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金擠兌,多家供應商起訴討債,懸崖上的ofo還能撐多久?

押金擠兌,多家供應商起訴討債,懸崖上的ofo還能撐多久?

文|衛一

經過4年多的矇眼狂奔,ofo所面臨的危機已成井噴之勢。

近日,有多家媒體報道稱,自進入2018年以來,至少有9家公司因物流運輸、房屋租賃、廣告費用和拖欠貨款等合同糾紛將ofo告上法庭。

據公開資料顯示,上述9家公司分別是:白馬(上海)投資有限公司、蘭州雄飛物資有限責任公司、淄博傳化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武漢光谷創客街區管理有限公司、杭州雲造科技有限公司、百世物流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倚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及上海鳳凰控股子公司鳳凰自行車。

其中,最近一起法院裁決的案件是白馬(上海)投資有限公司訴ofo運營主體東峽大通(北京)管理諮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峽大通)的廣告合同糾紛案。

上海市崇明區人民法院於12月5日公佈一審民事裁決書。據裁決書內容,被告東峽大通應於判決生效起10日內支付原告白馬上海廣告發布費5,103,057元,並且以5,103,057元為基數、按照日萬分之五的計算標準支付自2017年10月28日起至實際付清之日止的違約金。

此前,8月31日,上海鳳凰在發佈公告中宣稱,自2017年與東峽大通簽訂了《自行車採購框架協議》後,鳳凰自行車與東峽大通簽訂了多份採購合同,截至起訴之日,東峽大通仍欠鳳凰自行車貨款6815.11萬。

除了拖欠廣告費用與採購車輛費用,據媒體報道稱,ofo還拖欠物流渠道達數億元之多的欠款。

一邊是供應商通過起訴討要欠款,另一邊則是用戶押金出現了擠兌風波。

相關報道顯示,ofo的押金退還時間持續延遲,由初期的“秒退”,變為0~3個工作日,後延長為0~10個工作日,此後再次延長至0~15個工作日。

有許多用戶反映,自己在數月之前申請退押金,可是到目前仍無結果,撥打ofo的客服電話也一直顯示在佔線狀態。

ofo押金退還週期的延長,造成了用戶的廣泛不安,針對ofo的投訴也隨之劇增。

據21CN聚投訴平臺提供的數據顯示,從今年初截至11月底,該平臺受理的ofo小黃車有效投訴超過2100件,其中含“押金”關鍵詞的有效投訴共1956件,佔投訴總量的92.4%。

而黑貓投訴平臺統計的數據則顯示,截至12月3日,ofo小黃車投訴量已經超過2萬件。

事實上,在哈羅單車與摩拜單車相繼推出“免押金騎行”活動的情況下,ofo卻選擇背道而馳,取消了此前的25城免押金政策,此舉引發大量用戶的不滿。

而在此前的8、9月份期間,曾有多家媒體報道過ofo“誘導用戶購買紅包年卡”的現象,即用戶在沒有充分認識後果的情況下,押金被轉換成了“紅包年卡”這一會員特權,並且生效後不支持退卡或退款操作。

11月,ofo又推出了一項新業務,即將用戶押金轉換成理財基,即用戶在退押金時,可以選擇將押金升級為PPmoney理財平臺的理財金,鎖定30天后可以申請退出,獲得本金和利息。

不過,在短時間的嘗試後,迫於外界批評的巨大壓力,ofo方面發出聲明表示,ofo和PPmoney的合作,是一次對共享單車用戶免押金騎行方式的全新嘗試和探索。由於某些合作細節問題,經雙方協商後,對該活動進行了暫時下線處理。

對於ofo想盡各種辦法“緊攥用戶押金”的做法,有出行行業分析人士對《今晚財訊》表示,該做法是一種“愚蠢的行為”,是在“自絕後路”。ofo此舉將消耗掉消費者對其僅剩的忠誠度和同情心。

同時,該分析人士還認為,ofo的做法勢必也會給外界評價本來就不好的共享單車行業蒙上更加沉重的陰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