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的唐玄宗的心情是怎样的?

爱老歌的人


要说明这一点,先得搞清唐玄宗经历过什么样的生活,才能推测他当时的心理状态:

一、唐玄宗的幼年:生而为天潢贵胄,然而父亲唐睿宗却被祖母武则天废黜了王位,母亲被赐死。武则天称帝后,李家皇族都没监控起来,当然也包括李隆基,也就是说他在年幼时比较长一段时间是过着被监控的生活的,即便他是武则天的孙子。

二、玄宗的青年:被封为楚王出阁后便和武家的人闹矛盾,后来在长安城里,在当地方官的时候,都是一位贵公子,飞鹰走狗,看花狎妓。在他祖母武则天被赶下台,他伯父唐中宗执政时期,地位比较微妙。他应该是在暗中培植势力,但面上他却是个玩乐公子。此时,他和他姑母太平公主的儿子玩到一起,最终共同发动了唐中宗死后的政变,将他父亲唐睿宗重新推上了皇位。然后,因为他哥哥的谦让,得以当上太子。此时,他与太平公主的斗争明朗化,最终又靠一场政变,灭了太平公主,搞得他爹唐睿宗不得不退位(虽然唐睿宗有点与世无争,但若非有这个强势的儿子,也不一定马上退位)。

三、玄宗的盛年:也就是他励精图治的那些年。很有意思的是:被称为开元贤相的姚宋二位宰相,在宰相位置上的时间都不长。其实这个时候的玄宗并不太相信什么宰相,因此他的宰相都是两三年一换。在后宫中,风流天子玄宗那是变着花样的玩儿,不比任何皇帝差,创意百出。

四、玄宗的晚年:也就是开元末期和天宝时期,玄宗开始长时间任用首辅宰相——李林甫。他开始对音乐、舞蹈,道佛宗教等等的更感兴趣,情感上也是跌宕起伏。这时候,他的猜忌心越发明显,杀的人多了起来(譬如杀太子李瑛),朝廷大案也多了起来。但这时候的唐帝国,对外战争的胜利却很多,实行着扩张主义。

安史之乱爆发后,其子肃宗在灵武自立,玄宗被迫让位。后来回到长安,当了太上皇,郁郁而死。

看了玄宗的生平,大概也就了解玄宗晚年的心情了:

一、得过且过。玄宗这个人,一生经历的各种事情太多,虽然高贵但是也驳杂,既是皇子帝孙,也当过囚徒。既享有荣华富贵,也没受过什么亲情抚慰。既浪荡风流过,也很能看清现实。他这样的人,因为看得太清楚,因此在他儿子即位后选择得过且过。

二、偶尔兴致高涨。玄宗当了快半个世纪皇帝,还是喜欢大场面的,喜欢万人簇拥。他偶尔还是到兴庆宫的楼上,给走过的百姓打打招呼,无论是百姓还是军将,都对他大呼万岁,他就很高兴,让人赏赐这些人。他自知已经不可能再起来,但还是很怀念当初的感觉的。

三、大多数时候是寂寞。像玄宗这种经历极其丰富的人,是很容易寂寞的,何况贵妃已经死了。其实像玄宗这样的人是不该有什么悔恨的,玄宗早年造过他伯父家族的反,后来也算小小的造了他爹的反,他应该很清楚权力是怎么回事儿,因此无论是安禄山反他,还是他儿子架空他,他都不应该感到什么愤恨、悔恨之类的。其实早年间梁武帝的经历很能说明老皇帝的心态,梁武帝经历侯景之乱,梁朝就要灭了,梁武帝说:自我得之,自我失之,又何恨哉!这才是帝王的心态。不过呢,玄宗晚年肯定是寂寞的,因为肃宗很少来看他,很多亲信被调走了,后来连高力士都给调走了。

四、玄宗的最后是凄凉。到他被李辅国迁出兴庆宫,住到西内(好像是吧)后,陈玄礼、高力士等人都被赶走了,玄宗的故事便基本结束了。在一年之内,他与他儿子肃宗相继驾崩,他死之前多半只有凄凉而已。毕竟是经历过那么多那么久繁华的帝王,他的感受恐怕更明显。玄宗认为,他是某位仙人降临的世间,或许也曾期望回到他来时的仙宫吧,这只是猜测了。


星火辰


唐玄宗李隆基活了78岁,晚年的范围比较大,我暂且就把他的晚年定位为退位做太上皇那7年。

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天宝十五年(756年),唐肃宗李亨在灵武称帝,往四川逃亡途中的唐玄宗“被迫”成为太上皇。757年,唐玄宗从成都返回长安。

应该说,唐玄宗这个太上皇做的相当憋屈,相比遭遇类似的李渊都不如。李渊虽然被剥夺了实际权力,但唐太宗好歹在表面上还是做足了功夫,对李渊给予了礼仪上的尊崇。而唐玄宗呢,一开始回到长安尚且以上皇自居,也享有很大的个人自由,但没几年,唐肃宗的近侍李辅国久上奏唐肃宗称,太上皇一直与外人保持顺畅沟通,对皇权造成了威胁。之后,李辅国就带兵强行让唐玄宗迁居,所谓皇家的体面丢得一干二净,颜面尽失的唐玄宗之后就形同被软禁。

在这样的窘境之下,你觉得唐玄宗的心情能够好么?曾经创立了开元盛世的一代名君,又在安史之乱中丢掉了一切权力与光同,晚年只能沉浸在一生的繁华回忆之中悔恨交加:回忆开元盛世的风光无二和大权在握,悔恨安史之乱前后的昏招连连,骂着儿子唐肃宗的“不孝”,还或许,像《长恨歌》那样再回首着他和杨玉环的甜蜜过往,“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带着各种回忆和悔恨,唐玄宗在“冷宫”中走完了他这大起大落的一生。

当年有多风光,晚年的心情就有多灰色。

如果这时候,杨贵妃陪在他身边,一起变老,该有多好。


张明扬不说话


唐玄宗李隆基即唐明皇(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公元685年出生于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为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武则天掌握实权比他久,但好长时间是皇后身份),睿宗李旦(武则天的儿子)第三子.


在历史本可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联手自己的姑妈太平公主发动了唐隆政变,隡除了韦后的势力,巩固了李唐政权.在位期间,利用姚祟,宋璟都贤臣,开创了开元盛世,使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众所周知,三郞(唐玄宗李隆基)在功成名就后眷恋美女,尤其是抢了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媳妇杨玉环后,"芙蓉帐暖度春宵,从此君王不早朝"。彻底成飘飘然的享乐主义分子,不理朝政,纵容属下。直接导致了后来的安史之乱.

四面楚歌,陷入绝境之际,爱情就要抛在脑后.在马嵬坡时,李隆基的将领认为造成今天这样狼狈不堪局面的原因是因为杨玉环宠魅君上,妖艳惑主,应当承担责任.为了保住的江山,李隆基忍痛割爱,下令勒死了杨贵妃(一说是赐死)。李隆基自己被逼将皇位禅让给了儿子李亨,自己当上了太上皇。

早年英明神武,风流潇洒的帝王,在晚年失去了九五之尊,君临天下的皇位,失去了爱不释手,美若天仙的贵妃,内心一定有无尽的失落与惆怅,有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罪责在身,内心百味杂陈,再回故都定是物是人非事事休了。

玄宗后来一直独居甘露殿,回想早年纵横驰骋,叱咤风云的神武,对比现在的落寞孤单,苦闷凄凉.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此时贴身太监高力士也被流放外地,美人,江山尽失。作为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终日在悔恨中郁郁寡欢地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直到他78岁在甘露殿驾崩.


希望星晨58298869


童年的李隆基处在武则天时代,那时对李家后人管束严厉,李隆基应该缺少自由,很不快乐。

青年李隆基结交才俊锐意进取,羽翼丰满政变成功。

中年唐玄宗上半场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开创开元盛世;下半场荒淫享乐识人不明导致安史之乱。大唐从此由盛转衰。

晚年唐玄宗居住太极宫倍受冷落挤兑,唐肃宗因为当太子时胆战心惊朝不保夕,从而对唐玄宗心怀怨恨从不过来探望他;唐肃宗最信任的李辅国也对唐玄宗落井下石,贬走了他身边跟随了几十年的的陈玄礼和高力士,让老年唐玄宗倍感凄凉。只有他的孙子后来的唐代宗李豫经常过来陪他说说话,让他心里能留一丝亲情的暖意。

总之,晚年唐玄宗的心情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看看当下悲凉寂寞。回首往事悔不当初。





未鸣读史


安史之乱后,马嵬坡杨贵妃自缢而亡,肃宗在灵武继位,玄宗晚年的心情极其复杂。

忧郁想念。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玄宗一行人逃到四川避乱,当时贵妃已死。玄宗深感忧伤,痛悔,日日夜夜想念她,思念她。

伤心痛苦。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玄宗夜晚看到月色,听到睹物思人,因思念爱妃而伤心肠断。

悔恨自责。到此踌躇不能去。不见玉颜空死处。收复长安后,玄宗回京城,路过这里——马嵬坡。玄宗悔恨交加,谁叫自己选择了江山而抛弃了美人?自己怎么能那么残忍?贵妃死了,不能复生。

眷念相思。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回宫之后,明皇触景生情,看到芙蓉花,就想这花多像贵妃的脸庞,看见杨柳,就想到贵妃的柳叶眉。他再也不会宠幸别的女人了,他再也没心思去编舞编曲了,任凭梨园弟子,任凭后宫佳丽老去。

孤独凄凉。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看着飞舞的萤火虫,玄宗忆起他与贵妃一起看萤火虫看夏天的星空的往事。现在只剩自己孤独一人,内心充满悲凉。

失望绝望。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玄宗思念心切,找来临邛道士,想通过招魂方式,与贵妃相见,却不得。

欣喜安慰。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海上仙山上,似乎找到了杨贵妃,还带回她的一枝玉钗给玄宗,玄宗得到了心理安慰。所以有传说,在马嵬坡,杨贵妃没死,而是去了日本。

希望憧憬。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仙山上的贵妃重申了长生殿里两人的誓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玄宗对在天上再与贵妃相遇相爱充满了期盼之情。这可能是晚年的玄宗唯一的寄托与希望。

春风,桃李花开……秋雨,梧桐叶落……一个行将就木的太上皇,在后宫孤独地徘徊着,他活在对往事的美好回忆中,活在对贵妃的刻骨思念里……





融融118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在从蜀地准备回来时这样写到:“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在经过马嵬坡时这样写到:“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在回到长安城后这样写到:“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在寻找杨贵妃魂灵时这样写到:“排空驭气闪如电,升天入地寻个遍”。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有的是实写,有的是虚写。如上,唐玄宗晚年也不可能是一个人睡觉。据说,《霓裳羽衣舞》是杨贵妃与唐玄宗共同创作的歌舞,失去这样的红颜知己,又加上内心的自责,儿子的提防,奴才们的无理轻视,伴随着悔恨,孤独,疾病,最后的七年,终于从天上跌落到了人间,和梨园弟子有一个唠嗑的机会,恐怕就是身心欢悦的事情了。






淡定秋菊


历史学者应该有许多杰作,可是,千年以前的皇帝晚年心情,外人是怎样知道的呢?

我想:当时的政绩,权力安排,应该有祥细记载,至于退位皇帝的心情,即是写作高手,也无济于事。估计,唐明皇自己也不会说,因为,他儿子当皇帝。

至于杨玉环,封建社会的退位皇帝,应该还有张玉环,赵玉环等,应该不会寂寞的。

再说,唐明皇即然有治理国家的本事,估计也有顺其自然的胸怀。活到78岁,在当时,应该是高龄了。

总之,我很赞成三国演义主题歌一句话“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我爱幸福树


唐玄宗晚年,李铺国将他逼到荒凉的太极宫,看管起来并对其羞辱,又把宦官高力士流放到巫州,身边一个亲信也没有。

唐玄宗就在这样寂寞凄凉的环境中,郁郁寡欢,于上元三年(762年5月4日)四月五日,死在长安太极宫神龙殿,享年78
岁。


WLL乐乐



济世论事


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可称的上是一代明主,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但是,后来他腐化堕落了,安史之乱引发的社会动荡彻底改变了盛唐景象,万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被勒死而香消玉殒。心灰意冷的唐明皇应该记得泰山封禅的气势,到如今却在冷宫中默念着泰山铭,明皇老矣,辉煌不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