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反常規的現象:超導!瞭解一下超導磁體和超導的原理吧!

1911年,荷蘭科學家昂納斯把水銀(汞)放在零下30℃使其凝固,然後做成一個線圈,向線圈內通入電流,並且不斷地降低溫度,想測試不同低溫下線圈中的電磁性能有什麼變化。溫度一步一步下降,一直降到零下250℃時仍然沒有變化。這種試驗極其冗長又枯燥無味,但是昂納斯和他的學生堅持試驗。

違反常規的現象:超導!瞭解一下超導磁體和超導的原理吧!

有一天,昂納斯的學生髮現溫度降到零下269℃時,奇蹟出現了。此時,線圈中的電阻突然消失,通進的電流可以在線圈中永遠流動,沒有損失。開始,昂納斯並不相信這個結果。他批評學生說:世界上的物質都有電阻,一定是你弄錯了…於是,這位學生重複試驗,測試數據證明,線圈中仍然沒有電阻。這時,昂納斯突然醒悟,有時奇蹟就發生在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中。

違反常規的現象:超導!瞭解一下超導磁體和超導的原理吧!

他親自動手,反覆試驗,最終證明:在零下269℃時,水銀線圈中的電阻為零。於是,他發表論文,向世界宣佈,他發現了低溫下材料的“零電阻”現象。這種材料取名“超導材料"”。由於這一發現,他獲得1913年諾貝爾物理獎。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許多金屬及其合金在接近絕對零度(零下273.15℃)時,都有超導現象。現在已發現的超導材料有幾千種,但是能拉成絲做成電纜的超導材料並不多。最後,科學家篩選出兩種可以拉成極細長絲的超導材料,做成超導電纜,它們是“鈮鈦合金”和“鈮三錫合金”。日本用這種電纜製作成超體,裝在列車上,靠超導磁性的強大排斥力把列車浮了起來,而做成世界上最快的“超導磁懸浮列車”。

超導磁體的兩大特性

1.超導磁體的零電阻效應

超導材料做成的磁體,有一個最大的特點也是難點,就是必須在非常低的溫度下才會出現零電阻超導現象。水銀的超導溫度是-269℃,稱為水銀的臨界溫度。這樣的低溫環境,需要在液體氦氣中才能得到。氦氣在空氣和的中十分稀少,只佔空氣的十萬分之五。把氦氣分離出來,經過壓縮冷卻成液體,成本十分昂貴。我們知道,由正常導體組成的線圈迴路中都是有電阻的,而電阻意味著電能的損耗,即電能轉化為熱能。

違反常規的現象:超導!瞭解一下超導磁體和超導的原理吧!

如果沒有電源不斷地向線圈補充能量,線圈中的電能會在極短時間裡全部消耗電流衰減到零。如果線圈沒有電阻,自然就沒有電能的損耗。一旦在線圈中通入一定量的電流,電流可以持續地存在下去。有人曾在超導材料做成的環形線圈中,使電流維持兩年半之久而毫無衰減。零電阻效應是超導態的兩個基本性質之一。正是這個特性,保證了向超導磁體內輸人大於普通磁體十幾倍以上的電流、產生十幾倍以上的磁場,使列車懸浮起來。

2.超導磁體的完全抗磁性

違反常規的現象:超導!瞭解一下超導磁體和超導的原理吧!

超導磁體還有第二個基本特性,就是完全抗磁性。由於超導態的零電阻特性,在超導態物體內部不可能存在電場。因此,根據電磁感應定律,穿過零電阻導體的磁通量不可能改變。施加外磁場時,磁場不能進入理想導體。科學家原來以為,存在於超導磁體內的磁通量,在臨界溫度以下,仍然會存在於體內不被排除出來。1933年,邁斯納等為了判斷超導態的磁性是否完全由零電阻決定,進行了一項實驗,揭示了超導態的另一個最基本特徵。實驗是把一個圓柱形樣品在垂直於軸的磁場中冷卻到超導態,並以小的檢驗線圖檢查樣品四周的磁場分佈,結果並不像如前所料,磁場保留在超導體內不變,而是相反,磁場完全消失。

違反常規的現象:超導!瞭解一下超導磁體和超導的原理吧!

這種將磁通從超導體中排出去的效應,稱為“邁斯納效應”,即超導體具有“完全抗磁性”。正是由於超導磁體的這兩個特性,為超導磁體的擴大應用提供了條件。20世紀70年代,日本超導磁懸浮列車成功地進行了載人可行性試驗。在車廂兩側安裝強大的超導磁體,地上安放一系列金屬環狀線圈。當車輛行進時,車上的磁體的強磁場在地上的線圈中感應產生相同的磁極,兩者的同性相斥力能將車廂浮起100毫米。車輛在特有的“直線電動機”牽引下無摩擦地前進,時速可達550千米,最高達到581千米,稱得上“世界第一快車”。

超導現象與低溫超導原理

日本磁懸浮列車試運行成功了,為什麼不馬上投人商業運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超導磁體必須在零下269℃的低溫下運行,必須在液氦環境中,成本極其昂貴,影響列車運行成本。日本磁懸浮列車研究了40年,至今沒有投入商業運行,主要是投資太大,運行和維修費用太高。日本經濟專家計算,按現在低溫超導技術的磁懸浮列車進行商業運作,將永遠賠本。

違反常規的現象:超導!瞭解一下超導磁體和超導的原理吧!

有人要問:低溫超導原理到底是什麼?為了解決這個問題,1957年有3位科學家叫巴丁、庫伯、施裡弗,他們對低溫超導原理進行了深入研究,最終提出一個超導理論一一“電子對理論”,又稱BCS理論(以3人名字的第一個字母命名),成功解釋了有關超導電性的物理性質。

它的理論中心是:在正常溫度下,通入導線的電子是單獨前進,就會有電阻,低溫下導線中的電子都是成對運動的,因而不會產生電阻。看到這裡,也許會糊塗了一—這算什麼理論?其實,自從昂納斯發現低溫超導理象後,人們發現,低溫世界裡隱藏著大量的奧秘,當溫度逐步下降時,許多材料會發生有的物理變化。科學家爭相探索,從面促使超導物理學的誕生。

違反常規的現象:超導!瞭解一下超導磁體和超導的原理吧!

當自由電子在由原子組成的晶格中做定向運動時,由於晶格結點上的原子在做不停無規則熱振動,電子運動時,個別電子與晶格上的振動原子碰撞而改變方向,形成電阻。然而,若把金屬冷卻到臨界溫度以下,當兩個電子結成對,就不可能與晶格原子發生碰撞,因而不形成電阻。這種解釋似乎不可思議。但是,科學家庫伯通過試驗,發現單個電子在前進時同時產生自旋,就有可能撞上晶格被散射而產生電阻。

違反常規的現象:超導!瞭解一下超導磁體和超導的原理吧!

當兩個電子結對時,會具有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自旋,互相牽制,形成被束縛的“電子對”。這種有規則運動的電子對不受晶格阻礙,可以毫無阻力地流過導體,自由前進。這種“電子對”又稱“庫伯對”。在低溫的金屬中,電子排列成“庫伯對”而導致超導電性。這就是人們一直在尋找的超導態物理現象的原理,也是建立超導電性微觀理論最重要的物理概念。巴丁、庫伯和施裡弗3人完成了現代超導微觀理論。併成功解釋了有關超導電性的物理性質。正所謂“單個前進有電阻,結件成行才超導”。因此,他們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