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明朝末期依旧强大,为什么却打不过满清呢?

万佳敏


一,明朝客观上不是被清军灭亡的,但辽东战事间接导致了明朝的快速灭亡。

二,当时的满洲一点也不弱小。甚至比明朝和李自成的杂牌军要强大。


下面我们就用最简单通俗的文字概括满洲和明朝对是是非非。


既然提到满洲就离不开满族,满洲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见《山海经》。肃慎人就是满族的先祖和我们的祖先尧舜是同一时期。


(通古斯人种)

《山海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竹书纪年》:“帝舜有虞氏二十五年,息慎(即肃慎)来朝,贡弓矢。 此后商,周历朝历代都和中原王朝也所交际。唐朝中期满族人的先祖建立了渤海国,一度佣兵数十万。人口500多万。自此这一族系开始发展壮大。后来又建立了和宋朝化秦岭而治的金国 。到明朝时期明代这一族系称为女真分为建州、海西,东海,三部。 最后被努尔哈赤统一。

努尔哈赤何许人也?

努尔哈赤祖上是元朝万户府的万户。明朝时期祖上为建州右 都督。后在辽东总兵李成梁麾下,因作战勇猛,屡战屡胜。深的李成梁赏识,和他出入同帐,不管到哪里不离李成梁左右。所以有野史传言努尔哈赤为李成梁养子,其实不过是野史传言罢了。

从万历十一年到万历十六年努尔哈赤统一建州。此时努尔哈赤野心日益膨大。明朝却完全没有察觉。


到万历四十四 年明官员汇报建州部时还上书道:“唯命是从”。

就是如此过了一年后也就是万历四十五年努尔哈赤称汗后明朝也并没有当回事过了几年后到了天命四年,一场萨尔浒之战才彻底警醒了腐朽的明王朝。努尔哈赤以几万人的兵马击败了明朝联军号称二十万(一说四十六万)大军。(具考察明军实际人数为10余万)。之前努尔哈赤做大后派人质问明朝,为何无缘无故屠戮建州子民啥死我的祖父和父亲。明朝也不过赏了努尔哈赤一些金银细软和爵位打发了事。因为明朝压根没把努尔哈赤放在眼里。


而努尔哈赤这边大力发展,改革兵器,创建八旗制度。努尔哈赤深知火器的厉害。大规模使用火器,改良火器 。据徐光启《略陈台铳事宜并申愚见疏》记载,努尔哈赤攻城时,先用大型火铳在百步外专打城墙,然后再乘机用云梯等攻城器械进行攻击而野战时,总会部署大大小小各种火器为先锋,阵型整齐的冲过来,没有必中的把握就不发射。 可见努尔哈赤作战时并不是网友所说的都是弓箭刀枪。在当时反而比明军的军事制度和武器更为先进。
后金


最后用了几十年就解决了明朝二百多年没有解决的蒙古问题。 这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病逝。他的老对手袁崇焕评价:“奴夙知兵,今又屡战屡胜,熟于用兵。《明朝那些事》的作者当年明月评价努 尔哈赤:努尔哈赤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至少我是这样认为。作为一名没有进过私塾,没有上过军校,没有受过系统军事训练的游牧民族首领,努尔哈赤懂得什么是战争,也懂得如何赢得战争。他的战役指挥水平,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努尔哈赤虽然死了,但他为后金和明朝对分庭抗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崇祯帝)

反观明朝这边从万历到 崇祯继位以来内忧外患,天灾人祸。崇祯接管明朝后,虽然夙兴夜叹,励精图治。奈何心比天高,却志大才疏。屡次罢免内阁要员,滥杀封疆大吏。导致上下离心,竟然出现了君臣互为仇视的怪现象。在历朝历代也是实属罕见,让人唏嘘!其实当时明朝还是有一些能臣干吏来帮扶崇祯实现中兴的。可结果不是被崇祯冤杀,下狱就是被逼反。最后京师被李自成一攻既破,无处可逃的崇祯自然不敢落到李自成手里,只能把自己挂在了景山那颗歪脖子树上,也着实可惜。


(崇祯自缢煤山)

因李自成部下刘宗敏霸占了当时辽东总兵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抄了吴三桂世代积累的家产,屠了吴三桂老父 和吴三桂一家老小,甚至撅了吴三桂祖坟。本准备归降李自成的 吴三桂倒向了多尔衮,吴三桂率他的大军和当时的精锐关宁铁骑于李自成在山海关决战,关键时刻清军登场,李自成溃不成军, 兵败的李自成带着大批财宝美女向南逃去。


(吴三桂和陈圆圆)

清朝为什么轻而易举的就入主中原?

一、明末大乱,割据称王者如雨后春笋,明亡后天下混混沌沌,借吴三桂和李自成之怨进入关内此为天时。

二、自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建立清以来建州日益壮大 ,据满洲对抗清朝,入关后大军顺势南下,收编各部惨军,自古以来从北往南打往往容易取胜,此为地利。


三、清军入关时打着为明朝复仇的旗号,各地纷纷响应归顺,多尔衮沿用努尔哈赤归附者厚待的策略使各部拼死报效,总上结诉,此为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全部具备,而明朝三样皆失。李自成也就占地理和天时。张献忠不用多说了也就一地利。明朝灭亡大势所趋。清朝入关虽然是窃机。没有吴三桂这一档子事入关也是早晚的事。但战乱和割地割据直到清朝统一可能会延长。



(大清疆域图)


综上所述:明朝对灭亡和清军没有直接原因。但间接原因占据整个明朝灭亡原因的三分之一还要多。辽东战事拖垮了明朝财政。后金日益强大的结果必然是入主中原。所以当时的满洲一点也不弱小!


如有疏漏,烦请斧正!


济州府一户侯


明朝末年,虽然面对着众多的内忧外患,但是其军事力量还是很强大的,至于为什么会被人口兵员远远低于自己的满清打败,其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政策问题造成的国库空虚

首先,是明朝的政策问题。

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制定的收税政策是只收农税不收商税,但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明朝的工商业开始发达起来,虽然有海禁,依然不能抵挡东南沿海全民经商的热潮,于是当时的明朝政府果断征收商业税,但没有征收多久,崇祯上台,就把这税收给废除了。

为什么废除商业税?其主要原因就是,明朝的大商业集团和朝中官员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朝中重臣其实就是商人们在朝中的利益代言人,天启在位的时候,为了保证对后金用兵而任用魏忠贤等人征收商税,这其实就触犯了这些官员们的利益,等到了崇祯上台,这位一心想经营好国家,却又缺乏能力的皇帝开始极度依赖文官,并排斥太监,顺便就听着文官们的忽悠把商税给废除了,不仅如此,文官们告诉软耳根的崇祯,征收商税是与民争利,所以一定要废除商税。甚至还废除了锦衣卫这种皇帝的耳目。

这一举措的直接结果导致了明朝甚至发不出军队调拨的军费。

怎么办?

文臣们出的主意就是加收农税。只是这些人和皇帝都想不到,赚钱越少的人越交税,这直接就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天灾频频,农民们本来就吃不饱饭,又被加收了农税,自然是饿死穷死,又加上天灾,吃不饱的农民索性就开始造反。

这时候,明朝的 财政已经几近枯竭了,发不出工资,没有军费,无论是边镇还是国内的明军,几乎都没有工资,明朝倾尽国力保证东北前线的关宁军的工资军费,可谓是期望很大,但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关宁军做大成了军费,明朝依然咬牙要付给他们军费,就这样财政一天天被拖垮了。


二,天灾人祸造成的军队疲于奔命

造反的农民军最初的时候,明军还是可以应对的,甚至多次将农民军和其首领围剿到几乎剩下几个人而已,然而明军的战略重心还是在边镇,明军的心腹大患还是后金,于是明军的剿总司令对农民军采取了收服,分化的政策,甚至有些省份的军政长官只求农民军不在本地闹事将其赶到别的省份了事,在这些政策这下,农民军反反复复的造反,反反复复的成长,竟然形成了气候。

而此时的后金军和农民军竟似乎是在遥相呼应一样,农民军开始闹,后金军就开始入寇,明军以精锐兵力在边镇对抗后金,国内的农民军东窜西窜,明军开始疲于奔命,防不胜防。甚至出现了后金军打到北京城下的一幕。

有意思的是,后金不仅看起来像和农民军遥相呼应一样同时开始闹腾,而且其作战目的也差不多一样,也是抢掠人口和粮食,摧毁明朝在边关的经济基础,就这样明军越消耗越少,以至于损耗巨大,疲于奔命。

在这种情况下,明朝财政枯竭,军队疲于奔命,所以在对后金(满清)的战争中失败,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到了李自成坐大,忽然虚晃一枪攻入北京,皇帝殉国之后,满清终于获得了进入关内的大好时机,于是满清全族动员,开始了其夺占天下之路。


关河南望


首先看下清军入关后军队的构成情况:

一、清朝满族最核心的军队是满洲八旗。

二、第二核心的军队是蒙古八旗

三、汉族绿营兵,主要由明朝的叛将构成。收拢征集汉族士兵,主要代表人物是吴三桂、耿精忠和尚可喜,另外还有大量的汉族绿营兵配置在满蒙八旗,作为附属军队。

战斗力强,指挥权高度集中,但也不是轻易能够打败南明政权的。

明朝最后的政权

1.弘光政权。南京的明朝官僚于1645年5月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建立弘光政权。只存在8个月。

2.鲁王监国。1645年闰6月28日,在浙江余姚、会稽、鄞县等地抗清义军及官吏缙绅的扶持下,

明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1646年6月不战而溃,热衷和隆武政权争夺皇统地位。

3.隆武政权。1645年6月27日,在福建福州唐王朱聿键称帝,号隆武。1646年8月28日,郑芝龙暗通清军,攻破福州,隆武政权灭亡。

4.绍武政权。1646年11月2日,南明大学士苏观生、隆武辅臣何吾驺等拥戴隆武帝之弟、唐王朱聿鐭监国于广州。初五日,唐王匆忙称帝,改元绍武。只存在41天。

5.永历政权。1646年11月18日,明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等拥戴桂王朱由榔于肇庆称帝,以次年为永历元年。1662年1月22日,永历帝被吴三桂杀死,永历政权经历16年灭亡。(永历政权图)

6.明郑时期。(1661年—1683年)由郑成功建立,郑成功、郑经、郑克塽三世而亡。

明朝最后失败的原因

一、正统断绝,诸王争权。崇祯帝死后,后代断绝。遗留在南方的明朝诸王,争立道统,著名的是三王内讧。看一下上面政权登帝位的时间,使军队人心失去了向心力,更不用说联合抗清了。

二、兵力分散,互不相助。三王内讧时,清军进攻南京,其他诸王根本不来援助,都想着对方死了,自己就是正统了,结果被清军各个击破。

三、明朝官员内斗,纷纷投降。这些拥立皇帝的封建官僚们,为了上位,尚没有稳固就开始排斥异己,郑芝龙(郑成功的父亲)甚至勾结清军,一举击溃了隆武政权。

最后,民众已经丧失对明朝统治者的信心,败亡只是时间问题了。(吴三桂剧照)

吴三桂最后给了永历政权最后一击,南明最后灭亡。


老旺民俗传说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历史早有定论,明朝的灭亡主要是有三大原因,一是东林文官集团党祸,二是残酷的社会环境下爆发的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三是各地私军以及满清势力。

崇祯皇帝像


所以说虽然明朝末期大明的总体势力固然依旧很强,至少是比满清要强很多的,但是我们要知道,明朝总体实力强大并不代表朝廷的实力强大,在明朝,私军远比正规军强大的多,另外武器装备也是优质精良的优先供应各家私军,劣品多归于正规军,后来大名鼎鼎的关宁铁骑就是一只私军,而这些私军是少有真的卖命给明朝打战的,因为私军是个人的财产,而大明是皇帝的。

所以也就是为什么后来满清入关,投降的大量绿营兵马,原本对付满清不堪一击,但是对付大明的各地义士和抵抗势力却是猛如虎的原因所在了,不得不拿出自己的真东西来向新主子表现罢了,而真正荡平整个大明的也不是满清,大多是后来投靠的绿营人马,毕竟满清拢共就那点人,撑死也分不到全国。

所以说,不是明朝打不过满清,而是明朝死于内部倾轧,死于内部独善其身,争权夺利的世家大族,死于各地中饱私囊,擅权擅政的独裁军阀,而农民起义不过是这些诱发的无奈产物罢了,满清也不过只是最直接的一个表现而已。百年王朝,千年世家,这些人又何曾在意过明朝的存亡?可笑的是崇祯到最后才看明白,原来这些人还不如自己杀掉的所谓权臣宦官的魏忠贤。


Y一花一世界YB


其实,明朝末年虽然朝廷腐败,国库空虚,军饷不足,饿殍遍野,朝廷中又有一群只会唱高调不切实际的文臣,但是,我大明的正规军战斗力还是相当强大的,无奈军队太少,能用的就那么一两支队伍既要对付满清,又要平各地起义。经常是两头跑,这边刚把起义压下去,还未等到剿灭,就要拉着部队去那边对抗满清,刚把满清挡住,又要到辽东镇压佟养性的强盗集团,如此折腾,就算再强大的国力也要被损耗殆尽,更别说明末捉襟见肘的国库了,然而,就这样,清军也没有占多少便宜。君不见,我关宁铁骑打的清军落荒而逃;君不见,我宁锦防线不让清军越山海关半步……




jiangyou天涯


这个其实只是题主的感觉而已,明朝军事上是强大过,永乐年间,是把北元给打回老家去过。但是你说强大是不能光指军事上的强大。


还要看民生,要是百姓安居乐业的话,一个邮政系统的小公务员是不可能纠结那么多流民一起造反的。

经济上就更不用说了,我们都知道打仗就是打经济,没有钱是没有办法打仗的,那时候那两个大胡子的德国人还没有出现,还没有那么伟大的思想。明朝总共一年的税收还不及宋朝的一半,何况疆域可比宋朝大多了。


政治上,就斗争呗!持续一个运动搞掉一波人后又让一波,上了又被下一波给搞下来,反正就是从来没有安静过活儿。

这个问题总结下来就是,明朝不是被清直接打败,而是被李自成这个流寇级别的起义军首领给攻陷的,随后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对李自成是一路追杀。南明才是被清朝给直接打没了的,其中南京投降的时候就是东林党魁钱谦益给开城门的(可以柳如是了,当时柳如是说还是投河殉国吧!钱说水太凉),反正就算只剩下半壁江山了,斗争还是继续,这可真是“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政治,有斗争”这就是咱们这个民族的悲催之处。不管何种情况下,搞阴谋是绝对在行,干实事儿就不一定了。

网图侵删

回答不精、手机码字、为标重点、海涵


杂说一通历史


,明末是一个人才辈出,个性解放,封建礼教崩盘的年代,之所以明朝灭亡,主要是皇权衰败,政府控制力行政力减弱,明显表现在财政收入上,明和元都亡于财政破产,万历皇帝挖空心思绕过文官集团制定的矿商税收征管最后以失败告终,天启好不容易通过宦官集团掌握了一些财政税收,却被崇祯自掘坟墓,而最早的东林党代表的是士绅和一些低级官僚的利益,这个群体太过于庞大。在来来回回的多次政治斗争中最终胜出,大明彻底无望。不能说谁对谁不对,东林党就是17世纪中国的资产阶级。而当时亦有工人无产阶级的诞生,苏州的纺织工人大罢工就是中国的第一次无产阶级工人运动,可悲的是无产阶级本应该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但却被东林党引导成无产阶级和封建君主之间的斗争。这也是万历对商业税最终妥协和崇祯朝对农业生产加收三响的原因。所以明亡于内耗,亡于过于开放。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没有相应的制度来保证和制衡,腐败和拜金主义盛行必将这个社会拉入深渊。当然如果明朝的官僚集团能和皇帝齐心的话10个皇太极也不够明朝练手的。


妲己60


首先问这个问题的是否思考过。

明朝并不是败于满清,虽然满清拥有17世纪所谓最强的骑兵,但是明朝的防卫军队也不是儿戏的。虽然明朝后期不行,但是关外关内还是可以拉出几支部队和满清抗衡不存在被打垮的说法。

个人看明史的理论来说,明朝后期农民起义军过多分散了去北方抗衡满清的明朝军队数量。张献忠,高迎祥,以及西北一大批农民起义军迫使明朝不得不两线作战,原本依靠长城防线的明朝军队在辽东系的骑兵配合下虽然不能说可以完全击败满清军队,但是与之抗衡不是问题,几乎不存在没有满清军队直接长驱直入的说法。

说实在的,明朝后期和其他王朝不一样,崇祯励精图治,但是局面已经一塌糊涂了,根本不可能挽回了。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王朝,明朝值得我们后人尊敬。

一个明粉的看法。


一生梦一生


首先满清八旗兵战斗力很强,并不是你口中弱小的满清。其次明朝萨尔浒之战打的太差了,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占,偏偏选择冰天雪地的正月去攻打东北发家的后金,这不是搞笑吗?其次统帅都是一群纨绔子弟,难堪大用,作战过程中指挥不当,屡次被伏击,47万大军白白葬送。萨尔浒大败以后其实明和后金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明朝内部也是相当腐朽,明神宗万历皇帝20年不理朝政,东林党和阉党斗的你死我活,卖官鬻爵,搞的朝廷乌烟瘴气,可以说明朝当时看似强大其实已经内忧外患。

后来袁崇焕苦心经营的关宁锦防线有效抵挡了后金的入侵,甚至努尔哈赤也战死,结果被崇祯皇帝杀了。袁崇焕一死基本上就是自毁长城了,再也没有人可以抵挡后金铁骑。后面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


老板别加香菜


其实明子王朝己经是一个空壳,中看不中用,从内部坏掉了。这从吴桥兵变中就可见一斑,这本不该发生的一场政变。崇祯四年,辽东战事吃紧,登莱巡抚孙元化派孔有德领八百精兵从水路援辽。别小瞧这区区八百人,这是关宁军中最精锐火嚣营,当年孙承宗复地二百里,袁祟焕死守宁远,这支军队功不可没。袁祟焕死后由孙元化带到山东半岛。当时海上大风,改走旱路,这支客居山东辽东军与本地军不合,一路缺吃少穿,走到吴桥又遇大雨困在那里。饥寒交迫的士兵在大户家吃饭不给钱,受到孔有德刑罚而造反。原本就是被迫兵变的,孔有德也是被协迫的,孙元化己经说服了孔有德等待朝庭招安。但大明那些武将立功心切,也没把这区区八百人放在眼里,仗着人多搞偷袭。作死谁也挡不住,这可是在辽东硬杠过战力爆表的八旗军的虎狼之师。一交手打的溃不成军。然后再招抚,再仗着人多搞偷袭,孙元化也入狱被杀,这下明朝再也没有能管的了孔有德的人了。孔有德最后带领着明朝最精锐的火器军队投清,从此明朝丧失了对清唯一的优势。而清朝从此时起再也不怕明朝城池的深沟高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