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从来不给宝宝买一分钱的东西,还天天说疼宝宝,这种疼是真的吗?

勇敢的大马路


爷爷奶奶从来不给宝宝买一分钱的东西,还天天说疼宝宝,这种疼是真的吗?

跟你说一说我朋友的真实事吧!

小A的公公婆婆就是像题主说的这样。老两口收入不高,平时的生活也是特别简朴,小A的儿子出生三岁了,用小A的话说:"连一块布头都没见过,更别说给孩子买东西给钱了。”虽然小A心里不舒服,但好在离公婆远,也没产生什么矛盾。今年孩子高烧不退,发生了抽搐,把人吓得不行,公婆听了,就立马坐车赶来了,还给小A带了省吃俭用的8000块钱,当时小A说什么也没要,老两口走的时候把钱悄悄留下了。

小Y的公婆自己没什么钱,但是生活水平可不低,每顿饭菜都挺好,婆婆喜欢打个牌子,公公爱喝个酒,没钱了,还会找小Y两口子要。小Y说,老两口子才50多岁,这就在家享福了,从没想过我们的负担,我们养孩的压力。孩子长这么大,没见过他们一分钱,就嘴好,天天嘴疼孩子。

对于爷爷奶奶不给孩子买一样东西,是不是疼孙子孙女,这要具体情况具体看待,要是像小A的公婆,你还真不能说他们不疼孩子,只是方式不一样。而小Y公婆是属于享受型的人,他们是不是真疼孙辈,只有他们自己明白。

小羽妈是国高级育婴师,有十年的母婴护理经验,学前教育专业,多网络平台撰稿。关注妈妈健康和宝宝成长,同时也是二胎妈妈,育儿路上我们在一起!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

小羽妈咪爱baby


我是爷爷,我也从来不给孙子,孙女们一分钱,并告戒他奶奶也不能给。我很疼宝宝们。


为什么?

一代管一代,不管钱和物。只要宝宝父母还在,爷爷奶奶最好别乱给钱于孙辈。给也得父母在场,或亲自给儿子或儿媳妇。并说明这是给宝宝的。年青儿媳妇们你听好,原因如下。

1,如果爷爷,奶奶以下有几个儿子或女儿的,大家没看见,只要你给了下面一个孙辈,时有孙辈大小年龄不一的,没有任何办法给均,下面会炒成一锅粥。

2,独生子女一个的,爷爷,奶奶有些没想通的,会给孙子们钱。时有孙辈玩皮吊蛋的,会自行去买不适合的玩具,垃圾食品吃下,儿子,儿媳绝对怪你。使家庭用产生缝隙开始。要给直接给儿子,儿媳,让他们自行处理。

3,如果宝宝由爷爷奶奶带着孙辈宝宝,由于年轻一辈现在知识面比较广,让他们做一计划这钱如何花费,老人们有钱可以出一部分,按计划花费就是,超支可以老人贴出少部分。千万能贴多,儿媳绝大部分认为是应该的,心里反而不满足,搞出矛盾。宁扣门,莫大方。儿郎们只要身体发育根得上,吃点苦对将来有好处。而女人大部分不会如此想。

疼爱宝宝于心理,于行为,于方法。不是给点钱于宝宝而了事。法律上没有爷爷奶奶必须给财产于宝宝们。别被年青人用道德绑架下,过完你的夕阳。这问题我就这么认为的。


老艾叶


这种疼,他是说给别人听的,他认为别人也会信。 我有一儿子,公婆逢人便说他们打心里疼孙子,因为别人也是疼孙子,都有点重男轻女。 可我孩子的爷爷奶奶从来不给孙子花一分钱,因为他是有钱的。 我小叔子生了一个女孩,一切花销都是爷爷奶奶开,可他们却说:别看为小孙女花点钱,但心里还是疼孙子。 我多想让他们心里疼孙女,把钱花在孙子身上啊! 有一天婆婆不舒服,想让我照顾两人,我对她说:你病了我很心疼,昨天晚上就没有合眼,今天还难受呢,我也要去看医生。 这样的爷爷奶奶真是太假了,还自作聪明,还嫌我的孩子和他们不亲近,难道你没想到他会长大吗?


书伴茶


不花不要紧,我接受不了花了两块钱在母婴店门口带孩子坐个摇摇车,坐一次第二次就不让坐了,结果到处叨叨说他们疼孩子,要啥给啥,连母婴店的人都说他奶奶说了,钱全给这个孙子花了,孩子浑身上下连双袜子都没有她的一双。我上班忙,给她二百块钱,让她给我孩子买双鞋,剩下的她拿了就行,然后买回一双公园门口老太太们摆摊卖的二手球鞋,就是那种地上铺个报纸,放着四五双各种各样的鞋,球鞋大不说,上面还有原来孩子出汗的汗渍印,鞋底小黑脚指头印历历在目,我老公一句话没说,扔了……我儿子除了生下十二天给过了个节,现在六岁,生日连个电话都没有,估计已经忘了😂😂😂我月子里我妈给我买吃的,说是小看人家了,然后一个月给我炖了一只鸡,一条鱼,第三次就舍不得鸡了,买的鸡架子,然后我说猪蹄下奶,就在厨房叨叨,说我难伺候,浪费东西,正好孩子十二天,叫老家人来家里做客,外面吃费钱,自己做,我剖宫产坐月子,没法说人家,跟老公吵了一架,老两口离家出走,手机一关,不见了。我爸当时车祸骨折住院,我妈伺候我爸,我乳腺炎发烧输液,老公都顾不上我,骑电动车找他爸妈去了……半年左右,说要来,前提我打电话道歉,要不就断绝关系,为了老公,我偷偷打了个电话,不过长了个心眼录了音,放给老公听,我老公才知道,他妈跟他说的把我当姑娘真心疼,其实都是骗他的……这些事都只是鸡毛蒜皮,但严重影响夫妻感情,我们两口子从来没因为感情吵过架,但是现在也不知道是结婚时间长了,还是什么原因,沟通越来越少,感情越来越淡。我不怕他们不来带孩子什么的,我自己再累自己解决,但他们就认为儿子家就是他家,你上着班,一个电话过来:“我们在楼下,你们赶紧回来。”或者你下夜班正睡着,敲门来了……那种不请自到,隔三差五让儿子给他们租房要来一起住的做法,真的让人受不了。话说老两口都有退休工资,每天都是保健品,生活在一个四五线城市,压力并不大,但是总是觉得儿子出息了,就该跟儿子住一起享福了,其实我老公跟我婚后先上班攒钱再考研,考上在我妈家住了四年,然后生了孩子我妈给出钱租的房子,就这,还觉得儿子是他们培养的,要搬来跟她儿子享福😂😂我是真有点抑郁了……哦!气死我了,说半天舒服了!大家看不看不要紧,跟老公说伤害感情,跟别人说怕人家小看我老公,觉得我没涵养,也就能在这里叨叨了。


用户668439133631


我家的就是,不出钱,基本上不买东西,但是就装的很疼我家宝贝一样。从宝宝出生,她奶奶从老家来照顾月子,刚下火车就和我老公说,她就带了一千多块钱来,家里没钱了。出了月子给她买票,她就回去了。整个月子都是老公买吃的喝的,还有就是我爸妈经常送来,因为我家宝宝是11月份生的,出了月子她就回老家过年去了。过完年来给了宝宝300压岁钱,第一年哦,给了300,当时我就说不要,她同时也说了句,家里没钱,我又不是要你给个三五万,你没钱,而且婆婆公公一直在打工的,老是在我面前说没钱。我自己的爷爷来看宝宝,80岁的人了,他也没什么钱,没有经济收入的,给了我宝600。宝宝出生,宝宝爷爷没来看过,满月没来,一直到宝宝半岁了,我老公给宝宝爷爷买了票,让他来看看宝宝,才来待了2天,就回去了。现在宝宝快21个月了,奶奶他们给宝宝买过四件衣服,都是夏天的那种,老家买的,几块钱一件的吧,去年夏天买了两件肚兜,今天夏天买了两件小布裙。唉,平时宝宝奶奶自己吃的水果倒是不会忘记买,但是宝宝吃的从来没买过。即使宝宝水果什么的,都没缺过,不是我买,就是外公外婆买好送来,但是你作为奶奶,你买的也该是你的心意吧?唉,说多了都是泪。


lolitta


我们家宝贝的爷爷奶奶就从来没有给宝宝买过一分钱的东西,只是没有天天说疼宝宝,但我知道他们是打心里面疼宝宝的。


宝贝的爷爷奶奶不是什么有文化的人?一辈子靠种田为生,能把几个小孩拉扯大就已经很不错了。几十年下来也没存有一分钱的积蓄,他们平时用的钱几乎都是我们夫妻俩给的。

奶奶生病了,不能够帮忙照看孩子,也就属于在旁边“观赏型的奶奶”。每个月花在奶奶身上的钱比我两个小孩的奶粉尿片钱都要多。

爷爷在家种了几亩地的青菜,卖菜的钱也就能够补贴点家用吧,偶尔能给点家婆看病。爷爷每天不到天黑都不舍得回家。回家后要是看到还没煮饭,他会去把饭煮好,然后帮我抱孩子,让我先去洗澡吃饭。

要是晚上的时候,小孩闹的比较慌,爷爷也会帮忙带宝宝。有时候小孩晚上都不睡觉,爷爷也会帮忙带几个小时。这点我还是打心里面感激的。

是的,我宝贝的爷爷奶奶就从来没有给宝贝买过一分钱的东西。他们确确实实的也是没有钱。但说实在的,也没有什么需要他们买的。玩具我们都买有,奶粉尿片衣服的,他们也不懂得买。但我知道他们还是打心里边疼宝宝的。


幼儿我最棒


我还真的见过这样的爷爷奶奶,是我的一个远房表妹。

表妹嫁的那户人家是兄弟两个,她嫁的老大,生了个女儿,公婆从来没给过好脸色;弟媳妇肚子争气,嫁过去第二年就生了个儿子,公婆各种献殷勤,但是对外面的人却说,孙子孙女都是一般爱的,谁信呢?

给孙子买的衣服、玩的玩具都是新的,给孙女的就不知道从哪里搜罗来的旧衣裳,二手玩具,美其名曰,我也是很疼孙女的。

其实表妹并不稀罕公婆的那点东西,只是想着二老重男轻女不要那么明显罢了。

现在的社会条件,不至于两老手上一分钱都没有,如果真的疼宝宝,平常多来看看,不买东西也没事,但如果只是来“欣赏”一下,不出钱也不出力,还想得个疼宝宝的美名,怕是没那么容易。


希妈育儿


我们家就是这种情况,从来不给宝宝买一分钱的东西,甚至连颗糖都没有买过,不过仅仅是爷爷,因为没有奶奶了。

有些老人经历过了1959-1961三年饥荒时期,所以节约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东西。有时候看到自己的子女买任何东西都会絮絮叨叨一大通,因为在他们的价值观里面,这些东西确实没必要买。心里可能还在回味那个年代啥都没有,可是自己也挺过来了。

自己的公公也是一个国家行政单位上的小头头,可以说经济条件并不差,但是他对自己那可真的是节约,每天吃什么菜,什么时候该散步,什么时候该睡觉精确到了以分计算,可以说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剩菜只要没叟,能吃好几顿,每次看到孩子买了零食,都会絮絮叨叨说一大通。在别人心里可能是:不买就别bb。可是在他眼里却认为,他有责任把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老人其实往往是以另一种形式去传达他们的爱,无关金钱。



北鼻妈咪


这个题目貌似说的就是我家孩子的奶奶,也就是我的婆婆,从来都是一打电话说的很好听,想孙子想的不行,想要看孩子,但是从孩子落地到现在的两岁多,就买过一个帽子一双鞋,没给孩子买过一个零食,对于我来讲呢,这些东西我也不指望,因为指望的多了,失望是一个,再就是付出和索取是正比,我更愿意靠我自己。扯远了,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种天天挂在嘴上的疼:

1, 首先,不排除这是是爷爷奶奶的真心的疼,毕竟人到了一定的岁数,家里的新生命也可被认为是他们生命的延续,给家里带来新鲜的血液和朝气,四代同堂有谁不高兴呢,怎么会不疼那个小生命呢,所以这种疼或许就是真的,发自肺腑的,但是那为什么不愿意去给孩子买点什么,去讨好这个小生命呢?或许是老一代人勤俭持家习惯了,这么多年的习惯也不是说改变就能改变的,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条件下长大的,所以爷爷奶奶们认为以他们以前的养儿方式比现在简约多了,自己也是很勤俭什么都舍不得买,对于根本不需要再买什么,但是对于我家的奶奶而言呢这种说法解释不了她,因为孩子奶奶对于自己花钱特别舍得,每天牛肉羊肉的买给自己吃,那叫一个舍得,美其名曰一天不吃就没劲儿!无语😓,无论心里是怎样的疼也没有办法,因为得先疼自己。

2,另外我觉得还有一种可能是长辈想要培养孩子从小花钱不大手大脚的光荣传统,虽然说出这种想法的时候我自己有点想笑,但是不排除有的那种高知的,不怒自威的爷爷奶奶是有这种超前意识的,他们可能用自己严厉的教育方式培育了自己的优秀的下一代,还想以这种方式继续培养下一代的下一代,这种的在一些大家族之中是确实存在的,这样是正确的,也能更好的辅助培养优秀的下一代,我完全认同。

3 但是更多的可能性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并不是真的疼爱孩子,之前就看过一篇文章,说的就是要想知道爷爷奶奶是否真的疼孩子就看他们舍不舍得给孩子花钱,举一个身边的例子,有一个老爷子生平酷爱养鱼,家里有大大小小的鱼缸,各种花花绿绿的鱼游来游去,儿子结婚的时候就放出话的,你们的日子自己过,我也不和你们掺合,我有鱼作伴就行,确实说到做到,买房装修一律不管,儿媳妇怨言挺大,老爷子也不管。后来有了小孙子,老爷子一看这小孙子,奶声奶气爷爷爷爷的叫着,心里一下子喜欢的不得了,还管他什么鱼不鱼的,全都变成了小孙子的玩具了,


一点也不心疼,天天给孩子买这买那各种花钱,儿媳妇一看爷爷对孩子这么好,以前的心结也解开了,一家人其乐融融。

最后总结成一句话,付出才会有收获,至于具体什么意思,大家自行体会吧。


Monica92868211


可能每个人的观点看法不同吧 ,我家的公公疼孙子孙女感觉就有点疼的特别过了。家里大大小小有4个孙子1个孙女 ,大的孙子都上大学了每次放假回来,早晨起来第一件事 就是上集买好多孙子爱吃的菜。不管是哪个孙子 他都能记住哪个孙子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家里的零食从来没有低于5样 多的都十几样 水果也是不断 只要看见那样水果吃的比较快 下次还会买很多。在我看来可能就不是疼那么简单 有点溺爱很了。一个月好几千的工资都是花在自己孙子孙女身上。不过老公公说一句话特别让我记忆犹深的 我的钱花在我孙子孙女媳妇儿子身上 花的特别开心。有这样的老公公我很满意 有些老人不是不给孩子买零食就不疼 自己的孙子孙女哪有不疼的道理, 每个老人的疼发不一样,但是孩子有时候吃点零食 这是正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