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漢族人,祖先都來自哪些古代民族呢?

網絡文學作者東旭鷹


學術界目前有兩種說法

1、亞洲範圍內土生土長的古猿人

2、從東非遷徙過來的外來古猿人

目前尚無任何證據能實錘究竟是哪一種,“東非古猿”的說法似乎更靠譜一些。學術界比較權威的一種說法是人類的祖先都來自非洲的克羅馬農人,目前已知的早期古猿一共有三種分別是歐洲尼安德特人,非洲克羅馬農人,亞洲直立人。早期學術界曾認定人類起源是“多地區起源說”不過後來基本被推翻。

多國科學家曾做過一個“人類遷徙遺傳地理圖譜計劃”的大型科研調查,根據大量人類基因組數據得出的結論就是現代人都具有一個很古老的突變點,這個突變點是15萬年前非洲古猿,克羅馬農人的。

同樣的,也有其他證據支持這個觀點,在冰河時期,由於氣候突變,亞洲直立人幾乎全部滅絕,倖存的少部分也被後來克羅馬農人滅絕。而歐洲尼安德特人進化緩慢,幾萬年都沒什麼變化,最終更早的被率先進化的克羅馬農人滅絕。

可以說漢族人的祖先就是來源於東非的古猿


至於現代漢族人,是在黃河一代活躍的眾多部落氏族經過長期融合後形成的,在距今8000年前,黃河流域有眾多部落氏族,比較著名的有大地灣文化,北李崗文化,後李文化等。

經過數千年的戰爭融合發展,最終形成現在所說的華夏族,這應該就是現代漢族人的前身。我們經常自稱炎黃子孫,其中炎黃就是華夏部落的兩位首領。當然這其中也包含了太多的民間神話故事


武天老師


今天的漢族人,祖先都來自哪些民族?這個問題現在很多朋友有兩個極端的認識,一是認為漢族血統非常雜,甚至可以說沒有共同的血緣,只是一個文化民族,二是認為漢族根本沒有外族血統,特別是某些地區的漢族完全沒有外族血統。但其實根據最近這些年的一系列基因研究結果,這兩種觀點都很偏頗,今天的漢族是以古代漢族為主體,同時融合了大量其它民族血統的血緣加文化民族。


漢族的共同血緣

根據近年來世界各國學者對全球不同民族進行的基因研究,對於漢族幾乎都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即漢族血統雖然存在地區差異,但整體上不同地區之間的差異卻都很小,在很多方面都和一些幾百萬甚至幾千萬的小民族的內部差異差不多。

多項基因研究得出的不同地區漢族血統以及與其它鄰近民族的比較


在整體上,全國各地的漢族的基本基因都是被視為東亞基因的O3(現在有些研究也將其歸類為O2),O3(O2)在北方漢族和南方漢族中所佔比例都達到了70%以上。而其中在史前中原地區就已經出現,最有代表性的O2-M122單倍群在50%以上的漢族男性中都可以看到。這個核心單倍群再加上其它一些在漢族中常見的單倍群,基本上各地的漢族人的“漢族”血統都可以達到70以上。當然在這方面也存在地區差異,但是不同地區之間的漢族人的差異主要是體現在其融合的其它血統,而在漢族主幹基因方面的差別卻相對比較小。

另一項劃分比較詳細的漢族與周邊民族基因研究

另外關於漢族的基因研究還發現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漢族人的父系基因基本都高度一致,但母系基因則相對比較多樣。而且北方漢族對南方漢族在父系基因方面貢獻很大,這顯示出歷史上北方漢族南遷的主要群體是男性,他們在南方與大量當地女性結合,成為了今天南方漢族的主要來源。

漢族與其它民族的融合

但儘管漢族的主幹基因基本都佔有絕對優勢,但現代漢人畢竟平均都還有20%多的非漢族主幹基因,而考慮到漢族巨大的人口規模,所以說漢族血統很純沒錯,但卻絕對不能等同於漢族根本沒有歷史上其它民族的血統。基因研究結果表明,漢族歷史上也確實經歷過大量的民族融合。

比如在上面這個研究結果裡可以清楚地看到,南北方漢族的東亞基因都佔到了70%以上,但北方漢族還有11%左右的新幾內亞基因,另外東北亞-澳、美洲、阿爾泰和阿拉伯的突厥的基因相加也佔到了16%左右。而南方漢族中新幾內亞基因則佔到12%,東北亞-澳基因則佔到了9.5%,其它主要基因則還有西藏基因、極北基因、阿爾泰基因和斯里蘭卡基因,加起來也有7%左右。

這其中在南北方漢族中都比較普遍的新幾內亞基因主要分佈在西亞和歐洲,是白種人中常見的基因。所以這說明現代漢族人有十分之一左右攜帶有白種人基因,而且北方漢族還有少量突厥基因,這恐怕主要來自歷史上的中亞地區,因為中亞民族大多數都是白黃混血。

而東北亞-澳基因、阿爾泰基因、極北基因和美洲基因則恐怕主要來自中國古代的北方遊牧民族和南方的百越,因為這些民族中多數都和上述地區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繫,漢族中有一定比例這些地區的基因恐怕跟歷史上和從匈奴到百越再到蒙古等南北方不同民族的融合有很大關係。而且這裡要說明一點,東北亞-澳基因在一些東北亞民族和大洋洲民族中都很常見,雖然乍一聽上去這些民族地理位置遙遠,但基因研究表明其中一些民族是有親緣關係的。另外這些基因的命名只是參考,只是說明這種基因在命名地當地人裡比例比較高,而不是說只限於當地人有,所以北亞很多民族其實都有所謂的美洲基因,這只是反映出他們和美洲一些民族血緣有類似的地方,並不代表他們是從美洲來的。

世界各民族基因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北方漢族和南方漢族非常接近,和其它民族都有顯著差別

而除此之外,北方漢族中還有少量阿拉伯基因,南方漢族則有少量西藏基因和斯里蘭卡基因,這也反映了中國北方地區歷史上通過絲綢之路和西亞地區的交往,南方地區和青藏高原的來往以及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和南亞地區的人員交流。

同時有很多研究還發現,在不同地區的漢族人血統,都和當地的少數民族有一些接近的地方。而幾乎所有的少數民族,也基本都帶有一些與漢族類似的血統,這也反映出歷史上生活在同一地區的不同民族都發生過相互通婚的情況。


所以整體來說,漢族是一個以古漢族主幹基因為主體,同時融合了大量周邊民族以及歷史上來華的其它民族血統的血緣加文化民族。它既是從遠古到現代一脈相承的血統民族,也是融入了巨量北亞、中亞、南亞甚至是西亞民族血統的文化民族。


桃花石雜談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有14億人口,佔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不是一個純正血統的封閉民族,而是華夏族在數千年的發展中不斷與周圍的民族融合而形成的民族。

華夏族融合東夷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在黃河的中上游(陝西——甘肅一帶)活躍著以黃帝、炎帝為首領的華夏族,在黃河中下游(河北——山東一帶)活躍著以蚩尤為首領的東夷族。為了獲得更多的領地、水源和食物,華夏族不斷向東發展,東夷族不斷向西發展,兩大族群漸漸相遇並爆發了衝突。

5000多年前,華夏族與東夷族在涿鹿展開了一場大戰,蚩尤戰敗被殺,東夷族併入了華夏族,擁戴黃帝位共同的首領。涿鹿之戰後,華夏族的力量進一步壯大,獲得了向東方發展的空間。炎帝、黃帝和蚩尤被尊為中華三祖。

華夏族融合西戎

周朝的領地位於西邊,西戎那邊因為大旱不斷東進爭奪適合放牧的水草土地。周部落的首領古公亶父因為西戎東遷的壓力而把周部落的首都從西邊遷到南邊。周穆王時期周國勢力強大發動西征,一直打到了崑崙西域地區,並將西戎的一支犬戎遷至太原。西周末期,犬戎反攻,攻佔鎬京,殺死周幽王,嚇得周平王把都城遷到洛陽。

周國西遷後,秦國繼承了周國的土地,同時也繼承了周國的包袱——西戎。但是秦國不像周國那麼好欺負,在秦國與西戎幾十年的戰爭中,周邊的西戎部落逐漸被秦所吞併,融入秦人之中。

漢族形成

秦漢時期,融合了多個民族的華夏族開始發展成漢族。秦始皇統一六國,實行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的政策,奠定了統一的民族文化,為漢族形成打下了基礎。在秦始皇統治期間,派50萬大軍征服開發百越,對六國之間進行人口遷徙,修建靈渠溝通湘江、珠江水系,這些措施又進一步促進了民族融合。到了漢朝,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文化成了漢族的主流意識。漢族國力威震各國,漢朝人民的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顯著增強。周邊國家都把漢朝人叫做漢人,漢族由此而來。

漢族融合北胡

胡人指北方蒙古高原上的遊牧民族,主要包括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戰爭和貿易都是民族融合的方式。漢朝與匈奴的戰爭持續百年之久,匈奴衰敗,一部分逃到了歐洲,一部分歸降漢朝被漢族同化。

五胡亂華期間,數十個北方遊牧民族侵入中原建立國家,北方淪於胡人的統治之下,留在北方的漢人與胡人雜居通婚混血。民族融合有個規律:落後民族征服先進民族,最終被先進民族的先進文化所征服,逐漸融合於先進民族。北方的遊牧民族憑藉著強大的軍事力量征服了漢族,但是他們沒有像漢族一樣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先進的民族文化,最終還是被漢族所同化。之後侵入中原的突厥、契丹、女真、蒙古都是如此。

漢族融合百越

百越族不是一個民族,而是指南方的各個少數民族。秦始皇時期派50萬大軍征服開發百越,50萬秦軍就此生活在了這裡,與百越女子通婚。自五華亂華始,在蒙古高原遊牧民族數次侵擾下,原來生活在北方地區的漢族人口不斷南遷與南方的百越族融合。

漢族是一個民族大熔爐,由最初居住在黃河中上游的華夏族經過5000年,發展成了現在擁有14億人口,遍及五大洲的世界第一大族。


歷史觀


中國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佔百分之九十二,怎麼會有那麼許多漢族,並且各地的口音也不同。如果你是一個湖南人,到達廣州,你問一個廣東人一件事,你們兩人互相聽不懂對方的話,不要緊,你們兩人將文字寫下來,大家一看,立刻明白,這就是漢族。為何這就是漢族呢?我想解釋一下:

在殷商時,有一個姓周的叫古公亶父遊牧民族的首領,由於受到狄、羌的騷擾,他帶領部落到達今天的陝西岐山,那裡土地肥沃,古公亶父帶領部落營屋造地,成為歷史上記載的第一個農耕民族。古公亶父的子孫周武王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周公旦頒佈了周禮,要求各諸侯國摒棄茹毛飲血的遊牧民族的生活習慣。春秋時,孔子繼承了周禮,開創了屬於自己的儒教。

秦始皇統一了六國,也統一了六國文字。漢武帝頒佈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為了提倡的“君權神授”深入到每一個人心目中去,就將儒學、漢字、漢文化、漢姓教授到普通的庶民中去。由於當時漢朝周圍都是沒有開化的遊牧民族,他們都是茹毛飲血。西漢、東漢共四百年,儒學和漢文化使漢民族成為當時最文明的一個民族,鶴立雞群,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的最早的漢族。

兩晉時期,中國歷史上發生了五胡亂華,五胡大量屠殺漢族,中原地區有2000萬人口,到了第一次衣冠南渡時,只剩下400萬人口,羯族和慕容鮮卑不但殺漢人,還將漢人當軍糧,吃活人。拓跋珪鮮卑建立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開始漢化,北魏以後分裂成東魏和西魏,西魏有一個鮮卑族的人,叫李虎,李虎因為軍功,被封為八大柱國之一,後升為太尉。李虎生了李昞,李昞生了李淵,李淵生了李世民,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就是說,李家父子本來就是鮮卑族,但是他們將漢文化、儒學發揚光大了。如果說,沒有鮮卑孝文帝漢化,隋唐統一了中國,也是應用鮮卑文化,幾百年後,漢文化、漢字、漢姓、儒學將被打斷。

安史之亂以後,又一次大量屠殺漢族,歷史上出現第二次衣冠南渡。黃巢造反以後,唐朝進入到末期。五代與西夏、遼國平行,遼國契丹稱北宋為南夷,因為他們授官銜和文字,都是用漢制。靖康之變,金兵滅北宋,漢人第三次衣冠南渡。

南宋時,忽必烈蒙古人滅掉了南宋,崖山之後,蒙古人稱南宋漢族為南人。明被清滅掉以後,由於滿清要求漢族改變祖先的傳統,“剃髮易服”,遭到漢族拒絕。滿清大量屠殺漢族。儘管清朝有文字獄,沒有將殺人的事例記載下來,但是實際數字顯示,明末時人口是5000多萬,到了清初時只剩下1500萬人口,少了三分之二。

中華民族的漢族實際上就是一個大融合。從五胡亂華開始,許多胡人開始漢化,北魏以後整個鮮卑族全部漢化。李世民打垮了突厥,留在中原的突厥都漢化了。五代被宋所滅,沙陀族被漢化;遼金被蒙古所滅,契丹和女真族都漢化了;清朝被民國推翻,滿清都漢化了。中國歷史上有幾百個民族,這些民族現在都看不見了,都被漢民族給漢化了。所以說,為什麼中國土地上百分之九十二是漢族,這就是被漢化的胡人,漢化的根源就是我們祖先給我們的漢字、漢文化、漢姓和儒學的力量。


張律明


中華姓氏源流樹狀示意圖


經天緯地安邦定國


漢族民系形成大致過程



秦宋漢人融合了壯侗和南島人形成了粵語人;晉唐漢人在北方融合了鮮卑了,形成了晉語人,在南方又融合南島和苗瑤人形成了閩語人;



宋朝漢人在江西的司豫流民融合了苗瑤和壯侗形成了贛人,而東進一支融合了畲族形成了客家人,而客家人又有秦人血統,可能是秦徵百越留下的;

趙宋皇室逃難路線圖

蒙元歸中華,學習中原音韻形成了官話人;

元末陳朱大戰,致使湖南人口銳減,明初天下大定,朝廷調贛人遷湘,開始了江西填湖廣,遷湘贛人又融合當地苗瑤人形成了現在的湘語人;

明末張清混戰四川,致使四川人口銳減,清康熙有感地廣人稀,調湖廣人填四川,開始了湖廣填川,與明時西部大開發的移民和當地的藏緬苗瑤形成了西南官話人;

清入關,為了方便統治,滿人學習漢語,帶去了通古斯語融合了漢語官話形成東北官人及普通話人。




炎黃他們祖先本來就是西北遊牧 北方人再 融合也是融合自己兄弟民族的 南方人融合南方土著 不一樣,所以這麼說漢族沒有一個是純的,漢族就是多民族融合的共同認同一種文化的漢文化集團。



漢族是一個民族大熔爐,由最初居住在黃河中上游的華夏族經過5000年,發展成了現在擁有14億人口,遍及五大洲的世界第一大族。


宇文度鵬


現在的漢族在古代主要是東夷族,佔比很高。其次是有著漢藏特點的西戎。至於有可能是北狄的黃帝族其實在漢族中的比例很低。

根據遺傳學家研究,漢族中80%都是O-M175單倍群,其中有三支下游單倍群佔比之和達到60%,這說明漢族的成分很集中。而他們主要是東邊的東夷人,和西邊的漢藏人。


萬物簡史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約佔全世界總人口的五分之一,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不過,漢族並不是一個血統純正的民族,而是來源於先秦時期的華夏族。

《史記》記載,軒轅黃帝在逐鹿之戰中大敗蚩尤,並吸收了周圍其他部落,逐漸形成了華夏族諸部落(古漢族)。華夏族在黃河流域十分活躍,先後出現了顓頊、帝嚳、唐堯、虞舜幾位傑出領袖。


至虞舜之後,又有夏禹建夏、成湯立商、姬昌定周的事蹟,前後共1000餘年,華夏族也從內陸擴展到大海。西周滅亡後,進入東周時期(春秋和戰國)時期,以華夏族為主體的周朝諸侯國不斷擴張,覆蓋到了長江、黃河、華北的大部份地區,吸收了

鬼方、東夷、淮夷、赤狄、白狄、鮮虞等諸多民族。

當時,一般認為中原地區的齊、晉是華夏族,而秦是西戎,楚是荊蠻和百越。因為早在春秋時期,楚國人就說過: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而在五百多年後推翻了秦朝的劉邦(漢高祖)、項羽恰恰是楚人。


秦國統一戰國,建立了秦朝。秦始皇自認功蓋三皇五帝,可謂“四海定兮書同文,萬世開兮車同軌”。漢高祖劉邦平定項羽,創建漢朝。

正是在漢朝時期形成了最初的漢族,並吸收了百越、南匈奴等民族。在兩漢和三國時期,常用“中國”一詞來指代黃河流域,而北方的漢人則以中國人自居。


兩漢以後,魏晉南北朝時代是民族融合的高潮。自西晉的永嘉之亂開始,遊牧民族大舉進攻中原,揭開了長達三百多年的五胡亂華,導致華北遭到巨大破壞。諸如劉淵、石勒、李雄、慕容皝、姚萇、拓拔珪、宇文泰

這樣的少數民族梟雄都融入了漢族血脈之中。

因此,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漢族吸收了諸如拓拔鮮卑、宇文鮮卑、氐族、屠各匈奴、鐵弗匈奴、盧水胡、羌(與今天的羌族不是一支)等民族。這就是為什麼隋唐兩代的關隴貴族中多有鮮卑、匈奴血統的緣故。隋朝上接南北朝,下啟唐朝盛世。隋文帝楊堅(漢人)的文獻皇后(獨孤伽羅)就是鮮卑女人,而她的遠祖實際是居於內蒙的匈奴人。

唐高祖李淵的母親與孤獨伽羅是親生姐妹,而她們又分別是隋、唐帝王的母親。另外,在唐朝的凌煙閣24功臣之中,也有大量的少數民族,最有名的莫過於鮮卑人長孫無忌了,他的妹妹就是李世民的文德長孫皇后。因此,這一時期的鮮卑雖然已經不再以獨立的民族出現,但卻廣泛融入了漢人中。


唐朝以後,中原王朝進入了長期的衰落期。兩宋守內虛外,未能夠成為世界級的帝國,只是與少數民族共享中華。這一時期,漢地的宋王朝、河套的西夏王朝、漠北的遼王朝包括後來的金王朝分別代表了漢人、党項羌、契丹、女真四個民族,此外還有西域的回鶻、西南的大理、青藏高原的吐蕃。

這種分裂局面一直到蒙古崛起才出現改變。元朝自唐朝以後再度統一中國,而契丹、完顏女真、党項融入蒙古族與漢族之中了。元朝滅亡後,朱元璋將大量的蒙古軍戶編入軍中作戰,這批人的後裔也演變為了漢人。


歷史的荒野


對於這個問題,怎麼說呢,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漢族這個特定的群體在一開始其實是沒有的。而漢族的前身華夏族,也是在古羌集團,東夷集團,三苗集團等眾多遠古時期的部族融合之下而產生的。

華夏文明從來就不是隻來自某個源流,而是遍地開花,多元一體的,最終相互影響,相互融合而形成了華夏族,也就是後來的漢族。

不論是陝北的石峁,晉南的陶寺,江浙的良渚還是遠在蜀地的三星堆,這些燦爛的史前文明都是華夏文明的重要來源,而創造這些燦爛文明的族群,也是後來華夏族的重要組成部分。

既然問題中所說的是先祖,那麼華夏族的形成和發展,遠古時期的古羌集團就不得不提,這是一個對中華文明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的龐大族群。當然了,東方的東夷集團,南方的三苗集團也是一樣。


而到了秦漢之後,也有眾多的民族對漢族的壯大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如南邊的百越,西邊的羌人,氐人,北邊的鮮卑,契丹,女真等等,很多很多。

總之,華夏族或者說是後來的漢族,從來都是一個以文化認同而形成的這樣一個群體,遠古時期的華夏族,那就看的是一個禮字,不論是最開始的禮,還是後來的周禮。而後來的漢族,則是對儒家文化的認同。


喜歡的朋友請多多點贊評論,期待您的關注與支持,十分感謝!


Ko蜀北一


漢族人的祖先,在歷史上是多個民族融合的結果。

漢族人是華夏文明的主體,而華夏文明從本質上,是一個看重文化而非血緣的群體。所以今天的漢族人,在歷史上是多股河流匯合的結果。

最早有記載的,四千多年前中國有炎帝、黃帝和蚩尤三大部族。經過炎黃之戰和黃帝蚩尤之戰,黃帝部族成為最後勝利者,炎黃兩個部族,和一部分蚩尤的部族匯合成為原始華夏族核心。蚩尤部的另一部分逃亡南方,成為三苗,又與長江流域的其他當地部族混合居住。

(五帝之帝嚳)

炎黃之後的五帝、夏、商時代,華夏族征服和融合了周邊一些部族。來自東部的商滅了夏,來自西部的周滅了商,同時商又征服了不少東夷國家。這些國家人口也都融入了華夏。

這時候,整合黃河流域中下游已經是華夏人的地盤,但長江流域及以南存在大批的三苗和當地部族,還有巴蜀文化等。把這些納入中華圈子的是楚國。楚國王室是華夏後裔,但從西周初年在漢水建國,數百年逐漸成為一個龐大國家,征服長江流域。春秋中期楚莊王改革後,帶領這上千萬的民眾一起投入華夏文明圈子。

再往後,經過戰國征伐,秦皇一統,中國領域空前強大。而暴秦被推翻後,漢高祖劉邦建立了西漢王朝,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得到多數民眾認可的中央集權帝國,我們也由此被稱為“漢人”。從這裡可以看出,劉邦那時候的漢人,實際上已經包括了過去兩千年中多個部族淵源匯流而成。大家在血統上相互參合,在文化上共同交匯,形成這樣一個強大的民族。

在漢朝之後,所謂的漢族又有不少少數民族匯入。比如著名的東胡後裔鮮卑族,最終大部分就融入了漢族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