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澤平:明年還會繼續降準 最好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

任泽平:明年还会继续降准 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12月7日,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任澤平作客成都,以“宏觀經濟形勢”為主題發表主要演講。任澤平認為,最好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中國有世界上最大市場,改革是最大的紅利,我們深信經過改革轉型之後的中國經濟前景將更加光明。”

任澤平:明年還會繼續降準 最好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

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任澤平

中國經濟明年中第二次探底

“現在經濟形勢到底怎麼樣?從2018年經濟又開始回落,”任澤平說,中國經濟新週期,從最近幾年發展來看,2017年中國經濟第一個小週期築底,2018年金融去槓桿、去產能等,出現了疊加,2018年經濟又開始回落,最近加速見底,“這一次回調我們判斷中國經濟將在2019年中二次探底情。”

明年繼續降準 或有降息空間

“經濟形勢的變化,最近政策做出了一些調整,”任澤平指出,隨著經濟下行壓力,政策也出現鬆動。

在今年7月31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還有“堅定做好去槓桿工作,堅決遏制房價上漲”表述,而10月份的會議上首次強調“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強調了六個“穩”,核心就是穩增長,穩投資、穩外貿,沒有再提去槓桿,變成了穩槓桿;此外強調促進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解決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融資難、貴,後面有一系列的支持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的政策。

“從去槓桿到穩槓桿,今年已經4次降準,明年還會繼續降準,”對於當前爭議較多的是否應該降息,任澤平認為,過去幾年中國一直推動利率市場化,利率市場化的貨幣政策框架下,降息是通過降低公開市場的操作利率來引導償債利率、債券和貸款利率的下行。從這一角度看,中國有降息的空間,且更多是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的下調來實現。

最好的投資機會在中國

“每次經濟形勢不好,都有朋友問我要不要換匯投向海外,我的答案都是,最好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任澤平說,首先,中國人均GDP僅8000美元,只是美國的六分之一都不到;其次,中國城鎮化率只有58%,離80%相差甚遠,城鎮化還有一、二十年的發展空間;第三中國有最大市場,14億人口,全球也才70多億人,“這樣的市場都找不到投資機會,還去哪裡找?”

任澤平說,自己對中國經濟形勢樂觀,現在中國經濟面臨增速換擋,而考察全球主要經濟體,大約在10000美元人均GDP的時候,經濟體都出現了換擋,“真正轉型成功的經濟體只有12個,難點在於動力更換,要從要素驅動型,變為創新驅動型。”

中國未來投資機會在哪裡?

任澤平說,從2017年分行業增速來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服務行業一枝獨秀,增長20-30%,呈現高增長。“實際上最好的獨角獸企業,不是在美國就在中國,中國的創新,其實從環境來說是比較包容的。”

改革開放是最大紅利

中國經濟新的驅動在哪裡?任澤平認為,繼續加大改革開放,是最大的紅利。

“明年可能是改革開放以來,更大力度開放的起始點,”任澤平說。

任澤平說,中國經濟並不害怕開放,他以2001年中國加入WTO,汽車和家電行業選擇不同路徑帶來的結果舉例。當時汽車行業選擇保護,國內車企長期享受的高關稅壁壘,以及國內以規模為導向的項目審批和產品備案制度所提高的行業准入門檻。許多合資企業長期坐擁高於國際市場的售價及壟斷利潤,結果導致即便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去年賣了將近三千萬輛車,卻只有大約1000萬輛是自主品牌。大量的自主品牌集中在中低端市場,售價只是別人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二。“市場讓出去了,技術卻沒有換來。國內三大車企研發投入大約是1%到2%,遠遠低於國際主流車企4%-5%的研發投入。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來自於行業保護政策。”

“反觀家電行業選擇開放,沒有任何保護,但現在我們家電品牌佔領了絕大部分市場,前四大國產空調品牌佔國內市場份額達到78%,”任澤平說,最近去德國參觀工業4.0,結果德國企業說你們企業很厲害,原來美的收購了一家德國工業4.0旗艦企業。“現在消費者買家電、買手機,都會買什麼品牌?中國企業家、工程師不怕開放,中華民族是一個優秀偉大的民族,我們應該有自信心。”

策劃 | 成都商報經濟新聞部

編排 | 饕餮

撰文 | 紅星新聞記者 呂波

成都商報財經發布

獲取重要財經新聞和理財知識

快把成都商報財經發佈設置星標吧!

任泽平:明年还会继续降准 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大家都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