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現在完全投向了美國和北約,但當年是誰威脅烏克蘭棄核的?

1991年蘇聯解體的時候,烏克蘭分到了蘇聯三分之一的核武器,這包括130枚洲際導彈,每枚可攜6個核彈頭;46枚遠程導彈,每枚可攜10個核彈頭,外加33架戰略轟炸機,總計有1700枚核彈頭,是世界上第三大擁核武器的國家。

烏克蘭現在完全投向了美國和北約,但當年是誰威脅烏克蘭棄核的?


烏克蘭現在完全投向了美國和北約,但當年是誰威脅烏克蘭棄核的?


烏克蘭現在完全投向了美國和北約,但當年是誰威脅烏克蘭棄核的?


烏克蘭現在完全投向了美國和北約,但當年是誰威脅烏克蘭棄核的?


烏克蘭現在完全投向了美國和北約,但當年是誰威脅烏克蘭棄核的?


然而,到了1994年,在美國與北約威脅說如果烏克蘭不拆除核武器的話,就拒絕承認烏克蘭的國家獨立與主權完整;如果拆除的話,不僅可獲得可觀的財政補助,還可以獲得安全保障,外加經濟發展機會。因此,到了2006年,烏克蘭完全拆除了所有的核武器,甚至連常規武器的發展也幾乎沒有了。烏克蘭當時認為,這是一筆非常划算的生意,因為就算不拆除核武器,但因為指揮與控制系統在俄羅斯手中,核武器的更新換代烏克蘭也沒有能力,所以還不如全拆了算。

我們可以從各個方面考慮一下,如果當時的烏克蘭政府沒有把這些武器裝備賣給他國,這些武器光是更新換代和維修保養都需要花費大量金錢,尤其是在核武器方面,這種武器只有世界上少數國家擁有這種技術,烏克蘭剛剛獨立,國家內外緊迫,哪能掏出這些錢來花到這上面。

這就如同兩個小朋友打架,原本雙方實力有懸殊,但是都有刀子,彼此還是有所顧慮的。但是當時兩個小朋友關係還不錯,誰也沒有想到有一天回成為敵人,塊頭大一點的小朋友拿糖果哄塊頭小的小朋友把刀子交給了自己,沒過多久,塊頭大的小朋友憑著手中的刀子外加體格氣力,不但搶了這個小朋友的糖還搶了他的玩具,關鍵是看不順眼就修理這個小朋友,這個時候失去刀子的小朋友後悔不後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