养上,才真正事半功倍,让孩子受益终生!


我是王栋老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专注教育心理和家庭教育研究,欢迎大家留言讨论,也可以关注我共同交流!


王栋


我不知道题主的孩子为什么得倒数第一,不过我想分享一下我作为一线教师的一些经历,希望对你有所启示。


每个班里都有一个倒数第一,我们班的这个情况很特殊:

她是为先天痴呆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并且是家族遗传(母亲遗传,她的两个姐姐也这样),但是她仍然在我们学校上的好好的,她的姐姐也是从我们小学毕业的,虽然已经不上学了。那么他们这样的学生在学校是怎么过的呢?就是每天来坐在班里自顾自的玩或睡觉,然后每星期六在家接受老师上门的特殊教育。题主的孩子是这种类型的吗?


我从事教育事业将近十年,自然每一届都会有学困生,而这些学困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当然也有例外),家长对孩子教育不重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作业不能按时认真完成,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这些种种都是造成孩子学困的原因,而学习习惯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学校一家的事,需要各方面共同长期的努力,而我们往往败在“长期”里。

还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学生:家长、教师都对他上心,而他往往伤了别人的心。他们油盐不进,仿佛对外界的一切说教、惩罚绝缘一样,无论家长、教师怎么对他,他仍然我行我素,作业不按时认真完成,上课不注意听讲,甚至一切都反着来。这样的学生我实在是无可奈何,有时甚至冒着被举报,丢掉工作的风险对其进行惩罚,可效果仍然微乎其微。万能的专家教授谁能救救这样的学生啊?给你钱了。


鑫鼎赛亚


首先说说现在都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了,不管孩子成绩好于坏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其次谈谈成绩:作为一名一年级的孩子,成绩很多都是不确定因素,举个例子,我闺女一年上学居然都能忘记带书包。刚刚六周岁,而且也没有学过补习班。我认为孩子在上学之前就应该有个轻松难忘的童年。结果一年级根本就没有学习的概念,一年级可以说百分之七八十的孩子都是考双百的。我们那个时候只是七八十分。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也是不断的在进步。但是整个小学期间并没有优异的成绩。我也没有强制他去报各种补习班。初中后闺女变得很爱学,进步飞快,并且要求上各种补习班。最近更是进步显著。

相信我,不要气馁。孩子都是棒棒的。



尚沟天地


您好!我是课程规划师,我接触过一百多个小三、小四、小五、小六的小孩,在一年半的时间陪伴他们参加过小升初考试,奥数竞赛,美术竞赛和钢琴学习,看着他们在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渐渐长大,心中无比的自豪感悠然而发!

话说一年级的小孩是6-8岁这个阶段,从基因学发张的角度讲,孩子在智力方面,自身还在发展,他在探索着接触着对于他来讲的所有新事物,必须说数字,古诗词,英语拼音等等!那么什么会让他在接触这些的时候,怎么样去接受更好呢,其实吧这些要在学校老师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图文并茂,培养小孩的兴趣,并能获得爸爸妈妈的认可,这样就更好!

另外一个,孩子在学习上有好有坏并非坏事,因为小孩在一年级的时候刚刚来到一个新的环境,要认识新的小朋友,新的老师,接触更多新的东西,这些对需要小孩在一个阶段去接受。关乎到小孩的性格,那么就要小爸爸,小妈妈们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让小孩在模仿家长的同时,对自己的定位有一个全新的了解,建立自我接纳意识。

还有很多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每一个人也无法预测未来的故事,无法判断自己的小孩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是你可以指引他们,给小孩更好的空间和环境。

谢谢!


支点的起点


现在的父母大都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非常关心,成绩更是牵动着很多家长的神经。孩子一年级成绩倒数第一,确实会让家长感觉不舒服。但是我不知道孩子具体考了多少分,去年我教的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他们班语文倒数第一的考91.5分。所以如果孩子考的分数还可以,就不是真的差。

即使孩子的分数考得很低,也不能剥夺他受教育的权利。爱因斯坦和爱迪生小学时成绩都不好,但他们后来的成就超越了无数人。暂时的落后不代表永远落后,作为家长,一定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有耐心,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家长的态度孩子是可以感受到的。如果家长对他有信心,他也不会放弃努力的。

而且,在学校不仅可以学到文化知识,还可以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即使成绩一直不好,也不见得没有出息。我的一个同学,学习成绩很差,高考分数比本科线少几百分,什么学校也没考上,家里出钱让他上的自考大专班,现在他开的公司效益很好,他的成绩超过了当年很多学霸。更厉害的是,他取了我们班的学霸,也是当年的县文科状元,现在已经有两个孩子了。

所以,请家长千万不要让孩子退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