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匈奴父死娶母,兄死娶嫂的习俗?

rammstein69


肥水不流外人田,用这句话比喻匈奴人最恰当不过啦!



匈奴,中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发起与内蒙古的阴山山麓。是一个以畜牧养殖为主的草原马背上的国家,由于匈奴人不善耕种,所以一些生活来源都要靠养马,牛,羊,骆驼等获得,因此会出现供需不足的现象,这些凶残的匈奴人就会进犯中原,到汉人的地盘上干一些强取豪夺的勾当,从而引发了汉朝与匈奴之间的战争。


由于匈奴男尊女卑的原因,王室成员为了传宗接代,延续自己的正统血脉,就规定了父兄战死或者意外而死的情况下,他们的遗妻不准改嫁外人,只能下嫁给儿子或者兄弟。因为,在古代匈奴人看来,他们的女人就是用来生孩子的,为了壮大家族人丁兴旺,所以自己的资源决不能流到外面。

当然了这里面父亲的妻子指的是(儿子的后妈)也就是父亲娶的小老婆。因为这个小老婆与亡夫的儿子们不是亲生的,所以他们之间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因此父亲去世,儿子可以明媒正娶自己的后妈,后妈可以继承履行传宗接代任务,这样既保正了资源不浪费,又壮大了家族的势力。

另外兄长故去,弟弟娶嫂子,这个也就顺理成章啦,因为嫂子本来就是外姓人,绝不会因为近亲血缘关系而影响后代的事,所以匈奴人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父死娶母,兄死娶嫂的习俗也就成了一种传统制度。


历史上我们熟知的昭君出塞的故事,就是讲的这事,因为匈奴人屡次进犯汉朝疆土,汉朝皇帝为了化解矛盾,与匈奴建立良好的关系,就派貌美如花的王昭君出塞,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和匈奴人联姻合婚,还可以化干戈为玉帛,缓解两国之间的矛盾,一举两得.。

就这样王昭君嫁给了匈奴大王呼韩邪单于,可是没过多久,这个呼喊韩邪单于就死了。王昭君原本以为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就要求汉皇帝下令让她回去,可是按照匈奴人父死娶母的传统习俗,昭君必须要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儿子,王昭君觉得这事太荒诞了,简直无法接受。后来呼韩邪单于的儿子就上报汉朝皇帝,汉皇帝为了搞好于匈奴的关系,要求王昭君必须要尊重匈奴人的习俗,于是王昭君就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的儿子。可是好景不长,这个养子不久也死了,王昭君没办法又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的另外一个儿子。



这就是匈奴人父死娶母,兄死娶嫂的习俗,王昭君的例子就是真实的写照。


任驰赢天下


娶女人,就得娶屁股大的女人,为什么?能生儿子呗。唐朝以胖为美就是这样来的,游牧民族,时常天灾人祸,来来往往四处搬迁,生活动荡不固定。女人就得胖,那不仅健康,还代表生育能力强悍。



所以“父死娶母,兄死娶嫂”便不无道理,生存的环境所逼迫嘛。但“娶母”需得注意,是娶后母。父亲死了,可以娶她的小妾,兄弟死了,可以娶他的女人。

匈奴的这一习俗是社会早期发展的阶段,好比我们以前的母系社会,懂吗?孩子生下来,只知道母亲,不知道父亲,谁知道你是哪个生的儿子?后来发展到父系社会,女人可以二嫁,比如汉武帝母亲王娡,说不好听点,汉景帝就是个接盘侠,后来王娡还母仪天下成皇后了。社会越发展到后面,女人的约束越大,甚至出现了裹脚现象,喊出了“女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口号,搞出“贞节牌坊”这一玩意。




不只是匈奴有这种习俗,我们也有,最出名的便是李世民娶了弟弟李元吉的妻子巢王妃,李治娶了后母武则天,之前王昭君也多次嫁给匈奴单于,红颜祸水的夏姬在连尹襄老死后,被他儿子“烝”过来,那是“烝报”,属于婚姻形式的一种,所谓“烝报”便是匈奴的那种习俗。到后来,进入封建社会便禁止了。唐朝之所以出现,是因为胡汉融合嘛!

再比如清朝前身后金,满洲前身女真,努尔哈赤的女人阿巴亥和代善,努尔哈赤可曾考虑过两人的问题哦。

综上,如何看待匈奴这一习俗,一是社会早期发展的产物;二是生存环境所决定,充分利用资源;三是挑起女人身上的重担,保持家族财产的完整性,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最典型的例子是清朝,清朝早期的后金以及之前是匈奴的习俗,可清朝建立还是吗?天灾人祸,战乱贫乏,吃人肉的事比比皆是,娶个女人还不容易理解吗?说到底还是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非常茴香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就像藏族一些偏远地区古代曾经采用一妻多夫一样,这都是实际生活决定的。

为什么有一妻多夫?主要西藏极少数荒凉地区,自然条件太恶劣,一个男人一个妻子是很难维持基本生活的。

没有办法,现实决定只能出现一妻多夫,几个兄弟一起养家。

至于匈奴的父死娶母,兄死娶嫂也一样,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合理的。

匈奴是游牧民族,以部落为单位,部落则以家庭为单位。基本部落成员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人越多部落就越强大。


所以,对于匈奴这种游牧民族来说,要尽一切可能扩大自己的人丁数量。游牧民族选妻子,都要选择身体肥胖健壮的。如果遇到林黛玉那种又瘦又病的汉族美女,直接被匈奴人一刀劈死了,简直是浪费粮食的废物。

那么,为了保证族群的壮大,就必须父死娶母,兄死娶嫂。

如果父亲死了,继母改嫁,一定会带着继母所生的孩子。

继母一走,等于你家人就少了一半。

所以,为了维持家庭的人数,匈奴的长子必须娶下继母,这也是没办法。

再看哥哥死了,如果嫂子改嫁,必然会带走嫂子生的孩子。

同样道理,为了维持家庭的人数,弟弟只能娶下嫂子。

反正继母也好,嫂子也好,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不算乱伦。

其实,游牧民族对血统不太在意,很多被掠夺来的其他部落孩子,也被当做自己人,只要跟自己一条心就行。

比如射雕英雄传里面,蒙古人对郭靖很好,铁木真连女儿都嫁给他,还许诺封他为宋王。

这虽然是小说,但并不离谱。因为铁木真大儿子术赤,根本不是他的儿子。就这样,术赤还成为钦察汗国的大汗。

这个汗国有多大?

汗国的疆界大致包括:东自额尔齐斯河西部,西至第聂伯河,南起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包括北高加索及花剌子模北部和锡尔河下游地区,向北临近北极圈。拔都把伏尔加河地区作为政治中心,在入口处建立了首都萨莱城(今阿斯特拉罕附近)。罗斯诸公国与钦察汗国为藩属关系。


萨沙


这种婚姻制度,叫做烝母报嫂。匈奴王去世了,儿子可以聚父亲的小妾(继母),注意,不是亲生母亲;兄弟死了,哥哥或弟弟可以娶嫂子或弟妹。

这种习俗的形成,有两种原因。第一,女人是宗族的私有财产,儿子和兄弟有继承权,这个继承权不但包括物质财产,也包括女人。女人包括继母和嫂子。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宗族力量,保护宗族财产,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二,匈奴未受汉人儒家学说的影响,没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的束缚,没有汉人固有的伦常观念。认为女人就是女人,继母与嫂子弟妹都是外人,没有血缘关系。娶之并没有妨碍。

之所以匈奴会这样做,是由他们的文明程度决定的。匈奴的文明程度,远远低于汉人的文明程度,他们是野蛮的民族,是蛮夷之邦。匈奴与汉人融合以后,便渐渐地抛弃了这种民族习惯。但汉人嫁到匈奴聚居地后,不得不“入乡随俗”。最典型的就是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她嫁到匈奴和亲以后,先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给呼韩邪单于生下了一个儿子,呼韩邪单于三年后去世,王昭君尊汉成帝之命,依匈奴习俗,又改嫁了呼韩邪单于的长子复株累单于,为她生下了两个女儿。这样辈份就有些乱了,王昭君的一子两女,即是兄妹,又是叔侄。这种习惯到了唐朝仍未改变,唐太宗李世民在杀了兄弟建成和元吉后,将他们的妃子纳入后宫,唐高宗李治也把李世民的妃子武则天封为皇后,这正是李氏家族的鲜卑血统在起作用。

春秋史社,专注于中国历史、文化研究,喜欢历史的小伙伴请关注“春秋史社”,有问题欢迎留言。


春秋史社


人类越原始,就越接近于动物,兽性更严重。

一方面,匈奴是原始的奴隶社会,在那个时期生育率低,孩子夭折率高,寡妇是不允许存在的,只要身体还行,再嫁生下后代才是首要任务。

况且匈奴人生存环境那么恶劣,一个失去丈夫的女人很难独立生存,匈奴人这种习俗反而是在让更多人活下去。


另一方面,就是从匈奴开始,贝加尔湖以北越来越冷,牛羊赖以生存的草也越来越少,有此游牧民族才开始南迁,在之后一千年来不停进攻中原地区。

在许多匈奴男人眼里,女子顶多比奴隶高一等,属于财产,父亲死了,继承者当然要继承父亲的一切,牛羊以及女人。


而在匈奴女人看来,贞操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有自己的孩子,这样就可以保护更多牛羊,古人云,衣食足而知廉耻,匈奴农牧,靠天吃饭,气候恶劣,为了生存经常劫掠,又如何能够知礼?

唐太宗李世民,弑父杀兄,兄弟建成和元吉的老婆被他纳入后宫,他儿子李治也把他父亲的妃子收为己有,我觉得,这就是他们的鲜卑血统在作怪。

想想,那些和亲的女子有多惨?


历史区的哈士奇


同学们,接下来继续上课。这节课铁锤老师继续带领大家颠覆刻板的历史观,讲一讲匈奴人娶后妈为妻,哥哥死去之后,小叔子娶嫂子为妻的风俗。

这篇文章铁锤老师介绍两大部分知识点:第一部分,娶后妈,娶嫂子,对匈奴的三大好处;第二部分,或许尔等更感性趣:古代北方民族的放浪生涯,谁是胡人中的大银虫。第一部分,娶后妈,娶嫂子,对匈奴的三大好处;

对于奉儒家思想为正统的中原汉人来说,小叔子娶嫂子已经属于违背伦常,儿子娶后妈更是大逆不道的丑事,尽管历来包括皇帝在内,这样的丑事干过很多,但是从来没有人把这个当做习俗来对待。对于汉人来说,这样的事情都是“衣柜里的骷髅”,没办法拿出来晒的。

可是,匈奴人为什么就这么公开做呢?是因为他们不要脸吗?

错,这么做对北方游牧民族匈奴来说,极为重要,至少有三个好处。

1,保持家族内部稳定,防止劳动力外流,促进族群人口繁衍。

作为北方游牧的匈奴,游牧和战争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方式,人口死亡率很高,因此,保持充足的生育繁衍能力对于种族生存极其重要。妇女死了男人之后,马不停蹄的转入本族别的男人帐下,生儿育女,保持可持续性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民族有足够人力资源,支持匈奴这种游牧加战争掠夺的生存方式。简单来说,匈奴在300年王朝中能够持续生存扩张,全靠女人能生,男人能干,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处使,才使得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的匈奴人维持了庞大的帝国战争力。后汉书西羌传里面说,正是因为这种制度,保证了整个国家没有寡妇和光棍,“种类繁炽”。同学们,啥叫繁炽,分明人草原的欲火在蔓延嘛。

2,稳定血缘关系,调节贵族之间矛盾。

一个女人嫁入一个家族,就成为其中一员,对一个女人最强的束缚,就是以两性关系的绳索。如果一个女人在失去男人之后,转身离开家族,投身别的家族,对原先家族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资源丧失。由本族人继续占有这个女人,才能保证家族稳定和血统纯正。这其实也是原始社会群婚制的一个遗风。史学家们一致认为匈奴的制度是奴隶制度,这里可见一斑。

3,最为重要的是,这种制度保证了匈奴政权的相对稳定性。

汉人政权实施嫡长子继承制,三岁小孩也可以当皇帝,这是因为朝廷有一个成熟的班子维持帝国运转,皇帝啥事不干,垂拱而治也可以,在龙椅上尿床也可以,几十年不上朝也可以。但是匈奴人没这么幸福,匈奴人靠游牧和战争生存。战争开始之后,匈奴国王需要身先士卒,带着弟兄们抢钱抢粮抢女人。所以匈奴国王战死,下面如狼似虎的首领不可能听小太子的话,这时候同样身处壮年的弟弟接受王冠,顺便接受嫂子,继续带领大家抢钱抢粮抢女人,这是最顺利的政治交接程序。但是一旦哥哥弟弟这一辈死绝了,女人要嫁给儿子辈的继子的时候,危险就出来了。因为继子有继承权,和老国王生的亲儿子有继承权,和小叔子生的亲儿子也有继承权,这个时候,一场血腥的宫廷争夺战已经不可避免。这也是历史学家常常说的“胡虏无百年之运”的秘密。不是匈奴不行了,是人家经过了两代强悍的执政,第三代需要鲜血洗牌了!当年王昭君出塞,阴地制夷,给匈奴和汉朝带来了百年和平,从汉宣帝到王莽时期,两国都没有再次开战,所以看似落后的制度,一样有现实的政治收益。

第二部分,谁是胡人中的大淫虫?

北方游牧民族,不像汉人受教化,伦常礼仪规矩森严。北方游牧民族堪称一生放浪不羁爱自由,在男女性事方面要自由许多,尤其是在结婚以前。比如匈奴的别支“稽胡”《周书》记载他们:

“俗好淫秽,处女尤甚。将嫁之夕,方与淫者叙离,夫氏闻之,以多为贵。”

就是说,这个民族的少女在没有出嫁的时候,享有绝对自由的性自由,一直到新婚前夜,才和情郎们分手告别。最不可思议的是,丈夫家一点不生气,而且觉得自己老婆在结婚前,情郎越多越宝贵!

握草,这是多么宽广的胸怀,这是多么奇葩的观念,这才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么?

实际上,这也是原始社会群婚制的残余影响。

东胡的一支,鲜卑族,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祖先,在某种程度上,结婚之前也享有一定的性自由。所以,李世民全盘接受老豆后宫,干死太子和三弟之后,笑纳弟妹,也不足为奇。作为一个皇帝,没有博爱的胸怀和旺盛的干劲,怎么能成就脏唐大业呢。

东胡的另外一只,乌桓,他们的风俗是啥呢:其嫁娶者,皆先私通。私通成为了必须走的程序。

至于朝鲜族的先祖,古代高句丽人的习惯也很相似,“好淫”“男女多相奔诱”。哈哈。

那么问题来了,谁是北方民族中的大淫虫呢?答案是:党项族!隋书党项传评价说:淫秽蒸报,于诸夷中最为甚。党项族自由奔放的性爱自由习俗,一直延续到宋朝“凡育女稍长,靡有媒妁,暗有期会,家之不问”。家里人根本不问啊,据说西方父母在女儿上中学之后,会主动讲解相关知识,甚至往书包里面放安全套。党项族的粑粑麻麻,似乎也不比他们差啊。

总结:匈奴父死娶母,兄死娶嫂,是为了适应北方游牧生存现状而探索出来的嫁娶风俗。整体而言,由于传统文化的差异,北方胡人在两性观念上比汉族人更加开放自由。

我是铁锤,一个看惯风月与风云的人。欢迎你的到来,喜欢我的文章,就转发给更多人看见。


铁锤历史


首先要说明是是匈奴称王之后娶得不是他的亲生母亲,而是继母,也就是父王的小妾。

匈奴这个民族长期的活跃在草原上,以游牧为主,

本来就是少数民族,人口基数本来就少,

又加上好战,经常的去袭扰别的民族。

你发动战争,你经常打仗,自然就会死人,那么死的都是些什么人呢?

自然是男人,是男丁。

本来在过去,医疗水平很差很差,人们的寿命就短命,

综合了各种情况,匈奴人要想长期的繁衍下去,就只能增加人口,

增加女性受孕的几率,这样才能增加本民族的人口,

可以说“匈奴父死娶母,兄死娶嫂”这个习俗也是适合这个民族发展的,

“存在就是合理”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

就像我们熟悉的人物王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抵达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阏氏(yān zhī)。昭君和呼韩邪单于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师。呼韩邪单于去世, 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汉成帝敕令“从胡俗”,依游牧民族收继婚制,复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两人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

这里王昭君就属于复株累单于的继母。

当然这种习俗对于习惯了中原生活的女人是悲催的,呼韩邪单于去世后,王昭君想要回归汉朝,但是汉成帝没有同意,那么王昭君就只能从了匈奴的婚俗,再次与自己的丈夫的儿子结婚,

哎,可以想象这种习俗对于王昭君来说这是多么的难。


阿金大哥,一个爱好文史的油腻大叔。


阿金大哥


匈奴“父死娶母,兄死娶嫂”的习俗叫做收继婚制度,是一种旧时婚俗,在游牧民族和少数民族中比较常见。当然,这个“母”指的是后母,并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但是,不管怎样,这种风俗超出人们的想象,在讲究儒家文化思想的汉人心中,它就属于一种乱伦现象,是要遭天谴的。

然而,游牧民族并不在乎什么思想和制度,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汉朝的王昭君,她为了国家和平,主动请求和亲嫁给了匈奴呼韩邪单于,呼韩邪死后按习俗她必须转嫁给庶子为妻。

王昭君无法接受,写信给汉成帝要求回家。

虽然当时汉朝已经明文禁止收继婚,但是根本制约不了匈奴,为了避免两国产生矛盾,成帝只有牺牲王昭君的个人意愿,勒令她遵从胡人习俗。

昭君只好无奈接受,最终抑郁而亡。

其实,匈奴人民的这种奇婚异俗是有源头的:

一、文明程度决定

在原始社会里,人类是群婚共妻制。

孩子生下来只有母亲,没有具体的父亲,孩子由大家共同养育长大。

进入父系社会后,父亲死亡了,他的妾被作为继承遗产,往往被嫡子所娶。

收继婚最早出现于先秦时期,因违反伦理道德而遭到人们的指责。随后,各个朝代也纷纷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令废止。

但是,统治者却贪图私利和美色率先破坏规则。

如:隋炀帝在父亲隋文帝死的当天便收继了后母宣华夫人;

唐太宗也收继了弟弟李元吉的妃子杨氏;唐高宗则收继了父亲唐太宗的才人武则天等等。

下层官吏和普通百姓敢怒不敢言,他们受到礼法约束,怕人笑话,基本上是不敢进行收继婚。

到了宋代以后,汉族地区收继婚逐渐消失,只有一些少数民族仍盛行此风俗。匈奴就是其中之一。

匈奴人擅长骑马射箭,在汉人心目中就是粗鲁、野蛮、凶恶的代名词。

他们的文明程度远低于汉人,他们没有受到汉人儒家学说的影响,没有“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些三纲五常的束缚,更没有汉人固有的伦理道德观念。

他们认为女人就是女人,继母与嫂子弟媳都是外人,没有血缘关系,娶她们并没有什么问题。

二、生存环境造成

匈奴是游牧民族,主要生活在北方寒冷地区,生存环境恶劣,人口稀少。

他们要根据草场的兴衰而迁移,靠放牧来维持生存;而且匈奴经常会发生战乱,有战乱就会有死亡。因此,人口很难发展起来。

不论何时,人们都懂得“以人为本”的道理,只有拥有了大量的人口才能发展生产力,氏族才能繁荣强大。

所以匈奴人就要充分利用资源,利用每一个女性来繁衍人口,以壮大自己的部落。

三、男尊女卑思想决定

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女人没有自主权,完全依附于男人。

她一旦嫁给了男人,就属于男人的私有财产,自身的命运完全掌握在男人手中。

在匈奴也一样,女人嫁到氏族后,不仅属于丈夫,而且属于丈夫所在的氏族。

正常情况下,如果丈夫死后,妻子可能会改嫁,会带走财产和所生的孩子。

这样一来,氏族就会失去财物和劳动力。而收继婚制度则可以让儿子和兄弟有继承权,可以顺理成章地继承物质财产和女人,包括继母、嫂子、弟媳。

这样做一方面是解决她们的生存问题,另一方面是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宗族力量,保护宗族财产,保证肥水不流外人田。

可见,匈奴“父死娶母,兄死娶嫂”的习俗是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顺应匈奴当时的生存状态,也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

只是作为汉人的我们难以接受而已。好在后来,匈奴与汉人融合后,便渐渐地抛弃了这种令人尴尬的婚俗。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收继婚也曾在我国盛行,在春秋时期,天子诸侯之间都流行收继婚,更别说民间了。先秦之后才慢慢废止。

收继婚起源于氏族时期,当时的人民认为女性是一种财产,嫁到夫家就属于夫家。如果不幸丧偶,也只能在本氏族之间流转,兄弟、儿子都可以收继婚,即便是皇帝的女儿也必须要遵守。

据史料记载,汉朝的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嫁到匈奴呼韩邪,呼韩邪死后,匈奴要求她转嫁给庶子,王昭君难以接受,上书给汉成帝,要求回归汉朝。结果汉成帝为了避免与匈奴发生摩擦,让王昭君“从胡俗”。

其实从先秦之后,收继婚就慢慢从汉人习俗中消失了,隋炀帝收了他庶母,就饱受民间非议,直到明清开始,法律禁止收继婚,汉人中对收继婚便无法接受了。

其实收继婚,按照当时的匈奴风俗来讲,是完全符合情况的。汉朝时期,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汉奸中行说,就曾对这个问题进行过辩解,他解释道,匈奴经常起战乱,死亡时有发生,收继婚就是为了避免姓名在历史长河中流逝。这句话对于匈奴来说是适用的,匈奴也属于少数民族,有族群,自然也经常会遇到流离失所的情况,女性嫁到夫家,就属于夫家的私有财产,

倘若没有被收继婚,那么被别的族群娶走了,只会增长别的族群的实力。为了约束女性,收继婚是最好的选择。

收继婚是从氏族时期诞生的一种婚姻方式,其实也是起到了稳定氏族的作用。匈奴每一个成年男性都必须是战士,战争几乎存在于每一个氏族,而频繁的战争会导致大量男性死亡,只有不断的繁衍后代,才能跟得上消耗。而且,孤儿寡母总要有人抚养,怎么办呢?收继婚吧。有了收继婚,大量的孤儿寡母有了抚养,而且也能继续繁衍后代,保障氏族的安定。

汉人最鄙视收继婚的地方,就是认为它有悖伦理。我国受到儒家学说的影响,对于破坏纲常的行为一向是无法接受的,所以对收继婚有着很深的误解。实际上,匈奴很早就明白了,收继婚,最大的原则就是,决不允许儿子收娶亲生母亲,也常常会禁止长辈亲属娶晚辈亲属的妻妾。这其实就避免了相近血缘带来的巨大问题,自然也就不是真正意义的有悖伦理了。

看待匈奴收继婚的习俗,应当从它的起源来研究,事实上,收继婚并没有真正的有悖人伦,反而是适合当时匈奴的形势。等到人们慢慢过上稳定的生活后,收继婚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

参考文献:《匈奴风俗中的收继婚》、《性文学解读》、《汉书》、《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


历史风云录


题主这个问题在汉朝已有人回答过,就是人称第一位汉奸的中行说。匈奴人逐水草而居,是马背上的民族,以狩猎和经营马、牛、羊、驴等牲畜为生,生活上只食畜肉,常饮奶酪,衣皮革住毡帐,“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而又勇悍善战贪婪成性,他们为了扩大地盘,到处掠夺奴隶,抢夺财物,成为汉朝初期的心腹大患。


匈奴有贱老的习俗,“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馀,贵壮健,贱老弱”。(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当汉使质问时,中行说说,汉朝人子弟上前线,父母难道不为他们准备好吃好喝的吗?得到肯定后。中行说辩解,说匈奴经常打仗,而老弱者不能战斗,所以用家里的肥肉美味供养健壮者,也是为了使年轻人打好仗,保护自己,这样父子才能长久相保,而不是拘泥于一饭一肉,本质上与汉人送儿子上前线是一样的。


汉使又质问到另一问题,就是本文的关注点,“

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尽取其妻妻之。无冠带之饰,阙庭之礼”。注意,是妻其后母,使者说当父亲死后,儿子娶后母,兄弟死,其妻子也被活着的兄弟所续娶,言下之意与禽兽何异?中行说又辩解,说匈奴处于随时征战、迁移状态,必须符合实际因地制宜,不能被太多礼节约束,君臣从上到下采取简单有用的方式,娶后母和娶兄弟之妻子,是为了保证血统不流失,这是重视宗法种族使然。(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中行说反驳说,如汉朝虽没有父子睡同一毡房,娶后母及兄弟妻子之事,却由于礼而固步自封,刻意于繁文缛节,使亲属日渐疏远,渐渐兄弟反目,甚至相互残杀,改朝易姓。礼义的危害,使得上下交相怨望,可叹的是,你们见不及此,竟然不知危害之大!

读史鉴今,修心明性,欢迎关注南方鹏共同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