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铲除异姓王后,为什么还要分封同姓王?

静说历史


这反映了中央集权的趋势,即从异姓王到同姓王再到中央直辖。同姓王相对异姓王,肯定更让皇帝放心,毕竟亲戚比外人多少还是可靠的。但这只是相对而言,亲戚掌握当然还是不如自己掌握。但当时刘邦没有这个把握,不想像秦朝那些灭亡时孤立无援。加上分封的亲戚也基本都是直系亲属,其中就包括刘邦的儿子齐王刘肥、赵王刘如意,以及哥哥代王刘喜、弟弟楚王刘交。只有一个非直系的族兄荆王刘贾。这些人还是都可以让刘邦放心的。

但是随着皇帝和诸侯的子嗣传承,大家的血缘自然慢慢疏远,关系也就渐渐淡薄。所以文帝开始就会认为诸侯威胁统治,所以在贾谊的建议下,让诸侯之子均分诸侯的领地,比如齐国就一分为六,包括齐国、济南、济北、淄川、胶西、胶东等,达到削弱诸侯的效果。之后景帝则采用晁错削藩的计策,直接将诸侯土地割给中央管辖,这就导致了后来的“七国之乱”。但这场叛乱终于被中央平定,同时也再没有诸侯敢反抗中央了。后来汉武帝推行“推恩令”,诸侯才彻底失去了国内的权力。


林屋公子


西汉初年刘邦分封了九个异姓王壮大自己的实力,天下未稳,这些颇有战争经验的大将就成了刘邦的依靠,然而天下既定,手握兵权又居功自傲的将领,就成了刘邦心中最大的忌惮。

刘邦夺取天下的时候年纪已经不小,他没有年轻人的血气方刚和匹夫之勇,虽然坐在龙椅上,但心中的恐惧逐日加深。

诸侯王有战功,有土地,有独立行政,有武装,有人口,名义上是“汉臣”,实际上是独立王国,各自为政,随时都有可能成“贰臣”。而且他们管辖的领土之多,超过了汉初直接管辖的郡县,少则三四县,多则一百多县。

从公元前202年十月至前196年十月,燕王臧荼、楚王韩信、赵王张敖、代相国阳夏侯陈豨、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都被干掉了,唯有长沙王因为构不成威胁而得以存活。

刘邦对韩信的信任本来就有限,有一件事情让刘邦一直骨鲠在喉——

刘邦和项羽在胶着之时,韩信攻赵、齐,齐本来已降汉,韩信贪功,又把齐灭了一遍,并且还胁迫刘邦封他为齐王(在刘邦看来就是胁迫),刘邦无奈,只得答应他的条件,对此刘邦一直怀恨在心。

但刘邦只是贬他为淮阴侯并未杀他,杀他的是吕后,而刘邦对功臣的死也未感到轻松,而是“且喜且悲之”,人性很值得玩味,历史其实很有趣。

灭了异姓王后,汉朝的隐患得以解决,但更大的隐患即将来临——天下太大,刘邦一个人吃不下。

我们知道皇帝制度和郡县制,以中央集权为中心辐射地方的这一套行政制度是秦始皇搞得,还不像后世那样成熟,六国余孽不仅变法没变彻底,而且心也没死彻底,其中最蹦跶的就是楚国。

楚国封建残余及其雄厚,在秦朝统治时期,小规模叛乱时常发生,不管是陈胜吴广起义还是六国贵族项羽起义,都属于楚国范围。

汉承秦制,所以从关中向全国辐射秦制跟秦帝国一样困难,齐楚之地很难控制,需要有人当肉盾帮刘邦稳住局面,既然异姓王不靠谱,那刘邦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自家人——同姓王。

当然刘邦也深知内部权力斗争导致统治崩溃的危险,但如果不以宗室力量来牵制功臣,恐怕汉朝江山比秦朝还短命,刘邦分封同姓王,并非没料到有朝一日他们一样会坐大的威胁,而是权宜之计,他希望汉朝江山能永久传承下去,必须依靠外力,而自家人毕竟比外人更令他放心。

当然同姓王在文帝、景帝时期势力越来越大,已经威胁到中央统治,他们将盐铁生意和全国赋税控制在手中,还有官吏任免等权力,皇帝自然不能容得下他们,于是新一轮流血的事件开始了……


静说历史


核心目的就是为了稳固政权稳定加强专制统治。消灭七个异姓王,是防止周朝以来的分封国,拥兵自重,防止叛乱发生。

但是为什么消灭了曾与自己志同道合一起打天下的异姓分封诸侯王,又分封了自家刘氏同姓诸侯王了呢?实质还是为了稳固统一为了专制集权统治的考虑。在当时,刘邦认为,秦朝之所以灭亡也是因为没有分封诸侯王,造成了旧贵族的极力抵抗,所以,他是采取了秦朝的郡县制为主,辅以封国制,封国的用意就在可以辅助中央朝政的,汉朝刚建立时分封了异姓王也是为不失信于自己当年与项羽争霸时对将领许下的立战功者封国诸侯王的诺言。但是,刘邦认为异姓王不可靠,自己血脉宗族的刘姓封王才可靠。于是设法坚决的清除了异姓王 。

又分封了同姓王。他的用意在当时也是完全恰合的。起到了稳固专制统治的积极作用。

但是,这也是后来,西汉末七国之乱的根源。这是刘邦所始料未及。


说点正事


秦朝灭亡的殷鉴在前,为了自己建立的这个王朝的传绪,重拾“封建”,是刘邦在当时必然的选择: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

谈刘邦之前,先来看看分封与郡县这两种制度在秦朝时的争论。

公元前221年,秦王扫六合,一统海内,自称皇帝,随后朝堂上便开启了一场关于国家制度的大争论。支持分封制的丞相王绾首先开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诸侯王的势力刚刚被平复,但是燕、齐、楚等国的土地离咸阳太远,不在那些地方设置藩王,就不好控制,请陛下册立诸位皇子为王,去镇守那些土地。希望陛下恩准。”

这是王绾等人的观点。

另一方的代表,也是郡县制的推手李斯完全不同意: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置诸侯不便。”

作为法家人物的李斯强烈地支持中央集权,他指出周朝分封后导致列国纷争、天下大乱,而周天子却权威尽失,用这样的观点来反对分封。

秦始皇刚刚平定天下,自以为功盖三皇五帝,正是权力欲最旺盛的时候,很容易就被被李斯说服了,不再封王,实行了彻底的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从中央政府派遣流官前去管理。

此后八年,又有儒生上奏始皇,重议分封:

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

淳于越指出,商周两朝延续了一千多年,就是因为分封了王族子弟和国家功臣,相互扶持辅佐;而现在皇帝奄有四海,皇族子弟却不得分封,一旦国家出了像田常、晋国六卿这样的权臣,没有亲族辅弼,怎么能相互照应呢?

田常是春秋齐国田氏家族的宗长,曾弑杀过齐国国君,他的后代夺了姜姓齐国的天下,史称“田氏代齐”;六卿是春秋后期执掌晋国军政的家族,他们逐渐侵夺晋国公室的权力,最后酿成了“三家分晋”。

淳于越拿这两个历史上权臣篡位的反例去劝谏始皇,惹怒了当是最有权势的臣子丞相李斯,你这不是指桑骂槐嘛。李斯上奏反击,直接导致秦始皇犯下了他在历史上最著名的暴行之一:焚书。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没想到此后的故事恰如淳于越所料,秦始皇崩后,秦国的国政竟然真的落在了权臣手上,也就是“指鹿为马”的赵高。此时天下大乱,迅速土崩,秦朝在始皇死后,竟短短三年不到便灭亡了,而这个立了五百年社稷的嬴姓家族,也从此烟消云散。

不过因为大泽乡一个戍卒的一声怒吼,看着如此强大的秦朝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如此容易地倒下了,这种反差性必然会被当时的人归结到它所实行的制度上去,所以分封制这种意识形态便又重新流行开来。

秦亡后,项羽代表义帝主持了一次分封,“封建”了十八位诸侯王,既有原六国贵族,如赵王歇(徙为代王)、韩王成、魏王豹等;也有秦末乱世里因军功而崛起的各路军阀,如九江王英布、常山王张耳等,当然也包括被封在汉中的“汉王”刘邦。

此后楚汉相争,各路诸侯王分在楚、汉两路阵营中,彼此征伐,如同又重新回到了战国时代。在这期间,随着领土的兼并,此消彼长,刘邦为了拉拢人心,也分封了几位诸侯王,如攻下韩国之后分封了韩王信,改封九江王英布为淮南王,封彭越为梁王,封韩信为齐王等。而等到最终刘邦胜出,一共还剩下了八位异姓王。

正是在这些剩下的诸侯王的拥戴下,刘邦以“汉王”身份成为皇帝,建立汉朝。

殷鉴在前,刘邦为帝后,不可能再重新实行秦朝那么激进的政策,只好采取“郡国并行”的制度,在秦国经营了很久、有郡县制基础的关中,也是汉朝此时的中心区域以及一些重要的地方实行郡县,而在原六国的地盘继续分封,从而保证了天下的稳定。

但是异姓王始终是一个威胁,所以刘邦在他剩下的十二年里,便是在对那些异姓诸侯王的剪除中渡过的,甚至他最后的死因也是因为在征讨英布时所受的箭伤。

经过他的一番努力,七个异姓王的国家被诛灭,剩下一个长沙王吴芮,此人是百越首领,不属中原势力,需要他的家族稳定南方诸蛮夷。

最终刘邦弄出了一份白马盟誓,为自己的子孙立了规矩,同时也是留一份保障:

“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

非刘姓不得封王,从此虽有分封,但也仅限于同姓子弟了。

当然,我们知道,刘邦死后,这个誓约就被打破了,吕后封了她的四个兄弟子侄为王,但那也是昙花一现,很快被诛灭了。

后来,汉朝中央政权和诸侯国相安无事了几十年,直到景帝时爆发“七国之乱”,最终平定。等到汉武帝上台,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推恩令,采取各种政策弱化诸侯国势力,中央政府的触角不断深入到各诸侯国的国政中,加以蚕食掌控。至武帝之后,再不见有诸侯王造反之事,汉朝也有了长达四百年的国祚。

所以说做事切莫过于激进,事情还是慢慢来为好。相较分封制,郡县制当然是一个进步,但像秦朝那样天下甫定,便毫无过渡地彻底改变制度,酿成了大乱,“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也是过犹不及。


耳食记


为了天下囊括自家手中,为了天下属于刘家的,为了刘家天下的稳固统治,主要用意

就是这。

铲除异姓王为了削弱地方割据势力,防止分封诸侯王拥兵自重,造反叛乱,周朝分封制礼崩乐坏造成的诸侯国纷争的春秋战国局面,这情形刘邦当然知道了,前车之鉴,所以,分封异姓诸侯王也是刘邦践行自己的誓言而已,当初攻打秦朝和与项羽对峙都曾对部下许下过诺言,建功立业者,一统天下后我刘邦封王,所以,整体上大汉是基本上继承的都是秦朝制度,郡县制为主,兼以分封几位异姓开国功臣为诸侯王,郡县分封并存,分封王这是周朝以来的制度,封国诸侯王拥有高度自制权,刘邦当然知道这种分封严重威胁自家的大汉天下的稳固了,所以,在不违背诺言的缓和的处理方式下,逐个的销去了异姓诸侯王,就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专制。

而接下来之所以又分封自家刘姓血统的同姓王,这不是又削弱中央集权专制的力量了吗,其实,不是的,本质上也是为了汉初整体稳固专制统治的需要,一是刘邦认为自家血统的刘姓王要比异姓王更可靠信任。二是,刘邦认为,秦朝灭亡有很大原因就是没有诸侯王来搭救,也是汲取秦朝灭亡的教训,防止外患之用,于是采用了郡县制为主,同时分封部分同姓诸侯王以辅助分担自己统治的负担。这在汉初是起到积极的作用的。

但是,刘邦不能意识到,这恰是为后来诸侯国叛乱留下了隐患,汉景帝时,爆发同姓王的“七国之乱”就是其弊端的明证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