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泥紫砂有黑點是因為什麼?

李德林11


紫砂壺上的黑點不僅是正常的,而且這恰恰可以成為

真紫砂泥料的一個佐證。因為真正的紫砂泥必須含有少量的雲母,偶爾也會出現黑色斑點。

這黑色的斑點是神馬東東呢?這是鐵或錳等金屬化合物的聚合不熔物,不出現這些特徵反而說明此種原料不是手工磨製或正常機制的,或是用其它含雲母少的礦源來代替的,是一種對自然材質的人為破壞。

另外,由於沉積岩中常含有化石,在高溫燒成中變成了熟石灰,沖泡中吸水膨脹,產生了所謂的“灰爆”,即茶壺表面的瑕疵點。這在泥料中也是很常見的現象。

這裡有一個“調砂”的概念,這在紫砂壺製作中是很常見的,大家不要覺得調砂是不好的哦。調砂所用的砂也是紫砂泥料,只是調入的砂料顆粒大小、調兌比例各有不同而已。調砂的實質是改變泥的質感和肌理感,可以增強泥料的可塑性,增強壺的透氣性,不只是裝飾手法,是工藝的需要。


懂茶帝


有時候我們在壺身上看到些小黑點,小星點,小白點。其實這都很正常。在說清楚這些點點形成原因之前,我不防先說說一則趣聞。有一陣子,臺灣的玩壺人不太瞭解紫砂的基礎知識。竟然用自己獨到的眼光以工業成品的標準來衡量一把紫砂壺質量的好壞。用這種工業標準來看一把紫砂壺,"小黑點"、"小星點"、"小白點"自然就成為壺的"大缺點"了。為了克服壺面上產生這些個的"缺點",為了使紫砂壺更適合以工業眼光衡量茶壺好壞的消費者的口味。煉泥人就發明了一種叫“泥漿衝砂法”的制泥方法。泥漿衝砂法是指把原本應挑選出來的含有稍許雜質的礦料,不經挑選,再次用機器高密度粉碎,使其雜質顆粒直徑更小,在燒製後用肉眼就很難看見了.這樣做實質上泥料的純度沒有提高,而表面上卻看不到"星星點點",看起來似乎還更“美麗”,而且泥料資源得到了最大的利用,降低了成本,做出來的壺還深受歡迎,制泥人當然樂意.試問,沒有經過雜質挑選的礦料是好的礦料嗎?紫砂泥搗得太碎了製成壺後,把玩手中會不會失去了“砂感”?經過思考,在下覺得此“泥漿衝砂法”實不可取。但反過來用傳統"手工制"或"正常機制"對坭料要求還往往大大超過"泥漿衝砂法"標準,在礦料挑選中以最大限度的把能夠挑選出來的雜質統統去掉,成本自然也就提高了。我問問大家,"手工磨製"或"正常機制"這兩種方法煉泥製出來有些“小星點”、“小黑點"、“小白點”的壺好,還是“泥漿衝砂法”煉泥製出的雜質雖多卻看不著的壺妙?

回過頭來說說“各小點”的成因。

從上述紫砂泥的組成成分我們可以看出真正的紫砂泥裡肯定含有云母。雲母在燒成的壺表上看起來就是閃爍的小點,也就是我上面說的“小星點”。

1, 雲母< R+R23+〔AlSi3O10〕(OH)2

>是一種混合物,屬鋁硅酸鹽礦物,它屬於層狀結構硅酸鹽,是兩層硅氧四面體夾著一層鋁氧八面體構成的複式硅氧層。由於雲母硬度不高,當達到雲母熔融溫度時,它可與其它礦料相溶,增強泥坯之間聯結.雲母在1050度結構破壞.但不會揮發,所含物質汽化溫度要高的多.宜興紫砂的最佳燒成溫度在1100度-1280度之間(根據泥料的不同),雲母完全汽化揮發的溫度遠在1280度之上。所以在壺表殘存雲母是正常現象。

2,

壺身偶爾也會出現黑色小斑點,黑色斑點是Fe或Mn等金屬化合物的聚合不熔物。上過中學的朋友都知道,氧化鐵(Fe2O3)煅燒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鐵(Fe3O4),四氧化三鐵具有磁性、顏色是黑色的。這也就是我上述所說的“小黑點”。

3,

另外,由於沉積岩中常含有化石,以碳酸鈣(CaCO3)為主的化石在高溫燒成中變成了熟石灰,形成壺面上的“小白點”。沖泡中吸水膨脹,後脫落。產生了所謂的“灰爆”(即茶壺表面的瑕疵點)。這些在泥料中都是很常見的現象,也是紫砂泥料本身的一個小弱點。

“小星點”、“小黑點”、“小白點”這些特徵不出現反而說明此種原料不是手工磨製或正常機制的,而是用了“泥漿衝砂法”,或者用其它含雲母少的礦源(有可能不是紫砂礦)來代替的,是一種人為的故意的對自然材質的自然美的破壞。一個老壺友跟我說,我對沒有“小星點”的紫砂壺不感冒。呵呵,其中原因經過上述一翻話大家都知道了。


槌學院


“吐黑是什麼”“為什麼會吐黑”其他人回答的比較多了,這裡主要談一談如何處理“吐黑”這個問題。

首先,處理“吐黑”最好的辦法就是回爐重新燒一遍,溫度燒到位了,它就不會“吐黑”了,但“重新燒一遍”可沒有那麼簡單。

一把壺吐黑了,說明它已經泡過茶、碰過水了。但已經碰過水的壺是不可以直接送去窯裡面燒的,水分的存在會導致這個紫砂壺燒出來後產生氣泡,甚至炸裂。所以要想回爐重燒,首先就必須要把它的水分給去除!怎麼去除?

我們一般放到紫砂窯外溫度稍微高一些的地方去烘乾它。但是這個過程是非常緩慢的,半個月、一個月都有可能,但是即使這樣了,誰也不能保證就一定不出問題。

綜上所述,這個“吐黑”是能夠處理的,但是“風險”也存在,所以,一般不是自己的壺,處理起來多少有些不情願…


氿岕紫砂


其實這種情況非常的常見。就是人們常說的紫砂壺吐黑,除非有時候會均勻的分佈壺身整體有時又極重局部因為泥料的不同,泡茶的不同而影響。

紫砂壺的土黑是因為紫砂壺獨有的雙氣孔結構,在泡茶的過程中茶葉中的鐵離子會深入這些微小的氣孔中,漸漸的就形成了土灰,若是紫砂壺在燒製過程中窯溫不夠高,你廖叔叔不夠造成壺身的氣孔擴大鐵離子就更容易滲透其中,這也是紫砂壺吐黑的最主要原因。

理論上來說紫砂壺都會吐黑,只是有些肉眼難以看見,但有些卻十分的明顯,其中段泥壺圖為最為常見,因為段泥壺七孔本來就很大,而且燒成後壺身顏色較淡,所以組合也就十分的明顯。


每日書畫分享


最好有圖,你所說的黑點有兩種情況,均勻的黑點遍佈壺身,那個只是段泥裡面的顆粒形成的。第二種情況就是大家說的鐵質了,一般在原礦裡都會有,兩者都屬於正常現象,不過第二種如果整個壺身全部都是琉璃化的鐵質,那就是泥料陳腐時間不夠,或者窯溫過高導致,這種是不行的。希望能幫到你


A紫砂匠


段泥,紫泥,紅泥。都有黑點。是遊離鐵。


黃龍山原礦紫砂會館


三氧化二鐵,很正常,紫砂本來含有的鐵元素就多。段泥含沙量又特別的豐富,所以很正常,而且段泥含有大量的黑色小沙點也是很正常的。有的泥看不出黑點的原因是因為沙料經過酸洗了。還有一種情況是朱泥類的,本身泥性就強,沙性就很弱了,所以不如段泥看起來多。


一品軒茶館wk


那個是鐵質 正常的 尤其原礦泥料。如果酸洗了 就沒有了。看你個人喜好 魚跟熊掌不可兼得


阿鋒紫砂


有鐵質就黑痣,說明原礦


劉金水茶王


是紫砂泥裡面的鐵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