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戰役——世界最強國家的最快對決

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奇異的一場戰爭。

國境線的兩邊,已經開戰的雙方卻友好相處,誰也不願發起攻擊。

法國戰役——世界最強國家的最快對決

英法兩國相信,可以用目光和傳單,逼迫德國讓步,他們的底氣究竟是什麼?

德國的作戰計劃洩露給了對方,為什麼卻讓德國走向了勝利?

人類歷史上最著名的一場閃電戰,是怎樣讓號稱世界最強陸軍,在一個月裡,灰飛煙滅的呢?

1939年9月3日,英法向德國宣戰。

在這個時候,德軍主力剛剛進入波蘭境內,西部防線空虛。

然而,在德國坦克橫掃波蘭的時候,英法聯軍卻一直按兵不動,讓士兵坐在邊境線上,盯著對面的德國,隔岸觀火。

英法聯軍的飛機,時不時飛到德國上空偵查,卻從來沒有投下過炸彈。

很多英法的報紙說,這場戰爭最終會以不了了之收場,雙方都不會有任何人員損失,德國人決不敢向法國發起進攻。

因為法國有一個王牌武器,那就是長達近400公里的馬奇諾防線。

法國戰役——世界最強國家的最快對決

馬其諾防線,由鋼筋混凝土築成,包括了5800多個防禦工事,牆壁最厚處可以達到3.5米,可以防範幾乎所有的炮彈。馬其諾防線的內部,擁有各式大炮、壕溝、堡壘,更令人歎為觀止的是,裡面還有醫院、工廠,甚至有軌電車。

法國人相信,此時的法軍遠比一戰時強大,在這道世界最強的防禦工事面前,德軍無論想什麼辦法,都不可能突破法軍防禦,如果德國進攻最終也會自取滅亡。

全世界都關心著,“德軍能否突破馬其諾防線?”

當希特勒提出這個問題時,他的將軍們一致回答:“不能”。

但頑固的希特勒,還是命令德軍擬定了“黃色方案”,準備進攻法國,德軍要怎樣突破馬奇諾防線呢? 誰也沒有想到,一次飛機事故,提前揭曉了答案。

1940年1月10日,一架德軍的輕型飛機,由於引擎故障,迫降在比利時境內。

飛機上的兩個德國軍官,隨身攜帶著可能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一份文件,就在他們將那份文件扔入火爐時,恰巧被一個比利時軍官發現,他以兩手嚴重燒傷的代價,搶救出了這份文件的殘片。

拼好這份文件後,文件的內容,讓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這份文件,就是德軍準備進攻法國的“黃色方案”全本。

法國戰役——世界最強國家的最快對決

文件內容很快被送到了巴黎和倫敦,英法兩國放心了,原來,德軍對付馬奇諾防線的方法,就是繞過它,按照一戰時德國的進攻線路,進軍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最終在法國與英法聯軍決戰。而這個方向,集中了英法聯軍的主力,號稱擁有世界最強陸軍的法軍,和世界最強海軍的英軍,正等著德軍來自投羅網。

但誰也沒有想到,正是這次洩密,為德軍帶來了勝利。

1月17日,是“黃色方案”中德軍原定發起進攻的日子,英法聯軍嚴陣以待,但這一天,德國邊境風平浪靜。

然而,在柏林,希特勒卻正在大發雷霆。他知道“黃色方案”已經洩密,緊急叫停了德軍的行動,但他的將領們表示,就算這個計劃無法成功,也只能硬著頭皮進攻,沒有其他選擇。

經過苦苦的思索,希特勒認為,這次洩密或許並不是壞事。英法聯軍一定會根據德軍的進攻計劃,在法國、比利時邊境一帶集中主力。那麼德軍就可以抓住計劃,在其他地方冒險。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叫曼施坦因的將軍,提交的一份極端冒險的方案,吸引了希特勒的注意。

在這個計劃中,曼施坦因大膽地要求,在英法聯軍意想不到的地方,模仿在波蘭進行的閃擊戰,出奇兵發起突襲。而突襲成功的關鍵,就是坦克。而坦克這種武器,最初是英國人發明用來對付德國的。

這場仗,德國一共能拿出兩千多輛坦克。

英法聯軍的坦克,僅在前線就達三千多輛,火力也更加強大。

曼施坦因請教了坦克專家古德里安,得知德軍坦克唯一的優勢,就是速度。

他思考良久,終於向希特勒提交了最終的戰爭方案,這個方案極為冒險,將德軍最精銳的裝甲部隊,全部放在了最前面,一旦遭到英法從側翼襲擊,就可能全軍覆沒。

德軍上下紛紛反對,但希特勒最終拍板通過。

1940年5月10日,德軍335萬人,2000餘輛坦克,向法國發起全線攻擊。

英法聯軍發現,德軍兵分兩路,一路就同“黃色計劃”上說的,通過荷蘭和比利時,向法國發起進攻,在這裡,英法聯軍已經佈置了重兵,總人數高達330萬;

另一路德軍,則撲向了堅不可摧的馬其諾防線,這看上去,也是一次自殺式行動。

然而,英法聯軍沒有想到,德軍真正的主力,是隱藏起來的第三路——A集團軍群。

在德軍閃擊戰專家古德里安的帶領下,德軍大量裝甲軍團,奇蹟般地穿過茂密的森林,翻越過了阿登山地,斜插進法國腹地,從背後襲擊英法聯軍,英法聯軍做夢也沒有想到,德軍坦克居然可以翻山越嶺,出現在自己背後,頓時陷入一片混亂。

古德里安明白,閃擊戰的威力在於速度,他告訴部下,你們的坦克決不能停下,只有英吉利海峽的大海,才是你們的“紅燈”。

5月12日,古德里安攻下色當,第二天,又渡過馬斯河,切斷英法聯軍退路。

為了追求速度,古德里安下令,不得停下為俘虜繳械,德軍必須一路向前。

兵敗如山倒,英法聯軍士氣迅速崩潰。在戰場上,甚至出現了德軍追兵,將逃跑的法國軍隊甩在背後,上演潰敗軍隊倒追著獲勝軍隊跑的奇觀。

5月15日清晨,剛剛擔任英國首相的丘吉爾,接到了法國總理雷諾的電話。雷諾沮喪地說:“這一仗我們恐怕要打輸了。”

號稱世界最強陸軍的法軍,居然在一週內潰不成軍,德軍抵達英吉利海峽,四十萬英法聯軍,被圍困在敦刻爾克,眼看就要全軍覆沒之際。

希特勒卻做出了一個令人不解的舉動,他下令,停止追擊聯軍,僅用空軍進行空襲。希特勒這道命令的考慮,至今無人知曉,但四十萬英法聯軍,終於順利撤到了英國,成了英國還能繼續抵抗的基礎兵力。

6月10日,法國敗局已定,德國的法西斯盟友意大利,終於也向法國宣戰,試圖從德國手裡搶奪戰利品。

而另一個法西斯國家日本,也興奮異常,日本軍部認為,德國終將戰勝英國,成為新的世界霸主,日本將要搭上這最後一趟順風車。

9月,日本天皇頒下聖旨,決定與德國同盟,德意日三國同盟正式形成。

日本新聞第17號,開始部分,近衛講話:

政府在世界迎來大轉變的時候,奉天皇陛下廣大無邊的聖旨,決定同德國和意大利締結同盟,為了永久的和平與進步,加強合作共同前進。

英法聯軍潰不成軍,法西斯氣焰最為囂張之時,中國軍隊卻在一場大會戰中,堅持到了最後,張自忠將軍英勇殉國,成為二戰中反法西斯同盟犧牲的最高將領,但正是英雄的張將軍,卻曾被很多人當作是漢奸,這又是為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