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奇聞:蘇聯喀秋莎火箭炮

喀秋莎多管火箭炮是蘇聯衛國戰爭中首次大規模生產、投入使用的自行火箭炮。20世紀30年代末,年輕的蘇聯火炮設計師昂契夫發明車載式多管齊發火箭炮,代號M-30式火箭炮。相較於其他的火炮,它雖其準確度較低且裝彈時間較長,但它價格低廉、易於生產,迅速將8條發射滑軌的大量炸藥傾瀉於目標地,在遭到反攻炮火前能迅速離開。

1941年6月28日,蘇軍西方面軍組建特別獨立火箭炮連,編制7門由沃羅涅日州共產國際兵工廠生產的火箭炮,取共產國際俄文第一個字母K命名並印在炮車上。由於這種新型武器嚴格保密,紅軍戰士也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稱,就根據字母K稱它“喀秋莎”。《喀秋莎》是蘇聯衛國戰爭時期在蘇軍廣泛流傳的一首愛情歌曲,描繪俄羅斯春天一個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對遠離家鄉保衛邊疆的情人的思念。

7月15日,德軍中央集團軍先頭部隊攻佔了蘇聯戰略重鎮奧爾沙,利用繳獲的為數不多蘇聯寬軌列車,抓緊將後方的補給物資運往這個靠近前線的供應站。莫斯科時間下午2點30分,7門火箭炮齊射的80發火箭彈,鋪天蓋地,如冰雹一般把車站附近的德國鬼子和物資列車炸上了天。不到10秒鐘,一切又陷於死寂,只留下熊熊大火和一片廢墟。倖存的德國鬼子迷惑不解,這是什麼火炮能夠在這樣短的時間內傾瀉如此多的彈藥?關於蘇軍新式火炮的報告被迅速上報,德軍上層同樣迷惑不解。

1941年10月初,德軍發起了進攻莫斯科的“颱風”戰役。10月7日夜,火箭炮連與德軍先頭目標遭遇,打光了所有火箭彈,並銷燬了火箭炮,突圍時包括連長費列洛夫大尉在內的絕大部分連隊官兵全部犧牲。德軍首次繳獲了架在卡車上的火箭發射器後,才瞭解蘇聯的這種秘密武器。由於“喀秋莎”發射時發出颳風般的嘶鳴聲,德國兵稱之“斯大林的管風琴”。

1943年2月,蘇軍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會戰的勝利,1530門“喀秋莎”發揮了重大作用。其中有剛研製成功的新型“喀秋莎”,一架火箭發射器有40個發射管,比203毫米榴彈炮的威力還大,可在18秒中發射40發子母彈,摧毀2公里外的各種目標。

1944年後,在布達佩斯、布拉格、科尼斯堡等城市的攻堅戰中,“喀秋莎”發揮了巨大的威力。

1945年4月16日,蘇聯紅軍雖著《喀秋莎》衝向柏林外圍,“伴奏”的是2000多門“喀秋莎”火箭炮。


分享到:


相關文章: