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戀上大叔,42歲姐弟戀,一代名妓終生未嫁,卻終成命運掌舵人

16歲戀上大叔,42歲姐弟戀,一代名妓終生未嫁,卻終成命運掌舵人

16歲戀上大叔,42歲姐弟戀,一代名妓終生未嫁,卻終成命運掌舵人

有人說,蕭太后是遼史上,唯一能媲美武則天的女人。

16歲戀上大叔,42歲姐弟戀,一代名妓終生未嫁,卻終成命運掌舵人

證據如下:

老公在世時,代為輔政。

老公去世時,臨朝稱制。

與大宋一戰,親臨戰場。

與大宋二戰,簽訂澶淵之盟,從此國泰民安。

其實,她比武則天更厲害。

這種厲害,內力佔50%,外力佔50%。

為什麼這麼說?

故事還得從她出生前兩年說起。

16歲戀上大叔,42歲姐弟戀,一代名妓終生未嫁,卻終成命運掌舵人

951年,“察割之亂”現場,蕭太后未來的老公遼景宗,剛虛歲4歲左右,正躲在一條巨大的麻布下面,遭受著過度的驚嚇。

他父母、哥哥被殺了。

他堂叔還在世,是個殺人狂魔。

他身上週圍是柴草,不遠處是一片火海,慘叫延綿不絕。

這場變亂,是兩手抓,一邊把他嚇出了大病,一邊鍛鍊了他的心智

此後,18年他被隱忍不發,寄人籬下活在宮中

宮人對他的印象是軟弱,多病,成不了大事。

人家有病不用裝,是真病。

16歲戀上大叔,42歲姐弟戀,一代名妓終生未嫁,卻終成命運掌舵人

兩年後,蕭太后出生了。

這時候,她還不叫蕭太后。

她大名叫蕭綽,小名叫燕燕。

上面有兩個姐姐,她排行老三。

她的性格,從小就與眾不同,一出生就開啟了灰姑娘模式。

逢年過節,家裡要請客,父親蕭思溫就讓三個女兒打掃衛生。

兩個姐姐隨便敷衍,燕燕卻老實巴交地掃完一遍又一遍。

掃過了,還穿上新鞋去走一走,檢驗是否真的乾淨。

父親看見了,摸著自己的鬍子,“嗯,不錯,是好媳婦的料。”

這樣的好女兒嫁給誰呢?

在軍中,大家都覺得蕭思溫衣著講究,說話靦腆,成不了大事。

但他早早壓了寶,就等著一鳴驚人。

大女兒許給皇子,太平王。

二女兒許給皇子,趙王。

遼穆宗時期有七次宗族叛亂,其中兩次就是他這兩個女婿挑起的。

燕燕撅起嘴,“爹爹,我今年十六了,三年前就該嫁人了!韓德讓家的婚約還要不要啦。”

蕭思溫揮揮手,不急不急,“爹正幫你用望遠鏡瞄著年輕力壯的皇子呢。”

一眼望去,遼景宗的霸氣還沒側漏,他堂叔遼穆宗已經成了神經病中的VIP。

服侍他的人,被殺。

為他養豬牛羊的人,被殺。

親弟弟不小心說錯話,被殺。

遼穆宗晚上喝酒,喝完酒殺人,殺完人,睡覺,睡醒,第二天也不起來上朝。

大家都恨恨地稱他為“睡王”。

蕭思溫轉頭看了燕燕一眼,“嗯,機會來了。”

16歲戀上大叔,42歲姐弟戀,一代名妓終生未嫁,卻終成命運掌舵人

969年2月,蕭思溫親自出馬,應酬遼穆宗。

遼穆宗酩酊大醉,蕭思溫親自將他扶進寢宮。

六名憤怒的近侍正在那兒等著。

他們一人一口吐沫,“戳死這個睡王,這是他應得的報應。”

“死了嗎?”蕭思溫問。

侍衛們點點頭。

他躍馬揚鞭,夥同未來女婿的幾個好友,再帶上一千騎兵,直奔遼景宗而去。

遼景宗立即出宮,“謝謝,謝謝你們的支持。十八年了,終於等來了這個機會,你們辛苦了,我感覺我也很辛苦。”

他毫不猶豫,一路哼著小曲,天還沒亮便飛奔到了行宮。

人剛到,立刻跪下痛哭流涕。

群臣被感動了,“太有孝心了,下一任皇帝你來做,我們看好你唷。”

當天,遼景宗就成了皇帝。

2月,他入京。

4月,分封諸王。

5月,立蕭燕燕為貴妃。

7月,立蕭燕燕為皇后。

11月,封蕭思溫為魏王。

蕭燕燕被震撼了,“哇塞,這爹不拼都不行啊。”

蕭思溫被自己感動了,他抹了抹額頭的汗水,“壓了這麼多年的寶,終於有一個成事兒了,累死你爹我了。”

16歲戀上大叔,42歲姐弟戀,一代名妓終生未嫁,卻終成命運掌舵人

與遼景宗生活在一起的13年裡,兩人生了7個子女。

政治婚姻感情好不好?

還真不是像武則天和李治那樣。

遼景宗有病,但他依然每年都出去打戰,巡查疆土。

這時候,家裡的事就留給蕭燕燕管。

兩人,一外,一內,非常默契。

保寧八年,當他再次出征,他給史官下了一道命令,“以後,記錄我老婆說的話,也要用‘朕’,‘予’這樣皇帝專用稱呼。”

可是,幸福來得快,去的也快。

遼景宗35歲,忽然病了。

他急急忙忙下了一道遺詔,“耶律隆緒繼位,軍國大事聽燕燕的。”

說完,駕崩了。

遺詔裡,對蕭燕燕沒有任何約束,也就是說,她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可是,她到底能做什麼?

兒子才12歲。

自己才29歲。

找孃家借人?

父親已經去世,弟弟年紀又小。

姐姐們已嫁人,依附夫家。

尤其是二姐,丈夫被賜死,她懷恨在心,還給自己下毒,幸好宮女提前發現。

接著,又是宗族逐鹿,邊防未安。

到底該怎麼辦?

從外地回來後,蕭燕燕打算演一齣戲。

16歲戀上大叔,42歲姐弟戀,一代名妓終生未嫁,卻終成命運掌舵人

朝堂上,蕭燕燕先看看臣子們,醞釀了一下情緒。

然後,哇得一聲哭出來,“我老公死了,我年輕不懂事,孩子又小,你們說我該咋辦?”

那哭聲震天撼地,感人至深。

諸王和大臣們都嚇到了。

大家紛紛進入周星馳電影裡,大咖出場時的狀態。

小風在朝堂上吹,落葉在朝堂上滾,蜘蛛網也掉下來。

一片蕭瑟的殺氣騰騰之感。

這時,兩個男人走了出來。

一個皇族成員,耶律斜軫。

一個漢族大臣,韓德讓。

齊聲吼道,“我們支持你,我們支持小皇帝。”

蕭燕燕用手帕擦擦眼淚,“還有誰!讓我看見你的手!”

這時,又一個男人站出來了。

軍事奇才,皇族成員,輩分極高的耶律休哥。

蕭燕燕感動了,又哭了一會兒。

哭完了,就該辦正事了。

她領著孩子找到了耶律斜軫,“來,斜軫大哥從此就是你親哥,趕快磕頭拜哥哥。”

她又領著孩子找到韓德讓,“我曾與你有婚約,我倆重續前緣好嗎?來,兒子,叫爸爸。他從此就是你兒子了,你可要好好輔佐他呀。”

韓德讓說,“這麼多年了,你嫁了,我也娶了,我這兒有個太太呢。”

蕭燕燕說,“這個,我來解決。”

她立即派人去韓德讓家裡把他太太給殺了。

從此,兩人一起吃,一起睡,像夫妻一樣生活。

這會不會引起朝堂震動,社會反感呢?

並沒有。

在契丹人的眼裡,丈夫死了,妻子是可以大膽追求自己的幸福的。

所以,朝臣無所謂。

所以,百姓很激動。

16歲戀上大叔,42歲姐弟戀,一代名妓終生未嫁,卻終成命運掌舵人

可是,這事傳到北宋人的耳朵裡,就不對勁了。

這簡直是為母不尊,丟臉。

這裡頭就有耶律休哥的散播錯誤消息的功勞。

情報人員給當時的宋太宗趙光義的說法是:

“這個蕭太后快要玩完了,她以國後的身份與大臣私通,契丹人民心裡有苦說不出啊。這時候攻打遼國,我們出兵,契丹人民就起義,裡應外合的效果好啊。”

這時候,蕭燕燕在做什麼?

打馬球的時候,韓德讓被一個皇族給碰瓷了。

她毫不猶豫,“拖下去,凌遲處死。”

漢族大臣在契丹王國裡遭遇玻璃天花板了。

她絕不拖延,“讓他改姓耶律,入皇族,做我兒子的叔叔這一輩的人。”

韓德讓妻子被她殺了,絕後了。

她輕描淡寫,“以後,每一代契丹皇族都得過繼一個小皇子給韓德讓的後裔。”

一生都給他保障下來了。

戀愛風生水起,契丹人民沉浸在歡樂中。

忽然傳來消息,“宋朝三路大軍打過來了。”

蕭燕燕二話不說,拖上兒子,衝到最前線去了。

老百姓一看,“哇,這才是我的女神,你瞧瞧。”

16歲戀上大叔,42歲姐弟戀,一代名妓終生未嫁,卻終成命運掌舵人

宋朝主將楊業氣勢兇猛,卻因後援沒有跟上,被蕭燕燕俘虜了。

宋太宗大驚,舉全國之力都打不垮,到底要怎樣嘛?

蕭燕燕也不打算怎樣,她凱旋而歸,人民夾道歡迎,“謝謝,謝謝你們的支持。”

從此,她奠定了自己在遼國的聲望。

走到任何一個地方,大家都尊稱她為:“承天皇太后!”

也是從這次起,宋朝與遼國開始了延綿18年大大小小的戰爭。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女子報仇一輩子都不算晚。

18年後的一天,蕭燕燕靈機一動,“要不要我們也主動一次?這次乾脆滅了宋朝。”

大臣們很激動,好啊,好啊。

50多歲的蕭燕燕再披戰袍,衝在最前線

,這次也是拖上兒子。

老百姓一看,“哇,這就是我們女神遲暮的樣子,你瞧瞧。”

兩個月後,遼軍打到了澶州,距離宋朝都城開封只有一河之隔。

宋朝上下一下子慌了。

宰相寇準奏請宋真宗,“您不能再窩在宮裡了,您一定要上前線給將士們打氣。”

宋真宗真的到前線去了。

宋真宗一上來,將士們果然受到鼓舞,不僅一戰而勝,還殺了遼國的一名大將。

蕭燕燕一看,咦,這不是18年前跟我對戰的宋太宗嘛。

下人趕緊補充,“他已經去世好幾年了。”

蕭燕燕這才回過神來,“喔,原來是我活太久,把人家給熬死了,不好意思。”

吃了敗仗的蕭燕燕灰頭土臉,正急急忙忙,慌不擇路地撤退著,突然發現宋朝軍隊沒追上來。

遼國將士們也很疑惑,“怎麼不乘勝追擊。”

幾天後,他們明白了。

宋真宗真的不喜歡打戰,也最怕打戰了。

他的名言是:“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剛打贏一局,就弄得他好糾結,以後每天都要在戰場上風吹日曬的,變成戰神了怎麼辦?

於是,他主動派人去講和,開出的條件還特別寬泛。

只要蕭太后肯退兵,想要什麼就給什麼。

蕭太后本來有點腰肌勞損,這下子底氣足了。

兩朝簽訂了一個條約,叫做“澶淵之盟”。

規定如下:

宋朝要給遼朝賠錢,銀元20萬兩,娟20萬匹,每年都得給,兩國疆域固定不變,燕雲十六州呢,您大宋也別要了。

寇準的肺給氣炸了。

不過,從此之後,兩朝就不再打戰了,

手牽手走進各自的全盛時期。

16歲戀上大叔,42歲姐弟戀,一代名妓終生未嫁,卻終成命運掌舵人

從戰場上回來,蕭燕燕的威望更高了。

16歲戀上大叔,42歲姐弟戀,一代名妓終生未嫁,卻終成命運掌舵人

她還沒打算放棄攝政,直到1009年,她快病逝了,兒子才開始親政

母親從小就對漢文化情有獨鍾。

兒子也不例外,他引入了四書五經,供臣子學習。

不過,後人對蕭太后的評價兩級分化嚴重

遼史說她是好人,特別好。

宋人的《契丹國志》說她天性殘忍,陰毒嗜殺,楊家將滿門忠烈盡屠於其手。

如果讓蕭太后自己來評價,她會怎麼說?

她可能會很霸氣的來一句,“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 B。”

--END--

16歲戀上大叔,42歲姐弟戀,一代名妓終生未嫁,卻終成命運掌舵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