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有仇富心理吗?为什么?

品明鉴清


先说结论,朱元璋当然有仇富心理,还非常严重。

看到有答友不平,觉得说朱元璋有仇富心理是看轻了这位所谓「治隆唐宋」、「雄才大略」的开国明君,其实不然,朱元璋的仇富当然不是我们看对面小区开出玛莎拉蒂对着三叉戟LOGO很是不忿或者对隔壁老王夜夜笙歌衣香鬓影的愤chui恨xian,但是他的顶层设计本身充满了对富人以及富人产生机制的仇恨和打压,这一点不容回避也无可置疑。

开好车的当然不一定是好人,所谓富之中当然也有出于贪渎、出于侵夺的,从朱元璋这方面的举措看,本心或许有顾念百姓疾苦的一面,但无论是剥皮揎草还是六亲不认,其实只是一时之快,从制度层面他设计的低薪和严刑并存,把百姓固着在土地上「安居乐业」,实际上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且不论。

需要说道说道的是朱元璋对工商业中产生的富人的态度。

从明代初期开始,最大的一个税收种类「田赋」实际上并不征收金银,而是征收粮食实物,事实上,整个明朝统治时期在任何时候都没有以白银作为官方货币单位,而始终是以粮食(石数)作为基本财政标准单位。单纯从理论上或者儒家伦理的角度,中央政府对于税赋征收没有过高的要求,又要求老百姓安分守己地呆在自己土地上,这表面上促进了稳定——也不否认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对经过元末战乱的社会有休养生息的作用。但正因为这个出于超稳定结构的考量,朱元璋和他的子孙在大明在意识形层面和具体实操技术层面毫不留情地抑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也有大量的违背经济规律本身的动作。

说到这里,我们其实可以理解即使朱元璋到后来本身成为了所谓统治阶级的代表,但他更多的是代表无节制的皇权本身,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所谓富人或富人阶层(按照传统说法朱元璋有一个蜕变成地主阶级代表的过程),对于可能造成其统治不稳定(不是指有具体的罪名)的富人,朱元璋打击起来可谓不遗余力。

这当然解气,从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为历史上朱重八所作所为宏图大略欢欣鼓舞,但是,这一系列政策和顶层设计本身,在锄灭遏制所谓富人的同时,实际上对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只是经历杀戮离乱之后保全性命能够温饱的百姓因为要求比较低觉得这样当太平犬已经很好了而已。

需要指出的是,元代很多经济的长足发展,实际上蒙古统治集团放任不管的结果,而并不是元朝统治者多么高瞻远瞩,其中自然有富人侵夺百姓权益的事情,民时代的朱元璋家庭作为受侵害者,不是不值得同情的。

而明代恰恰相反,试图用无远弗届的管理构建一个小农为主体社会,防止富人的侵夺,但结果百姓却成为另外一个意义上被束缚被边缘化的沉默的大多数。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春风吹又生的工商业,在明代,特别是中后期,仍然在明廷视野所不及的地方悄悄发展壮大,这不是因为朱元璋的功绩,而反倒是他思虑不及、考虑不周的『纰漏』『缺陷』中顽强绽放、野蛮生长的野百合。


谈古论金


朱元璋来自社会底层,对待富人的态度肯定有自己的看法,不过在其称帝后,对待富家大户肯定又是从国家稳定的角度考虑,另一方面商贾大户过渡参与国家建设,这本身就是不祥之兆,比如沈万三逢人,他的例子就能折射出那个时代商贾大户的命运。

1. 在元明时期的“江南财神”

商人参与国家建设是最容易也是最危险的赚钱方式。至元八年(公元 1271 年)蒙元统治者征服了南宋,江南甫一稳定,忽必烈一改之前爆烈的政策,行中国之道。

元代鼓励将土地集中耕殖,开垦荒地,发展生产,沈万三就是在这种宽松的土地政策下通过土地购买、兼并、租赁的方式积累了自己第一桶金。之后参与国家系统的南粮北运工程,把江南大量物资运抵北方,疏浚河道,漕运粮食在元朝便有了巨赀万万,田产遍天下的名气。

2. 共谋张士诚“大周政权”

元朝末期草菅人命,横征暴敛,引发了大规模的红巾军起义,其中的一支张士诚在 1556 年攻占苏州后,宣布建立大周政权。

沈万山为了自保,免得被打土豪,带领江南富商大量捐献财物,解决军需物资的困扰,支持张士诚铸炮制械,张士诚则和沈万三等商人们暗通款曲,相互利用,为他们提供军政庇护。

3. 覆灭于朱元璋的“新国家政权”

朱元璋建国后,沈万山谙中国封建仕官文化的精髓,表示拥护新的国家政权,捐献粮食一万石,建造防城墙,修建城垣建筑和城堡工事,并且献白金五千两,为明朝初期的财政解决了燃眉之急。

然而,当新的政权得到稳定时,也深谙经商之道的朱元璋便大兴文字狱,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最后在马皇后的求情下才戍边云南,家资被收缴。

特邀嘉宾:一枚蜻蜓


秦右史


我的答案是“按照一个普通人的好恶观去评价一位历史上的伟大帝王,太狭隘了。朱元璋不是仇富,而是希望所有人都富裕起来,而且永远富裕。”题主在小标题中的描述很多都是对的,但得到的结论是错误的。

第一,朱元璋的治国理念是要解决历代王朝更替的问题,虽然他失败了,但走得最远。

朱元璋深刻理解古代历史上各个王朝更替的主要原因,并归结到百姓支持这个关键点。而影响百姓支持的关键因素在官、在于行政体系的廉洁高效。他把这种思想灌输到每一项法律、每一项国策当中,并努力监督各级官吏的执行。

在遇到阻力的时候,朱元璋作为战火中走出的帝王,自然就会举起屠刀。既然精神上不服从,就从肉体上予以消灭。因此,朱元璋在世时期,大明王朝百姓生活最有尊严,官员真正是为百姓服务。

但是,这种行为是不能持久的,既缺乏思想体系对人心的影响,又缺乏有效的制度制约。尤其在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不能满足所有人的物质需要,尤其是不能满足官员富豪的物质需求,自然就会利用权力进行有利于自身的社会财富再分配。

朱元璋缺乏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官员选拔只注重能力而非品德。这种方式能够解决问题,但官员内心的私欲越来越强烈,朱元璋不得已再次举起屠刀。后期朱元璋注意到了这点,在给建文帝选拔助手的时候优先注重品德,但这些人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造成了建文帝失去皇位。

之后的明朝皇帝,虽然按照朱元璋制定的祖训去治理国家,但并不真正理解朱元璋的意图,就很容易被文官集团改变思想,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但是,中国古代各个朝代,朱元璋在解决这个问题方面下的功夫最大,效果也最显著,明朝国家权力制衡体系也最完备。最后是因为整个国家体系被文官集团蛀空了,才覆灭于农民起义和异族入侵之下。

第二,朱元璋对官员和地主富豪的感觉,就如对平民百姓一样,是平等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朱元璋是有帝王心态的,他希望每个国民都要做好自己,完成自己的责任,才能获得自己应得的利益,一切行动都要在他规定的框架内实现。

朱元璋并不想建立一个充斥着圣母的高福利社会。

并非朱元璋对官员有什么特殊恶感,而是权力越大、知识越多、财富越多,破坏力也越大。对于这些带有潜在巨大破坏力的人群进行重点监控,比防备数万万大明子民来的容易,效率高得多。

久而久之,这个阶层自然就成为朱元璋的重点打击目标。

(凤阳鼓楼朱元璋手书)

总之,朱元璋压制官员富商、保护百姓不被他们盘剥,表面上看是针对这个阶级,实际上是这个阶级跟不上朱元璋的治国理念。这是官员富商阶级本身的劣根和落后性决定的。


至于朱元璋是否想把明朝建设成为一个以自耕农为主体的小农社会,我认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做到这点就已经是圣明君主了。古代盛世都是自耕农为主,末世才是失去土地的自耕农转为佃农或农奴。

对于题主所说,这种治国理念是狭隘的,我表示非常的不理解,可能我的知识水平还没达到题主的高度吧。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理工男读历史


我觉得朱元璋有没有仇富心理是分阶段的

朱元璋的父亲朱世珍是老实本分人,辛苦了一辈子头发胡子全熬白了,搬了一辈子家,从泗州盱眙县迁到灵璧县,又迁到虹县,到五十岁时又迁到钟离东乡,住了十年,活不下去,再迁到西乡,四年前才又搬到这孤庄村来。十个田主大户竟然十个都是黑心的,但凡有一个不是黑心的,朱世珍一家几十年来也不用每隔五七年就搬一次家。和田主好说歹说,才算是佃了几亩地,天不亮就起床,天黑了还在田里干活出气力,流汗水,忙碌一年到头,好不容易到了收成的时候吧,算算收成,十成竟然有六成都是孝顺了田主,想想心里就有股气。左施肥、右戽水,好不容易把田侍候得肥一些了,正好多收一点时,田主立刻就加租,划算一下,还是佃户吃亏。划不来吧,就另觅一家田主大户;忍下去吧,三两年后还是还是得被撵走。因之,虽然朱世珍拖儿带女,在一个地方竟然住不过十年,而且还老是替新户开荒地,侍候好了,明年就应该有好收成了,今年就给人撵走。父亲就这样卖力气,受欺辱过了一生,而这些朱元璋从小就听在耳里看在眼里。

到元至正四年,淮河流域这边发生了旱灾、蝗灾、加上瘟疫,平民饿死的饿死,病死的病死,大户人家能搬走避难的也搬走了。在这场瘟疫中,六十四岁的朱世珍在四月初就故去了,三天后,大儿子重四也死了,到了二十二那一天朱世珍的老伴陈二娘也死了,二儿子重六跟朱元璋眼看家里的大人一个个倒下却无可奈何,只急得相对而哭。尤其为难的是:家里没有一钱银子,买不了棺木,更加谈不上坟地。田主呢?几年的主客了,想来总该施舍一块埋尸之地吧,谁知道不但不理会,反而还把他们赶走,怕他们有病传染给田主。两兄弟也没招了,想来也只好抬到野外安葬了,刚走到半路,突然就下起狂风暴雨,等两兄弟避完雨回来才发现尸体已经被雨水冲积没入土中了。他们知道这块是同村刘继祖的弟,就向刘继祖磕破了头讨来了一块安葬地。

经历了以上的这些事情,我认为朱元璋心中肯定是有仇富心理的,但这种心理到建国后就不一样了,建国后的朱元璋需要地主来配合他治理国家,这时就谈不上仇富不仇富的了,因为地主都已经成为他治理国家的棋子了,而那些不配合的地主肯定是不会让他们有好日子过的了。

朱元璋和大部分的臣僚都是农村出身的,过去都曾受到过地主的剥削和压迫,但在革命的过程中,朱元璋本身的武装力量不够强大,为了成就事业,他不得不低头赔小心,争取地主们的人力、财力的合作。到建国初期,因为朝廷比较少可用之才,朱元璋就拣一批愿意合作的地主作为税户人才,任为地方县令长,知州、知府、布政使,部分还官至朝廷的九卿。另外,因为地主熟悉地方情形,收粮和运粮都比地方官经手方便且省事,而且可以省去一层中饱,乃规定每一收粮万石的地方,派纳粮最多的大地主四人做粮长,管理本区的租粮收运,就这样,在朱元璋的手下,新朝廷和地主有了新的合作关系。

朱元璋建国后发生了一件事,可能会被人认为是朱元璋仇富心理的表现。吴兴有一财主,叫沈万三(秀),是全国第一名富,其富可敌国,但他为保着身家,主动捐献家财修建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而后还请求捐献财物替皇帝犒劳全国军队,朱元璋知道后非常气愤,这让朱元璋的脸往哪里搁,随后朱元璋便下令将其充军云南。虽然朱元璋将沈万三充军并抄其家了,但我不认为此时的朱元璋的行为是仇富心理,而是因为沈万三因怕死而逾越了礼数,触犯了朱元璋。

所以我认为朱元璋在前期还没有建国的时候是有仇富心理的,至少是仇地主的富,建国后因为要治国,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和衡量,仇富心理上不可能存在的,否则将难以治国。



小狮Lion


称帝后的朱元璋,并没有以狭隘的农民意识,仇视富户,在治国策略尤其是反贪污方面,惩治非常严厉,曾剥贪官污吏人皮,充以稻草,来警示其他官吏,廉洁奉公。对为富不仁的乡绅,惩治严厉.,以保障下层人群生活安乐。

明初的沈万三,富可敌国,沈万三欲以银两犒赏三军,朱元璋以蛊惑军心杀害,实属沈万三作死,击中朱元璋的软肋禁忌。

朱元璋加入农民起义,逐渐演变成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人物,乡绅李长善曾经以”高筑墙,广积粮,緩称王。的战略方针为朱元璋器重。富豪乡绅是朱元璋的立国之本,建国初期以惩治腐败.巩固政权,抑制富豪兼并田地,保障贫民生存空间,但没有偏激的仇视心理。


手机用户52347605903



如果评一个历代被抹黑最惨的开国皇帝排行榜的话,明太祖朱元璋肯定榜上有名,而且还肯定是第一名!

明太祖朱元璋这一生,死后多年,画像被画的丑的不能看就罢了。各种花边新闻也是层出不穷,比如说子虚乌有的火烧庆功楼、蒸杀徐达、毒死刘伯温、深夜杀宫女等乱七八糟的抹黑。

首先就仇富来说,我们其他不说,就说说沈万三这个事情。

事实上这个事件也是一个大大的抹黑,沈万三一个生是元朝人死是元朝鬼的人。竟然被人为记载的活到明朝,并且因为太富有了所以被明太祖朱元璋所迫害,给人营造出一种朱元璋仇富的心理,简直是抹黑的不着痕迹。

更可笑的是今天还有很多人,自作聪明的对于沈万三的存在深信不疑,就着这个幼稚问题,写写所谓沈万三的故事,骂骂朱元璋还真是搞笑。

话说如果朱元璋真的这么仇富这么小肚鸡肠,能建立一个大一统王朝?

最后再说说沈万三这个存在,如果有不相信的,可以去看看顾诚先生的作品“明朝没有沈万三”。


宋安之


说朱元璋仇富个人觉得这是不可能的,

坐拥天下就是最大的富人何来仇富一说,

朱元璋出生贫穷,为地主放过牛,16岁入

皇觉寺出家,25岁参军40岁就称帝。

可见朱元璋虽然出生贫穷,但是从参军到

称帝只用了短短15载可见他定有别人没有

的过人之处。后来朱元璋可不单单是只杀富人,

很多武将平民也一样死在屠刀下。虽然朱元璋

没有太多学问,但也知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

难,为了治国可是在各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洪武之治)便是最大的解释,如果朱元璋仇富

怎么改革怎么治国。至于为什么烂杀,错杀这就

这就要说到守江山了,为了守住江山朱元璋可以

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以至于到了病态的地步,

一个穷人一夜暴富又有多少人能守住财富译者后代?更何况是一个没有太多文化的穷人,以至于朱

元璋后来的各种暴行。


哆观


我觉的朱元璋没有仇富心理,朱元璋从小贫苦,聪明的他看到了官僚的腐败,部分富人和腐败官僚对广大百姓残酷剥削过度欺压,他是一个有平等人权有使命感的人,当皇帝搞好国家建设也是为了富民强国,高压震慑腐败是为了天下百姓,对地主等富人严格是不让他们为虎为猖,是要平等民权,合理致富,不让他们走歪门邪道致富,朱元璋是千古一帝的好皇帝!


看到真相亿亿万


朱元璋是一个有大功又有大过的人,这和他的人生经历和历史背景有关,暴元是一个充满野蛮和血腥的时代,朱元璋雄才大略推翻暴元建立大明是有盖世之功,但朱又生性残暴多疑,残杀了一批有功之臣有失明君之德,且对官员太过苛政残暴对社会繁荣造成严重危害,朱既英明威武又残暴不仁,打天下靠文臣武将,坐天下却又不能共享太平,这和宋太祖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二大王


朱元璋因为种种历史机会让他登上皇位,不过始终难脱其骨子里的低劣本性。对待富人,朱元璋有一份本能的害怕和不信任;对待穷人,朱元璋又有一种得势“中山狼”般的猖狂。至于问到朱元璋是否仇富不难说清,因为朱明王朝建立后天下最富有的就是朱元璋家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