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國式合夥人 王強、衛哲、姚勁波在談什麼?

創客貓注:本文來源於由清科集團、投資界舉辦的第十八屆中國股權投資年度論壇上,真格基金聯合創始人王強、嘉御基金創始合夥人兼董事長衛哲、58集團 CEO姚勁波圍繞“中國式合夥人”的話題展開討論。紫牛基金聯合創始人張泉靈擔任嘉賓主持人。

王強是《中國合夥人》中的原型之一;衛哲曾在阿里工作,而阿里巴巴是中國為數不多的真的以合夥人制來去做一個企業的;姚勁波作為企業家完成了特別大的併購,對合夥人這個概念有非常深刻的認識。在他們的創業投資經歷中,合夥人制對企業發展有什麼好處,什麼樣的企業才適合實行合夥人制?相對於財務投資,戰略投資有什麼要求?併購又應該在什麼條件下才可以進行?

說到中國式合夥人 王強、衛哲、姚勁波在談什麼?

以下為對話實錄:(經創客貓編輯,有所刪減)

合夥人制的精髓在於公司政治權利的重構

張泉靈:中國的基金跟美國非常不一樣,是有一個老大,這個老大到底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跟新進的基金合夥人是什麼樣的關聯,這是我們要討論的問題。無論是阿里巴巴,還是現在的嘉御基金,可能都在這件事情上有所探索,先回到阿里巴巴當時做的一個合夥人機制,給我們透露一下當時的故事。

衛哲:當時整個阿里巴巴只有兩位在合夥人制公司工作過,合夥人制的精髓在於公司政治權利的重構,合夥人制的合夥與股份大小無關,一旦合夥人表決的時候,你要放棄掉你在公司的職務,我們叫一人一票。

所以阿里巴巴當時就確認我們要做真合夥人制,犧牲最大的是馬雲老師,他也是變成了一票,儘管他那一票今天來看是有特殊性的,我是認同的。但是他還是一票。所以我覺得合夥人制第一件事是票決制,不是經濟利益再分配,而是公司政治利益,權力分配的一個重構。

合夥制是標準單位,也不是靈丹妙藥,不是說碰到的問題,只要上了合夥人制,這個玩意兒包治百病。在心理上宣佈合夥人制的時候有一點安慰和自豪感,但是很多企業的治理問題和發展問題,並不是通過合夥人制能夠一蹴而就的。

張泉靈:什麼樣的企業適合合夥人制,什麼樣的企業不適合?票決制在一開始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衛哲:我們贊助F1的賽車,有機會被邀請去英國賽車廠看各個牌子的新車,我印象很深,有一個工程師跟我說,說人類已經能夠造出時速500公里的發動機,我們為什麼沒有500公里的車呢?不是由於這個駕駛員反應速度不行,是我們剎車最大承載能力是把300時速公里的車給剎住了。我那天人生最大的體會是,一輛車的速度是由發動機的性能和剎車的性能共同決定的。

所以合夥人的票決對很多公司來說就是剎車系統,我很少看到合夥票決發揮的是發動機的功能,更多的是剎車功能。所以馬雲一直是阿里巴巴的發動機,他覺得是對自己權力最大的約束,是剎車,他搞了合夥人制。

作為創始合夥人你肯定是這個企業的發動機,責無旁貸的,但是我深刻能體會到這個車能跑多快,還真不是由這個發動機所決定的。

我的基金第一天就做了剎車,什麼樣的情況下合夥人能夠剎得住這個車,當這個機制有效的時候,這個車能跑多快,我特別放心。

張泉靈:有什麼樣的機制把這個車剎住?

衛哲:我們是任意三個合夥人不幹,這個發動機再想幹,剎車就顯靈了。我們成立七年來複盤,往往很多企業會看到這樣的剎車是你錯過了多少機會,我們肯定有。但是很少有看到的是剎車讓你避開了多少陷阱,躲過了多少懸崖,這個沒有發生。

所以我們忘了,這樣剎車和合夥人的制度,一定表面上來看是降低效率,甚至錯失機會,但我們要問自己,你需不需要這樣的剎車,需要的話你就不要去抱怨這些失去的機會,因為你看不到哪些陷阱你避開了。

說到中國式合夥人 王強、衛哲、姚勁波在談什麼?

嘉御基金創始合夥人兼董事長衛哲

創始人需要一定的獨斷和前瞻性

張泉靈:在你們公司合夥人安排上,引擎和剎車機制是怎麼來安排的?

姚勁波:我們還沒有到內部要做一個合夥人機制的時候。58集團做了幾次併購,比如說併購趕集網,之後我們成為了瓜子的早期股東,往往面臨兩條路都是對的,你不決定是不對的,你猶豫和拖延也是不對的。

所以必須有一個人,即使是投票機制,每個人都是相等的投票權,但是肯定要有一個人,他的影響力不一樣,相對比較特殊的。如果這個企業有兩個比較特殊的人會比較麻煩,很快半推半就,當時就叫趕集好車,後來叫瓜子,這個業務是58集團全資持有的。我們把控股權給他,不要出現再有兩個相對比較特殊的人存在。

阿里大部分的事情是投出來,但是個別的事情要發揮個人的魅力。做不做雲,阿里是激烈爭論過的,如果完全是投票,有可能是不做了。有時候創始人需要一定的獨斷和前瞻性,影響和說服,甚至拍板。

58集團內部大部分的事情,可以說95%的事情可以投票決定,大家來進行支持,但是有一些事情需要特殊的崗位主任。

張泉靈:假定當時58集團和趕集兩個創始人抱著一個最大的心態,包容性,會怎麼樣?

姚勁波:我當時是這麼想的,趕集不願意被我們收購,你的股東決定了,最後才搞定這個事情,我發自內心願意用這種方式去嘗試,我不是控制慾特別強的人。最後發現你下面的員工會站隊,會說我是老姚的人,還是老楊的人,信息不對稱等各種事情越來越多。

後來58集團還分拆了很多的公司,像58到家,還有快狗打車,還有轉轉。我們把權力給分拆的合夥人,我們只做一個出資人,不參與日常的管理,這最能發揮主動性,也最能及時決策的一種機制。

衛哲:企業就像開車一樣,一輛車就有一個駕駛員,從來沒有兩人駕駛的汽車。非常同意姚總說的企業很多決策必須有拍板的人,票決是很大的問題,每個合夥人信息不一定是對稱的,在信息不對稱之下去表決是不合適的。

阿里建合夥人制的時候,我們是拜了很多的師傅,我們去全世界真正走了很久的合夥人公司,有家公司的兩個創始合夥人就做一件事,叫新合夥人的提名權,別人不能提名,他們只做這件事,剩下的事都不管,叫管人。

阿里巴巴的馬雲和蔡寵信兩個合夥人,他們目前在合夥人人選上的這一票的話語權是最強的,並不是說他們在業務決策上的話語權最強。

姚勁波:剛才講了投票合夥人的,我突然有一些補充,如果是投票,大部分的時候會讓你的決定偏於平庸。這個平庸是什麼概念?比如說市場特別好,或者一個趨勢出現的時候,投多少精力去做,有的時候有些趨勢是你要全部的精力,你要all in。市場不好的,收縮的時候要砍掉20%,或者砍到50%,或者徹底把這個業務關掉。

如果完全公平去投票,有可能讓一個企業慢慢平庸化,往往有創始人的風格,或者某一個主導事情的時候,他做的決定會更加鮮明,更加有個性,成功就會更加突出一些。

說到中國式合夥人 王強、衛哲、姚勁波在談什麼?

真格基金聯合創始人王強

投資獲得的倍數與曾經輸過多少錢有關

張泉靈:王總在真格基金裡面有一個CEO的角色,當時設立這個角色是什麼想的?

王強:我覺得和國外有一個形態上的差異,國外的基金在管理平臺上比較成熟,一上來就是利用這個信息來展示自己的一個平臺。我們11年做的時候,小平是類似於這個基金的董事長。我們當時決定設一個CEO,給他的描述職責非常清晰,因為任何基金不管大小,尤其是早期,投後的服務實際上佔的比重很大,因為最早投。

這個CEO必須有資格和能力,來把投資部門和投後部門非常有效的結合在一起。我們當時設了一個CEO,一部分是作為合夥人,作為投資業績的表現,同時他必須在基金這個層面把兩個資源非常有效的來配置。這是我們當時認為除了創始合夥人之外第一個合夥人的職責設立,之後的年輕人進來,和其他兩位還是有一點區別,什麼人能進來,不純粹看他的投資業績,投資業績佔三分之二的權重。

張泉靈:談到目前的這個局勢,我相信很多的基金也好,企業也好,都會在這樣的一個局勢下采取一個更加謹慎的態度,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再用合夥人的票選制,人性會偏向於哪一種狀況?在真格內部是怎麼來看待目前的局勢,哪些事情需要引擎加一點力,哪些事情需要剎車來做的?

王強:我們有“銀彈”制度。

我認為第一代合夥人有三發子彈,其他的合夥人有兩發,甚至剛進來的新人也有一發。真格基金非常鼓勵他們勇敢使用這個銀彈,因為這個銀彈就打破了大家都認為不應該投的,我們之所以鼓勵銀彈,就是他對這個行業,對他推的這個項目,他花的時間和精力多麼深,無論在現在這種狀態下,還是在比較好的狀態下,其實敢於用“銀彈”的人,他的成長最快的。因為最後一覆盤,發現他60%都是成功的,這說明他的獨立判斷已經養成了。

所以說明這個制度,是彌補純粹的投票體系可能錯過一些不太該錯過的事情。就跟衛哲說的,所有的合夥人在具體的某一個標的上,信息是不一定不對稱的,既要強調大的投資方向和紀律,但是同時要鼓勵個性化的研究深度,能夠支撐他自己投票後面所有的理由。這樣對於早期來說,他就會在各種曲線之下,能獲得一個超越平均曲線的表現,至少真格這些年還是比較行之有效的。

張泉靈:如果要用這個銀彈要強制跟投,還是不需要?

王強:不需要。因為我們早期沒有這個跟投制。我和小平80%是老師的心態,就是我們希望帶人。如果放在10、20年,真正在一二級市場上真正歷練出來的投資大家,他沒有輸過錢簡直不可相信的,往往我認為他最後成就的倍數是與他輸過多少錢有關的。你輸過一億美金的人,最後可能會跑出幾個獨角獸,你一百萬都從來沒有輸過的,每次都很穩的,最後頂多賺千萬級的錢。所以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東西。

所以敢於讓年輕人來做這個,尤其對早期天使投資來說,對他們的成長是非常大的,早期天使的數據是用不上的,太科學研究也用不上。而且早期到了C輪、D輪,甚至E輪,再到IPO之間,可能要轉型兩三次,最早的數據你不能鼓勵年輕人提早進入獨立判斷,敢於用自己的責任感來壓住,他是不能成長為一個很優秀的投資人。

說到中國式合夥人 王強、衛哲、姚勁波在談什麼?

58集團 CEO姚勁波

投資節奏不應完全受市場影響,要跟團隊能力相對應

張泉靈:衛總,現在在你們基金節奏有變化嗎?哪些地方會加速,哪些地方會壓一壓?

衛哲:我覺得一個基金的投資節奏不應該完全受市場和行業週期的影響,我們的節奏跟我們的團隊能力相對應的,和我們募多少錢也沒有關係。我們是投中後期的,我們也沒有那麼銀色子彈,太貴了,一顆子彈值幾千萬美金,輸不起。我們的節奏是以我們的團隊能力來決定的,比如說跑步,不能說今天天冷,少跑一點,今天天熱就多跑一點,是根據自己的狀態決定跑多少。

為什麼我們在所謂的投資冬天沒有放慢投資的節奏?因為我們很早就找到了冬天裡還是有不怕冷的人,冬天裡有溫暖的行業,溫暖的地方,我在那繼續按照我們的節奏跑,沒有必要調整我們整個的節奏,所以我們的節奏沒有變。但是我們對我們行業是有變化的,對我們覆蓋的人群是有變化的。

張泉靈:我們知道您特別喜歡教育類的項目,現在整個市場冷下來的時候,大家覺得教育項目可好了,又有現金流,又抗週期,熱錢就進來,估值反而上去了,這個時候會影響你們嗎?

衛哲:估值我覺得肯定有市場不理性的時候,我們從來不去看所謂對標企業和對標行業的估值。因為投資從你投到退出,本身是一個週期,就有點像以前考大學,最近計算機特別熱,一堆人都去考計算機的時候,結果畢業的時候計算機人才過剩。

教育當中還要細分,今天的互聯網教育在線上特別熱,我們要理性的分析是不是所有的教育都適合在網上來實現,也不是的,所以中間還要再細分行業。

現在吹捧的是互聯網教育,比如某某機構英語的跨界和跨國,還有AI,這些我們都關注,但這是一個風口,還沒有到趨勢。我們更注重的是一些趨勢性的培訓和教育方向。

張泉靈:現實情況下你可以不去考慮競爭對手對標的價格,但是創始人收到三四個投資意向的時候,他就會考慮哪個給的價值高,所以環境對你們還是有影響的,不是嗎?

衛哲:教育大部分是預付費制,所以現金流都很好,我們投的四五家公司,幾乎都不差錢。當然跟我們的特點有關係,我們先給企業提供諮詢賦能,他認可我們,給我們創造一個投資機會。

投資機構除了錢什麼都沒有了,也不行。第一,我們叫給企業培養資本以外的能力,第二個叫組織超越個體化的能力。

張泉靈:到目前為止,您覺得超越個體戶的能力體現在哪些方面?

衛哲:我覺得超越個體戶的能力基本上都強在中臺,如果把投資也像公司一樣,分為前臺、中臺和後臺,在阿里的時候我們就提中臺就是腰好,腰好人就好,腰就兩個“中”,第一個是中層幹部要硬,第二個是中臺要強。

投資機構的中臺是什麼?我覺得第一個是行研,既不是前臺創造效益,也不能歸為後臺的服務,所以行業研究是中臺,我們強化行業研究。甚至我們認為募資能力也不錯,它也是中臺,它不直接創造價值,但是很重要。

退出團隊我們有專職的,退出團隊也是中臺,所以我們打造的是一個強大的中臺。個體戶因為你的規模小,你不可能建立一個強大的中臺。後臺是必須要的,比如說財務、會計合規,這些是後臺,一個投資機構後臺是必須的,但是它很難看出你的競爭力。一個投資機構強的是一定要在中臺,把腰練好。所以我們打造的組織能力是強化腰部力量,既是我們的中層,又是我們的中臺,兩個“中”構成了腰部力量。

58戰投的要求:能看懂的,能相互幫助的

張泉靈:姚總在目前你們的企業投資上節奏是怎麼樣的,是趁著這個價格比較低,正好拿一批企業,還是會考慮整個市場的風險?

姚勁波:我們並不是把投資作為我們的增值,還是把投資看成我們業務的一部分。有些事情我們自己來做不那麼合適,如果有更合適的團隊,已經做到了一定的規模,我們還是希望業務上能夠把大平臺協作好。

我們在今天的環境裡面,我們的策略,一方面對老的業務,我們要求是極致的效應。就是比過去更要求人效,新的方法和新的技術的應用,部門之間的協作。對管理人的要求,過去只要你不犯錯誤,你就能活著,今天這個環境裡面你沒有功勞就不能活著,無功就是過,對人的要求更高。

另外我們把省出來的資源,大規模投向一些新的領域。比如說58集團在做了一個品牌叫58同鎮,覆蓋在中國一萬多鄉鎮,每個鎮我們搭建平臺,讓大家進行信息的溝通,如果主營業務不是足夠的效率強,我們沒有能力在鄉鎮這個事情上把握所有的機會,不讓有對手有機會跟進。

你要想在戰略上把握所有的機會,沒有遺憾,你必須在主營業務上足夠的強,產生足夠的現金流。尤其是對一個上市公司來說是比較難的,對一個沒有上市公司,只有五個股東,關在一起討論一下就可以解決。作為上市公司,你至少保證你的報表在資本市場是可以交代的,你就能把握機會,所以對管理者的要求是更高的,要說服的內外部人員是更多的。

張泉靈:58集團的戰投上是有什麼偏好,什麼是你們的菜?

姚勁波:第一,我們能看懂的,我們有數據,我們能看到趨勢。第二,我們能幫忙,或者他能夠幫我們。

張泉靈:能不能舉一個例子,比如土巴兔你們幫得上的是哪個部分?

姚勁波:土巴兔初期,他的流量的獲取,兩邊的流量,包括業務端和流量,還有裝修公司的流量的獲取,我們都幫助他們。

張泉靈:如果是流量的幫助,為什麼要用投資的方式,合作看起來也是可以的。

姚勁波:這有幾個方面,第一,為什麼要跟你合作,為什麼不跟另外一家合作?第二,我能不能真正把我的後背給你,你會不會永遠站在我這邊的,不會跟對手去合作,有多重考慮,就是說互信和經濟上的考慮。

說到中國式合夥人 王強、衛哲、姚勁波在談什麼?

紫牛基金聯合創始人張泉靈

幾億十幾億美金的公司不應該做戰投

張泉靈:衛哲總一直有一個論斷,他說每個企業都去搞一個戰投是一件特別扯的事情,他認為自己孵化出來的企業是親生兒子,你跟隔壁家的兒子也是可以合作的,但是如果你去過繼一個兒子來,情況就會不一樣。現在我把這個把子羅列出來了,你們可以交流和探討。

衛哲:這個把子不成立。我一直在看阿里的戰略投資過去什麼時候成立的,我也在看58什麼時候開始對外投資的,其實都有一定規模、體量和賦能的能力。因為只有錢去做投資,跟我們做專業投資有什麼區別呢?企業做戰略投資,一定是跟我們這樣的純基金投資要不一樣。當時阿里巴投資策略通俗叫吃一塊,夾一塊,看一塊。

吃一塊是說這個投資在一到兩年內佔整個營收中的佔比是20、30%,這樣吃下去才有意義。夾一塊,兩三年後它對我的營收,或者是成長,或者是戰略協同很重要,我要先20%的股份,落在別人口袋機會不多。第三種是前沿的技術和創新我看不清楚,或者我不能錯過某一個賽道,可能5%左右的投資先佈一個局,中間的過程是會轉換的,有些從看上升到了夾,有的從夾上升到了吃。

一個企業做戰投這三個決定了你的目的是不一樣的,如果一個企業規模化很小的時候,做其中一件事也做不好。

張泉靈:你覺得風險是什麼?

衛哲:風險第一就是分心,你要做戰投,主要決策者肯定要用心,你的主營業務都沒有跑到一定的體量,你分心了。第二,百億美元的企業不僅有你足夠的錢,無論是試錯還是佈局,百億美元的公司是有勢能的,他在自己的主營業務上,流量也好,人才也好,技術也好,才有餘力輸出。

一個行業得看好,看懂,幫得上忙,如果百億美元沒到,你就有餘力去看好看懂一件事,還要去幫上忙,我覺得有點過於自信。當然百億美元不絕對,70億也是可以討論的。只有幾億美金的公司,十幾億美金的公司就考慮對外戰投,還要看一塊,夾一塊,看一塊,這是反對的。

姚勁波:我非常認可衛哲說的,58集團是IPO以後開始做戰投的,到現在也是兩三年的時間。還是有很多的感悟,也犯過一些錯誤。我也認同不要太早做,太早做是分心的,跟你的團隊跟外面的人去比較回報,心態搞得不好,這是一個方面。

另外一個方面,今天58集團把投資看成我們的一個部門,把流量和數據開放給他,他的數據要反饋給我們。跟被投公司有一點默契,你這個公司將來有很大的可能性會賣給我的,今天留一些股份給你是對你的一種激勵。甚至有的投資和融資,我們投你沒有問題,我就看好你這個團隊,你做失敗了,你必須加入58。你做失敗了以後,人必須加入58。

1+1大於5的併購才值得考慮

王強:真正成熟的二級市場實際上是最聰明的,成熟是什麼?現在美股市值前四名,蘋果、亞馬遜、微軟還有谷歌,這四家沒有一個他的投資部門是最重要的。

衛哲說的一百億美元,我說企業達到一千億美元才設立戰投部,現在蘋果也沒有一個特別專注投資的機構,當你有了這麼龐大的資本,如果你研究的部門,你所有的東西已經足夠深了,你不併購,你能夠匯聚更優秀的人,把整個護城河和壁壘變得越來越紮實,最後在資本市場上放大的才是你真正的價值。

姚勁波:併購以後要賦能,要幫他更快的成長,這種併購跟王強老師講的併購不是一回事。我們併購一家公司安居客,併購的時候很小,在行業排第四第五名,但是我覺得他的產品和團隊不錯,我們並完以後,把大量我們的能力賦能給他,在落地,在產品上,在各個層面,今天已經超過了搜房,變成了中國找房的第一平臺。我們想進這個行業,除了58同城是一級通用的品牌,我們希望在垂直領域有一個更專家的品牌存在,我們想進入這個領域。

王強:1+1大於2的併購就別做了,1+1要大於5,才值得考慮,因為1+1大於2理論上存在你併購後的成本付出,很可能1+1就不大於2。

你測算是按照1+1大於5,背後哪怕付出30%的代價,太多的公司在併購的時候,1+1大於2,等於3就幹了,你沒有把背後失敗的可能性和付出成本的代價,放進你的模型裡面去。所以1+1大於5,才值得考慮。

堅守初心,熬過去,才是優秀的企業

張泉靈:今天在這個市場上,外部環境比較寒冷的時候,有很多人號稱說是做併購的好時間,他們所做的併購是買一個殼往裡面裝東西。三位用一句話來表達一下。

王強:無論什麼週期,經濟的,資本的,政治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作為一個企業者或者是投資者來說,你永遠要堅守自己的紀律,出發時候的那個初心。永遠面對著市場真正的人性,給他們真正有價值的服務,你可以跨越所有的寒冬,所有的週期,最後勝出一定是這樣的人,我看不到第二個例外。

衛哲:18、19年我們給自己定的關鍵字,就是熬,熬是一箇中性詞,好粥是熬出來的,好藥是熬出來的,阿里和58這樣優秀的企業是熬出來的。要學會熬,熬代表你有耐心,熬其實是有火候的,我們對這個行業的建議是學會熬,熬過冬天才是最優秀的企業。

姚勁波:中國大部分的企業沒有經歷過週期,沒有經歷過真正的徹底融不到資,然後整個市場很冷淡的情況,所以中國的週期我的判斷是會比較長的。不是說特朗普籤一個協議馬上就好了,可能一直往下,衛哲是兩年,我說是三年,馬雲說是20年不好的週期。

創業者應該把這幾年看成是自己創業裡面非常好的機會,如果市場特別好的時候,所有人都能活著,第二、第三都能活,反而是市場不好的時候,能夠分辨出誰是好的企業。我們在投資和業務方面都能把握住這個機會,讓這幾年比較平靜的時候,成為將來歷史中一個非常關鍵的時刻。

(以上為創客貓現場報道,轉載請註明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