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的更替到底是基層還是中層決定的?

名字到底能多長長長呢


在古代中國,從事農業小手工業的大部分民眾屬於基層,朝廷勳貴親眷、士大夫集團和門閥貴族屬於中層,以皇親國戚為代表的統治者屬於上層。

這三個層次之間,偶爾或許有變動,但大致維持在相對固定的範圍內。



科舉制度一定意義上改變了流動的範圍,但也僅僅是基層與中層小範圍的流動。況且,到了朝廷中期,就會呈現出在某些家族內部流動的局面,不斷固化。但是,朝廷籠絡少部分人總比大部分成本低,中層其實成為社會結構的骨幹,而編戶齊民是基層社會的被控制對象。

治一國,必自治一鄉始;治一鄉,必自五家為比、十家為聯始。

基層社會在歷朝歷代都很看重,也逐步有了完備的措施,鄉里制基本形態是一直沿襲的。封建王朝建構起鄉里制度,從而控制、調整鄉村民戶的土地佔有和使用,不斷強化對鄉村民戶的人身與經濟控制,定期徵發賦役傜役,維持著封建王朝的各種需要。鄉里制度具有宗法性與行政性的高度整合,在分類上,以“什伍相保”、“什伍連坐”為基本組織原則的,鄰、裡、鄉構成中國古代鄉里控制體系的基本結構。

總之,鄉里制度、戶籍制度、土地制度是中國古代王朝國家控制鄉村社會的基本制度。封建王朝依賴於各級地方官府,“授田”給鄉村民戶,提高人身依附,重農抑商,在禮法上塑造“安土重遷”。同時,如明代通過魚鱗圖冊,黃冊,屯田等制度,掌握民眾數量,建立動員體制,編組進層級性的鄉里體系中。朝廷立足於村落,編排戶口,徵發賦役,乃是中國古代王朝國家鄉里制度的實質。各個地方的官府衙役與鄉村宗族,擁有按比戶口、宣佈教化、督催賦稅、攤派力役、維持治安、兼理司法的職權。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老百姓維持著簡單的生計。或許因為制度的成熟,也就構成了超穩定的結構,王朝的更替其實是制度衰落導致的基層失序。

秦右史,原創通俗歷史,專注民間文化。


秦右史


這麼複雜的問題是沒有統一的答案的。具體到某個王朝或許還能夠說說一己之見,籠統地問王朝興替誰起作用了,要想做個準確回答也難。總的說來,不顧民生,窮兵黷武,宮鬥激烈,政治黑暗,權力高度集中於一個人,是王朝的取亡之道。至於取而代之的王朝或者說是一個新興王朝,首先必須得到民眾的支持。用今天的話來說,必須得地氣。否則你興不了。謂於不信,且說今日之朝鮮,它如果不改掉先軍政治並且把民生置於優先地位,必定會在並不遠的將來,當我們在某個早晨醒來的時候發現這個政權已經不復存在的時候,一定不必驚詫莫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