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你,还记得这个是什么吗?

涡水河畔


我是民工札记南八,这个在我们那叫:马泡,或者马泡瓜。

小时候我们经常摘下它在地上揉着玩,然后把它肉的有点软就用脚踩破,然后里面的籽就喷出来了。

马泡小时候是苦的,长熟了,变黄了,能吃,吃起来有点麻嘴。

它的果子除了能玩外,其实我们最讨厌它了。因为它的样子有小软刺,比较涩,牛羊都不吃它。我们去割草什么的,也不会割它。

在北方农村的孩子,特备是80后或者90后,如果没有玩过马泡的话,几乎可以说是没有童年的。

你说能不记住它吗?


民工札记


当然记得,我们那里叫做马蜂梨子(ma feng li zi),长的和西瓜差不多,不过也只有拇指那么大,纹路很像。熟的时候,表皮是泛黄色的,吃的话,很香,也甜。但是青的时候千万不要吃,很涩的。

之前下地的时候,砍玉米,收豆子的时候,这个东西遇见的很多,茎很长,上面会长很多个,有的时候小朋友不吃它,也会拿它当溜溜球玩的。当时我姑家的菜园子里,也有这个,可能是加了化肥的原因吧,这东西越长越大,最大的跟小鸡蛋差不多,我摘着吃,可好吃啦!


这是马蜂梨子
这个是小西瓜。

这个呢,大家知道是什么吗?我去学校后山见到的,和我们老家的野草莓不一样,我吃了一个也觉得不对味道,它的茎上有刺,特别扎人,我们老家的野草莓,叶子没这么大,果实也没这么大,茎也不扎人的,这个东西应该不能吃吧?


小幸福的萌萌雷


老家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与安徽接壤的某县,这个东西在我们老家叫做——“麻包”。

一般情况下,这个小东西多半生长在芝麻或者豆子地里,一到了收获季节,地里的作物被收割,这个小家伙开始小露头角,时不时都能在收罢芝麻的田地里发现它的踪迹,如果成熟的话,它会变黄,能吃,但是味道偏酸,口感不佳。

笔者小时候经常踩马泡瓜做游戏,就为了听一声响;还有的将马泡瓜揉软,在上面插个细棍骗小伙伴来拉,结果一拉,就被揉软的瓜瓤喷了一脸,现在的孩子都有玩具玩,根本不记得几十年前的这种游戏了!

老家的麻包实为“马泡瓜”!

后来了解到了生物学知识,才知道“麻包”还有一个正式学名,叫做“马泡瓜”,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还跟黄瓜有一定的亲戚,它是黄瓜属下的植物,原产于非洲,朝鲜也有,中国南北各地有少许栽培,普遍为野生。

据了解,马泡瓜是我国部分地区普遍生长的一种野生植物,过去将它作为杂草锄之。虽然马泡瓜是外来入侵的植物,在古典籍中的记载很少,但从味道上也能大体推断出它的药性应该是味苦性寒的。随着对马泡瓜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研究的深入,人们对马泡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和科学了。

有研究表明,马泡瓜含有的葫芦素c可提高人的免疫力,对抗肿瘤有一定的作用;马泡瓜含有的精氨酸、丙氨酸和谷胺酰胺还可预防酒精中毒;马泡瓜富含的维生素E,对抗衰老还有一定的作用。

然而现在它却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作为一剂中药,马泡瓜有降低胆固醇、美容养颜、预防酒精中毒等功效。

长见识——麻包籽可以榨油!

据粮油市场报了解,在我国安徽、河南的部分地区,当地农民会收集大量的马泡瓜,然后取自籽,然后用这个籽来榨油,据说,这个油很香,每斤能卖40多块!

可见,当年名不见经传的小麻包,现在成了稀罕玩意,还全身都是宝了。

《粮油市场报》官方账号首发于在悟空问答!11.29


粮油市场报


这种绿色水果,阿兮的老家农村叫“屎瓜”,农村人以为是吃的甜瓜种,排便后再施肥到地里,再长出来的小瓜,就是它了。

其实这是跟甜瓜不同的品种,经过了消化系统,还改变不了种子的基因,甜瓜还是甜瓜,而屎瓜也依然是屎瓜。

屎瓜学名马泡瓜,俗称就多了,小野瓜,小马泡,马宝等。马泡瓜果实小,长圆形、球形等。瓜味有香有甜,有酸有苦,瓜皮颜色也多样。一般未熟透时为青绿色,熟透泛黄,种子很像黄瓜种子(因属于黄瓜属)。熟透了慢慢揉软,发出一股好闻的香味,儿时农村娃秋天最喜欢玩马泡瓜了。

小时候不知马泡瓜的功效,前几年看网上炒的红火,说什么马泡瓜可以解酒精中毒,有说可治疗慢性肝炎的,有说可以抗肿瘤治癌症的,还有说马泡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能抗衰老的,说直接捣汁搽脸搽手,神了,皱纹都能消除了!

对了,还看到有一篇马泡瓜研究的,说马泡瓜是糖尿病克星,还能减肥,等等等等。有些怀疑,据我所知,现在农村这东西可不少,农民见了它很头疼呢,是很难除掉的杂草。

去年阿兮回农村,无意中与妯娌们闲聊,说我们小时候玩的屎瓜,现在城里人当宝了。有邻居就当真了。过了几天电话给我,说有片地,满满都是马泡瓜,全熟透了。问我那么高的药用价值,哪里有收购的?多钱一斤?我当时就无语了,非常尴尬。

阿兮这组图,都是朋友拍了发来的。这真的提醒到我,作为媒体人不能乱说话,更不能以讹传讹,跟着夸大传播。

想想就明白了,乡下根本没有收购的,网上纯粹炒作,所谓何来?说起来农村的各种植物,哪个没有点药效,可不用的时候,该是杂草还是杂草,长不成粮食。

这一大片的马泡瓜,味道不苦也不甜,种子很大。今年若是不除,估计明年这片地,得被马泡瓜覆盖完全了。


阿兮随笔


第一个应该是玛玛蛋吧,苏北应该是这么叫的,有点像迷你版的小西瓜,小时候还摘吃过,味道是苦的,但是比较香

今晚看到这个野果的图片才想起来,这个小野果的学名叫啥至今自己也不知道,只有满满的儿时回忆,小时候经常在田里能看到这种果实,等到它熟了的时候还会摘几个放在床头,因为这个野果成熟后撒发出来的气味很香很清新

寒莓▼

叫“茅莓”,果子味道又甜又涩,这个小时候我真吃了好多啊。

金姑娘▼

这个在农村河边最多了,到了秋天果实就开始泛黄,里面有很多籽,这个也真的吃过,甜甜的味道,收麦子的时候,还会把它放在一根麦秆上悬空吹着玩

提问者的第二张图还这没看明白是什么果实,不过小时候肯定见过


春一叨



农村的你 ,有认识它, 我只知道有 止血-止痛-风湿痛 骨痛功效,叫什么名字我不知道,有知道的给我留言,谢谢大家!


师师20170110


我出生在广东梅州客家地带,我们这边基本上都山比较多,小的时候没有什么活动玩,没事的时候就跟小伙伴经常到山上去玩,也渐渐的认识了很多山上的野果,如今现在想起小时候摘野果吃的情形,很是还念那时候的纯真年代,我现在就把我们这边的野果介绍给大家 可能大家那边的叫法跟我们可能也有不同。如有不全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1:学名。茅,蔷薇科. 别名:天青地白草、红梅消、三月泡。可生吃,夏秋时山上很多,味酸甜

这个跟草莓有点相似,结果的季节也一样。注意:有人说可以吃,也有人说不能吃。 有些蛇很喜欢吃这种水果。

2:菝葜的果实,味涩微甜,不太入口,夏秋有.我们都叫它小苹果.

多年生藤本落叶攀附植物。根状茎粗厚,坚硬,为不规则的块状。叶薄革质或坚纸质,圆形、卵形或其他形状,下面通常淡绿色,较少苍白色。伞形花序生于叶尚幼嫩的小枝上,具十几朵或更多的花,常呈球形,花绿黄色,雄花中花药比花丝稍宽,常弯曲;雌花与雄花大小相似,有6枚退化雄蕊。浆果熟时红色,有粉霜。花期2-5月,果期9-11月。

3:金樱子,有刺,需用刀破开吃,秋季成熟,味甜,好吃。想吃它得小心刺破手。

金樱子泡酒的方法。

将金樱子置于干净的瓶子等容器中,然后加入

白酒浸泡,冰糖适量,容器一定要密封,置于阴凉干燥处贮存,一般

一个月以后就可以饮用。


鲜果农阿军


您好,这是野生马蛋瓜,斌贤小时候喜欢玩的小野瓜,也叫马马瓜、马泡瓜、马宝蛋、小野瓜、小马泡、毛皮瓜、绿锒铛瓜,是一年生葫芦科匍匐或攀缘草本植物。马泡瓜的藤蔓枝叶和普通甜瓜的几乎是一样的,在没有结果之前很难把两者区别开,只有在黄色的小花凋谢,结出一个个圆溜溜玛瑙似的小果,才知道是马泡。马泡是很难长大的,最大也就青核桃般大小,再大的,就没有见过了。

马泡常野生在玉米地和菜地里,虽然是野草,但是人们给予了它很大的宽容。很少会像对待其它野草那样无情地拔掉,而是会小心翼翼地留下它,给予它充分的生长空间。我想是因为马泡瓜可爱的样子吧,像玻璃球一样圆圆的,摘下来放在手里把玩着,很有意思。

成熟了的马泡瓜瓜皮变得微黄,远远就可以闻到那股瓜熟蒂落的香甜气息,会让人感觉非常甜蜜,美好。玲珑可爱的马泡瓜虽然闻起来味道香甜,但是却并不好吃,它的果皮和果肉非常薄,里面包裹的全是种子。绝大部分都是苦涩难当。

那时候摘到的马泡瓜,偶尔会解馋尝上两个,其他的大都是留着把玩了。小小的马泡瓜可是我们的珍宝,有的藏在枕头底下,睡觉的时候把它放在鼻子旁稳着它香甜的气息入睡。有的放在书桌里,上课的时候也有它丝丝香味传到鼻子里。等到下课的时候拿出来,几个小伙伴玩着,抢着,不亦乐乎。直到它慢慢的蔫了,瘪了,才不舍得扔掉。那时候没有空气清新剂,小小的马泡就充当了空气清新剂的角色,纯天然的。

马泡瓜味甘、性凉、苦、无毒、入脾、胃、大肠经;具有解毒、除热、清热、利水、利尿等功效;主治烦渴、火眼、咽喉肿痛、烫伤。据说也是糖尿病者的最佳食品;水肿患者、癌症患者、热病患者、肥胖患者、高血压患者、高血脂患者、嗜酒患者可以多食;不过马泡瓜性凉味苦,不适合腹痛腹泻、脾胃虚弱、肺寒咳嗽的人,因其性凉,胃寒的人吃了有可能腹痛泄泻。

另据媒体报道,上海的农民利用马泡瓜培育出世界上最小的甜瓜,而且在2016年获得世界纪录认证。来一起看看新闻:




  媒体报道原文:

近日,上海的农民朱思浩培育出直径只有3CM的甜瓜,经过英国世界纪录认证公司的仔细检索和权威认证,最终获得"世界上最小的甜瓜"世界纪录证书。
据悉,朱思浩是用民间濒临灭绝的马马瓜(也叫马泡瓜)和甜瓜杂交在2011年培育出这个品种,因为只有乒乓球大小,所以命名为"乒乓香瓜"。该品种除了个头最小之外,还有蜜甜微酸而非常美味的口感和药食同源的营养价值,特别适合观光采摘园和生态有机基地种植。
"乒乓香瓜"是蔓性植物,故可以将它像吊兰一样垂吊种植,到了结果时节,便可以看到晶莹剔透的小香瓜如葡萄般垂在条条丝蔓上,犹如弹丸大小的香瓜一个个瓜纹清晰,小巧玲珑且香气沁人。
朱思浩,四系生态自我循环农业模式的缔造者,国家三农科技金桥奖、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农业专家、"金草帽"农技专家称号获得者,从事生态农业研究近40年,拥有多项农业科研成果,曾培育出多个果蔬农业新品种,是中国农业科技下乡专家团特聘优品特菜种植专家、美丽乡村智库专家,并多次获得过国内外大奖,被誉为"农民科学家"。


朱斌贤


农村的有很多呢😊



六月的小麦66



这个是马蛋瓜。种了玩它的幼苗可以嫁接小甜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